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室辅助下切应力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目的:心室辅助是晚期心衰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心室辅助装置产生的高流体切应力会对红细胞造成损伤。目前,大多数研究仅利用心室辅助装置造成的溶血值评价其对血液的损伤程度,却忽略了对还未破裂的红细胞受到损伤的关注。本文重点探究流体切应力所造成的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首先,利用数值计算软件FLUENT,采用拉格朗日离散模型计算出心室辅助装置在一个心动周期内作用于红细胞的流体切应力曲线;然后,根据数值计算得出的切应力范围,对不同切应力下和不同暴露时间下的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并设立无受力对照组减小实验误差;后,以实验后血样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作为判断血样溶血情况参数,并以血涂片中非常态红细胞的数量占总体的百分比作为衡量红细胞受损伤但未破裂状态的参数。结果非常态红细胞数目和切应力的相关系数是0.725,P =0.027(<0.05)。实验结果显示,血泵产生切应力会导致非常态红细胞出现,并且暴露时间一定,非常态红细胞数目随着切应力增大而增大。结论在心室辅助下,血泵流场除了会产生溶血这一极端现象,同时也会导致非常态红细胞数量的增多,降低血液质量,影响人体血液功能。
-
严重烧伤早期红细胞的损伤因素与临床检测
红细胞是成人体内结构简单的细胞.长期以来,生理学家一直把研究红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视为探索和阐明细胞生命活动机制的途径.成熟红细胞的主要特点是没有细胞核,细胞中含有的大量血红蛋白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结合,运输气体,帮助人体进行新陈代谢;其双面凹圆饼状形态可以大限度地从周围摄取氧气;此外红细胞还有良好的变形能力,通过改变形态穿过毛细血管壁,以保证向组织释放氧分子.然而,严重烧伤之后,红细胞的结构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失去正常功能.本文旨在阐述烧伤早期导致红细胞损伤的因素,为临床检测提供依据.
-
亚油酸与红细胞急性损伤:人工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发病机制
背景:隐性失血常见于人工关节置换后,所造成的术后贫血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关于隐性失血的原因说法有很多,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研究亚油酸对大鼠血液中红细胞的影响,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的发病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10)尾静脉注射乙醇溶液;实验组分为4个组(n=10),分别尾静脉注射15,30,60,90 mmol/L的亚油酸溶液,构建体内高亚油酸水平大鼠模型.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24,48,72 h从眼眶静脉采集血液样本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质量浓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过氧化氢浓度变化.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在给药浓度为60 mmol/L时大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出现显著的隐性失血.在给药后24 h,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和红细胞计数都降低,且各实验组比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浓度均明显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给药后48 h,对照组与实验组血液中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及红细胞计数相对稳定,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浓度都明显持续下降,且实验组变化更显著(P<0.05).说明血液中亚油酸水平的升高可造成血液中红细胞的急性损伤,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导致隐性失血.
-
磁场对加热所致红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
对于无法根治切除的实体肿瘤,联合引用放、化疗和热疗是可取的治疗措施.已知热疗法和顺铂灌注化疗结合具有协同作用,能减少肺癌等肿瘤患者的局部播散,改善生活质量[ 1].在热疗过程中,正常组织损伤的程度可以红细胞中逸出的钾离子来作为判断指标之一.加热的温度如果过低有促进肿瘤转移的可能.而过高可导致不可逆转的损伤.因此在治疗中寻找一个能大限度地杀伤肿瘤而保存正常细胞功能的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
镉中毒诱发的自由基对红细胞损伤及带3蛋白表达的影响
-
游离脂肪酸与组织细胞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是脂肪的代谢产物,能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如过氧化氢和次氯酸。研究表明FFA与心肌、血管内皮、肝、肺等组织损伤密切相关。红细胞损伤的机制则是细胞膜表面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胞内血红蛋白受到活性氧的氧化过程。高浓度FFA可导致高活性反应分子氧簇活性氧生成增多,从而启动了氧化应激机制,活性分子可直接氧化和损伤脫氧核醣核酸、蛋白质、脂类等分子。文中综述近年来对FFA与红细胞损伤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为研究氧化性贫血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