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146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致大鼠内脏高敏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致大鼠内脏高敏感与肥大细胞功能的关联.方法腹腔注射鸡卵清白蛋白使大鼠内脏致敏,分别在给药3天及2周后用特殊染色法观察结肠肥大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用腹部撤离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估致敏大鼠对直肠扩张刺激的内脏感觉改变.
-
2.128大鼠性别及动情周期对内脏感觉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生理状态下大鼠内脏感觉的性别差异,及雌性大鼠动情周期对内脏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成年SD大鼠,雌雄各8只.根据阴道涂片,将雌性大鼠分为两期:动情前期和动情期归为A组(体内雌激素高水平组),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归为B组(体内雌激素低水平组),雄性大鼠为C组.采用结肠直肠气囊注气扩张法,分别测定A、B、C三组大鼠的行为反射,重复2个动情周期.
-
2.87饮冰水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感觉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饮冰水前后IB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及症状的差异,旨在探讨IBS患者内脏敏感性的变化,力图进一步解释许多IBS患者进冷食冷饮后出现症状加重这一临床现象的生理机制.
-
2.64腹泻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初步探讨
目的用消化道腔内测压技术以及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IBS患者肠动力、肠内脏感觉、肠黏膜内的NO含量的变化,探讨NO与腹泻型、便秘型IBS患者的肠动力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的关系.探讨NO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2.71冷应激对便秘型和腹泻型IBS患者直肠感觉影响的差异
目的冷应激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应激模式,其作为一种有效的应激源,对健康人内脏感觉产生影响已得到证实.进一步研究已经表明其影响的机制是改变了自主神经的活动.然而,冷应激对不同亚型IBS患者内脏感觉的影响相关报道很少.我们研究冷应激状态对不同亚型IBS患者直肠感觉阈值的影响,探讨应激与IBS症状的关系.
-
1.4功能性胃肠疾病与内脏感觉过敏
内脏感觉一直就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兴趣,但直到近,人们才开始了解内脏感觉、知觉与消化道疾病,特别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关系.随着消化道运动研究手段逐渐走向临床,我们已证明许多胃肠功能性疾病病人存在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但仍有30%~50%的病人无运动异常的证据,异常运动改变与症状也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内脏感觉致敏可以解释这些现象.
-
1.5内脏疼痛影像学研究进展
目前对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近几年发展了许多用于发现和定位中枢神经系统中来自胃肠道的信号处理技术.脑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使人们可以初步解释和说明大脑皮质中处理消化道感觉信息的部位,使人们对于脑处理人体内脏感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大鼠臂旁核向丘脑腹后内侧核的投射
目的观察参与内脏感觉信息传递的臂旁核是否向与躯体感觉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的丘脑腹后内侧核(VPM)投射. 方法四甲基罗达明(TMR)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和生物素葡聚糖胺(BDA)顺行追踪技术. 结果将TMR或HRP注入一侧VPM后,TMR或HRP逆标神经元主要位于同侧臂旁外侧核、KF核和臂旁内侧核;对侧臂旁外侧核和臂旁内侧核内仅见少量TMR或HRP逆标神经元.将BDA注入一侧臂旁核后,BDA顺标纤维和终末主要见于双侧VPM、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胶状质核和丘脑后核,注射区同侧的BDA顺标纤维和终末明显多于对侧. 结论臂旁核不仅与内脏感觉信息的传递有关,而且与躯体感觉信息的传递可能也有密切关系,并可能在躯体伤害性信息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
后连合核及其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后连合核位于腰骶尾髓的脊髓灰质后连合,含丰富的神经活性物质,并表达多种神经递质受体,与中枢及外周联系广泛,在功能上与内脏感觉的中继、内脏和躯体初级传入信息的整合、镇痛及内脏反射活动等密切相关.一些内源性物质可能通过对兴奋性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参与对后连合核信息传递的调控.本文对后连合核及其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中脑边缘镇痛环路
伏核(nucleus accumbes)是边缘系统的重要核团.以往对伏核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在内脏感觉、情感反应、运动调控和药物成瘾等方面的作用,并将中脑腹侧被盖区(VTA)、黑质和脚间核向伏核的上行性投射称为"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esolimbic dopaminesystem)[1].进入8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在机能学研究中观察到伏核在镇痛效应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是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的关键结构,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2].
-
内脏感觉的检测方法
内脏敏感性在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其检测方法的研究也得到了重视.我们简要介绍了RⅢ反射反向抑制技术、恒压器检测技术、脑显像技术、黏膜电刺激方法和温度刺激方法在检测内脏敏感性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内脏感觉 RⅢ反射反向抑制技术 恒压器脑显像 黏膜电刺激 温度刺激 -
正确使用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和胆碱能神经三个名词
临床上和期刊上常发现有些人将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和胆碱能神经混为一谈,互为混用,分不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故有必要加以澄清.迷走神经为十二对颅神经之一,为混合神经,含有4种成分:(1)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主要分布到胸腹腔内脏器,控制平滑肌、心肌、腺体的活动.(2)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软腭和咽喉肌肉.(3)一般内脏感觉神经:主要分布在胸腹腔内脏器,司内脏感觉.(4)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到外耳道皮肤和脑膜.
-
去甲肾上腺素在快动眼睡眠剥夺降低大鼠内脏感觉功能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去甲肾上腺素(NE)在快动眼(REM)睡眠剥夺降低大鼠内脏感觉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YC)、REM睡眠剥夺组(SD)、REM睡眠剥夺后育亨宾干预组(YSD).采用"花瓶技术"对SD组及YSD组进行REM睡眠剥夺48 h,YSD组在48 h时给予腹腔注射育亨宾.造模完成后行结直肠扩张(CRD),观察各组大鼠疼痛感觉阈值,记录大鼠的腹壁肌电图了解腹壁肌的放电次数.采用RT-PCR半定量检测丘脑及肠道组织单胺氧化酶A(MAO-A)和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REM睡眠剥夺48 h时各组大鼠在20、40、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扩张压力下的腹壁肌放电结果显示:(1)SD组大鼠扩张刺激后的腹壁肌放电次数(178±98、839±323、1331±444、1703±478)显著低于YC组(413±171、1400±245、2070±386、2510±469),且疼痛感觉压力阈值显著增高(P<0.05);(2)YSD组大鼠扩张刺激后的腹壁肌放电次数(415±212、1490±227、2129±435、2381±399)明显高于SD组,且疼痛感觉压力阈值显著降低(P<0.05);(3)SD组REM睡眠剥夺48 h后,丘脑及肠道中MAO-A mRNA的水平明显低于YC组(P<0.05),而TH 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 REM睡眠剥夺降低大鼠的内脏感觉功能与NE合成增加及代谢减少有关,α2受体拮抗剂可提高大鼠的内脏感觉功能.
-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中食管内脏感觉调控的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烧心、反酸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通过内镜检查存在食管黏膜损害者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根据罗马Ⅲ标准,内镜下未见明显食管黏膜损伤者且符合以下任一项者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1)24 h胃食管pH监测阳性者;(2)24 h胃食管pH监测阴性但症状指数(symptom index)阳性者;(3)24 h胃食管pH监测及症状指数均阴性;但质子泵抑制剂(PPI)诊断性治疗(PPI试验)有效者[1].
-
颈椎病的不同症状与临床特点
1 颈心综合征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心电图改变称为颈心综合征.由于颈椎病和冠心病同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产生原因是颈椎病可引起C7~T1的胸前神经内侧支和胸前神经外侧支受压,而引起假性心绞痛;或引起的前斜角肌痉挛,压迫臂丛神经,或斜方肌痉挛压迫脊神经后支时,可造成左侧肋间肌痉挛性疼痛,产生假性心绞痛.颈椎病压迫神经根可直接引起左侧胸大肌痉挛,造成假性心绞痛.颈椎关节骨质增生压迫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刺激冲动向下扩散,通过心下和心中交感支,产生内脏感觉反射,引起心绞痛.
-
阑尾炎诊断的重点及难点
急性阑尾炎属于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如果诊断正确,处理及时,那么预后良好.反之,若误诊误治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生命危险.我院2006~2011年间收治阑尾炎224例,其中误诊误治13例,分析如下.1 阑尾炎误诊误治的原因1.1 以非右下腹疼为主诉如早期阑尾炎,阑尾腔粪石堵塞,炎症局限壁层而未累及腹膜,此时内脏感觉神经定位不准确,患者常诉为上腹痛或脐周痛,有的发病前又恰好吃过冰冷食物史,易误诊为胃肠炎.此时虽无右下腹疼痛症状,但仔细检查可以发现右下腹压痛,故在诊疗过程中,仔细的体格检查,是降低误诊率的必要措施之一.
-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但缺乏形态学和实验室异常的依据.近年来随着各种内脏感觉、消化道运动功能检查手段的发展,IBS病理生理学研究也不断深入.
-
脊神经节神经元对躯体-内脏觉的会聚与整合
曾被Sherrington称为"侧位脑"的脊神经节,长期被排除在脑或神经核团之外,认为其在躯体传入输入中无所作为,更不认为其会在内脏感觉传入中有何作用,国内外迄今尚未有所突破.本研究主要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在离体和在体脊神经节(DRG)的A型或C型神经元上,观察其细胞内动作电位自发或突触性活动及其神经肽的调制;以及同-DRG神经元对躯体和内脏刺激的反应规律,所获成果如下:
-
大脑半球岛叶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
1 解剖岛叶(Insula)是大脑半球的五大脑叶之一,又称第5脑叶,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种系发生上属于旧皮质,在禽类比较发达,主要与嗅觉觅食有关.在人类,岛叶主要与内脏感觉有关,随着新皮质成分的增多,其重要性逐渐降低,加上颞叶的前移形成了外侧裂,使岛叶位于外侧裂的底面、完全被额、顶、颞叶等掩盖.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并不能直接看到岛叶,而是要将额盖、顶盖切除并将颞叶牵开才可见到.
-
大脑半球岛叶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
1解剖岛叶(Insula)是大脑半球的五大脑叶之一,又称第5脑叶,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种系发生上属于旧皮质,在禽类比较发达,主要与嗅觉觅食有关.在人类,岛叶主要与内脏感觉有关,随着新皮质成分的增多,其重要性逐渐降低,加上颞叶的前移形成了外侧裂,使岛叶位于外侧裂的底面,完全被额、顶、颞叶等掩盖.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并不能直接看到岛叶,而是要将额盖、顶盖切除并将颞叶牵开才可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