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α-硫辛酸减轻STZ所致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
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胰岛β细胞的特异毒性是自由基介导的.а-硫辛酸(a-lipoic acid,ALA)是有效抗氧化剂.本研究观察ALA对STZ所致胰岛B细胞损伤的保护,并探讨其机制.
-
MKR转基因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与血清炎症因子CRP、IL-6、TNF-α的相关性分析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炎症反应发病学说备受关注,这种炎症反应被认为是一种亚临床炎症,是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从而对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
-
糖尿病患者应了解胃肠疾病且做好控糖工作
胃肠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很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饮食造成诸多不便,对降糖药物的吸收也造成影响.这些并发症通常由血糖变化导致的胃肠异常运动引起的,了解并发胃肠疾病的原因,有助于糖友们更好地控糖.1.代谢紊乱当血糖水平≥15毫摩尔/升时,会抑制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糖尿病导致MMC周期延长或引起MMC紊乱,导致胃肠运动障碍,出现胃轻瘫、便秘、腹胀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在胰岛β细胞损伤时,胰腺外分泌功能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引起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腹泻.
-
让您的孩子远离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分期1型糖尿病就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毒物等因素诱发机体产生异常自身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胰岛素分泌减少,多数患者体内可检出抗胰岛β细胞抗体.万事万物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我们知道预防1型糖尿病好的办法就是适当运动.
-
肥胖导致胰岛β细胞损害的多种途径
如何保护胰岛β细胞一直是2型糖尿病研究中的重点.临床上即使非常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其β细胞的功能也会逐年恶化.β细胞功能恶化对2型糖尿病发展的决定作用已经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 UKPDS)、糖尿病终点进展试验(ADOPT)及Belfast膳食研究均显示高血糖恶化与β细胞功能恶化同时发生,采用常规疗法只能减慢而不能阻止其发展.β细胞凋亡发生于病程早期,糖尿病诊断时就同时存在β细胞功能丧失伴随着β细胞数量的减少.肥胖是2型糖尿病重要的促进因素.肥胖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因此,探寻肥胖导致β细胞损伤的机制,通过更加早期和严密的治疗来防止β细胞功能损伤并延缓随之而来的2型糖尿病的进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
1型糖尿病与其他内分泌疾病
1型糖尿病(T1DM)是自身免疫介导的选择性胰岛β细胞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缺乏和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两型:1A型,即免疫介导T1DM,其突出特点是存在胰岛自身抗体和胰岛炎以及选择性的胰岛β细胞破坏,产生自身抗体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抗体等等,这些抗体反映了导致β细胞破坏的自身免疫过程[1];1B型,即特发性糖尿病,是指具有严重胰岛素缺乏而无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证据的糖尿病,尤其多见于非裔和亚裔人群,该亚型胰岛素缺乏的病理基础尚未明了[2]。
-
对《肠道病毒感染与儿童1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一文的质疑
读了《肠道病毒感染与儿童1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一文(刊于中华儿科杂志2000年38卷2期92页)后,对该文摘要中提出的"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与肠道病毒(EV)感染,特别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有关"的结论,认为是不能接受的.该文结论的取得主要基于下列2项实验结果,即:(1)糖尿病组(下称病组)45例患儿中EV RNA阳性17例(39%),对照组51例儿童中阳性3名(6 %);(2)病组35例CVB-IgM阳性14例(40 %),对照组40名中阳性2名(5 %).让我们来看看该文的上述2项实验方法及其临床意义.(1)EV RNA检测,作者取EV5′末端高度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在实验中没有以EV的标准毒株和非EV的其他病毒株作阳性和阴性对照,并对PCR扩增后所得的产物,是否进行过或应用什么方法来进行分析鉴定都没有介绍,因此难以保证此检测的正确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2)CVB-IgM检测.CVB-IgM是机体对CVB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免疫反应,一般能反映急性感染.CVB组织的嗜性较广,较常见的可引起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心肌感染,甚至不少为无症状性感染[1].CVB-IgM阳性无定位意义,以上各种情况都可出现阳性.本文在介绍研究对象时说,"所有患儿近期均无发热及感冒等病毒感染史",似乎仍难以排除轻微呼吸道感染或无症状性感染引起CVB-IgM阳性的可能.病组患儿测得CVB-IgM阳性和EV RNA阳性,均不足以说明糖尿病与EV感染的相关,很可能是糖尿病患儿同时伴有EV感染.又本文中病组45例中EV RNA阳性17例、阴性28例,CVB-IgM阳性14例、阴性21例;这2种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如何?即EV-RNA和IgM双阳性多少例?各自单独阳性多少例?我们采用的EV-RNA法,也是在5′端非编码区设计的一对引物,至少能检测39个EV血清型(除CVB1-6外,还有CVA、EchoV及其他EV病毒)[2],并经临床检测标本病毒分离所证实[3].不知作者设计的引物是否非常特异,只针对CVB还是也可覆盖其他EV?作过类似检测没有?如果说,EV RNA阳性17例都不是CVB,而是其他EV,那么就超过反映CVB感染的CVB-IgM阳性例数,就不能得出"儿童1型……,特别是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有关"了.后,作者在该文讨论中说"EV病毒与糖尿病的起病有明显相关性,病毒可以直接感染胰岛β细胞……;病毒感染也可作为直接免疫反应的起动因子……导致β细胞损伤".言下之意,无论何种致病机理,都必须是先有CVB感染,然而发生糖尿病.而作者的研究方法是从平均患病4.5月的糖尿病患儿身上查得CVB感染的实验室依据,来确定CVB感染导致糖尿病,这是十分牵强附会的.总之,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难能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得出"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与肠道病毒感染,特别是柯萨奇病毒感染有关"的结论.
-
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变化
T辅助细胞(T help)及Th1、Th2来源的细胞因子(cy-tokine,CK)比例失衡在胰岛炎性细胞募集、胰岛β细胞损伤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1,2].我们对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患者的CK分泌模式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
儿童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儿童糖尿病多数为Ⅰ型,由于自身免疫所致胰岛β细胞损伤,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血中存在自身抗体,Ⅰ型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由于我国肥胖儿童明显增多,15岁以前起病的Ⅱ型糖尿病和IGT(糖耐量减退)及MODY(青少年起病的成年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
酪氨酸磷酸酶样抗体与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type1 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多病因所引起的T细胞介导的以胰腺β细胞损伤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研究较多的相关抗体有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ies,ICAs)、胰岛自身抗体(islet autoantibody,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以及酪氨酸磷酸酶样抗体(IA-2,IA-2β),其中对IA-2和IA-2β的研究较多.从长期随访的1型DM一级亲属中发现GAD和IA-2抗体的预测作用,可评价这些抗体在DM免疫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详细了解IA-2和IA-2β在1型DM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就IA-2和IA-2β抗体与1型DM的关系作一阐述.
-
氧化应激与胰岛β细胞伤害及其对策
与其它组织细胞相比,胰岛β细胞内抗氧化物酶水平较低,在一些因素的诱导下容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因此在糖尿病治疗中为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应重视抗氧化的必要性.
-
胰岛β细胞损伤的临床评估
有学者认为,没有胰岛β细胞功能的缺陷,就没有糖尿病的发生,胰岛β细胞的损伤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1,2].因此,对疾病不同阶段胰岛β细胞损伤及功能状态的评估,对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
NLRP3炎症小体在糖化终末产物诱导的小鼠胰岛β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NLRP3炎症小体(pyrin domain-containing 3 inflammasome)在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NLRP3基因敲除和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AGEs 6周.胰腺组织切片行HE染色及F4/80和NLRP3免疫荧光染色.ELISA法测胰腺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AGEs孵育MIN6细胞,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NAC)和腺病毒NLRP3 shRNA干预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测NLRP3 mRNA表达,ELISA法测胰岛素及IL-1β水平,流式细胞术测活性氧水平及细胞凋亡.AGEs孵育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AC和NLRP3基因敲除干预后,比色法测caspase 1活性,ELISA法测IL-1β水平.结果 AGEs注射升高小鼠胰腺组织IL-1β和MCP-1蛋白水平,增高胰岛炎评分及NLRP3和F4/80蛋白表达,且胰岛中NLRP3蛋白主表达于巨噬细胞.NLRP3基因敲除小鼠上述损伤得到改善.AGEs孵育上调MIN6细胞活性氧水平,激活NLRP3炎症小体,增加细胞凋亡,减少胰岛素分泌.NAC改善上述损伤,但NLRP3 shRNA干预对MIN6细胞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和胰岛素分泌无影响.NAC及NLRP3基因敲除抑制AGE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结论 NLRP3基因敲除改善AGEs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与AGEs上调MCP-1表达促进巨噬细胞浸润胰岛,并诱导氧化应激,激活巨噬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分泌IL-1β损伤胰岛β细胞有关.
-
专家专题报告6:β细胞损伤的再认识
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群中并不一定发展成为糖尿病,但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或障碍是糖尿病发生的前提条件.β细胞凋亡增加伴胰岛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其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作为治疗糖尿病的新靶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
专家专题报告5: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多条途径
肥胖导致胰岛β细胞损伤是多因子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β细胞需要多重保护来拮抗高糖高脂毒性,其中包括:缓解胰岛本身胰岛素抵抗,激活胰岛β细胞的自噬功能,阻断脂毒性的Toll样受体4(TLR-4)通路,激活肥胖抑制素(obestatin)通路及开放β细胞上的钾通道.本组研究发现,在高糖高脂以及高表达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造成胰岛β细胞损害的同时酪氨酸磷酸酶(PTP)-1B表达升高,高脂诱导的肥胖大鼠胰岛内也发现PTP-1B的表达升高.
-
内毒素血症胰岛素受体信号异常研究
严重创伤、感染和脓毒血症休克时,机体出现以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反应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高(超)代谢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可造成外周组织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能力下降,肝葡萄糖生成和输出增多,脂肪分解增强,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多以及组织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负氮平衡和能量代谢障碍.其主要致病因素可能与创伤应激和细菌移位造成内毒素血症,刺激一系列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结果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加重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同时内毒素血症造成胰岛β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又是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有关内毒素引起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详细原因和主要环节尚未完全清楚.
-
融合蛋白GGH在小鼠体内的药效学评价
目的 探讨融合蛋白(GLP-1A2G)2-HSA(GGH)对实验性β细胞轻度损伤的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小鼠进行造模,血糖仪测定FBG,胰腺组织切片行HE染色,建立β细胞轻度损伤模型小鼠.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模型对照组(model group,DM)、GLP-1对照组、HSA对照组、Exendin-4(Ex-4)阳性对照组、GGH低(2 mg·kg-1)、中(6 mg·kg-1)、高(18 mg·kg-1)剂量组(GGH 2、GGH 6、GGH 18)治疗.记录14 d内的饮食、饮水、尿量、体重及FBG变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胰岛β细胞增殖.结果 C57BL/6 ♂小鼠单剂量腹腔注射STZ 120 mg·kg-1 14 d后可成功制备稳定敏感的β细胞轻度损伤模型;治疗14 d,GGH中、高剂量组与DM组、GLP-1组、HSA组比较饮食、饮水、尿量减少(P均< 0.05),FBG降低(P均<0.01),FINS升高(P均<0.05),胰岛细胞增殖增加(P均<0.05),GGH高剂量组的FBG、FINS与NC组、Ex-4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胰岛细胞增殖与Ex-4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融合蛋白GGH通过促进β细胞的增殖和胰岛素的分泌而降低模型小鼠的高血糖,改善"三多一少"症状,其中GGH高剂量组的降糖药效与GLP-1受体激动剂Ex-4接近.
-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28例误诊分析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为1型糖尿病的1个亚型,它是由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所致,但起病晚,β细胞损伤进展慢,故可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胰岛素分泌[1].初诊时几乎均误诊为2型糖尿病,延误治疗,终至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研究进展
氧化应激是诸多疾病的根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与氧化应激关系密切.氧化应激主要从两方面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诱导β细胞功能受损以及诱发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直接氧化修饰及细胞内的一系列应激信号通路的激活是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从活性氧簇(ROS)的来源、ROS诱导β细胞功能受损以及ROS诱发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几方面对以往研究作一综述.
-
2型糖尿病β细胞损伤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查阅了近10年来2型糖尿病β细胞损伤的病因学相关文献,从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β细胞凋亡2个方面,综述了2型糖尿病β细胞损伤具体的病理生理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