首页 > 文献资料
-
聚多曲霉菌致阻塞性支气管曲霉病一例
患者男,51岁,因肺鳞状细胞癌行右上肺切除术后,并经1次化疗和2次放疗,10个月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纤支镜检查发现右主支气管被黏液样栓完全阻塞,化验示CD4 /CD8比值降低为0.51,经支气管镜刷洗物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反复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经支气管镜活检组织培养未找到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
-
尿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膀胱癌是一种十分容易复发的恶性肿瘤,治疗后需严密随访.目前膀胱镜检查及可疑病变处活检仍是膀胱癌诊断和随访的金标准[1].
-
两种活检钳在慢性胃炎胃镜活检中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活检钳在慢性胃炎胃镜活检时取材效果及病理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07/2014-07淄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胃镜检查并活检,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65例,A组患者采用无针胃钳,而B组患者采用有针胃钳进行取材,比较两组患者的取材效果及病理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活检取材效果与B组进行比较,A组中胃体大弯侧取材效果及胃角偏体侧部位取材效果满意率分别为80.0%、76.9%,而B组分别为92.3%、90.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所取组织病理结果与终病理结果相比较,A组病理诊断与终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准确率为61.5%、72.3%,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准确率为30.7%、46.2%,两者数据相比较,P>0.05;而B组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准确率分别为69.2%、72.3%,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准确率分别为43.1%、46.2%,两者数据比较,P>0.05;A组与B组再进行比较,P>0.05.结论: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活检时,取材效果与活检钳的类型相关,活检病理与其类型无关,有针活检钳比无针活检钳取材效果好,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胰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腹腔穿刺胰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由B超、CT或MRI等影像检查发现的33例胰腺病变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33例病例中,30例取得阳性病理结果,阳性率占92.1%;其中胰腺癌20例,占66.7%;慢性胰腺炎4例,占13.3%;结核2例,占6.7%;恶性间质瘤2例,占6.7%;平滑肌瘤1例,占3.3%;恶性生长抑素瘤1例,占3.3%.结论:CT引导下胰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准确的微创影像学诊断技术.
-
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活检病理误诊分析6例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活检诊断准确率的方法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至今收治的6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肠镜结果,对比术前活检和术后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分析误诊的原因,同时行ER、PR、CK7、CK20和CD10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和结直肠癌临床表现、肠镜结果、B超和CT检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相似;本组6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肠镜活检诊断中,3例误诊为慢性炎症,其中1例认为伴有中度异型增生;1例误诊为溃疡,误诊率达67%(4/6).异位子宫内膜的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为腺体Ck7阳性,腺体及内膜间质ER、PR阳性以及间质细胞CD10阳性,而正常结直肠黏膜免疫组织化学表型为:腺上皮Ck7阴性,上皮及黏膜固有层间质ER、PR及CD10阴性.CK20在异位子宫内膜腺体及肠黏黏膜腺上皮内表达均为阴性.本组6例手术后大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术前肠镜活检标本免疫表型均显示一致.结论:本研究表明仅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结果,临床医生很难将其与恶性肿瘤区分;而通过形态学观察,并且综合特征性的临床病史、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及CK7可以有效提高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活检诊断的准确率.
-
活检钳钳除法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56例
目的:探讨活检钳钳除法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0-2009 年电子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直径≤0.5 cm) 并行活检钳钳除病例治疗和随访资料,并与同期高频电切除病例资料(病变直径≤2.0 cm) 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和病变复发情况.结果:入选病例共91 例.活检钳钳除组56 例,单发息肉样病变48 例,多发8例,共计68 枚病变.高频电切除组35 例,单发息肉样病变23 例,多发12 例,共计54 枚病变.所有研究病例内镜治疗后均无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0%,无显著性差异.半年以后的随访和胃镜复查中两组均各有1例复发,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5% 、1.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活检钳钳除法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的疗效和并发症与高频电切除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活检钳钳除法可彻底摘除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临床疗效肯定,安全实用,是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的有效手段.
-
珍珠胃宁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107例
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PU)具有较好的疗效.我们以活血化瘀等中药为主研制的珍珠胃宁胶囊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
-
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及随访229例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转归及其与胃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经内镜及活检证实的229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定期内镜随访观察.由专门的内镜医师负责,同时钳取活检作病理组织学检查,随访2-14a,胃镜复查次数为2-8次.按照1978年南京全国内镜经验交流会议制定的标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转归分为稳定、好转、加重、癌变四类.结果:156例(68.1%)处于稳定状态,即第1次检查至后1次检查,病理检查结果相同.好转19例(8.3%),即肠化消失,萎缩变为浅表萎缩,或萎缩消失.加重46例(20.1%),即符合浅表萎缩→萎缩→肠化的演变过程.癌变8例,占随访病例的3.5%,低于国外9-10%的报道,而高于国内陈敏章1.18%的报道.当随着病程的延长,癌变率似有增高的趋势,5a以上癌变率为5.41%,在癌变的病例中,伴有肠化的癌变率所占的比例多,但从整个肠化组癌变率来看,并不比其他组高,只占3.3l%.从年龄分布来看,癌变多发生在50-70岁之间,共7例(87.5%).结论:对于年龄50岁以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随访以期早期发现癌变.
-
胃粘膜Hp感染与淋巴滤泡周围上皮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活检标本取自260例患者,年龄18岁~74岁,平均40.3岁,男女比例为1.36:1,其中内镜诊断为慢性胃炎194例,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抗Hp治疗,胃癌和胃结核未纳入本研究.抗HLA-DR单克隆抗体为丹麦Dako公司产品,ABC试剂盒为美国Vector公司产品.
-
胃肠道肿瘤CT诊断
0引言胃肠道肿瘤一向以钡剂检查和内镜及内镜下活检为主要手段,但在CT出现约20 a间内,C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成像方法不断涌现,随着CT新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日显突出.
-
胃肠镜下活检钳净微小类癌2例
胃肠道类癌并不多见,尤其是胃肠镜下活检钳净的微小类癌更是少见.本文报道2例胃底及回肠末端活检钳净的微小类癌,并结合文献,就胃肠道的微小类癌的内镜下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复习.
-
马内菲青霉病1例
目的:了解马内菲青霉病的诊断与转归.方法:复习1例马内菲青霉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资料,记录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及转归.结果:本例马内菲青霉病患者曾被误诊为结核,经病理切片PAS染色确诊,虽经积极抢救,终因消化道出血而死亡.结论:马内菲青霉病易被误诊,确诊需要行真菌培养或活检病理检查,预后凶险.
-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评估和护理
我们面临的挑战甲状腺结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分良性及恶性两大类,大多数甲状腺结节(约95%)是良性的.但是,偶尔也会遇到甲状腺癌,而识别它需要医生的仔细评估,通常采用临床评估、颈部触诊和超声;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对标本进行活检.
-
原发性胰腺淋巴瘤三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胰腺淋巴瘤(pancreatic lymphoma,PL)十分罕见,文献仅见散在报道,本病无论从临床或影像上均不易与胰腺癌区分,但是两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均大不相同,应引起重视.现报道长海医院经手术或活检确诊的3例原发性胰腺淋巴瘤,并进行文献回顾.
-
纵隔卵黄囊瘤经股静脉入径右心房活检确诊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咳嗽、咳痰伴右侧胸痛3个月,伴面部水肿7d入北京朝阳医院诊治.患者既往无相关病史及家族史.入院查体: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3 mmHg(1 mmHg =0.133 kPa),右肺呼吸音减低,双肺无哕音,心脏未见异常体征.胸部核磁共振成像(MRI)示:右前上纵隔异常信号及强化肿块,累及双侧锁骨下静脉和上腔静脉,考虑恶性、侵袭性肿瘤(图1A和B).胸部CT示:纵隔肿物侵犯上腔静脉和右心房(图1C和D).胸部X线示:上纵隔肿物(图1E).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心腔变小,呈外压性改变,其他未见异常.
-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32例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PHILIPS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的穿刺探头、自动活检枪及组织切割针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组织分别送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结果32例患者31例一次取材成功,占96.8%,其中系膜增生性肾炎8人、IgAN 7人、微小病变6人、狼疮性肾炎4人、紫癜性肾炎2人、膜性肾病2人、乙肝相关性肾炎1人、肾淀粉样变1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人。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时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发挥重要作用。
-
电子结肠镜及活检诊断大肠癌265例分析
目的 分析电子结肠镜及活检诊断大肠癌265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65例大肠癌患者,均采取电子结肠镜及活检方式进行检查,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对大肠癌的发病部位进行分析,其中直肠出现大肠癌的概率高,百分比为52.08%,其次为乙状结肠.对镜下分型进行分析,其中溃疡型为53.58%,肿块型为35.48%,浸润型为10.94%.对病理分型进行分析,其中腺癌260例,黏液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2例.结论 电子结肠镜及活检对于大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及早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内科胸腔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内科胸腔镜(medical thoracoscopy,又称Pleuroscopy)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技术,主要用于经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治.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胸膜腔的变化并可进行胸膜壁层和(或)脏层活检,因此,这项技术的应用对肺及胸膜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支气管结石症五例
例1 患者男性,75岁,咳嗽,咳痰伴气喘半年.X线胸片示右肺炎症,右总支气管腔内钙化影.胸部CT示纵隔内多发钙化结节,并突入右总支气管腔内(图1),右肺炎.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日本Olympus BF-1T40)下见右总支气管腔内褐黄色结石(图2),因结石牢固地嵌入管壁中,未能取出.于抗炎治疗一周后再次行镜下取石,先经活检孔注入1:10 000肾上腺素10 ml,采用三爪钳夹住结石而取出.1周后复查纤支镜示右总支气管通畅(图3).结石大小为2.5 cm×1.8 cm×0.6 cm(图4).
-
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气道内超声检查三例
气道内超声检查是将超声微探头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的工作通道进入气道内探测气道壁及腔外邻近范围的情况.2001年9月我们检查了3例患者,其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见表1.所用纤支镜(Olympus 1T30)外径为6.0 mm,活检通道直径为2.8 mm,可通过带微探头(Olympus UM-BS20-26R)的球囊导管.探头与驱动器(Olympus MH-240)、主机(Olympus EU-M30)连接.主机可驱动探头以600 r/min的速度旋转扫描,在垂直平面产生一个幅向深度为4cm、轴向分辨率为0.1 mm的实时图像.术前准备同纤支镜检查.纤支镜进入气道到达可疑部位后,将带球囊导管的超声探头沿纤支镜活检通道送至检查部位,向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0.5~1.0 ml直至球囊膨胀并与支气管壁相贴.在监视器上观察超声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