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耳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均已证实了对无排卵的生育期女性针刺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有促排卵作用.动物实验还发现,对于切除卵巢的雌性大鼠针刺后肾上腺重量增加,肾上腺皮质内侧区细胞嗜银颗粒增多,血皮质酮含量升高.大鼠的阴道脱落细胞堆积.这一切变化均提示我们在去除性腺后针刺仍有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作用,从而可能改变体内雌激素水平.但是它是通过何种机制进行调节以求达到神经内分泌平衡的呢?对人体是否有相同的作用呢?在进入21世纪之时,我们所面临的是急剧增长的人口老龄化,人类寿命延长,更多的妇女将经历更年期、老年期的生命时期.国家和个人将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解决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的治疗.如果动物实验的结果能在人体上得以验证,无疑是对广大妇女的一大幸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临床初步研究.
-
嗜银颗粒和嗜银颗粒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嗜银颗粒(argyrophilic grain,AG)的神经病理学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0例正常人脑、85例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脑标本及1例嗜银颗粒性痴呆(AGD)病例,进行了嗜银颗粒的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 (1)AG在正常人脑中的出现频率为6.4%,进行性核上性麻痹40.0%、多系统萎缩症29.1%、帕金森病17.4%、海绵状脑病5.0%.(2)AG分布在大脑的边缘系统,以海马旁回、海马台、颞叶的前部多.形态因部位而异.(3)AG常常出现于神经突起上.由直径约20 nm,表面光滑,无侧支的直细管样结构组成.结论 AG在正常人脑中可见;AG易出现于变性疾病中;AGD在临床上可表现老年性痴呆症状.
-
甲状腺切片浸银法与H.E法复合染色的研究
通常实习用甲状腺切片均采用H.E染色法,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则须采用浸银法才能清晰地显示其形态及胞质嗜银颗粒,故实习观察甲状腺结构时必须配有H.E和镀银两张切片,比较繁锁.近年来我们参考熊绪畲和易家农提供的方法,即将浸银法与H.E法复合进行,这样既能显示滤泡旁细胞的嗜银颗粒,又能显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及胶体和甲状腺的实质等基本结构.该法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嗜银相关蛋白染色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我们采用AgNOR嗜银染色方法测定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种白血病、非白血病和正常人骨髓涂片有核细胞中的嗜银颗粒,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
嗜银颗粒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
嗜银颗粒(argyropilic grain,ArG)是1987年Braak [1]首次报道的,他在非Alzheimer型痴呆患者的大脑边缘系统内发现了大量的嗜银颗粒,经研究证明它来自于树状突起,嗜银染色及tau染色阳性[2,3].人们把临床上表现痴呆,而病理组织学上在大脑边缘系统有大量嗜银颗粒出现的病例称为嗜银颗粒性痴呆(argyrophilic grain dementia,ArGD)[4~6].此后,相继在Alzheimer病(A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皮质基底核变性症(Corticpbasal diseage,CBD)、皮克病(PiD)、多系统萎缩症(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等Tau蛋白异常蓄积疾病中发现ArG高频率出现[2,7].目前嗜银颗粒性疾病这一概念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8,9].
-
食管类癌误诊神经官能症一例
患者男性,61岁.因失眠、上腹胀痛伴发作性心悸、多汗、皮肤潮红1年就诊,既往多次门诊均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予以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查体:三尖瓣区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ESR:52 mm/h,血常规、肝功均在正常范围.腹腔脏器B超、胸片均无异常发现,因上腹胀痛行胃镜检查,见食管下段一0.5 cm×0.5 cm息肉样隆起,表面光滑、质硬,取活检,病理报告:瘤细胞呈腺管状,细胞大小一致,呈圆形,核小,胞浆轻度嗜碱,含有嗜银颗粒,诊断为食管类癌,后转外科手术,随访1年上述症状消失,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