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形性透明血管扩张性肿瘤(PHAT):41例分析支持来自一个特有前驱病变的演化(英)
PHAT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特征性的表现为伴有含铁血黄素沉着的间质细胞不典型增生,部分有血栓形成的扩张血管壁周围透明变性及数量不等的炎细胞浸润.多年来,作者偶尔观察到部分黏液样梭形细胞单一成分(暂称为早期PHAT)合并经典的PHAT.在某些病例中,这种单一病变独立出现,提示是PHAT演变的早期阶段.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设想,更好地阐述PHAT的长期生物学行为,作者复习了所遇到的这些病变.41例均为已确诊的会诊病例.该肿瘤主要见于成人(10~79岁,中位年龄51岁),男女均可发病(女性23例,男性18例),肿瘤大小0.3~19.7 cm(中位5.6 cm),位于踝/足(15例)、腿(10例)、股(6例)及其他部位皮下组织,其中13例于活检前1年发现肿瘤.
-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伴细胞不典型
1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4岁,中国籍,因急性左下肢水肿就诊.既往有子宫肌瘤史2年.腹部及盆腔CT显示左髂总静脉血栓及子宫左下部肌瘤(直径6 cm).考虑静脉血栓系肌瘤压迫髂静脉所致,予抗凝治疗,为缩小子宫体积以减轻其对髂静脉的压力,皮下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3个月.患者对GnRHa治疗无不良反应,治疗后闭经.4月后复查腹部及盆腔CT显示子宫明显缩小,但静脉血栓已扩展至下腔静脉,达左肾静脉水平.尽管已用抗凝剂并减轻了外来压力,但静脉血栓却迅速发展,结合患者有子宫肌瘤史,拟诊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遂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并经腔静脉切开切除静脉内肿瘤.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和处理
1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概念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系因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所致,是月经失调中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长期无排卵月经、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多囊卵巢及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替代治疗等.以往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腺囊型增生、腺瘤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1987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ist,ISGP)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简单型增生(simple hyperplasia,SH)、复杂型增生(complex hyperplasia,CH)和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三大类.细胞不典型可发生于简单型增生或复杂型增生中,一旦腺上皮细胞有不典型增生则划入不典型增生范畴,分别成为简单不典型增生(simple atypical hyperplasia,SAH)、复杂不典型增生(complex atypical hyperplasia,CAH).临床资料表明AH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远远高于SH和CH.因此,目前认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
-
人乳头瘤病毒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相关性的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HPV)易侵犯人鳞状上皮细胞,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存在HPV(尤其是HPV16)的感染,推测HPV可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l-3],而另一些研究未发现HPV的感染,故否定上述观点[4,5].
-
p53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近年来,p53抑癌基因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和P21蛋白)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联合检测胃黏膜良性病变、胃黏膜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标本中的上述2种蛋白,以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
YAG激光治疗喉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喉癌前病变是指比正常粘膜更易发生癌变的疾病,包括喉乳头状瘤、喉粘膜白斑、慢性肥厚型喉炎[1]等,它是由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过度的移行阶段,病变局限于上皮层,世界卫生组织曾建议将有20%以上可发生癌变的疾病列为癌前疾病[2]。以往的传统手术方法存在术后易复发、喉部功能差等缺点。YAG激光具有能较彻底气化病变、局部反应轻、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我们用其治疗范围较局限的喉癌前病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取自于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科。共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31~56岁,病程6个月~5年。其中喉乳头状瘤10例,喉白斑2例,慢性肥厚型喉炎3例,鳞状细胞不典型增生5例;病变于左侧者7例,右侧者5例,两侧均有者8例;病变位于声带,个别病例病变波及室带或喉室,呈绿豆到蚕豆大小不等,色淡红或灰白,边界清楚,术前均行纤维喉镜(FLS)检查,部分行动态喉镜检查,其中1例患侧声带固定,3例患侧声带运动受限。1.2 仪器 YAG激光治疗机(武昌激光设备厂),支撑喉镜,冷光源及喉显微手术器械(上海第一手术器械厂)。1.3 手术方法用2%的卡因行口咽、喉咽喷雾麻醉,术前10min静脉滴注度冷丁50mg加异丙嗪25mg。患者取仰卧垂头位,支撑喉镜下用喉显微手术钳将病变大部分切除,再以激光对其底部进行气化、照射,直至病变基底平坦、呈灰褐色、焦痂形成、局部无出血为止。1.4 术后处理术后静滴抗生素,每日2次雾化吸入(0.5%金霉素10ml加地塞米松5mg),共3~5d,以预防感染。并分别在术后3、6个月,1、2年在FLS下复查。
-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1例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LIS)又称为Jessner-Kanof综合征或Jessner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临床上较少见.国内邹勇莉等1报道2例,钱江等2报道1例均局限于面部,付柏林3报道1例泛发性LIS.2005年2月我们收治1例泛发全身的LIS伴T淋巴细胞不典型增生.现报道如下.
-
下丘脑-脑垂体-甲状腺发生发育关系的研究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激素T3、T4具有提高大多数细胞的代谢率,维持机体的正常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尤其对婴幼儿的骨骼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影响极大.已知下丘脑和脑垂体的分泌活动与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之间存在重要的相互调节关系.为研究胚胎时期下丘脑和脑垂体与甲状腺发生发育的关系,本研究以无脑儿25例为实验材料,并以同胎龄正常儿25例为对照,对下丘脑-脑垂体-甲状腺系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取脑垂体和甲状腺,标记后入中性甲醛固定,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正常胎儿,胎龄 12w时,脑垂体切片腺垂体可分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胎龄14w时,甲状腺可见发育良好的甲状腺滤泡,腔内可见嗜酸性的胶状物.无脑儿有明显脑垂体者,脑垂体的腺垂体可见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甲状腺切片与同胎龄正常儿比较无明显差异.脑垂体极小者,可见腺垂体的细胞少而松散,有明显的嗜酸性细胞和嫌色细胞,但嗜碱性细胞不典型,细胞间血窦扩张充血;甲状腺滤泡少而小,滤泡上皮发育不良、矮小,有些滤泡腔内可见少量的分泌物、无脑垂体胎儿的甲状腺切片可见细胞少,排列成团或索,其中只有少量呈萎缩状的滤泡,腔内胶状物极少或无胶质,滤泡周围结缔组织多.研究结果显示 :当无脑儿尚有接近正常的脑垂体时,甲状腺的大小及组织学结构接近正常,否则甲状腺缺如或发育不良.由此可以推测,脑垂体对甲状腺的发生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亦即胚胎期脑垂体-甲状腺轴系由自主性的.而下丘脑的作用,由于例数较少,还不能确定,也可能下丘脑 -脑垂体-甲状腺轴系在一定时间后才起作用,需今后在此方面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