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丽;哈利;范桂君

    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含量可反映人体内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已成为糖尿病疾病控制程度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1],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 W )反映血液循环中红细胞大小的变异度,近年研究表明,RD W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可望成为新的血管病变早期预测指标[2]。虽然 HbA1 c与 RDW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对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分析较少。本研究探讨 RD W 及H bA1 c在老年糖尿病早期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旨在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管病变,及早控制、干预病情发展。

  •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代谢特点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联分析

    作者:柴旭兵

    目的 探究PCSK9代谢特点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脉造影阳性患者58例为观察组,另选冠脉造影阴性者58例为对照组.空腹采血,置于EDTA管中,3 000rpm离心15 min,取血浆冻存于-80℃冰箱中备用,检测TC、LDL-C、HDL-C、TG、Apo A1、Apo B、Lp(a)、hsCRP,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PCSK9水平.结果 观察组LDL-C、Apo B和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C、TG、HDL-C、Apo A1和hsCR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SK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将观察组组患者生化指标与其PCSK9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其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PCSK9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人,PCSK9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CSK9可能通过对血脂的影响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

  • IRF6基因rs642961位点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田景丰;魏瑗;王良;郭晋臻;周倩;朱文丽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人群干扰素调节因子6(IRF6)基因rs642961位点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SCL±P)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中国北方人群88个病例核心家庭和116个正常儿童作对照,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RMS-PCR)的方法,进行IRF6基因rs642961检测;用人群关联研究、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单倍型相对风险率(HHRR)、家庭为基础的关联检验(family-based association test,FBAT)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子代、父亲、母亲三个亚组人群的IRF6基因rs642961位点的基因型在NSCL±P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均不包含1,提示IRF6基因rs642961位点的变异能增加NSCL±P发病的危险.核心家庭资料TDT和HHRR的结果均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FBAT分析提示可能存在加性传递模式(P<0.05),进一步支持IRF6基因rs642961位点的突变和NSCL±P发生相关.结论 在中国北方人群中,IRF6基因rs642961位点多态性与NSCL±P发病相关.

  • 11号染色体10个STR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大骨节病的关联分析

    作者:任峰玲;史晓薇;平智广;郭雄

    目的 分析大骨节病患者、病区健康人群(内对照)和非病区健康人群(外对照)11号染色体上10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多态性差异.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基因扫描方法,对11号染色体上D11S1760、D11S4102、D11S4116、D11S4207、D11S4162、D11S914、D11S4127、D11S917、D11S4146和D11S915位点在陕西榆林、永寿等大骨节病痛区患者和病区内对照及咸阳地区非病区外对照人群中的多态性进行分析.计算各组人群中10个位点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并对各组间基因频率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D11S1760、D11S4102、D11S4116、D11S4207、D11S4162、D11S914、DllS4127、D11S917、D11S4146和D11S915位点在大骨节病患者分别检出15、11、13、10、3、10、8、8、9和10个等位基因,34、17、23、22、6、14、19、17、20和20个基因型;在内对照人群中分别检出16、11、13、11、4、5、7、10、8和12个等位基因,27、16、25、25、8、8、13、17、16和26个基因型;在外对照人群中分别检出12、8、13、10、3、5、6、11、11和9个等位基因,24、10、24、21、6、8、13、20、22和21个基因型;各组间基因频率的分布比较结果显示:在D11S917位点,大骨节病患者、内对照与外对照问差异均有显著性(P=O.019;P=O.014).结论 大骨节病患者及内对照人群11号染色体D11S917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显著不同于非病区正常人.

  • 数据挖掘技术在医药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柠;程杨;张春燕

    传统统计分析技术难以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可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作者介绍了类描述、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和预测、时序模式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指出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日益普及,其必将在医院管理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 北京市通州区结核病患者发病部位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康万里;刘洋;唐神结;郑素华

    目的 研究北京市通州区结核病患者发病部位的关联性,为临床医师提供有关结核病患者的相关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帮助.方法 以北京市通州区2006-2015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所有住院的638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患者的住院病历信息,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内容包括结核病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核患病部位等信息,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录入、整理.应用关联分析中的Apriori法研究结核病患者发病部位的关联性.结果 638例结核病患者中共患39种不同发病部位的结核,涉及病变部位863处.同时患2个部位及以上结核病变的患者例数占总例数的27.6%(176/638).863处病变部位中,主要包括肺结核459处(53.2%),结核性胸膜炎145处(16.8%),腰椎结核46处(5.3%),淋巴结结核34处(3.9%),支气管结核25处(2.9%),胸椎结核21处(2.4%)等.依据置信度>10%建立关联,发现14条关联.结论 某区1/4的结核病患者同时患有2个部位及以上的结核病变,因此,在诊断1个发病部位结核病变的时候要考虑到其关联的其他部位发生结核的可能.

  • 环节病历质量智能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罗爱静;刘杰荣

    目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医院环节病历质量的智能控制。方法以环节病历质量要求为基础建立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从业务系统中抽取数据,运用计算机系统以指标为单元对环节病历进行语义分析、关联分析等,从而自动产生环节病历质量指标监测数据,并以多种方式进行提示与预警。结果实现计算机自动分析病历质量、查找环节病历缺陷,并及时对病历质量指标或缺陷进行预警提示,建立计算机自动分析、查找病历质量控制规则的机制。结论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的环节病历质量智能控制系统对提高临床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院管理能力、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 剖宫产与6~17岁儿童青少年期肥胖的关联研究

    作者:王政和;徐荣彬;董彦会;阳益德;王烁;王西婕;杨招庚;邹志勇;马军

    目的 探讨剖宫产与儿童青少年期肥胖的关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宁夏、天津、重庆、辽宁、上海和广东7个省份抽取93所中小学校,选取家长问卷中分娩方式等资料完整的42 758名6~17岁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剖宫产与儿童青少年期肥胖风险的关联.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10.5±3.2)岁,剖宫产率为42.3%,其中男生(55.9%)显著高于女生(40.6%)(P<0.001).剖宫产出生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率(17.6%)显著高于阴道产者(10.2%)(P<0.001).与阴道产相比,剖宫产显著增加儿童青少年期肥胖的发生风险(OR=1.72,95%CI:1.63 ~ 1.82;P<0.001),在调整性别、城乡、喂养方式、胎数、饮牛奶频率、摄入高能量食物频率、摄入油炸食品频率、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父母亲肥胖、体力活动水平、孕周和出生体重后,该关联仍有统计学意义(OR=1.48,95%CI:1.39~1.57;P<0.001).结论 剖宫产可能显著增加儿童青少年期发生肥胖的风险,应降低我国孕产妇的剖宫产率.

  • 应正确把握遗传研究中有关病例对照研究的前提条件

    作者:陈莉雅;陈平雁

    病例对照研究是目前疾病关联分析中应用较多的方法.遗传研究中的病例对照研究是基于群体中无亲缘关系的病例组与表现型正常的对照组在某个易感候选基因或标记基因出现不同的频率而设计的.

  • 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刘丽;缪小平;林东昕

    自从2005年报道第一项视网膜黄斑变性的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以来,利用GWAS策略进行复杂疾病关联分析的研究不断涌现.截止到2011年11月16日,包括国内在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领域的研究[1-3],至今已有1449项GWAS公开发表,报道了5322个遗传变异与200多种疾病或性状的关联( http://www.genome.gov/GWAStudies/).

  • 基于酚类特征图谱的人参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陈唯;杨元;张芳;李焕娟;孔静;申立峰;王亚利;谭立;赵博;刘璐;张元元;姜艳艳;石任兵

    目的:建立基于酚类特征图谱的人参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式,为有效精准地评价人参质量奠定基础。方法运用HPLC-PDA法表征人参酚类特征图谱中13个特征峰及其所属化学类型,对16批人参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建立HPLC同时测定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并表征酚类成分和指标;建立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饮片中总酚的含量,基于酚类成分及其和指标与总酚的含量对16批人参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对人参中各酚类成分及其和指标与总酚含量的关联性、质量表征规律进行分析,并基于参比饮片(批号16)对16批人参质与量的表征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16批人参酚类特征图谱中均含有13个特征峰,其中酚酸类10个,黄酮类3个;得出酚类有效指标性成分与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范围及各成分含量分布规律,并得出各批次人参饮片中各成分含量与参比饮片比较的总体含量变化趋势及关联度。结论所建立的基于酚类特征图谱的人参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为关注人参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及有效精准地评价人参饮片质量奠定基础。

  • 基于关联规则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用药规律探讨

    作者:贺梅娟;陈宇征;杨晋翔;安静

    目的 探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自1994年至2014年1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辨证治疗文献,进行整理和计量分析,对常见证型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38篇,计200条辨证用药数据.常见证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胃络瘀血.本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脾胃气虚和/或阴虚,标实为瘀血邪毒.辨证治疗使用药物主要包括健脾、理气、化湿、清热、活血及养阴六类.结论 数据挖掘能够充分反应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处方用药规律,对于临床用药和中药处方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的白芷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孙雅姝;张璐;潘婷;温静;迟蕾;黄亚婷;李焕娟;孙道涵;姜艳艳;石任兵

    目的:应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基于药物体系的白芷中各有效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关联分析,全面表征与评价白芷质量。方法采用HPLC-PDA法对白芷中绿原酸、花椒毒酚、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等5种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结果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白芷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进行质量表征,同时将不同批次饮片与经过药效验证的基准批次饮片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批次2、3、13、17、21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高于基准批次饮片20,批次1、5、9、11、22、24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与批次20接近,批次5、11、1、24、9、3、13、19与批次20质量关联度较高。综合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结果,批次3、13、2、17、21、1、5、9、11、22、24质量优良度位于前列。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以具有确切药效的白芷饮片为基准,对白芷质量进行关联分析研究,可全面地评价白芷饮片质量,优选白芷资源。

  • 远志汤药物制备物的质量表征及其关联分析

    作者:张璐;李焕娟;潘婷;杨元;许舒娅;陈唯;彭平;石任兵

    目的:优选远志汤的佳药物制备物形式,为创制优质抗抑郁药物奠定基础。方法以药物体系为基础,采用所建立的分析法测定远志汤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基于含量、含量相对比值、相对量、出膏率以及抗抑郁药效,对其质量进行系统表征,并关联分析。结果三种远志汤药物制备物均表现出抗抑郁作用,远志汤富集物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高、出膏率低、用量小且抗抑郁作用强,为抗抑郁的佳药物制备物形式。结论基于药物体系的基本组成与制备得率,关联药学—药效分析得出,提高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优化组成比例,是创制优质药物的重要途径。

  • 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的石菖蒲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张璐;李焕娟;朱乃亮;彭平;孙道涵;孙雅姝;迟蕾;姜艳艳;石任兵

    目的:基于药物体系的发现,并运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全面表征石菖蒲质量并关联分析,评价石菖蒲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石菖蒲中原儿茶酸、香草酸、2,4,5-三甲氧基苯甲酸、β-细辛醚、α-细辛醚等5种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结果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石菖蒲进行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的质量表征,并关联分析,使用非关联系数δ、非关联度、关联度等相关概念指标反映与基准饮片样品15质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样品1、6、9、12、14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高于样品15,样品7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与样品15接近。以样品15为基准计算各样品与样品15的非关联系数δ样品7、1、10与样品15质量关联度较高。综合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结果,样品1、7饮片质量优良度居前,其次为样品12、14、9、6。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石菖蒲质量进行关联分析研究,以具有确切药效的饮片为基准,结合关联度分析,可综合精准地评价出石菖蒲质量优次。

  • 冠心病脉象信息与血脂、凝血系统变化的关联研究

    作者:康萍;李福凤;姚笛;钱鹏

    目的:探讨冠心病脉图特征与其血脂、凝血变化的关系,寻找与脉图参数可能相关的病理生理指标.方法: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冠心病患者的脉图,采用时域方法提取患者的脉图参数,并检测血脂、凝血四项血液指标;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等分析冠心病患者脉图参数和血脂、凝血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与脉图参数t、t5/t4密切相关,且呈正比关系;脉图参数与凝血四项(凝血酶原、部分活化凝血酶、INR、纤维蛋白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脉图参数与血脂指标相关,提示脂质异常可能是冠心病脉图变化的物质基础之一.

  • 冠心病脉图特征与冠脉狭窄程度、超声心动图的关联研究

    作者:李福凤;王忆勤;姚笛;钱鹏;朱龙英

    目的:探讨冠心病脉图特征与其病理变化的关系,寻找与脉图参数可能相关的病理生理指标.方法:(1)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冠心病患者的脉图,采用时域方法提取患者的脉图参数;并采用Megas多谱勒彩色超声仪检测其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按Tudkin方法进行造影,检测冠脉狭窄程度.(2)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等分析冠心痛患者脉图参数和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脉图参数h3/h1、w1/t、h3、t5/t4呈正相关;尤其w1/t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②心脏超声指标中主A瓣口径、二尖瓣E峰的变化与脉图h1、h5、h5/h1密切相关,且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脉图参数与冠脉狭窄程度、超声心动图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冠状动脉及心脏形态的病理改变可能是冠心病患脉图特征变化的病理基础之一,也为脉诊无创检测手段提供了理论支持.

  • 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的柴胡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潘婷;黄亚婷;韩珂卿;孙雅姝;温静;迟蕾;陈唯;杨元;姜艳艳;石任兵

    目的:运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进行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以有效地评价柴胡饮片的质量。方法:采用 HPLC 法同时测定柴胡饮片中药物体系关联成分芦丁、柴胡皂苷 c、柴胡皂苷 a、柴胡皂苷 d 的含量,同时表征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和及主要皂苷类成分含量和,并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饮片中总酚类成分含量。结果: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进行质量表征,同时将不同批次的饮片与经过药效验证的基准饮片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7、8、14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高于基准批号5,批号6中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与基准批次饮片5相近,样品7、8、13、14与基准批次饮片5关联度较高。综合质量表征及关联分析结果,样品7、8、14、5、13的品质居优。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对柴胡饮片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的质量表征,以经过药效验证的饮片为基准,结合关联度分析,可综合全面地评价柴胡饮片的质量,为柴胡饮片的资源筛选、药物原料的质量控制和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及其应用借鉴。

  • 三七酚类成分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评价研究

    作者:杨元;陈唯;张芳;孔静;孙道涵;冯朵;杨书娟;申立峰;胡少伟

    采用HPLC-PDA法建立三七酚类成分特征图谱,筛选9个特征峰并通过相对保留时间表征其质量关联性,同时测定对羟基苯甲酸、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含量,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对照表征酚酸类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中总酚含量,从而对三七酚类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进行质量表征,然后对三七中各酚类成分含量进行关联分析,从而发现各成分含量的关联性、质量分布规律性,同时将不同批次的药材与经过药效验证的参比药材进行关联度分析,结合关联度分析,筛选出质量优佳三七药材;运用本方法可全面精确的控制和评价三七的质量.

  • 基于药物体系的生地黄的质量评价研究

    作者:卢广英;赵丽敏;许舒娅;张璐;彭平;李钢;唐雪阳;石任兵

    目的:基于药物体系的发现,并运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全面表征生地黄质量并关联分析,评价生地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首次同时测定15批生地黄饮片中梓醇、毛蕊花糖苷2种环烯醚萜苷及酚类的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首次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生地黄中总环烯醚萜含量,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色法测定生地黄中酚类含量,并使用非关联系数、非关联度、关联度等相关概念表征各批号生地黄饮片与基准饮片质量关联性。结果:批号2、8、14、5、4关键有效指标性成分和总环烯醚萜、总酚含量总体高于基准批号13,批号14、5关键有效指标性成分和总环烯醚萜、总酚含量与基准批号13接近。其中批号14、4、15、6、8与基准批号13关联性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4、5、4、8质量优良度居前,其次为批号2、15、6。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通过将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组成大类总含量与具有确切药效的基准饮片的关联度结合分析,可综合精准评价生地黄饮片质量优次,为生地黄饮片筛选、药物原料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及其应用借鉴。

300 条记录 1/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