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有多少人在人云亦云
一个人,只有在人云亦云的氛围中,不为表象迷惑,不为压力改变,用眼睛观察世界,用头脑思考问题,抛弃急功近利,驱除患得患失,独善其身,坚持真理,才能够有所作为,有所成长.别人怎么说,也就跟着怎么说,这就是人云亦云.随着QQ、微信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云亦云的更是不在少数了.从正向看,人云亦云是人们有着共享心理;从反向看,说明缺乏主见、爱跟风的人大有人在.这种跟风,表现为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孰真孰假从不探究,毫不负责地将自己都有所怀疑的消息传播出去.这样的人云亦云,在一定程度上,是足以左右视听、混淆黑白的.
-
胎膜早破235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绒毛膜及羊膜破裂.可分为:①足月妊娠胎膜早破,80%在24 h内临产;②早产儿胎膜早破,约35%-50%在24 h内临产,约10%超过14 d仍未临产.胎膜早破的发病率约10%.多因感染、外伤、宫内压力改变、宫颈松弛等因素导致.本文对235例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
血压、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动脉顺应性的定义为在单位压力改变下,血管面积、直径或体积的改变.它依赖于血管的几何和机械特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压、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之间关系.
-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摘除术后,因手术创伤、导管留置、止血气囊牵引压迫膀胱颈部压力改变、引流不畅以及冲洗液反复刺激三角区、膀胱颈及后尿道等,使膀胱敏感性增强,引起膀胱平滑肌无抑制性收缩,出现膀胱痉挛.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及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是前列腺增生症(BPH)新腔内治疗方法,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能大限度地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并限制灌洗液体的吸收,避免了电切综合症.因经尿道手术术后导尿角直,止血气囊牵引再近膀胱颈部压力改变,引注不畅以及冲洗液反复刺激三角区,胱颈及经尿道等使膀胱改变性增强,引起膀胱平滑肌无抑制性收缩,出现膀胱痉挛.学者认为,膀胱痉挛是种给护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膀胱痉挛不仅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易发生继发性出血和引流阻塞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现将膀胱痉挛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动脉僵硬度与收缩期高血压综合征(上)
目前已公认收缩压(SBP)是比舒张压(DBP)更为重要的心血管危险预测指标,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者,因为在这一人群中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病率猛增.通常我们认为收缩期高血压(或脉压增大)是衰老相关的动脉硬化所致,实际上,在正常人动脉树的结构是高度不均一的,衰老和疾病状态下的差异更大.所有用于研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技术都有局限性,并且直接或间接依赖压力改变.因此,其结果并不能反映整个动脉树的功能状态.为了深入探讨能够有效降低SBP和脉压的方法,首先应该详细了解动脉功能评价的方法及其预后意义.
-
B型钠尿肽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价值的研究
目前有关B型钠尿肽(BNP)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很多,在此对其进行一简要综述.自1988年BNP被提取成功后,在人体多处组织器官中检出,其中以心脏含量高.BNP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远端,分泌后以BNP原(含108氨基酸)形式储存在心室肌细胞内.当心室肌细胞受到异常牵拉和所受压力改变刺激时分泌BNP原,随后被水解成一份有活性的BNP(32个氨基酸)、一份无活性的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含76个氨基酸).人体正常血浆BNP<10 n/L.BNP的生理作用有[1]:扩张血管;利尿排钠作用;保护心肌细胞和改善心肌重塑,抗纤维化作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及交感神经兴奋性.
-
高压氧治疗中减少中耳气压伤的护理
我院高压氧舱成立十五年来,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是中耳气压伤。中耳气压伤是由于中耳鼓室内外压力不能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病理改变,又有气压损伤性中耳炎之称,是高压氧治疗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加压过程中的耳朵疼痛。
高压氧对一些疾病能发挥独特良好的疗效,受到医学界充分肯定。然而,在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常见并发症中耳气压伤的发生使一部分病人停止高压氧治疗,影响了病人的康复。中耳气压伤是由于高压氧舱内压力改变引起鼓室内外压力不平衡而产生的病理变化。主要与咽鼓管解剖结构相关,咽鼓管静止时内外相互接触呈闭合状态。常发生在加压过程中,轻者出现耳堵、耳呜、耳胀、耳痛、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出现鼓室积液、积血,甚至鼓膜穿孔。导致高压氧治疗的中断,延误患者佳治疗时机而影响预后,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在多年实践中我个人总结: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我们抓住治疗前及加压治疗中的认真护理,有效的减少中耳气压伤发作,并对出舱后已发生的少数中耳气压伤积极治疗,就能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 -
实时测定肺动脉压在伞堵治疗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经皮导管介入伞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是近年来逐渐成熟的方法.该种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国内外已广泛开展.与外科手术一样,对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的患者,伞堵治疗仍有一定限制.国内有学者把严重肺动脉高压视为伞堵治疗的禁忌证,但目前缺乏明确的标准.对于如何判定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是否具备手术适应证,我们体会术中实时测定肺动脉压力及观察干预治疗后肺动脉压力改变,对决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我们收治的2例患者,进行初步探讨.
-
1例压力改变致继发性癫痫发作病人的护理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为0.5%[1].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是65岁以上病人癫痫发作的常见病因,50岁以后脑梗死为继发性癫痫的主要的病因之一[2],任何电刺激或化学刺激可激发.我院收治1例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发作病人,主要以体位、指端和腹压增加等局部压力改变为激发源,表现为呼吸运动、自主神经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现介绍如下.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方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术后因手术创伤,导尿管留置,止血气囊牵引压迫致膀胱颈部压力改变,引流不畅以及冲洗液反复刺激三角区、膀胱颈及后尿道(手术创面)等,使膀胱敏感性增强,引起膀胱平滑肌无抑制性收缩,出现膀胱痉挛.笔者对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
危重病人体位改变与中心静脉压数值的相关性研究
收集我院ICU 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的40例心功能不全及胸腔压力改变等疾病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的患者,对其不同体位的CVP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
121例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及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与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感染及压力改变有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了121例糖尿病足患者,并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底压力改变对下食管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影响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TLESR)是正常人和多数RE患者胃、食管反流发生的主要机制[1].胃底膨胀、胃排空迟缓会增加TLESR的频率,是RE发生因素之一.我们对胃底膨胀对下食管括约肌(LES)运动功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
中耳气压伤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
中耳气压伤是常见的高压氧治疗并发症,常发生在加压过程中[1],主要是由于环境压力改变引起鼓室内外压强不平衡所致,临床表现为中耳鼓膜的损伤.中耳气压伤的发生不仅与咽鼓管的解剖生理及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还与其他诸多因素相关.我科对300例患者分组进行了首次加压前后鼓膜观察,现报告如下.
-
水通道蛋白与肺水肿的研究进展
水的跨细胞膜转运感受渗透浓度的变化.肺组织内血气屏障的存在保证了肺内气体交换、肺内液体平衡及循环代谢,以维持肺组织内环境的稳定.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肺水屏障受损,肺内液体产生过多,如胸膜渗出、心衰等,由渗透压力改变所驱动的水的快速清除变成了预防肺水肿发生的重要措施.1988年Agre发现了整合膜蛋白28 (CH IP28)后命名为水通道蛋白1 (Aquaporin 1,AQP1),此后逐渐发现了 12种水通道蛋白.AQPs是一组与水通透性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它的发现在分子水平揭示了水跨膜转运调节的基本机制.各种肺损伤常伴有肺水肿的发生,而肺水肿以肺泡和肺间质内液体积聚为特点,发生时必然伴有水转运紊乱及AQPs质或量的改变,因此充分认识水通道蛋白与肺水肿的关系对临床治疗肺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
B型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评估
B型利钠肽(brain/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由心脏分泌的一种神经激素,容量负荷增加引起的心室压力改变及室壁张力的增加是刺激BNP分泌的主要因素[1~3].当心肌缺血、坏死、损伤、心室壁张力和压力过重时可刺激BNP的合成与分泌,它在血循环动力容积和压力调节的保护性代偿机制中起重要作用[4].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时BNP水平升高,并且与预后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AMI患者血BNP浓度的改变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
椎间盘源性腰痛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盘源性腰痛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机制仍未明确,因而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目前研究显示,盘源性腰痛的疼痛机制按照起因可大致分为压力改变、神经因素以及化学因子等.本文就盘源性腰痛的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中耳气压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耳气压伤是常见的高压氧治疗并发症,常发生在加压过程中,主要是由于环境压力改变引起鼓室内外压强不平衡所致,临床表现为中耳鼓膜的损伤.
-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防治
前列腺增生病人由于长期膀胱出口梗阻,导致逼尿肌反射亢进和不稳定性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由于气囊压迫膀胱造成膀胱颈和三角区持续压力改变、留置的造瘘管和导尿管反复刺激膀胱颈、三角区及后尿道创面,以及常规的膀胱冲洗等因素,造成阵发性的膀胱痉挛.表现为烦燥不安、强烈便意、尿急、膀胱区疼痛等症状,不仅病人痛苦异常,严重者可导致继发性出血、切口漏尿、心脑血管意外等.我院自1999年1月~2000年10月施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38例,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明显降低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减轻了膀胱痉挛的症状,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