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制鼓膜再生液治疗鼓膜穿孔68例
鼓膜穿孔多由外伤,急、慢性中耳炎所致,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手术修补。笔者于1996~2000年4年间,用自制的纯中药制剂鼓膜再生液滴耳治疗鼓膜穿孔以替代手术修补,共治疗患者6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68例鼓膜穿孔均为门诊患者。男45例,女23例;年龄16~62岁,平均38岁。左耳41例,右耳27例。病因:外伤性鼓膜穿孔36例;急性中耳炎的鼓膜穿孔18例;慢性中耳炎(流脓在3个月以上者)的鼓膜穿孔14例。病程:7天~4年,平均2年。全部病例均为鼓膜紧张部穿孔。中耳乳突X线或颞骨CT示:中耳乳突无胆脂瘤病变。电测听示不同程度的传音性聋。鼓膜穿孔面积:小穿孔(直径<3mm)32例,中等穿孔(直径4~5mm)24例,大穿孔(直径>6mm)12例。其中干耳42例,穿孔伴流脓26例。 治疗方法 1 鼓膜再生液的配制黄芩10g,黄柏10g,赤芍10g,血竭6g,黄芪10g,白及10g。将上述各药研末后加入麻油50ml,浸泡24h。放锅中微火加热,搅拌至黑黄色止,去渣滤油,装入无菌瓶内备用。 2 用药方法患者来诊后询问病史,耳镜检查鼓膜的情况并作记录。嘱患者平卧,患耳向上,用皮试针管抽吸鼓膜再生液0.5ml滴入外耳道,并用鼓气耳镜加压1~2次,使药液充分弥散至中耳内后静卧5min后离去。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3个疗程。并观察鼓膜生长情况。亦可让患者带药回去自用,但必须5天来门诊观察1次,并长期随访。陈旧性鼓膜穿孔者用卷棉子蘸取50%三氯醋酸涂抹穿孔边缘后再点药。
-
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耳乳突疾病的手术方式包括乳突根治和鼓室成形术,而鼓室成形术又分为单纯鼓室成形和混合性鼓室成形,其中混合性鼓室成形包括闭合式和开放式.我院1999年1月~2003年5月共实施277例闭合式鼓室成形术,也称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
原发性中耳乳突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女,60岁.因右耳问断性流血水伴听力下降及进行性耳痛2个月于2006年3月10日入院.既往无耳流脓史及家族史.体格检查:体温37.1℃,外耳道深部有黑色新生物,鼓膜标志不清,颈浅淋巴结及全身其他部位淋巴结未触及.CT示颞骨占位性病变,颞骨部分骨质破坏.MRI示病变为长T1、长T2信号,向上累及中颅底硬脑膜.术前于外耳道取新牛物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为:恶性黑色素瘤.
-
中耳乳突胆脂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中耳乳突胆脂瘤是产生角蛋白的鳞状上皮异常积聚在中鼓室,上鼓室,乳突或岩尖.胆脂瘤可对颞骨及其周围结构产生破坏作用,甚至产生致命的并发症.虽然中耳乳突胆脂瘤是临床上常见而古老的疾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不少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
中耳乳突胆脂瘤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若干问题
去年6月和今年6月, 世界第六次和中国第一次的胆脂瘤学术会议, 先后在法国戛纳和中国桂林召开.我在参加这两次会议的过程中, 深感胆脂瘤目前仍然是耳科学的重大问题.诊断、治疗和基础研究都有许多方面值得重视, 今就会议所见所闻及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提出几个问题供共同探讨.
-
中耳乳突胆脂瘤基质旁组织在胆脂瘤上皮增生中的作用
中耳乳突胆脂瘤的病理特点为中耳腔内存在异位的复层鳞状上皮,而在上皮与邻近骨质之间还存在炎性结缔组织和肉芽组织,称为基质旁组织(perimatrix),其在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引起重视.我们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胆脂瘤基质旁组织与胆脂瘤上皮增生的关系,旨在对胆脂瘤基质旁组织在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初步研究.
-
中耳乳突慢性炎症的再思考
中耳和乳突的生理解剖特点与其炎症的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对中耳乳突生理解剖特点的认识在不断更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耳和乳突炎的临床表现也有所变化,需要我们重新探讨.
-
全国胆脂瘤中耳炎专题研讨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协办的全国胆脂瘤中耳炎专题研讨会议于2001年6月8~13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129篇,入选会议论文84篇.其中基础研究8篇,临床研究76篇;会议交流论文48篇,其中基础研究4篇,临床研究44篇.开幕式上王直中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胆脂瘤中耳炎仍是耳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有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危险,不能掉以轻心,要不断改进我们的诊断与治疗技术造福患者,并殷切希望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事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学术交流.大会特邀易自翔教授作"胆脂瘤的简要介绍和研究概况"、兰宝森教授(放射科)作"颞骨及耳部解剖"、王振常教授(放射科)作"耳科的CT及MRI诊断"、韩东一教授作"中耳乳突胆脂瘤的诊断和治疗"、包务业副编审作"循证医学与论文写作杂议"等继续医学教育专题讲座.来自全国的14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就胆脂瘤中耳炎的基础及临床研究问题进行了充分和热烈的讨论,现就交流的论文进行概述.
-
双侧中耳癌一例
患者,男,51岁,系公务员.2006年12月,以双耳反复流脓伴听力下降30余年,左侧耳颞部痛1个月入住我科.耳内镜检查见:双耳鼓膜大穿孔,左侧鼓室可见脓性分泌物及少许肉芽组织,右侧鼓室可见肉芽组织,听力学检查:双耳混合性聋(图1),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颞骨CT检查示:右中耳乳突密度增高,听小骨未见异常,未见胆脂瘤样骨破坏,左侧乳突气房密度也增高,听小骨显示尚可,可见胆脂瘤样骨破坏,乙状窦前壁部分破坏,内耳结构及形态未见异常,双侧内听道对称、无扩大(图2).按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型术准备手术,术中发现中耳内肉芽样病变显著,骨质有侵蚀样破坏,遂送术中冰冻报告:左中耳鳞状细胞癌可疑.建议患者家属改左侧颞骨次全切除术.但患者家属要求保存听力,待术后如确诊为癌变再进一步处理.术后病理确诊:(左侧乳突)鳞状细胞癌(图3).患者转往上级医院继续治疗,于2007年1月在上级医院行左侧颞骨部分切除手术[1],术后辅助放疗,定期门诊随访,恢复较好.
-
内耳共同腔畸形脑脊液耳漏修补术一例报告
患者,男,一岁半,住院号:753985,以自幼右耳听力差、反复发作性化脓性脑膜炎半年于2012年4月11日入院,入院前曾三次在我院小儿科住院治疗化脓性脑膜炎,自幼听力筛查右耳未通过。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神志清,发育正常,心肺听诊正常,肝脾不肿大,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外耳发育正常,鼓膜完整,右耳可见积液征,鼓室压图右耳为“B”型,左耳为“A”型,颞骨CT、颅脑MRI均显示右中耳乳突腔积液、内耳共同腔畸形,且共同腔与内听道相通、间隙较宽,左耳发育正常(见图1、2、3、4),ABR右耳90分贝未诱出Ⅴ波。入院诊断:右内耳共同腔畸形并脑脊液漏。治疗:全麻下行右耳乳突面隐窝进路鼓室探查脑脊液漏修补术。术中所见:打开面隐窝可见镫骨底板下缘有脑脊液外湧,分离砧镫关节取出镫骨,即刻出现“井喷”,约5分钟后脑脊液流速变缓,,取颞肌一块,剪成细条状,由卵圆窗分次填入共同腔内,填满塞紧,观察无脑脊液外漏,关闭术腔。术后3天出现迟发性面瘫,按H-B分级面神经功能IV级,40天后面瘫完全恢复,术后随访1年,未再出现脑膜炎发作。
-
二次中耳乳突手术
目的探讨中耳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提高分期鼓室成型术一期手术的干耳率.方法根据47例二次中耳乳突根治术及7例分期鼓室成型术Ⅱ期手术的术中所见病变进行总结.结果肉芽组织增生44例,胆脂瘤复发31例,乳突气房残留28例,面神经嵴过高24例,外耳道口狭窄23例,换药不当19例,再次手术后随访6个月均达到干耳.结论彻底消除病变组织,重点是肉芽及胆脂瘤,彻底开放乳突气房,磨低面神经嵴至相当水平,扩大外耳道口,重视术后术腔换药是降低中耳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重要环节.
-
乳突根治术和鼓室成形术后不干耳原因分析
传统的乳突根治术虽能清除病灶,防止并发症,但术后听力改善不明显,乳突腔易堆积痂皮,部分病例术后尚不能达到干耳.开放式一期鼓室成形术旨在彻底清除中耳乳突病变的基础上,保留并重建鼓室正常结构,恢复中耳传音功能,增进听力,保证干耳,但乳突根治术后及鼓室成形术后不干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提高对不干耳的原因的认识,现对我科收治的31例乳突根治或鼓室成形术后不干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56例乳突根治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我科自1988年至1998年共收治中耳乳突手术后再次行乳突根治术患者56例,现对乳突根治术失败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56例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小为11岁,大为68岁,第一次手术至本次手术时间,长的23年,短的32d,其中已行二次根治术者8例。再一次手术均在局麻及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无发生面瘫者,术中所见病变主要有①病灶清除不彻底:乳突气房未全部敞开,其中发现中下鼓室胆脂瘤或肉芽9例,上鼓室,鼓室胆脂瘤35例,乳突腔胆脂瘤32例。②引流不畅:其中外道口狭窄29例,鼓窦入口狭窄包括肉芽填塞19例,面神经嵴过高36例,乳突气房残留23例,听骨残留12例,多数患者以上病变同时存在。再次手术后随访一年以上,获干耳48例,占85.5%。2 讨论 中耳乳突因其解剖复杂,手术难度较大。若术者对解剖不够彻底了解,操作欠熟练,容易造成术中病变组织残留,术腔不能彻底开放或因术后处理不当,生长肉芽,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术后长期流脓,不得不再次手术。
-
一种良性肿瘤——外耳道胆脂瘤
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其并非真性肿瘤,故又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表皮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单侧多见,也可以双耳发病.主要危害是对外耳道、中耳乳突及相邻骨质的广泛破坏,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应及时取出.
-
穴位按摩联合中西药辅助 He-Ne 激光照射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应用分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之一,以中耳长期或间歇性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如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1]。目前乳突根治术是治疗的首选方法。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施行中耳乳突根治手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西药并辅助 He‐Ne激光照射术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布地奈德混悬液及膨胀棉在低壁式中耳乳突术后的应用
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治疗手段,术后术腔的处理直接影响手术疗效,临床中发现部分患者术后术腔不能很好的上皮化,引起耳部肉芽增生、持续流脓,不易干耳。分析原因:除病情轻重、手术技巧等因素外,术腔填塞、术后局部换药对促进干耳,提高治愈率尤为重要,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中耳炎术后换药以往常常仅单纯应用碘仿纱条换药,约80%的患者约需6周左右可获得干耳,时间较长。我科自2009年7月至2014年4月术后应用膨胀棉、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混合换药,明显缩短干耳时间,同时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疗效要优于其他方法,现将治疗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
耳影像学与临床(四十三)
本期继续讨论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的关系.单纯的胆固醇肉芽肿常由于慢性渗出性中耳炎引起的黏膜慢性炎性反应,造成中耳乳突的通气阻塞.严重的胆固醇肉芽肿可以造成骨质缺损,内耳损害.
-
耳影像学与临床(三十)
上期讨论了先天性胆脂瘤的影像学表现,本期讨论先天性胆脂瘤对周围结构的影响.位于颞窝的胆脂瘤向外膨隆,形成耳前肿胀.岩尖部胆脂瘤常常破坏颈动脉骨管.颈内动脉受压,动脉管壁变薄,可以形成假性动脉瘤.岩尖部胆脂瘤常常侵犯中耳乳突,侵犯内听道,造成感音神经性聋和周围性面瘫.
-
术中面神经定位及医源性面瘫的预防
中耳乳突显微手术的医源性面瘫发生率为0.6%~3.6%,而中耳乳突修正手术如再次鼓室成形术的面瘫发生率为4%~10%[1].为了避免医源性面瘫的发生,耳显微外科医师必须详细了解面神经及相关解剖结构,认真处理手术,在熟知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尽可能彻底清除病灶,并进行功能重建.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由于病变组织或以前手术造成的重要结构消失,导致解剖平面紊乱、变形;感染、外伤、肿瘤、先天性畸形或变异可能使每个病例变得特殊,诸如此类,即使医师具有丰富的解剖知识,也会使发生医源性面神经损伤的概率增加.
-
婴幼儿中耳乳突胶质异位1例
患儿,男,5个月.左耳乳突区、左耳后皮下肿物半月入院.半月前患儿母亲无意中扪及患儿左耳后及颞区1 cm×1.2 cm大小包块,突起于表面,无红肿和皮肤溃烂,后1周包块渐长大,约有2 cm×2.5 cm大小,稍红肿,无发热,无耳内流脓.患儿对声音反应正常.体检:左耳后触及一1.0 cm×1.2 cm类圆形肿块,压之患儿无哭闹,局部皮肤稍红肿、发热,左耳无流脓.入院后1周肿块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