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烟草烟雾暴露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暴露于烟草烟雾(exposure tobacco smoke,ETS)会导致多种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1]每年有超过500万人死于因吸烟引起的疾病.1981年Kjellman[2]首次在Lancet杂志撰文指出烟草烟雾可能会导致身体过敏状态增强,此后关于ETS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便逐渐增多,但目前两者间的关系仍不明确.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吸烟对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异位性皮炎三者造成的影响.
-
异位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异位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收治的异位性皮炎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通过治疗及护理工作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无更严重的皮肤损害出现,无继发感染出现,体温正常,血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减轻焦虑,可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
儿童食物过敏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食物过敏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疾病.婴儿期食物过敏是过敏自然进程的第一步,随着年龄增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将会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因此,出生后早期有针对性地对食物过敏进行预防和治疗,不仅可以减轻食物过敏的困扰,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现对儿童食物过敏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90例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异位性皮炎(AD)是一种具有遗传过敏素质并伴有免疫功能紊乱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1],我科1998年1月-2002年3月共治疗了90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和分析如下.
-
异位性皮炎超微病理、免疫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探讨异位性皮炎(AD)皮损超微病理结构和免疫球蛋白在皮损中的沉积种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例AD患者皮损进行了常规病理、电镜和免疫病理的观察.结果AD皮损常规病理表现为皮肤的亚急性和慢性炎症改变;电镜下存在免疫反应细胞相互接触现象;免疫球蛋白亚类的沉积以IgG1为主,沉积部位主要为真皮乳头区域.结论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现象可能为皮肤免疫应答反应的细胞形态学基础,而皮损中IgG1的沉积可能与皮肤的感染有关.
-
异位性皮炎研究现状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名异位性湿疹(atopic eczama),特征为具有遗传过敏性湿疹临床表现,常伴哮喘、枯草热、过敏性皮炎湿疹的家族倾向,对异种蛋白质过敏,血清中IgE值高,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异位性皮炎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一例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炎性、易复发的皮肤病,合并眼部并发症者则更少见,国内仅有1例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文献报道[1].我院曾收治1例异位性皮炎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现报告如下.
-
异位性皮炎合并白内障一例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皮炎,该疾病可伴发多种眼科疾病.白内障是异位性皮炎较常见的一种眼部并发症,但目前异位性皮炎合并白内障国内报道较少,现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诊治的1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普特皮
[通用名称]tacrolimus unguent,他克莫司软膏[药理作用]本品(FK-506)能够抑制T细胞活性.它穿过细胞膜与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选择性作用于钙离子依赖的信号转导系统,使钙调磷酸酶失活,胞内钙浓度提高,从而抑制依赖活化T细胞核因子的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包括一些早期T细胞激活所需的细胞因子,如IL-2,3,4,粒细胞-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α-肿瘤坏死因子等.本品可抑制皮肤肥大细胞IgE介导的释放组胺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本品通过抑制IL-3的活性,降低IL-3对IgE诱导的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的作用,从而减轻由此引起的皮肤瘙痒症状.此外,本品还抑制5-羟色胺及白三烯的生成.给药3d和7d后进行活组织检查还发现,局部用本品能够减少T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浸润.
-
乌体林斯治疗异位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乌体林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肌注乌体林斯1.72μg/mL,3d1次,同时口服开瑞坦,剂量10mg,每日1次,外涂派瑞松.对照组口服开瑞坦.剂量10mg,每日1次,外涂派瑞松,疗程均为6周.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及50.00%,差异有量著性P<0.01.结论 乌体林斯对异位性皮炎有明显疗效.
-
升清降浊饮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异位性皮炎(AD)又名异位性湿疹、体质性痒疹或遗传过敏性湿疹[1],多发于婴幼儿及青少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部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且近些年来发病年龄逐渐增加,成人异位性皮炎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本病病程较长,易复发,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
醋酸氟轻松乳膏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醋酸氟轻松乳膏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用于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神经性皮炎.在化验中发现 , 按药典操作结果偏底 , 回收率也低 , 原因是加热时间过长 , 导致样品含量下降.本文对醋酸氟轻松乳膏样品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 , 可提高回收率, 操作简便, 数据准确可靠.
-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
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试验数量上升,但研究研究质量良莠不齐,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困惑.系统评价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临床研究方法,将其应用于中医治法学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本文通过对近几十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文献的系统分析,旨在全面了解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文献现状,对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
第九届国际皮肤科学大会学术精粹(三)
◆异位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并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影响,在美国和欧洲患病率可高达20%.艾塞俄比亚nottingham大学学者Flohr等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本国西南部城市Jimma的城市与农村的AD患病率及相关的环境病因学进行研究,发现全身受累的患病率通常较低,总患病率为1.2%,但城市患病率较高(1.5%),农村患病率较低(0.3%),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明显的差别;AD的症状与哮喘[OR=22.03,95%CI(15.45~31.42)]和鼻炎[OR=61.94,95%CI(42.66~89.95)]具有明显相关性;居住在砖墙木地板的房屋、儿童暴露在烟草中等环境因素与AD发病风险升高有关,与城市相关的生活方式可使AD发病风险升高.
-
异位性皮炎的诊治(下)
4并发症及相关病变4.1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异位性皮炎可对患者的精神-社会行为发生影响,在严重病例还可造成生长迟缓.4.2细菌感染:易于继发皮肤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临床上急性水疱性发疹多提示有继发性感染.
-
异位性皮炎的诊治(上)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亦称异位性湿疹、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Besnier痒疹、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等,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异位性皮炎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约70%的病例有家族异位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等).其他病因因素包括免疫反应异常、血管及血管药物反应异常、神经精神因素、感染、气候及生活环境等.患者皮损有一定的时相性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典型皮疹的分布部位及皮损表现有所不同.大部分患者血清总IgE或特异IgE(食物性或吸入性)增高,嗜酸细胞及其产物增高.
-
异位性皮炎研究进展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为一种慢性、难治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为患者在一定遗传因素背景下,因感染(如超抗原)、过敏原(吸入、食入或接触)及环境因素等诱发或加重.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关于AD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1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1.1 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AD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参与免疫反应的基因方面,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位于6p)、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α/δ链基因(14q11.2)、细胞因子基因簇(5q31~33)及IgE高亲合力受体β亚单位基因(11q13),这些基因的多态性、突变或异常表达可能与AD有一定相关性.1998年,Kawashima等[1]研究显示,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基因启动子序列590 C/T中T位点多态性可能与AD发病相关.1997年,Hershey等[2]研究显示IL-4受体α亚单位基因突变可能与AD发病相关,但随后研究显示其多态性影响IL-4受体信号及IgE合成.位于14 q 11.2的肥大细胞胃促胰酶基因被认为特异性地与AD有关,但未能获得其他学者的赞同[3,4].
-
北京地区1340名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调查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婴幼儿、青少年多见.为了解北京地区AD流行病学情况和发病特点,我们于2001年6月~2001年8月,对北京地区9所幼儿园的1340名儿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
-
派瑞松霜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我们于2001年2~12月,用派瑞松霜外用治疗异位性皮炎,治疗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
儿童期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也称为"异位性湿疹",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和遗传及环境等因素都有关系,常从出生后2~3个月开始发病,多数在婴儿期就自行痊愈了,少数会一直迁延到成人期.患儿常有先天性过敏体质,在接触了过敏原刺激后就出现了皮肤症状.儿童患者多与食物性过敏原有关,如牛奶、鸡蛋、鱼、虾等蛋白质,另外尘螨、细菌、真菌、花粉、动物皮毛等也都能成为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