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
1991~1999年在门诊和住院部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统计前60例。治疗组用中药煎剂蛇龙煎加中药制剂雷公藤片治疗,其中12例早期加用紫草、生地黄、水牛角。效果良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共60例,男17例,女43例。年龄21~65岁。病程1~15年。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正的诊断标准。60例病人中均可见颧颊部红斑、盘状狼疮、非侵蚀性关节炎、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阳性、血沉(ESR)增快。光敏感15例,尿蛋白或尿细胞管型35例,精神病5例,胸膜炎8例,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42例,抗核糖核蛋白(RNP)阳性15例,狼疮(SLE)细胞阳性3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11例,抗核抗体(ANA)阳性36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26例,血肌酐(Scr)升高18例。2 治疗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蛇龙煎每日1剂,雷公藤片每次2~4片,每天3次。其中12例早期辨证为血热发斑、气虚痰瘀者,1至2周内加用紫草12g,生地黄15g,水牛角30g。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6例逐渐减量。对照组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10mg每天3次,4周后减量。方剂组成:乌梢蛇15g,白花蛇舌草30g,地龙20g,蜈蚣3条,僵蚕12g,半枝莲30g,黄芪30g,熟地黄15g,白芍15g。3 治疗效果 诊疗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疗3个月后检查各项指标,治疗组显效14例(46.7%),好转12例(40%),无效4例(13.3%)。对照组显效11例(36.7%),好转9例(30%),无效10例(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治疗组中30例颧颊部红斑、盘状狼疮、非侵蚀性关节炎全部消失;30例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阳性中10例转阴;ESR增快的30例中15例转正常,另15例减慢;光敏感8例均好转;尿蛋白或尿细胞管型19例中13例转阴;精神病4例全部症状消失;胸膜炎4例全部吸收;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22例中16例恢复正常;抗RNP阳性8例中3例转阴;SLE细胞阳性2例中1例转阴;RF阳性6例中4例转阴;ANA阳性19例中9例转阴;ALT升高16例全部恢复正常;Scr升高10例中5例恢复正常。对照组中30例颧颊部红斑、盘状狼疮、非侵蚀性关节炎19例消失,11例减轻;30例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阳性中6例转阴;ESR增快的30例中10例转正常,20例减慢;光敏感7例中4例好转;尿蛋白或尿细胞管型16例中8例转阴;精神病1例好转;胸膜炎4例3例吸收;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20例中11例恢复正常;抗RNP阳性7例无转阴;SLE细胞阳性1例无转阴;RF阳性5例中2例转阴;ANA阳性17例中4例转阴;ALT升高10例中8例恢复正常;Scr升高8例中2例恢复正常。症状改善及实验室指标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上一般多以清热凉血消斑为主,而据笔者多年临床观察,病程长的病人不一定表现出血热的症状,反而出现气虚,痰瘀互结之象。治疗上颇为困难。 蛇龙煎中以几种虫类药乌梢蛇、地龙、蜈蚣、僵蚕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黄芪补气,也有调节免疫功能及升白细胞作用。雷公藤有免疫抑制作用。益气补血药有助于减少雷公藤的副作用。相互配合,对于早期有血热症状的病例在短期加清热凉血药,取得满意的效果。
-
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应对方式的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然缓解与加重相交替的慢性疾病, 目前无根治疗法.[1]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PSLE)由于高原低氧与狼疮病变的双重侵害,其重要脏器的受累较平原患者严重, [2]致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长期的治疗和休养,又使得患者经济拮据,加之激素引起的体型改变等因素,给病人和家庭带来危机,病人出现巨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压力,产生焦虑、恐惧、压抑、悲伤、失望等心理反应.如何应对这些心理压力, 是PSLE病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1990~1999年我们观察了50例PSLE病人的心理应对方式和策略,现报告如下.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儿科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肾上腺皮质激素已在儿科广泛应用.但是,如应用不当,在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这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与病人的病情、用药的剂量、给药的方法以及用药的疗程长短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在儿科病人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向心性肥胖.还有长期服用激素的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可出现痤疮、血压升高、高血糖症、低钾血症等,有的甚至可诱发或加重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胃肠出血等,因此,这些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若出现了以上情况,必须及时的进行处理,以免影响愈后.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心理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多系统多种脏器的损伤;病程多伴有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现象.因此,临床上病人往往会表现出忧郁、悲伤、多疑、自卑的现象,因此,护士应从心理护理方面,从各种护士角色的角度与病人谈心,举例实教,鼓励帮助病人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按照病情为病人做出院指导,从护理技术、药物知识、疾病的预防和心理健康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并指导病人家属对此类病人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病情迁延,不易缓解且反复发作.以年轻女性多见,育龄妇女占90%~95%,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应用糖皮质激素,其预后与文化教育程度无关系,与精神环境、经济基础、不规则用药、感染有明显关系,这些因素导致病人产生各种心理反应,直接影响病人治疗及预后.
-
系统性红斑狼疮36例护理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患者体内存在有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和病变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为特征.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并发多个系统和脏器的功能损害,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1年存活率为96%,5年存活率为85%,10年存活率为75%,20年存活率为68%[1].我院自2005年7月~2006年7月共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36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移、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2].SLE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妊娠生育曾经被列为SLE的禁忌证.随着医学的发展,而今SLE病人妊娠分娩成为可能.但是妊娠和产后会使SLE病情复发、加重.SLE病人生育存在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发育不良和诱发母体病情恶化的危险.对8例产后和终止妊娠引产后SLE病人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护理干预措施,以探讨妊娠对SLE病人的影响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
痰液中检出非脱羧勒克氏菌1例
非脱羧勒克氏菌是勒克氏菌属唯一的一个菌株,临床标本少见.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标本分离出病原菌的种类及少见菌株不断增加,2009年5月我室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痰液中2次分离出非脱羧勒克氏菌.现报道如下.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血液系统改变及处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常常累及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当病人的血液系统受累严重或作为突出的临床表现时,需对其外周血及骨髓进行全面检查。临床医生对根据血细胞数量和细胞形态学变化做出的实验室诊断,需具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避免误诊误治。因此深入了解SLE病人血液系统受累的特点,对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SLE病人的血液系统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贫血是SLE血液系统常见的一种表现,约60%~80%的活动期SLE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等慢性病一样,SLE的贫血也被笼统地称之为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胸部CT表现
1资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CT资料.男4例,女29例;年龄22-57岁.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与治疗标准委员会公布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修订标准.全部病例均经岛津5000T型和日立W-4型CT扫描机检查,层厚10mm,层距10mm,病灶部位层厚1mm.
-
058 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对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
SLE医院内感染84例次临床分析
1994年1月~1998年6月,我院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108例120例次,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84例次合并医院感染(按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研究组制定的标准),另选择同期住院的120例患者作对照,现分析如下.
-
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出院后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于遗传,激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机体免设调节紊乱所致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它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具有复发与缓解交替的临床过程;它是一种慢性的、终身的、经常存在着日常生活干扰,严重病变可失去生活能力等潜在威协的疾病(1).
-
门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健康教育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人体产生抗自身组织的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而致病.它以全身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为特征,男女患病比率为1∶7~1∶9,好发年龄18~45岁,此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如脑、肾、心脏、血液系统及皮肤等,且具有病程长、恢复缓慢及反复发作等特点[1].因此,对门诊SLE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我院门诊免疫科就诊病人28 643人次,其中SLE病人4 689人次,占免疫科就诊率的16.37%,其中20~45岁的育龄妇女占78%,针对此种情况,我院门诊特开展了针对SLE的健康教育,介绍如下.
-
028.以氟达拉滨治疗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出现输血相关的GVHD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用氟达拉滨治疗后引发输血相关的GVHD
输血相关GVHD是一种发病率低但却致命的输血并发症,它以存在于血液制品中含有免疫能力的异体淋巴细胞所介导,在受者体内植活、增殖,进而引起严重攻击和破坏宿主体内细胞和组织的免疫反应.发展成TA-GVHD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严重免疫缺陷,或者是由白血病、淋巴瘤、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新生儿,或者是作为造血干细胞预处理程序中的细胞毒或免疫抑制剂所引起的强烈作用,给1例具有免疫能力的杂合子受血者(如一名家庭成员)输入HLA抗原单倍体相合的血液,也可能引发该反应.
-
具有输血相关GVHD危险的病人范围在扩大:意味着需要普遍照射细胞血液成分
本期本栏目介绍Leitman的1篇"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用氟达拉滨治疗后引起致命的输血相关的GVHD(TA-GVHD)"的病例报告,尽管以前有过恶性血液病病人(常见的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接受氟达拉滨治疗后引起TA-GVHD的报道,但是目前的报告显示,接受氟达拉滨治疗的非恶性病病人患TA GVHD危险在增大.另1篇文章报道贝鲁特美国大学医学中心10年回顾性研究报告,10例具有免疫能力的宿主接受新鲜的、未去除白细胞的、未照射的血液导致TA-GVHD而死亡的病例,此外,当时他们也未曾认识到输血具有导致该并发症的风险.
-
免疫病房医院感染监测及控制分析
医院感染是目前严重威胁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文献报道[1]:国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72%,免疫系统疾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可达12.69%,尤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可达17.4%~41.7%[2],为了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科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应用循证护理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应用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基础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满意率;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知晓率、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健康水平.结果: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知晓率、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健康水平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遵医行为,减轻不良情绪,减少不良事件,提高健康水平和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