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巨大胸腺脂肪瘤1例
患者男,1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3个月,纵膈占位于2014年6月9日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10/70 mmHg (1 mmHg=0.133 kPa),心率57次/min,律不齐;胸廓对称,无畸形,未见浅表静脉曲张,右侧呼吸运动减弱;右侧语音震颤减弱,右上肺呼吸音减弱。心浊音界左移,各心脏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肺功能检查: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轻度下降。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不齐,心电轴左偏。2014年6月10日,胸部CT增强扫描:右侧胸腔内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病灶密度不均匀,以脂肪密度为主,其内夹杂多发条纹状、条索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稍毛糙;纵隔受压左移,右肺正常组织受压不张;增强扫描病灶可见轻度强化,其内可见强化上腔静脉、头臂干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血管影(图1A、1B)。与2014年3月25日外院门诊胸部CT比较,病灶内实性成分增多、部分增大。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纵隔巨大占位。入院后检查各项肿瘤指标: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特异性生长因子、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铁蛋白均正常。患者于2014年6月13日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下气管内插管、经右胸第3肋间进胸。术中见纵隔巨大肿瘤,其主体位于右侧胸腔,蒂部位于上纵膈,大约20 cm ×18 cm ×8 cm,质软,黄色,分叶样,有完整的包膜,基底宽,布满整个右侧胸腔,包绕上腔静脉、头臂干动脉、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遂行纵隔胸腺脂肪瘤完整切除。术后检查切除肿瘤呈灰黄色扁椭圆形包块,包膜完整,大约23 cm ×16 cm ×4 cm,切面鲜黄、实性、质软,约2.31 kg。切除肿瘤送病理检查。术后第2天复查胸部平片:双肺已完全复张,无肺部感染及复张性肺水肿。患者术后恢复佳,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等不适,痊愈出院。送检肿瘤病理检查:镜下观察可见肿瘤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组织构成,脂肪细胞未见异型性及核分裂象;脂肪组织间见少量萎缩的胸腺组织,其内可见胸腺小体(图1C、1D)。术后病理诊断:(右前纵隔)胸腺脂肪瘤。
-
纵隔颗粒细胞瘤一例
患者男,28岁.发现胸部肿物1个月,于1996年6月12日入院.1996年5月体检时偶然发现胸部肿物,无任何自觉不适,也不影响体力劳动.体检:胸廓对称,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X线胸片在右肺门区有一半圆形肿块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侧位靠后胸壁与胸椎影重叠,大小约6.5 cm×4.0cm,胸椎椎体及附件骨质未见异常,额面及侧面断层气管、支气管未见异常,提示后纵隔肿瘤.行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第6、7肋骨水平在脊柱旁有一扁圆形肿物,边界清,表面光滑,有包膜,予以完整切除.
-
前上纵隔巨大肿瘤手术治疗一例
患者男,21岁,因“右手麻木伴第4、5指活动受限4个月”于2014年4月21日收入解放军第463医院。入院胸片提示“中纵隔明显增宽,考虑纵隔内占位”,胸部CT、胸部增强 CT、胸部 CTA,提示“前上纵隔占位,恶性胸腺瘤可能性大”(图1)。为求进一步诊治,以“前上纵膈占位(侵袭性胸腺瘤可能性大)”转入该院心胸外科。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睑无下垂,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律齐,心脏各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进一步完善上腔静脉系统 CT 重建提示“左侧可见左上腔静脉,右侧上腔静脉被肿块包绕,局部狭窄,右上腔静脉内及左侧永存左上腔静脉未见明显异常充盈缺损”(图2);头颅 CT、上腹部 CT“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提示“上腔静脉内径6.5 mm,内血流信号充盈欠佳,冠状静脉窦宽21 mm ,右房大,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正常;肺功能:基本正常”;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1.81 ng/ml、癌胚抗原0.73 ng/ml、糖类抗原测定(CA19-9)2.46 U/ml”。术前 CT 引导下行纵隔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送检组织主由增生的纤维及梭形细胞构成,考虑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术前诊断为:(1)前上纵隔占位;(2)永存左上腔静脉;(3)右手环、小指腱鞘炎。2014年5月8日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胸骨正中切口,探查见:前上纵隔有一约12 cm×11 cm×7 cm 的半球型肿物,与相邻两侧胸膜尤其右侧胸膜、主动脉及上腔前方心包紧密粘连,与右肺门根部前方脏层胸膜粘连,病灶围绕上腔静脉形成压迫、紧密粘连;右上腔静脉、右上肺静脉受压;后方侵入气管前方间隙,右侧膈神经完全被包绕于病灶内;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汇入冠状静脉窦,左右上腔静脉间无交通。分离肿瘤前缘至两侧外缘,切断瘤体滋养血管。自瘤体下方分离肿瘤下缘、左侧缘、右侧缘,紧邻瘤体切除紧密粘连的左右胸膜及心包。右侧膈神经包裹于肿瘤壁内,无法保留该神经,予以切除。再分离瘤体上缘并向下方分离后部。分离包绕上腔静脉部分瘤体。分离右肺上静脉前方,去除该处淋巴结。完整切除病变。术后病理提示“前上纵隔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纵隔内3A 组淋巴结内见瘤组织”。手术效果良好,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 CT“前上纵隔肿物切除彻底,腔静脉通畅(图3)”。
-
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在纵隔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在纵隔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术治疗,观察组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引流管置留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明显提升,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
-
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78例的外科治疗
纵隔肿瘤中巨大实质性病例较为少见,它往往占据纵隔或一侧胸腔,压迫毗邻脏器(气管、食管、心脏及大血管)产生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其治疗相对棘手,特别是在麻醉诱导或气管插管时可引起心脏骤停;位于下纵隔的肿瘤,瘤体压迫心脏、大血管,麻醉成功后,在改变体位时,心排出量锐减,可引起血压骤降.因此,对巨大实质性纵隔肿瘤手术的麻醉、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与一般纵隔肿瘤切除术不同,其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1975年6月至2009年6月,本组经手术治疗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7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纵隔巨大脂肪肉瘤一例
患者男性,84岁.因4个月前感到胸闷不适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肺阴影,经CT检查发现后下纵隔巨大占位性病变,近2周以来病情明显加重,于2005年2月入院.患者曾在外院就诊,但因年龄较大,心脏后的阴影巨大不能手术.近2周以来,全身浮肿,体重增加5kg,行走活动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加重,常可听见哮鸣音.入院后检查:体温36.7℃,脉搏8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0/70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自主活动,面部水肿,颈静脉无充盈,胸廓对称,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左侧肺呼吸音降低,未闻及干湿罗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0×109/L,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无异常.X线胸部后前位片:左肺下野密度增高,心影扩大.复查CT:后下纵隔肿瘤较4个月前明显增大,两侧胸腔少量积液,心包积液.脊柱前、心脏后有一巨大的低密度软组织影,有包膜,边界清楚,大约23 cm×14 cm×10 cm,CT值11HU,纵隔内未见肿大的淋巴结(图1).经术前强心、利尿治疗后,水肿逐步消退.术前诊断:纵隔肿瘤.于2005年3月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
-
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组患者进行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切口疼痛评分、引流管放置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论 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能显著地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疼痛,并且还能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纵隔肿瘤患者,数量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纵隔肿瘤患者实施胸腔镜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机器人心脏外科(二)
四、典型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目前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种类包括: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除外)、瓣膜病、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疾病、纵隔肿瘤等.目前开展较多的手术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成彤术、二尖瓣置换术、心脏肿瘤切除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三尖瓣成形术、纵隔肿瘤切除术.
-
右肺上叶巨大类癌误诊
[病例] 女,48岁.因易激动、胸闷、气短3个月收住院.查体:除皮肤潮红外,其他无明显异常.X线胸片及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上纵隔球形巨块影,约15 cm×14 cm×10 cm大小.诊断为纵隔胸腺瘤(右),遂行右上纵隔肿瘤切除术.
-
开胸术后患者呼吸道护理
开胸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手术对肺功能干扰较大,术后肺功能损伤明显,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清除障碍.加上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肺部并发症.另外,我科开胸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其肺功能大都因年龄、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而不同程度受损.因此,做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是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键[1].2011年1月~2012年5月我们对110例开胸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呼吸道围手术期准备,现将方法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开胸手术患者110例,其中男59例,女51例.年龄38 ~75岁,平均58岁.食管癌根治术39例,贲门癌根治术19例,肺癌根治术26例,纵隔肿瘤切除术6例,肺减容术3例,肺大泡切除术8例,胸外伤开胸探查术9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8例.经治疗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5 ~20 d,平均17.5 d.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9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和预后质量,加快术后康复速度.
-
纵隔淋巴管瘤超声表现1例
患儿男,5岁。因突发右侧胸部剧烈疼痛12 h 来院就诊。患儿平素体质可,否认既往史。查体: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偏促,左肺呼吸音粗,右肺呼吸音低,叩诊浊音,心率94次/min,心律齐,腹部查体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右侧胸腔可见一囊实性包块(图1),范围约103 mm×111 mm×73 mm,边界尚清,内部以液性无回声为主,可见较多强回声带状分隔,彩色多普勒示强回声带状分隔上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脾内可见多个团状高回声,内可见液性无回声区,大者约18 mm×6 mm。超声提示:右侧胸腔囊实性占位,脾多发囊实性占位(淋巴水瘤可能)。增强 CT 显示:纵隔及脾多发占位,考虑淋巴管瘤;左肺上叶小结节,右肺上叶及部分中下叶阻塞性肺不张。口服钡剂造影未见明显异常。患儿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前纵隔肿物,大小约120 mm ×110 mm×70 mm,囊性,内含咖啡状陈旧血液,肿瘤基底位于上腔静脉、膈神经及右侧心包,并向右后胸腔、上腔静脉、升主动脉、主肺动脉等心底部蔓延,与心包及膈神经难以分离。术后病理结果:囊性部分伴有海绵状淋巴管瘤。
-
1例左颈动脉恶性副神经节瘤伴纵隔转移病人的护理
颈动脉副神经节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颈动脉三角区的肿瘤,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少数恶性副神经节瘤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1].我院于2002年10月为1例左颈动脉恶性副神经节瘤伴纵隔转移病人实行左颈动脉体瘤切除及纵隔肿瘤切除术,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临床应用
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对15 例手术患者行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并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7 d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检验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 例手术患者中男7 例,女8 例,年龄25 岁~70 岁,体重45 kg~83 kg.手术种类:纵隔肿瘤切除术1 例、全髋置换术2 例、脊柱手术10 例、脑外科手术2 例.
-
纵隔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一例
患者,男,48岁。“胸闷3月”入院。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症状,前胸部压迫感,偶有胸骨后疼痛不适,无心慌及呼吸困难。门诊胸部CT增强检查见:前上纵隔内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其内可见点状钙化灶,部分肿块与前胸壁分界不清,纵隔内见小淋巴结显示,左侧胸腔可见少量水样密度影,心包积液。增强后前上纵隔肿块边界较前清楚,与纵隔大血管及前胸壁分界清楚,大截面约8.7cm×6.2cm,肿块呈轻度不均匀中度强化。CT诊断:前上纵隔胸腺瘤首先考虑。门诊以“纵隔占位性病变:胸腺瘤?”收入院。病后患者体力稍下降,体重减轻(具体不详)。既往体健病史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1℃,脉搏P108次/min ,呼吸20次/min ,Bp136/82 mm Hg ,专科查体未及异常。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静吸复合麻醉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前上纵隔内见一巨大约12.0cm × 7.0 cm ×8.0 cm大小软组织肿块,质韧、鱼肉样,肿块与主动脉、上下腔静脉、肺动脉及左上肺分界不清,心包少量淡黄色积液。完整切除肿块后送病理学检查,病理巨检:(纵膈包块)部分区有包膜,切面灰黄,灰白,鱼肉样。病理诊断:(纵隔)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免疫组织化学:CK8/18(+),CK5/6(+),Syn(+),Ki67(+)约10%。
-
纵隔伴有大量钙化的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患者女,64岁。因“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1月余”于2009年6月2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血咳嗽、咳痰,咳少许黄色黏液,偶有痰中伴有少量血丝,无呼吸困难,无胸闷胸痛。查CT示:中纵隔左侧见类圆形高密度影,直径约3.5 cm,周边见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不明显。查体: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于2009年7月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中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肿瘤位于中纵隔,大小4 cm×3 cm×3 cm,近球形,肿块外周有钙化灶包裹,与肺动脉、左肺、喉返神经致密粘连。完整切除肿瘤后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结果:①肉眼观:灰白暗红结节状,大小4 cm×3 cm×3 cm,表面粗糙,切面呈灰白、暗红色,灶区见钙化,骨样硬,其余部分灰白、暗红色,质软,并见坏死样物。②镜检:大片出血区,坏死组织及钙化物形成,小灶区见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呈海绵状。病理诊断:(中纵隔)海绵状血管瘤伴钙化出血。
-
非气管插管下无管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护理体会1例
纵隔肿瘤是胸外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肿瘤较小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往往在体检时被发现。因病变部位较特殊,较大的肿瘤可引起呼吸不畅、气喘、胸闷等不适症状,一般治疗方法为开胸肿瘤切除[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广泛应用胸腔镜进行纵隔肿瘤切除。胸腔镜对机体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周期短等优点,成为肿瘤肿瘤常见治疗方案[2]。传统胸腔镜手术一般需全身麻醉,单侧肺通气,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而且术后需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重,疼痛时间长,感染的几率增加。为了减轻患者创伤,我科于2005年12月,开展了一例非气管插管,无管单孔(即观察孔操作孔合一)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此术式是微创技术中较前沿技术,开展较少,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士更严密的监测,现将相关护理报告如下。
-
对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进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纵隔肿瘤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比组(40例)与整体组(40例).在这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内,我院对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整体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引流管留置的时间、胸液的引流量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治护结束后,整体组患者手术的用时短于对比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比组患者,其引流管留置的时间短于对比组患者,其胸液的引流量少于对比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手术的效果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纵隔肿瘤切除术后的护理
目的:分析纵隔肿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选择98例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其中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9.39%(34/49),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7/49);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6%(48/49),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全面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增强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