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烤肉,用紫苏叶包着吃
周日,随朋友一起去了趟北京的密云水库,这个地方真是美!那湖够大,水够清,山够绿.参观完密云水库,直接就奔朋友开的农家乐去吃午饭.一走进她家的院子,顿时让我们兴奋不已,好多种瓜在我们头顶上方的瓜架上挂着,西葫芦、丝瓜、南瓜、葫芦瓜、瓠子、黄瓜等;当我们来到后院的时候更是惊讶,眼前是一大片的紫苏叶.采摘下一片紫苏叶,放在鼻尖上深深一闻,那个幽香真是让人难忘!在中国,紫苏是常用中药.传统中医认为,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它的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能.
-
泥灸治疗痹症有良方
痹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的疼痛,其病机在《素问·痹症》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论,后世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所以当今中医界很多人认为治疗痹症很简单,认为不过“通经络”而已,不过是集祛风、散寒、化湿乃至于活血化瘀药一用就可以了.这样做,往往莫名其妙的收效甚微,不知道什么原因.外邪之所以能侵犯人体,是正气虚弱所致.脏腑为正气的根本,如果脏腑强健,正气补虚,虽然有外邪,则正气能很快的把外邪祛除体外,就不存在痹症了,打个比方我们常见的外感风寒的感冒,有全身筋骨疼痛,和痹症的筋骨疼痛差不多,往往仅仅服用几剂解表散寒的药剂就能痊愈,这是由于正气旺盛,能一鼓作气把邪气祛除体外的结果.
-
生姜:散寒排毒、温中止呕的辣小子
生姜常用的功效,当数解表散寒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被冷风吹着了,只要切几片姜,熬水喝下去,身上立刻就温暖起来,甚至会出汗.这就取决于它解表散寒的功效.且姜具有解毒的作用,所以吃海鲜,记的一定要搁些姜.中药里用的半夏,叫做姜半夏,就是说这种半夏是用姜水解过毒的,利用生姜解半夏之毒;除此之外,姜还是温中止呕的良药,如果反胃想呕吐时,或者是晕车的人在乘车之前,可以切一片薄薄的生姜含入口中,唾液把辛辣的姜汁吞入胃中,就能缓解呕吐症状.
-
感冒吃些啥要看发病期
初期:不妨试试葱豉汤葱豉汤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做法很简单,将500毫升水加热后,放入10克豆豉煮沸,然后加入葱白即成.葱具有辛香走窜的作用,豆豉则能发汗解表,喝完汤后会大量出汗,排毒进程也会大大加快.
-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举隅
小青龙汤为《伤寒论》中传统经方,至今临床仍广泛应用.小青龙汤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外可散在表之寒邪,内可消心下之水饮,乃发汗蠲饮,表里两治之法.在临床上适当辨证加减,可用于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
《伤寒论》中细辛的功效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之须根,因其根细而辛辣,故以此得名.北细辛和汉城细辛主要产地为东北三省,故统称北细辛,又名辽北细辛,临床用药多以此为主;华细辛主产于陕西.细辛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属常用中药之一,有小毒,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祛风止痛、温通鼻窍等功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用细辛的方剂共有17个.本文将细辛的功效、用量和用法分述于下.
-
五脏咳验案举隅
<素问*咳论第三十八>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笔者临床多年,每遇咳嗽之证,常采用治他脏方法,辨证求因,治疗诸般咳嗽,效果均较满意.兹举验案数则,介绍于后.1 肺咳案徐某,女,49岁,1993年12月初诊.咳喘1周,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3年,此次因受凉后出现咳喘,头痛,咳吐白痰,双下肢肿,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稍厚,脉弦滑.证属宿有阳虚,复感风寒.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药用麻黄3g,细辛3g,干姜6g,桂枝9g,半夏10g,茯苓15g,白芍10g,牛膝10g,车前子10g,甘草6g.服上药6剂, 咳嗽、吐痰症状得解, 仍有双下肢肿, 纳差, 再改补肾健脾, 化湿降浊之剂治之, 诸症改善, 病情稳定.
-
莶草治疗急性肠炎
莶草临应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等症。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偶然发现用其可治疗急性肠炎,并经验证,确实有涩肠止泻之功效。现举病例如下。 患者刘某,男,49岁。1997年8月2日初诊。病人食用冰镇西瓜3小时后出现腹痛肠鸣,泄泻清稀如水状,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伴有恶寒发热,肢体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缓。查体:体温39℃,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0.85。大便常规:白细胞(+++)。病人要求中医药治疗。诊断:寒湿泄泻(急性肠炎),治以解表散寒、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加减。处方:藿香12g,白术15g,茯苓15g,厚朴10g,大腹皮6g,紫苏12g,白芷15g,苍术12g,半夏10g,陈皮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2剂后,大便仍为水样,每日7~8次,肢体酸痛较重,体温波动在38℃左右。上方加莶草20g,又服用2剂,腹痛及肢体酸痛缓解,大便每日1~2次,为稀便,体温在36.5℃左右。原方续服2剂,大便每日1次,为软便。化验血常规及大便常规均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以后每遇急性肠炎均配以莶草治疗,且用量在15~30g之间,疗效可靠。现代药理研究,莶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敏感,故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性肠炎。
-
鼻炎康胶囊治疗鼻炎
鼻炎康胶囊是我院于1997年-2003年自行研制的治疗鼻炎的中药制剂,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通窍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鼻炎202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浅论藿香正气散的临床应用
霍香正气散,又名正气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上千年的临床应用中被历代医家誉为"暑湿圣药".主要功能解表化湿、退热、理气和中,为芳香化湿,理气和中的代表方.全方以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为君药,苍术、茯苓健脾祛湿,川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辛温解表散寒,陈皮、半夏降逆止呕,干姜温中,甘草健脾,全方共奏温中散寒,解表化湿之功.主要应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在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分类说明如下.
-
发散解表药膳8款
[葱白粥]原料:粳米约50克.葱白1段(约10厘米).制作:煮粳米做粥,临熟加入葱白.效用:解表散寒.适用于因风寒侵表而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体痛等症,热食得汗则愈.
-
治疗咳嗽的中成药
咳嗽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病症,引发的原因也很多.用中成药治疗咳嗽,需对症选择.中医治疗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外感引起的咳嗽、咯痰大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内伤所致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起病慢,病程长,常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一、治疗外感咳嗽的中成药首先介绍治疗外感咳嗽的中成药,其应用有寒热之分.1.风寒咳嗽症状:咳嗽咳痰,痰稀色白量多,并伴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鼻塞、流清涕,或有发热等.用药:选用通宣理肺丸、蛇胆陈皮液.功用:前者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风寒外感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症.后者顺气止咳,温肺化痰,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痰多等症.
-
生姜与干姜的区别是什么?
问:总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这个说法,但到底是应该吃生姜还是干姜呢?生姜、干姜有什么区别呢?答:生姜与干姜虽然同属姜科,但却有着不同的功效.生姜为姜的新鲜根茎,而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生姜既可入菜又可入药,其味比较直接辛辣,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功效.有时候风寒感冒,老人常说喝点姜糖水就好了.这里所说的姜就是生姜.由于生姜生长期只有1年,辛味比较完整,能够畅通经络中的浊阴积滞.故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头重、鼻塞、四肢困倦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同时还能解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中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
-
三花莸的化学成分研究
三花莸Caryopteris terniflora Maxim.为马鞭草科莸属植物,又名野荆芥、大风寒草等.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全草药用,具有解表散寒、宣肺之效.治疗外感头痛、咳嗽、外障目翳、烫伤等症[1].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为探讨其有效成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其正丁醇部分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别为两个脑苷脂类化合物:大豆脑苷Ⅱ(soya-cerebrosideⅡ,Ⅰ)、1-O-β-D-glucopyranosyl-(2S,3R,4E)-2-N-(2′-hydroxypalmitoyl)octadecasphinga-4-enine(Ⅱ),-个黄酮苷:刺槐苷(acaciin,Ⅴ)和一个环烯醚萜苷:穗花牡荆苷(agnuside,Ⅵ).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其余化合物软酯酸-1-甘油酯(Ⅲ)、齐墩果酸(Ⅳ)、β-谷甾醇(Ⅶ)、胡萝卜苷(Ⅷ)是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
-
服药茶治病要会
药茶是茶的一种,不仅有其茶的芬芳,还能起到治病的功效。饮用药茶没有太多的禁忌,并且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冲泡:冲服是将茶叶或配好的药茶放置在容器中,含有茶叶的药茶适宜用陶器或瓷器,既能保持药茶原有的色香味,又不烫手;如不含有茶叶则可选用保温杯,能保持水温,有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浸泡出来。用沸水冲泡后可加盖焖上一段时间,一般可冲泡2~3次,单方或只有2~3味者,用于发汗、解表散寒、止痛、止痢、明目等目的的药茶常用冲服法,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茶也可考虑采用冲服。
-
治感冒民间验方六则
方一用料:生姜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 150克,红糖20克.制法:水煎服.服后微出汗,即可明显减轻症状.功效:解表散寒、温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
解表散寒温肺化痰治疗小儿哮喘
笔者自1998~1999年用外解表散寒内温肺化痰法治疗哮喘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姜汤食疗小病不慌
生姜宜入食且入药生姜,主要含有挥发性油、姜辣素和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以及淀粉等成分.它既是一种烹饪的调味品,也是一剂良药,对各种疾病都有良好的预防和保健作用.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以及解半夏、天南星、鱼蟹、鸟兽肉毒.
-
桂枝在中药配伍中的功效探讨
中药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云南等地。性温,味辛、甘,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通阳化气,归属于解表散寒类药物,是多配伍使用的中药之一。
-
解表散寒法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解表散寒法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等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使用解表散寒法治疗,分别在5天和2周内对症状完全缓解患者的病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5天内恶心、发热、头痛等症状完全缓解患者中,解表散寒法有效率分别为80%、86%、78%,而对症处理组分则是25%、2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小于0.01);2周内恶心、发热、头痛等症状缓解,解表散寒法有效率分别为93%、100%、100%.而对症处理组分则是75%、58%、67%,治疗组对发热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恶心/呕吐和头痛的缓解无明显差异.结论:以祛风散寒法治疗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等常见并发症,可以明显缩短病程,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