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评估存活心肌中的应用
随着血运重建方法(血管再通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现代心脏病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区心肌存活的评价[1].因此,心肌活性检测也成为现代心脏病学实践的重要课题.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核素心肌显像对判定存活心肌更加准确、无创、安全.本文就核素心肌显像评估心肌活性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能量对比声学造影评价心肌缺血的初步研究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能量对比造影显像技术(PCI)进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以评价心肌灌注.方法:利用PCI技术静脉注射利声显(Levovist)2.5g,分别观察13例冠状动脉正常的健康者,17例冠心病(CAD)患者.获取的图像用数字化硬盘存储.结果:13例冠状动脉正常的受试者心肌全部显像;12例冠心病患者缺血节段心肌延迟显像(正常心肌与缺血心肌显像时间分别为36±12秒vs 128±25秒 P<0.001).结论:静脉注射利声显应用PCI技术行心肌对比造影方法易行.研究证明PCI技术能很好地勾画出心肌灌注的轮廓,以判断缺血心肌.
-
急性心肌梗塞面积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定量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面积与心功能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初发急性穿壁心肌梗死患者,再通组15例,平均年龄57.7岁,未通组19例,平均年龄61.7,在发病早期和发病3周行SPECT显像,并于发病3周行核素左心室造影测量心肌缺血范围和LVEF。结果:再通组第2次心肌显像心肌缺损范围显著小于第1次显像,未通组两次心肌显像,心肌缺损范围无显著差别,两组病例第2次心肌显像,再通组心肌缺损范围显著小于未通组,而LVEF显著高于未通组第2次心肌显像,心肌缺损范围与LVEF呈负相关性。结论:早期血管再通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梗死面积与左室射血分数有负相关性。
-
心肌201Tl断层显像反向再分布现象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201Tl运动-再分布断层显像是目前检测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但对于显像中反向再分布(Reverse Redistribution RR)现象确切的临床意义,一直没有肯定的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648例拟诊冠心病而行201Tl SPECT显像的患者(其中58例有冠脉造影资料),以探讨201Tl心肌断层显像中RR现象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意义以及它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应关系.
-
如何阅读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报告
在实践工作中,不少临床医师问,如何阅读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报告?为什么有的时候你们报告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不一致.首先要了解心肌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区别,心肌显像主要探测心肌缺血,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显示踪剂在心肌各节段的分布,心肌摄取示踪剂的量与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是显示踪剂在心肌各节段的分布,心肌摄取示踪剂的量与心肌血流灌注成比例,故称心肌灌注显像.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临床意义再认识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心肌显像)临床应用已经20余年,我国从1983年开始,但是对它的临床意义及认识上还有误区.目前90%以上的临床应用,主要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试验,这只是心肌显像临床应用的一方面,而其真正的价值是预测患者的预后,决定治疗方案.众所周知,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它主要提供患者冠脉的形态学诊断信息,而狭窄的冠脉的病理生理,则需要其他的检查技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分别介绍心肌显像的几种情况.
-
骨肉瘤99TCm-MIBI显像与化疗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
同位素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睛(99TCm-MIBI)是一种正一价亲脂性阳离子化合物,曾被用在心肌显像,后来偶然发现在肿瘤中聚集,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肿瘤阳性显像剂.目前的基础研究集中在体内药代动力学与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凋亡、血供、氧饱和度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临床方面集中在肿瘤微创手术中作为定位探子、预测化疗敏感性以及筛选化疗敏感剂等相关研究.
-
肿瘤患者心肌摄取18F-FDG程度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糖水平对心肌摄取18F-氟脱氧葡萄糖的影响.方法在406例符合探测检查的肿瘤患者中,选取心脏在显像范围内,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41名患者.进行18F-氟脱氧葡萄糖肿瘤检测,分析心肌影像质量的分析,对比研究心肌摄取18F-氟脱氧葡萄糖的程度和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141例肿瘤检测患者心肌摄取18F-氟脱氧葡萄糖的程度与血糖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肿瘤患者的心肌对18F-氟脱氧葡萄糖的摄取程度可能受血糖水平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因此检查前血糖水平不能预测心肌显影的质量.
关键词: 18F-氟脱氧葡萄糖 心肌显像 血糖 -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Imaging,TDI)因其利用多普勒频移原理、且目前应用范围主要是心肌组织,因此狭义上又被称为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issue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TDE)、多普勒心肌显像(Doppler MyeocardiolImaging,DMI).
-
冠状动脉闭塞并重度钙化旋磨联合球囊成形和支架植入术一例
患者男,71岁,主因"活动时胸痛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06年4月24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余,发现双下肢动脉狭窄、左胫前动脉闭塞1年.心电图:窦性心律,未见明显ST-T改变.超声心动图(2006年4月27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6 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27 mm,室间隔厚度10.6 mm,运动幅度8 mm,射血分数65%.腺苷负荷心肌显像(2005年7月19日):左心室前壁、侧壁近心尖部心肌缺血改变.
-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目前主要应用于心肌组织,因此又被称为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issue Doppler EchocardigraphyTDE)、多普勒心肌显像(Doppler Myocardial Imaging,DMI).尽管自1961年Yoshida[1]首先将多普勒方法用于获得心肌运动信息以来已有40年,但是其在实际中应用的开端则是在1992年、即McDicken"[2]将彩色编码技术应用于模拟组织而评价组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导致了这项技术在心脏功能评价、心脏激动学研究的广泛应用.
-
019 123I-MIBG和门控99Tcm-tetrofosmin SPECT心肌显像比较特发性心肌病患者心交感神经功能和左心功能以及心肌灌注的关系
-
PET代谢显像剂11C-乙酸盐在临床中的应用
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正电子显像剂,但对于炎性病变鉴别困难,易得出肿瘤假阳性诊断结果.PET代谢显像剂11C-乙酸能够弥补18F-FDG PET的某些不足,已用于各类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特别是在肝癌以及前列腺癌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明显优于18F-FDG PET;基于11C-乙酸盐的特性,也常被用于心肌血流和灌注显像.
-
超顺磁氧化铁在心血管MRI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其在心血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近几年一种新兴的对比剂超小型超顺磁氧化铁成为MRI研究的热点.文中详细介绍其在冠脉成像、缺血及再灌注心肌显像、动脉粥样硬化及外周血管等领域中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现状,阐述了其潜在的巨大临床价值.
-
负荷试验诱发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70年代人们就注意到运动试验可诱发ST段抬高,但由于运动试验尚未普及和ST段抬高患者较少,未引起临床重视.1979年以来,运动试验广泛应用于评价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的预后,运动诱发ST段抬高的报道亦增多,可见于严重的缺血性心脏病、变异型心绞痛、左室室壁瘤、血流动力学异常伴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和射血分数降低及个别无症状健康者.近年来,随着多巴酚丁胺负荷心电图的应用[1],负荷试验诱发ST段抬高的意义引起临床关注,借助于超声心动图、心肌显像等手段,对负荷试验诱发在原基础上的抬高(以下简称△ST)与室壁运动障碍、心肌缺血、心肌活性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机制尚未明确.
-
巨大真假混合室壁瘤及术后6年随访1例
患者男,50岁,6年前持续胸痛4 d,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个月后因头晕、血压下降至20/0 mm Hg(1 mm Hg=0.133 kPa),外院诊为正后壁心肌梗死,为进一步确诊入院.查体:血压105/75 mm Hg,心界稍扩大,心率110次/min,律齐,未及杂音.心电图示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X线示心胸比率 0.61,心后缘不自然膨隆,搏动减弱,结合临床考虑为冠心病,不除外室壁瘤形成;核素心室造影:左室明显扩大,左室后壁室壁瘤,约占左室的40%~50%;静态心肌显像:前间壁放射性稀疏,后壁及后侧壁缺损.
-
静息99MTC-MIBI、Isoket介入99MTC-MIBI再注射心肌断层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的对比观察
本文对32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息99MTC-MIBI及Isoket介入99MTC-MIBI再注射心肌断层显像,客观比较两种方法心肌显像间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
99m 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1984年美国报道了99mTc-特丁基异晴(TBI)做心肌灌注显像,获得成功[1],作为新的显像剂应用于临床.许多研究表明99mTc标记的异晴类化合物中尤以99mTc-MIBI心肌显像佳,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就99mTc-MIBI静息心肌断层显像、运动负荷心肌断层显像、潘生丁负荷心肌断层显像等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作一评价.
-
腺苷负荷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心肌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本研究选取2006-2009年我院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对其腺苷负荷心肌显像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评价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心肌灌注显像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心肌再灌注的研究
目的通过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肌再灌注的变化.方法 2000-01~2005-01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106例ACS患者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测定心肌再灌注后的心肌复活面积情况.结果 PCI后心肌显像心肌缺损面积较PCI前缩小,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12.8±4.6)%对(26.7±4.9)%,P<0.05];PCI后冠状动脉造影TIMI血流Ⅲ级者再灌注后心肌缺损面积缩小率明显大于冠状动脉造影TIMI血流≤Ⅱ级者(43.4%对14.6%,P<0.05);PCI后预后不良组心肌缺损面积明显高于预后较好组[(25.81±5.7)%,n=19对(13.6±4.2)%,n=87,P<0.05].PCI后开通二级以上冠状动脉2支以上血管的心肌缺损面积缩小率明显高于开通1支血管的患者(39.1%,n=31对23.7%,n=71,P<0.05).结论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可作为ACS无创性心肌再灌注疗效评价较准确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