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肺癌的X线和CT表现

    作者:赵绍宏

    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是肺部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也是目前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发病年龄约70%~80%在40~60岁,50~60岁为发病高峰,且男性显著多于女性.虽然手术成功率很高,且Ⅰ期肺癌5年生存率高达70%以上,但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0%~14%,主要原因是肺癌早期无症状,发现时多无法手术或手术时发现有转移.所以肺癌的早期检出、早期诊断依然是胸部影像检查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肺癌 影像诊断
  • 胸部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及临床表现

    作者:阮丽萍

    目的::探讨胸部淋巴瘤的CT诊断及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瘤的临床及CT (部分HRCT)资料。结果:肺淋巴瘤的CT基本表现可以分为肿块、结节型;炎症肺泡型;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粟粒型血行播散型。根据影像表现:肿块、结节型18例(占43%);炎症肺泡型12例(占28%),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5例(占11%);粟粒型3例(占7%);混合型5例(占11%),其中以肿块结节型多见。结论:胸部淋巴瘤的CT表现形式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

  • 弥漫性轴索损伤影像诊断与预后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作者:李滨;黄怀忠

    目的 对比CT和MRI各成像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灶的检出率,研究各项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以寻找更具优势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明确更能准确判断预后的指标.方法 收集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按照病例入选标准,筛选出4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影像学资料,比较CT与MRI各成像序列对DAI病灶的检出率,在此基础上再分析4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各项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找出更能准确判断预后的指标.结果 1、DWI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1FLAIR,T2WI,T2FLAIR序列及CT;2、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年龄,入院当时GCS评分,瞳孔改变,病理征,肌力或肌张力改变,弥漫性脑肿胀,病灶分布是否累及脑中线区,其他类型合并颅脑损伤和昏迷时间均与其预后相关.而性别和受伤类型与预后无明确相关性;3、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预后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结论 1、DWI序列应作为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首选序列;2、应在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结合年龄,入院当时GCS评分,瞳孔改变,病理征,肌力或肌张力改变,弥漫性脑肿胀,病灶分布是否累及脑中线区,其他类型合并颅脑损伤和昏迷时间等相关因素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进行综合判断;3、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预后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

  • 食管癌的临床及影像诊断与研究

    作者:周毅

    目的: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也是食管癌病死率高的国家之一.四川川东北地区即是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且多数在50-65岁之间.方法:经X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中筛选出100例食管癌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进行X线分析.结果:结合X线和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CT判断食管癌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较X线更准确.结论:两者的结合有利于全面了解食道癌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便于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X线诊断水平.

  • 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赵艳娟

    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患者均在腹膜穿刺或病理学检查前进行CT扫描,腹膜穿刺或病理学检查后,与CT诊断结果对比,统计两者符合率.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98.21%)、出血型急性胰腺炎(100.00%)的CT诊断与腹膜穿刺/病理学检查符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CT诊断与腹膜穿刺或病理学检查总符合率高达98.86%,仅有1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36%).结论 CT影像诊断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出血型急性胰腺炎诊断准确性均较高 ,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较高 ,可推广借鉴.

  • 发挥MSCT设备应用的佳效益

    作者:张勇;胡志海;王晓峰;陈红燕

    总结了我院更新CT设备后,在完善工作流程、加强临床科室与放射科的相互交流、开展新的检查项目等方面展开的具体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使MSCT设备的大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 医学影像的存储与传输

    作者:张卫富;刘建峰

    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ation system PACS)是在现代微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通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医学影像成像方法,基于传统的 X线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产生了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摄影 (X-CT)、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 (U-CT)、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成像 (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PECT)、血管数字减影术 (DSA)、和具有观察形态病理生理改变、代谢病理生理改变功能的 MRI、 MRS及动态心电、脑电、脑地、经颅多普勒等,它们获得的图像是模拟或数字图像,用监视器显示或通过照相机拷贝于胶片上,用于临床诊断疾病。但图像经显示拷贝打印后,对图像的再处理很困难,图像资料的检索、调集传送是在人工操作下完成的,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更谈不上远距离传送和远程医疗会诊。在传统的 X线检查领域也随设备更新进入数字化透视摄影。 PACS的无片影像和拍片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彻底免除了过去因拍片失败二次或多次重拍,把影像诊断时间从过去的 1~ 2天缩短到及时出报告 (零等待 )。 X线的曝光量也减少 50%以上,曝光时间缩短 20~ 30%。 PACS系统能对处于各自图像平台上的医学图像依照 Dicom3.0国际标准实时动态采集和存储,对影像数据进行再处理或三维重构,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图像传送。

  • 超声诊断仪探头的维护

    作者:骆玮;李积厚

    超声诊断仪,如B超、M超、多普勒系统,在临床上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超声诊断是目前医院影像诊断中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维护、保养不及时,致使探头性能下降甚至损坏.影响了超声诊断仪的正常使用,给临床工作造成影响.B超、M超和彩色多普勒系统,由于设备大量采用高新技术,精密度高,所以,成本较昂贵.而探头是这类设备重要部件之一,它有双重作用:一是将高频信号转换为超声信号,再将从人体反射回来的回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整个设备来看,探头要占去整机成本价的1/3到1/5,所以,在使用超声设备时,对探头要倍加保护,定期保养,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 PACS/RIS在放射科医生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言伟强;刘鹏程;高文清;张辉

    目的探讨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和放射学信息系统(RIS)在放射科医生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PACS实现了常规X线、CR、CT、MRI等医学影像存储、传输,医生通过PACS影像工作站对图像进行调阅、测量、缩放、调窗和数据测量等后处理,并可根据需要拷贝图像,依据影像所见在RIS内修改诊断模板生成、打印诊断报告.结果经过2年多的工作实践,我科医生已熟练掌握了PACS/RIS的一般应用方法,运用该系统实现了无胶片阅片,诊断质量得到提高,诊断报告生成速度加快,患者的侯诊时间明显缩短.完成日常医疗工作的同时,科研、教学工作也得到明显加强.结论运用PACS/RIS明显提高了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效率,为患者赢得宝贵的就诊时间.

  • 直肠灌注后PET与CT增强融合显像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肖勇;孙南;李亦钊

    目的 探讨直肠灌注后PET与CT曾强融合显像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高度怀疑直肠癌的病例46例,先用生理盐水进行直肠灌注后,行盆腔CT增强扫描和PET显像,然后将两者图像融合.对直肠病变进行诊断,并将所得结果与肠镜活检病理或术后病理结果对照,以判断PET与CT增强融合显像对直肠癌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在评估直肠肿块局部浸润情况方面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结果 46例患者中PET/CT增强融合显像阳性为43例,阴性为3例.其中显示病变侵犯肌层.但未突破浆膜层25例;突破浆膜层10例;周围组织侵犯8例;病理确诊直肠癌42例.PET/CT增强融合显像假阴性1例,假阳性2例,PET/CT增强融合显像对直肠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3.48%,局部侵犯的符合率为98%.结论 直肠灌注后PET与CT增强融合显像在直肠癌的诊断及判断肿瘤局部侵犯情况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肾结核的影像诊断

    作者:邓建华;肖榕

    目的 探讨X线、B超和CT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临床手术病理证实肾结核的28例病历从发生机理及病理基础上进行分析,结合其病理基础讨论肾结核的X线、B超和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结果 中晚期肾结核病例,不宜做膀胱镜或输尿管插管,诊断不明确,可选CT扫描.多层螺旋CT(MSCT)能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累及范围、腔内外改变以及肾功能情况,是诊断肾结核的一种很好的影像方法.结论 X线、B超和CT对肾结核检查有明显的诊断价值.曲面重建(CPR)对病变的显示及诊断很实用.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作者:郭芸;刘大亮

    目的 分析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特点,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小的胃间质瘤(≤5cm)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及强化均匀;大的胃间质瘤(≥10cm)表现为形态不规则,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或趋于模糊,出血、囊变、坏死显著.病变侵犯邻近器官或出现转移(肝、网膜、肠系膜)是肯定的恶性征象.肿块的大小及有无坏死在良恶性鉴别方面有高度的相关性:肿块越大,坏死成分越多,恶性程度越高.而增强后是否强化与肿瘤的良恶性无明显关系.结论 胃间质瘤的CT表现与肿瘤的大小有关;CT对胃肠道间质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64层螺旋CT对肝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意义

    作者:徐敏;李明珠;包权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肝血管瘤诊断方面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已经临床确诊为肝血管瘤的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及延时期增强)扫描资料,总结64层螺旋CT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优点及不足,便于在临床工作中更有效地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 64层螺旋CT平扫对肝血管瘤的检出率为92.10%,而MSCTA的检出率为100%.结论 MSCTA是肝血管瘤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

  • 肾动脉狭窄的超声、MS CTA、DSA影像检查对比分析

    作者:徐敏;刘春凤;李明珠;杨昌霖

    目的 选择肾动脉狭窄的佳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肾动脉狭窄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MSCTA、彩色多普勒超声、DSA等影像学检查对肾动脉狭窄(RAS)的诊断优缺点,利于临床更有效的选择检查方法.结果 MSCTA对肾动脉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论 MSCTA以其快捷、方便、检出率高,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 区域PACS建设解决方案分析

    作者:李立;陈坤福

    本文通过对用户类型、区域内业务模式、数据存储模式3方面进行需求分析,给出了区域PACS的建设方案.该系统建立后,居民可在区域范围内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进行影像诊断,联网医院可以共享影像信息和报告结果,同时可以进行网上会诊,明确诊断,指导确定治疗方案,实现医学资源、专家资源、技术设备资源和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了医疗资源大价值的发挥.

  • GE医疗首创专用超导磁共振MR430s

    作者:

    在超导磁共振设备诞生30周年之际,GE医疗将业界唯一的专业化超导磁共振Optima MR430s引入中国,凭借强大的功能和亮丽的身形引起行业瞩目.当今,影像诊断类设备发展呈现两大趋势:一是,高端设备向影像融合发展,无论是PET/CT,PET/MR还是磁共振引导复合手术室都已经成为大影像学术发展的方向.二是,临床诊断设备的专业化.

  • Tele-Med助力北医三院实施远程医疗

    作者:

    “根据卫生部提出的要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文简称北医三院)开始制定自己的服务策略.作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如何为患者提供低成本的服务模式和高质量的影像诊断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的区域内覆盖,这既是一个技术难题,也是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的事情.”作为《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参与制订者,来自北医三院信息中心主任沈韬表示:“自从我们使用Tele-Med远程医疗系统为二级医院提供有效的远程服务后,它有效地解决了我们所遇到的技术难题.”

  • 肺结核病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作者:侯代伦;谢汝明;袁小东;邢勇;张旭;建树;李多

    本文从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影像学鉴别,肺结核CT灌注成像,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MRI与PET/CT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肺结核病影像学诊断新发展情况。

  •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脾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于杰;于晓玲;梁萍;刘方义

    目的 探讨灰阶超声造影在脾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经外周静脉团注声诺维(SonoVue),使用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对56例脾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共74个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造影剂灌注特征.结果 恶性肿瘤病灶20%,良性病灶54个,除包括微波消融后病灶、梗塞灶、囊肿、挫裂伤病灶和脓肿等共计34个病灶呈现造影无增强外,其余40个病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20个恶性肿瘤中6个(30.0%)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19个(95.0%)表现为延迟期低增强,其中80.0%(8/10个)的转移瘤病灶动脉期呈偏低增强,8个淋巴瘤病灶动脉早期呈现高增强和低增强者均为4个(50%);20个增强的良性病灶中16个表现为动脉期等或高增强(80%),13个(65.0%)表现为延迟期等或高增强,其中76.9%(10/13个)血管瘤病灶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结节样高增强.与病理诊断比较,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6.8%、95.0%及96%,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64.5%、89.5%及78.0%).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对脾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CT机DC电压超出范围导致不能扫描故障

    作者:史文兵

    我院引进美国通用电气GE宝石能谱CT机(HD750).宝石能谱CT实现了CT领域高清晰与低剂量成像完美结合,大大提高了诊断精度和好安全性.将影像诊断成功率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实现目前CT行业内先进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临床早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便缩短病人检查时间,运行半年后,在进行常规保养维护,校准时发生故障,甚是担心、怕机器故障耽误患者检查.

1918 条记录 1/96 页 « 12345678...959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