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结肠洗液联合基础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BUN、SCr、UA及IS的影响

    作者:邹川;吴禹池;林启展;刘旭生

    目的 评价中药结肠洗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肠源性尿毒素的清除作用和安全性,为进一步优化CRF中医综合疗法的方案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将96例2010年3-12月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住院CRF患者按照其意愿分为灌肠治疗组(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按照CRF非透析期临床治疗方案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结肠洗液灌肠治疗,每天1次,疗程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肠源性尿毒素水平[硫酸吲哚酚(IS)、BUN、UA]及SCr水平,监测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评价该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终完成观察研究84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治疗后SCr、BUN、I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S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疲倦乏力、腰膝酸软、大便干结以及水肿比例均降低(P <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纳差呕恶比例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在灌肠治疗期间均能保持每日排便1次以上,以软烂便为主.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中药结肠洗液联合基础疗法治疗CRF可使血清肠源性尿毒素(IS、BUN)水平在短期内降低.

  • 硫酸吲哚酚对肾脏和心血管毒性作用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吴逸如;刁宗礼;刘文虎

    在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随着肾功能损伤的进展,体内代谢废物逐渐蓄积。尿毒症毒素是指肾功能不全时患者体液中浓度明显增高,并与尿毒症代谢紊乱或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的某些物质。根据其理化性质可分为3类,即小分子、中分子及大分子毒性物质,其中小分子毒性物质根据其在体内是否与蛋白结合又分为两类。硫酸吲哚酚( indoxyl sul-fate,IS)是一种重要的蛋白结合类小分子尿毒症毒素,其可以通过促进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产生多种病理改变,引起多个系统功能失调。IS 具有肾脏和心血管毒性,表现为: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凋亡及促进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等机制介导肾间质纤维化,造成肾脏损害;通过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动脉硬化、血管钙化及心肌纤维化等造成心血管系统损害。本文就 IS 心肾毒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两种透析方法对尿毒症透析患者硫酸吲哚酚和甲状旁腺素清除效果比较

    作者:初启江;许建立

    尿毒症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为常见症状,其中部分患者为顽固性瘙痒,表现为睡眠期间发生非痛性、非痉挛性腿部不适,需经频繁腿部移动才能缓解被称为不安腿综合征(RLS)[1].

  • 硫酸吲哚酚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峻岭;姜盛花;段颖欣;韩英

    目的:观察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钙化的影响以及这种变化和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培养的 VSMC 分别加入100μmol/L、300μmol/L和500μmol/L IS,每组再分别加入10μmol/L辛伐他汀。应用甲σ-酚肽络合酮法检测细胞内的钙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IS 300μmol/L组含钙量[(10.96±3.05)mg/g 蛋白 vs.(7.52±1.51)mg/g 蛋白,P<0.05]和 IS 500μmol/L 组含钙量[(14.34±4.31)mg/g蛋白vs.(7.52±1.51)mg/g蛋白,P<0.01]均明显增高。与同浓度IS组相比,辛伐他汀10μmol/L+IS 300μmol/L组和辛伐他汀10μmol/L+IS 500μmol/L组含钙量均明显降低[(7.46±1.86) mg/g蛋白vs.(10.96±3.05)mg/g蛋白;(8.83±2.76)mg/g蛋白vs.(14.34±4.31)mg/g蛋白,均P<0.05]。与正常组相比,IS 300μmol/L组(2.52±0.47 vs.1.54±0.23,P<0.01)和IS 500μmol/L组上清液MDA含量(2.72±0.53 vs.1.54±0.23,P<0.01)均明显增高。与同浓度IS组相比,辛伐他汀10μmol/L+IS 300μmol/L组和辛伐他汀10μmol/L+IS 500μmol/L 组上清液 MDA 含量均明显降低(1.54±0.39 vs.2.52±0.47,1.60±0.39 vs.2.72±0.53,均P<0.01)。大鼠VSMC的含钙量与MDA呈正相关关系(r=0.59,P<0.01)。结论 IS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大鼠VSMC钙化,其作用可能与IS增加VSMC的氧化应激有关,辛伐他汀可抑制此作用。

  • 正常人及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硫酸吲哚酚研究

    作者:初启江;陈香美

    目的 了解我国正常人及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及尿中硫酸吲哚酚状况.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对120名健康志愿者、334例不同肾功能水平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及尿中硫酸吲哚酚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正常人血及尿硫酸吲哚酚浓度范围分别为(0.59±0.26)mg/L、(43.2±15.9)mg/L;正常人群与66例Ⅰ期肾病患者血及尿硫酸吲哚酚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P=1;t=1.17,P=0.24);随着肾功能下降血及尿硫酸吲哚酚水平出现明显差异;血硫酸吲哚酚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尿硫酸吲哚酚浓度均呈负相关(r分别=-0.58、-0.53,P均<0.05).结论 正常人群不同年龄组血及尿内硫酸吲哚酚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肾功能的下降而出现血硫酸吲哚酚浓度上升、尿中排出硫酸吲哚酚浓度下降.

  • 血液透析对硫酸吲哚酚清除效果研究

    作者:初启江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对硫酸吲哚酚的清除效果.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法对84慢性肾功能衰竭规律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及10例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不同时点透出液中硫酸吲哚酚浓度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浓度.结果 透析前血硫酸Ⅱ引哚酚平均浓度为(35±18)mg,L,透析后平均浓度为(24±13)mg/L,透析后下降率为(29±17)%,透析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透析前、后尿素浓度分别为(29±7)mmol/L、(9±3)mmol/L,透析后下降率为(67±14)%;透析前、后血肌酐浓度分别为(1082±2667)mnol/L、(378±124)μmol/L,透析后下降率为(63±15)%.硫酸吲哚酚透析后下降率与肌酐、尿素氮、尿酸下降率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单纯血液透析对硫酸吲哚酚有一定清除作用,但实际效果不能满足临床充分透析需要.

  • 硫酸吲哚酚清除方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书馨;梅芳芳

    硫酸吲哚酚(IS)是一种尿毒症毒素,由肠道微生物分解色氨酸产生,它是小分子溶质,但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以上.肾功能正常时,通过肾小管分泌作用排出体外.肾功能受损时,在体内蓄积,因此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IS水平升高.IS具有肾毒性,可以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加速CKD的进展;同时具有心血管毒性,导致心肌纤维化和左室肥厚等造成心血管系统损害.心血管疾病被公认为是CK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IS可以增加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因此通过透析或非透析的方式降低血浆IS水平非常重要.本文将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IS清除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 Klotho基因超甲基化在硫酸吲哚酚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静;章晓燕;张函;张慧;滕杰;吉俊;丁小强

    目的:从细胞层面探讨Klotho基因超甲基化在硫酸吲哚酚(I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转化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以IS按0、200、500、1000μmol /L的浓度梯度干预6 d,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盐沉积,Real-time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Western 印迹检测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α-SMA)、smoothin、骨桥蛋白(OPN)、碱性磷酸酶(ALP)、核结合因子α1(Cbfα1)、Klotho和不同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利用焦磷酸测序方法检测HASMC的Klotho基因甲基化率;在IS 1000μmol/L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5-氮杂脱氧胞苷(5Aza-2dc)进行干预,观察茜素红染色、各基因表达水平和Klotho基因甲基化率的改变。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IS 1000μmol/L组HASMC细胞外基质呈红色,细胞结节处浓染,为钙盐沉积染色阳性。IS可以下调HASMC的α-SMAmRNA和蛋白及 smoothin 表达水平,上调OPN、AL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使HASMC逐渐丧失平滑肌细胞表型而发生成骨转化。与对照组比较,IS 200、500、1000μmol /L刺激6 d可显著升高HASMC的Klotho基因甲基化率(9±1%与4±0.7%,t=5.38,P <0.01;18±1.3与4±0.7%,t=6.92,P<0.01;41±2%与4±0.7%,t=9.26,P<0.001)。IS 500、1000μmol /L可显著下调HASMC 的Klotho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IS 1000μmol /L可显著上调 HASMC 的DNM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5Aza-2dc 10μmol /L干预可减轻IS诱导的细胞外钙盐沉积,上调α-SMA蛋白、smoothin表达水平并下调Cbfα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减低HASMC的Klotho基因甲基化率(20±1%与41±2%,t=6.98,P<0.01)、上调HASMC的Klotho 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IS可通过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DNMT表达,启动 Klotho 基因超甲基化,进而下调 Klotho 基因转录和表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转化。

  • 慢性肾病患者血硫酸吲哚酚浓度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关系分析

    作者:白运焕;杨媛媛;蒋亚芬;蒋云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硫酸吲哚酚浓度(IS)变化及与心血管疾病(CVD)相关指标的关系,为CKD患者合并CVD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①1 12例CKD患者按K/DOQI指南分为CKD3期、CKD4期、CKD 5期组,正常对照组40例.②收集临床资料,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IS浓度.③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TW),射血分数(EF),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与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的比值(A/E).④硫酸吲哚酚(IS)作因变量,CVD相关指标作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所有患者的生化指标和IS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对照组血IS为(0.08 ±0.06) μg/ml,CKD3/4/5期分别是(0.13 ±0.12) μg/ml、(0.48±0.53) μg/ml、(2.74±2.49)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KD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明显异常(P<0.05),表现为室间隔、心室壁增厚和心室内径增大,A/E>l,EF下降.④血IS与CVD相关指标(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P、iPTH、IVST、LVPWT)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KD患者的IS随肾功能的下降而引起体内积聚;CKD患者合并CVD有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等表现;IS在CKD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有相关作用.

  • 一种有效清除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新型血液灌流器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豫;刘园园;肖观清;邵咏红;梅长林;孔耀中

    目的 研究新型血液灌流器MG350对蛋白结合类毒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和硫酸吲哚酚(IS)的清除效果.方法 分别选择上海长征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共3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8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54.28岁;体质量65.00~100.60 kg,平均体质量73.70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18例.采用灌流器MG350、聚砜膜透析器F 6,使用二阶段交叉试验对照研究方法,比较血液灌流(HP)+HD和单纯HD治疗前后血清AGE、IS、β2―微球蛋白(β2―MG)和炎性因子的水平,评价MG350组织相容性.结果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GE和IS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HD和单纯HD治疗2 h后AGE下降率分别为47.5%、―29.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36.012,P<0.001);IS下降率分别为62.3%、4.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50.032,P<0.001);β2―MG下降率分别为41.1%、―8.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80.764,P<0.001).2例轻度不良事件发生.血常规、凝血功能、补体、肝功能等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MG350治疗后均明显降低,TNF―α降低程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新型血液灌流器MG350能够有效清除蛋白结合类毒素,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硫酸吲哚酚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作者:雒华;贺晓莉;杨小娟;刘晓华

    目的 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慢性肾脏病(CKD)血液透析患者190例,检测生化指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对血浆中硫酸吲哚酚(IS)进行检测.采用Spearman相关或Pearson相关分析IS与其他生化或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IS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S和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结果 共入组190例,男117例,女73例,年龄(57.3±14.2)岁,LVH患病率达65.8%.单因素线性回归显示,血浆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β=7.05,P=0.01),校正各种危险因素后,IS与LVMI仍呈正相关(β =4.1,P=0.0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校正各种危险因素后,血浆硫酸吲哚酚(IS)与左心室肥厚(LVH)独立正相关(β=6.55,OR =0.70,95% CI =0.63-0.77,P=0.03).结论 CKD血液透析患者血浆IS与LVMI呈独立正相关,血浆IS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不同透析方法对硫酸吲哚酚清除效果及其透析后体内变化研究

    作者:初启江

    硫酸吲哚酚(IS)是国内新近开始认识的尿毒症毒素,是251.3道尔顿小分子物质,属蛋白结合类毒素~([1]),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加速肾小球硬化~([2,3])、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4,5])、与神经功能异常有关~([6])、对促红素的生成有抑制作用~([7])等.

  • 通腑化浊凉血方对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硫酸吲哚酚清除的影响

    作者:蔡燕杰;孙晓光;桑小普;马重阳;翟昌明;程发峰

    目的:观察通腑化浊凉血方对于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硫酸吲哚酚清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腑化浊凉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尿毒清组.运用5/6肾切除法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在造模成功后3个月对大鼠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含量、血液中硫酸吲哚酚含量进行检测,观察大鼠肾脏生化指标以及血清中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含量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通腑化浊凉血方中、高剂量均可以降低模型大鼠血清BUN水平,明显降低SCr水平,三个剂量通腑化浊凉血方组大鼠24 h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IS水平较空白组明显上升.结论:通腑化浊凉血方可降低大鼠血清中硫酸吲哚酚含量,表明此方对此类蛋白结合型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具有一定优势,从而达到延缓肾损害进展的目的.

  •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蛋白结合毒素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阮梦娜;陈旭娇;陈思秀;杨博;许晶;张彤;邢小红;毛志国

    目的 比较腹膜透析(PD)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蛋白结合毒素(PBT)代表物质硫酸吲哚酚(1S)和硫酸对甲酚(PCS)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影响IS及PCS水平的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2月至7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腹透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72例PD患者及同期体检中心的24例健康志愿者,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HPLC-ESI-MS/MS)检测血清中总IS、PCS以及游离IS、PCS浓度,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IS、PCS与年龄、性别、小分子毒素、腹透充分性、残余肾功能、营养及C-反应蛋白(CRP)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D患者血清总IS及总PCS浓度高于健康志愿者(P<0.001).无残肾功能PD患者血清总IS浓度高于有残肾功能者(P=0.001).血清总IS与血清游离IS(r=0.719,P<0.01)、透析龄(r=0.306,P<0.01)呈正相关,与残肾尿素清除指数(Kt/V;r=-0.372,P<0.01)、残肾肌酐清除率(Ccr;r=-0.515,P<0.01)、残肾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r=-0.495,P<0.01)呈负相关.血清游离IS与残肾Ccr(r=-0.430,P<0.01)、残肾eGFR(r=-0.431,P<0.01)负相关.血清总IS和游离IS均与年龄、血红蛋白、CR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D患者血清IS水平与患者残肾功能呈负相关,与年龄、性别和CRP无明显相关性,提示保护残肾功能有利于PD患者清除血清中的IS.

  • 硫酸吲哚酚在终末期肾病心血管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楚楚;夏薇薇;张爱华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尿毒症毒素是肾功能不全时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以硫酸吲哚酚为代表的蛋白结合性尿毒症毒素,是一类很难通过常规透析方式清除的物质,且毒性极大.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慢性肾脏病诱导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硫酸吲哚酚的蓄积密切相关.硫酸吲哚酚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导致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从而影响全身多个系统.本文就尿毒症毒素硫酸吲哚酚在终末期肾病心血管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真武汤对2型心肾综合征模型大鼠心脏和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奕章;韦震鸣;吴英智;王慧敏;傅强;李志樑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2型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脏和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联合肾大部分切除手术构建2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真武汤低、中、高浓度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分别给予不同生药量的真武汤灌胃,对照组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干预结束后比较大鼠的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检测和免疫组化结果.结果:高浓度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尿硫酸吲哚酚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高浓度组血尿素氮较低浓度组明显降低(P<0.05).中浓度组血尿素氮、血肌酐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低、中、高浓度组左室后壁(收缩期)、心排量、每搏输出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另外高浓度组较对照组左室内径(舒张)和左室容积(收缩)明显增加(P<0.05).Masson染色、Collagen Ⅰ免疫荧光染色、TGF-β免疫荧光染色均表明低、中、高浓度组的心脏和肾脏组织纤维化较对照组减轻.结论:真武汤对2型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脏和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增加尿毒素排出和减轻组织纤维化来实现.

  • 硫酸吲哚酚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孟华;陈岩

    目的:观察肾毒性物质硫酸吲哚酚对人内皮祖细胞( EPC)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PC,分别用0(对照)、25、50、100和200 mg/L硫酸吲哚酚刺激24、72、120 h后,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分别用0(对照)、200 mg/L硫酸吲哚酚刺激24 h后,BrdU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测定活性氧( ROS)。结果:硫酸吲哚酚体外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EPC细胞活性。200 mg/L硫酸吲哚酚作用24 h, EPC增殖受抑(P<0.05),同时细胞内ROS大量累积(P<0.05)。结论:硫酸吲哚酚可通过增加EPC细胞内ROS累积,抑制EPC增殖。

  • 国产新型血液灌流器清除蛋白结合类毒素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张豫;刘园园;肖观清;邵咏红;梅长林;孔耀中

    目的 研究国产新型血液灌流器MG150对蛋白结合类毒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的清除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长征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长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共88例,根据南方医科大学统计研究室提供随机化数据表分配,使用二阶段交叉实验对照研究方法,选用广泛使用的健帆HA130灌流器作为对照,A组患者先使用HA130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HD串联治疗一次,中间经过洗脱期1周,再使用MG150 HP串联治疗一次;B组患者先使用MG150 HP+HD串联治疗一次,洗脱期后1周再使用HA130 HP+HD串联治疗.分别在2次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GEs和IS浓度,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比较新型血液灌流器对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效果及安全性.结果①2个医院各入组44例患者;A组(n=44)和B组(n=44)两组患者治疗前除了AGEs[(285.77±107.03) ng/L比(456.89±129.10) ng/L)]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2.67±2.58) mg/L比(6.38±8.8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他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清除指数(Kt/V)、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IS、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白蛋白(albumin,Al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MG150和HA130 HP联合HD治疗2 h后血AGEs下降率分别26.0%为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23,P<0.01);IS的下降率分别为51.7%和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247,P<0.01);β2-MG下降率分别14.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90,P<0.01).③共7例发生轻度不良事件,在2种灌流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国产新型血液灌流器MG150 HP联合HD治疗能够有效清除蛋白结合类毒素,疗效安全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硫酸吲哚酚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影响的机制研究

    作者:姜盛花;李峻岭

    目的:探讨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变化和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实验均分为8组:正常组、IS 100μM组、IS 300μM组、IS 500μM组、辛伐他汀10μM+正常组、辛伐他汀10μM+IS 100μM组、辛伐他汀10μM+IS 300μM组、辛伐他汀10μM+IS 500μM组。采用WST-1法检测VSMC增殖情况;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培养基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ELISA方法测定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S 300μM组和 IS 500μM 组上清液的 WST-1(OD 值)[(1.55±0.27)比(1.18±0.25)与(1.73±0.30)比(1.18±0.25),P<0.01]含量、MDA含量[(2.60±0.47)μg/ml比(1.59±0.21)μg/ml与(2.82±0.54)μg/ml比(1.59±0.21)μg/ml,P<0.01]和 AOPP 含量[(67.94±8.58)μmol/L 比(54.97±8.46)μmol/L与(72.09±9.49)μmol/L比(54.97±8.46)μmol/L,P<0.01]均明显增高。与同浓度 IS 组相比,辛伐他汀10μM+IS 300μM 组和辛伐他汀10μM+IS 500μM 组上清液 WST-1(OD 值)[(1.22±0.24)比(1.55±0.27)与(1.32±0.30)比(1.73±0.30),P<0.05]、MDA[(1.64±0.38)μg/mL 比(2.60±0.47)μg/ml 与(1.70±0.40)μg/ml 比(2.82±0.54)μg/ml,P<0.01]含量和 AOPP 含量[(55.56±7.41)μmol/L比(67.94±8.58)μmol/L 与(55.54±6.80)μmol/L 比(72.09±9.49)μmol/L,P<0.05]均明显降低。大鼠 VSMC 上清液的 WST-1含量与 MDA 含量呈正相关(r=0.621,P<0.01),大鼠VSMC上清液的WST-1含量与AOPP含量呈正相关(r=0.581,P<0.01)。结论 IS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大鼠 VSMC增生,其作用可能与 IS增加 VSMC的氧化应激有关;辛伐他汀可抑制此作用。

  • 中药肾复舒颗粒对慢性肾衰患者血硫酸吲哚酚浓度的影响

    作者:李智慧;白运焕;蒋亚芬;蒋云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口服中药肾复舒颗粒和血液透析对血硫酸吲哚酚(IS)浓度的影响.方法 ①慢性肾衰患者110例,分为口服肾复舒组(56例,口服肾复舒颗粒15 g,2~3次·d-1,3个月)和血液透析组(54例,普通血液透析2~3次/周,3个月);正常对照组50例.②入组者清晨取空腹静脉血并留取尿液、粪便.③自动分析仪测生化指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IS浓度.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IS水平为(0.085±0.064) μg·mL-,口服肾复舒组血为(1.046±0.193) μg·mL-1,血液透析组为(5.002±1.032) μg·mL-1,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复舒组粪便检测出较高浓度的IS(0.965±0.42) μg·mL-1,正常对照组和血液透析组均未测出.结论 口服肾复舒颗粒能降低慢性肾衰患者血IS浓度,血液透析组IS浓度下降不明显.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