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新进展
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一种由于发育障碍引起的髋关节应力增加,终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先天性疾病.
-
髋臼旋转截骨术的护理体会
髋臼截骨术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术式,经临床应用和随诊,该手术在解除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延缓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展等方面具有优良效果.本文将我们近4年来配合该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介绍.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影像学研究进展
髋臼发育不良是成人髋关节疼痛常见的病因之一.轻度髋臼发育不良即可增加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早期诊断及干预,不仅可缓解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髋关节症状,还能延缓或阻止骨性关节炎的发展,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本文对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骨性关节炎 诊断显像 -
CroweⅢ、Ⅳ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THA术中髋臼重建体会
目的 总结CroweⅢ、Ⅳ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中金属髋臼杯安放位置选择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12行THA治疗的19例CroweⅢ、Ⅳ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均选择假臼原位或骨质丰厚处造臼安放金属髋臼杯.结果 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60(24±3)个月.17例髋关节无疼痛,2例髋关节遗留轻度疼痛,19例跛行均不同程度改善.1例坐骨神经牵拉损伤,11个月后恢复.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93.1(77~95)分,较术前增加49.4分;优17例,可2例.结论 CroweⅢ、Ⅳ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THA术中选择假臼原位或骨质丰厚处造臼安放金属髋臼杯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经济的手术方式,但不足之处是多数患者只解决了髋关节疼痛和功能的主要诉求,术后下肢仅有部分延长(2~3 cm),仍然遗留部分短缩及一定程度的跛行.
-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是导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宜早期手术治疗.自2003年6月~2005年3月采用Bernese手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1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髋臼周围截骨术
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的目的是移动发育不良的髋臼,使其更接近解剖部位,矫正髋臼结构缺损,提供股骨头包容,使通过髋关节的力的分布更正常,避免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髋臼发育不良出现疼痛症状,X线表现少或无继发性退变但髋关节外展位X线片显示关节面相吻合的患者.如果存在髋外翻,骨盆截骨联合内翻粗隆间截骨将提供准确的股骨头覆盖.如果股骨头外形有变化,采用骨盆截骨术治疗时手术难度大,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研究进展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acetabular dysplasia,AD)是引起成人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髋臼发育不良的发病率报道各不相同,国外文献统计为1%~10%,国内为0.6%.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治疗方法较多,可根据髋臼发育不良的不同阶段(早期、中期、晚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
髋臼加深全髋置换治疗成人先天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髋臼加深全髋置换(THA)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DDH)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期在临床效果上得到提高.方法 选取本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成人先天髋臼发育不良患者38例,术前Harris评分为(43.52±6.85)分,采用髋臼加深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用X线平片检测,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Harris评分.结果 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为(88.03±5.22)分,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臼加深全髋置换术对于成人先天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可以明显消除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检查、诊断48例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AD)的X线检查方法、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76个髋臼发育不良的X线站立前后位片,其中15例加摄髋关节假斜位片,选择测量髋关节外侧CE角、髋臼顶倾斜角等.结果 髋关节外侧CE角大25°,小-15°,平均11°.髋臼顶倾斜角平均19°,髋臼指数平均41°.Sharp角平均55.7°.股骨头覆盖率35%~80%,平均64%.Lequesne前方CE角大21°,小12°,平均14°.Shenton线不连续占76%,连续者占24%.结论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X线表现为髋臼发育浅小或浅平,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面积减小等,髋关节站立前后位及髋关节假斜位X线检查是诊断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简单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发症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总结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发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成人AD患者的标准双髋关节前后位X线片、12例CT片、5例MRI片的影像学资料。测量方法:髋臼指数、Sharp角、CE角、髋臼顶切线角、AHI(股骨头覆盖率),股骨头内间隙,并选择200例正常成人髋关节X线片进行对照测量,测量均使用pacs系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60例(106髋)成人AD组及200例正常成人组对照测量:CE角(度)分别为(151.6±4.1)和(29.6±4.4),SHARP角(度)分别为(47.6±4.0)和(42.0±4.2),髋臼顶切线角(度)分别为(-9.5±1.7)和(9.3±3.7),髋臼指数(%)分别为(39.5±4.2)和(50.1±4.8),股骨头覆盖率(%)分别为(65.5±6.9)和(75.4±6.6),股骨头内间隙(mm)分别为(11.8±1.1)和(5.4±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60例(106髋)成人AD并发髋关节脱位40例(68髋)占66%,并发软骨下假囊肿20例(36髋)占33%,继发骨性关节炎18例(32髋)占30%。结论成人AD极易并发髋关节脱位、软骨下假囊肿,晚期常继发骨性关节病,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成人AD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检查手段,并且CT和MRI对诊断成人AD并发的髋周骨囊变明显优于X线平片,MRI能早期显示软骨下小囊变和关节软骨的早期退变征象。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中的髋臼置换新进展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临床常见疾病,早在1939年Wiberg提出了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dysplasia hip,DDH)的概念.该病多数到成年期被查出.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成年人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OAH)的主要原因之一.DDH继发OAH的治疗较为困难,保守治疗难奏效.因此,对DDH伴有临床征状者,多需手术治疗已被多数学者所共识[1].治疗DDH的手术方法较多,术式大体上分为纠正髋臼方向、加深髋臼的截骨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计算机辅助技术评价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生物性能分析
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是公认的治疗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首选治疗方法。但是,患者治疗过程中尚缺乏理想的评价方法精确的解决髋臼重建问题。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中的评价效果及生物性能研究。方法:选取长海医院骨关节外科2015年1至8月收治的80例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组,两组置换前均采用 CT 扫描,计算机辅助技术组采用 M3D 可视化软件对髋臼部位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以及手术预演等,比较两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效果及生物性能。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置换后均一期愈合。与对照组相比,计算机辅助技术组优良率、治疗后 Harris 评分、置换后髋臼假体外翻角、前倾角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髋臼杯外展角偏移度以、髋臼杯前倾角偏移度、置换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小(P <0.05)。结果提示,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中采用计算机辅助评价效果理想,能够准确的把握真臼解剖特点及与假体的对应关系,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髋臼和假体及髋臼重建方式,提高置换后髋臼的生物性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早期因症状不典型而诊断困难,当出现临床症状时,一般合并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晚期会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患者终只能置换人工关节.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原因可能与遗传、软骨发育障碍有关.虽然影像学测量方法及治疗方案较多,但因早期症状不明显,易出现漏诊,治疗决策根据疾病的进展程度制定:早期及中期患者可通过减少负重止痛及截骨术增加髋臼包容性;晚期患者并发严重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脱位,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关节功能,人工关节置换技术是有效也是终极治疗方案.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臼盖成型术
作者采用中野氏手术方法:即植骨片、放软骨瓣和骨水泥并用的臼盖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15例(16个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
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20例分析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造成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常见的原因,学者认为如髋臼对股骨头覆盖不全,引起髋臼负荷面相对缩小,以致应力集中,致关节软骨损害,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育的目的是增加髋臼相对股骨头的覆盖,扩大髋臼的负荷面,同时矫正股骨头移位.我院与黑龙江省医院杨路主任医师协作共做20例、21髋.对疗效及术后随访进行报道.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探讨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性骨性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38例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实施前后临床效果,采取Harris进行评分和观察.结果:经过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疼痛等症状得到缓解并消失,且在随访中得知无髋关节脱位、神经血管损伤、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髋关节Harris平均分由术前的(43.5±7.4)分,转变到术后(80.2±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异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地改善了髋关节功能,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和提倡.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发育不良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出生后即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平时无症状,到青春期开始感觉走路时疼痛,或身体检查时摄片才被发现;二是发育性髋脱位手法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1].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发骨囊变的影像学研讨
目的 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acetabular dysplasia,AD)并发骨囊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成人AD的标准双髋关节前后位X线片、28例CT片、10例MRI片的影像学资料,并按有无髋周骨囊变进行分组:囊变组、无囊变组.测量方法有:髋臼指数、Sharp角、CE角、髋臼顶切线角、AHI(股骨头覆盖率)、髋关节内间隙、髋关节上间隙.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x-±s)方式表示,通过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o.05为具有显著性检验.结果 66例成人AD中出现并发症的61例,占92.4%,其中髋关节脱位(含半脱位和脱位)49例,占74.2%,继发骨性关节炎18例,占27.3%.髋臼及股骨头囊状改变24例,占36.4%,其中单纯髋臼囊变14例,占21.2%,股骨头和髋臼同时囊变5例,占7.5%,单纯股骨头囊变5例,占7.5%.囊变组和无囊变组对照测量结果显示两组数据除髋臼指数和髋关节内间隙无差异外(P>0.05),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易并发髋周骨囊变(软骨下假囊肿),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X线、CT、MRI检查是诊断成人AD并发髋周骨囊变(软骨下假囊肿)的有效检查手段,MRI在显示成人AD并发髋关节周围骨囊变方面优于X线平片和CT,尤其是早期显示软骨下小囊变.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早期手术治疗的进展
髋臼发育不良发病率约为0.091%,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6,单侧,双侧之比约为2:1,左侧右侧约为2~3:1[1].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成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总数的20%~50%,亦是中年人长期髋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临床医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近年来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