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价值
超高频电波刀(LEEP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生育功能,目前成为CINⅢ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LEEP刀锥切术治疗的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估LEEP刀锥切术对CINⅢ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
宫颈鳞癌组织中ki-67和P53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究宫颈鳞癌组织中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22例宫颈鳞癌患者设为A组;将同期住院治疗的8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设为B组;将40例宫颈炎患者设为C组.利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3组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含量,并进一步分析ki-67和P53的表达量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关联性.结果 3组宫颈上皮组织的ki-67和P53含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C组的ki-67和P53蛋白含量依次递减.对于宫颈鳞癌患者而言,Ⅱ期鳞癌的ki-67和P53表达含量均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妇科疾病患者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宫颈鳞癌的临床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LEEP术后切缘阳性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Ⅲ)LEEP术后切缘阳性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98例因CINⅢLEEP术后病理切缘阳性住院再次手术患者,根据切缘累及情况,结合患者意愿、年龄及生育要求等自身情况,分为2组,A组行宫颈冷刀锥切术123例,B组行全子宫切除术175例,对比2组术后标本病理病变残留及术后随访复发情况,分析不同术式治疗CINⅢ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意义.结果:A组123例行全麻或腰麻下冷刀锥切术,术后病理示56.10% (69/123)有宫颈残余病变,B组175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有宫颈残余病变为54.86%(96/175).A、B组术后病理病变残余率经x2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45,P=0.832);A组术后复发率为7.87%0.B组术后复发率为1.79%.A、B组之间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95,P=0.048).结论:CINⅢLEEP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均可行再次手术,再次手术方式既可选择冷刀锥切术,亦可选用全子宫切除术,2种手术方式均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具体手术方式需结合患者年龄及生育等要求,但对于所有切缘阳性患者行再次手术亦存在过度治疗的风险.
-
紫芨末减少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2005-06~2007-05就诊于我院妇科的宫颈疾病患者300例,平均年龄32岁(20~56岁).采取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方法,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或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INⅠ~CINⅢ).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
-
宫颈锥切术联合 TCT检测治疗 CINⅢ的远期预后分析
目的:对TCT 检测联合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Ⅲ的诊疗价值及远期预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2013年的TCT检测异常患者86例,对检测异常者再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对所有患者的远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TCT检测的负荷率为82.13%,且得出LEEP宫颈锥切术后病变和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过早性生活、宫颈管腺体受累、HPV感染、电切深度不够等,因此需经常运动,并在术后采用避孕套进行保护。结论 TCT检测对CINⅢ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经LEEP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持续和复发与过早性生活、宫颈管腺体受累、HPV感染、电切深度不够等诸多因素有关,应提高随访,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以减少宫颈癌发病率。
-
CIN Ⅲ病人行宫颈锥切术后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CINⅡ-CINⅢ均需治疗.
-
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38例体会
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目前随着阴道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后如何规范治疗,成为各级妇科医师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本院行环形电切术(LEEP术)治疗的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CINⅢ的临床症状以及在监测、治疗等方面的一些体会.
-
宫颈环状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128例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展成宫颈癌的危险是正常宫颈的7倍,CINⅠ、CINⅡ、CINⅢ发展为癌的危险性分别是15%、30%、45%[1].但CIN病程较长,可达数年[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临床应用宫颈环状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可具有诊断、治疗双重意义.本文对128例CIN患者行LEEP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吲哚胺2,3-二氧酶(IDO)与CINⅢ及宫颈癌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吲哚胺2,3-二氧酶( IDO)表达对子宫颈癌患者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子宫颈癌的免疫逃逸机制. 方法 选择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CINⅢ)组织20例( CINⅢ组) ,子宫颈癌患者组织20 例(宫颈癌组) ,正常宫颈组织20例(正常组)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中 CD3 + T 细胞、CD8 + T 细胞、CD4 + T 细胞、CD4 +CD25 + Foxp3 + Tregs数量、CD4 +T细胞/CD8 +T细胞. 采用Western blot 法和半定量 RT-PCR 法检测各组子宫颈组织IDO mRNA及其蛋白表达,分析各组子宫颈组织中IDO的表达对宿主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 结果 正常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3组之间IDO蛋白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 宫颈癌组IDO表达高于CINⅢ和正常组(P<0. 001),CINⅢ组高于正常组(P<0. 001). 宫颈癌组外周血中CD3 + T 细胞、CD8 + T 细胞、CD4 + T 细胞、CD4 + CD25 +Foxp3 +Tregs数量与正常组和CIN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 3组中IDO蛋白表达与外周血中CD3 +T细胞、CD4 + T 细胞/CD8 + T 细胞呈负相关性,与 CD4 + CD25 +Foxp3 +Tregs呈正相关性. 结论 IDO抑制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效应,使子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利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从而使病情进展.
-
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三期CIN联合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观察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CINⅢ联合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选取我院2015年10~12月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CINⅢ联合高危型HPV感染3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CINⅢ联合高危型HPV感染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术后、术前病理检查符合率为66.7%,对照组为63.3%.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治愈率为93.3%,对照组为96.7%.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HPV转阴率为66.7%,对照组为73.3%.两组的术前及术后病理符合率、治愈率、HPV转阴率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冷锥刀术治疗CINⅢ联合高危型HPV感染能够获得与子宫切除术相当的治疗效果,且其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
宫颈外切缘阳性的 CINⅢ患者仅行宫颈锥切术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宫颈外切缘阳性的 CINⅢ患者仅行宫颈锥切术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48例宫颈外切缘阳性的 CINⅢ患者分成保守组和非保守组两组,比较72例保守组与76例非保守组宫颈外切缘阳性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再将非保守组又分为 LEEP 组和 CKC 组,并对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浸润癌等术后病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保守组与非保守组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LEEP 组与 CKC 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绝经状态、病变范围、内切缘阳性、宫颈管受累、术前 HPV 载量与宫颈锥切术后残留病灶相关(P <0.05);年龄、腺体受累与宫颈锥切术后残留病灶无关(P >0.05)。结论宫颈外切缘阳性的 CINⅢ患者仅行宫颈锥切术是可行的,并且 CKC 法较 LEEP 法更可靠,绝经状态、病变范围、内切缘阳性、宫颈管受累是手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
宫颈原位腺癌伴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Ⅲ)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s in situ of the cervical,AIS)伴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Ⅲ)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例宫颈原位腺癌伴CINⅢ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2例患者均表现为接触性出血,白带检查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rHPV)阳性.病理组织学:2例病变宫颈黏膜下腺体表现为原位腺癌,伴有CINⅢ.免疫组化:宫颈原位腺癌区域表达CK、CK18、CEA,CINⅢ区域表达CK、34βE12、CK5/6、P63,两区域共同表达P16和Ki-67,不表达VIM、ER、PR.结论:宫颈原位腺癌伴CINⅢ非常罕见,它的发生发展与hrHPV和P16密切相关,发生癌变的细胞可导致激素受体的丢失和增殖指数的升高,两者的相互作用可引起宫颈鳞状上皮和腺上皮同时癌变.免疫组化染色CEA、VIM、ER、PR、P16、Ki-67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
-
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由CINⅢ升级为宫颈癌的相关预测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CINⅢ患者病理升级为浸润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从而为CINⅢ患者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宫颈活检为CINⅢ的患者2200例,根据锥切术后病理是否升级分为病理升级组和未升级组,并对各预测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阴道镜印象、口服避孕药、MRI检查结果、病变累犯点位数、年龄是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阴道镜印象、MRI检查结果、病变累犯点位数、年龄是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阴道镜印象、MRI检查结果、病变累犯点位数、年龄是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需综合考虑进行风险评估,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
LEEP、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对比分析
近年来,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推广和开展,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患者逐年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为防止CIN发展为宫颈癌,应早期进行治疗.宫颈锥切术是美国阴道镜检查与子宫颈病理学会(ASCCP)推荐的治疗CINⅡ、Ⅲ期的主要策略,主要包括LEEP锥切术和冷刀锥切术(CKC).2005年1月~ 2010年12月,我们对比分析了LEEP、CKC治疗CIN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CIN 220例,年龄22~69岁,均接受妇科检查、宫颈刮片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其中CINⅡ期137例,CINⅢ期8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98例.
-
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常可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根据Richar的定义,CINⅠ相当于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上皮内肿瘤和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99.7%以上的宫颈癌组织中可检测HPV,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的CIN易发生癌变.
-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Leep术后标本病理观察与分析
目的:通过总结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CINⅢ)宫颈锥切术( 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为合理选择Leep术治疗CIN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宫颈多点活检诊断CINⅢ后再行Leep术后的标本经病理确诊的196例患者资料,重新阅读病理切片、诊断,并复习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其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年龄≤40岁者118例(60.2%),41~60岁者61例(31.1%),>60岁者17例(8.7%)。后病理诊断CINⅢ累腺88例(44.9%)、CINⅢ未累腺108例(54.1%);其中,合并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分别为18.2%(16/88)和4.6%(5/108)、伴间质微小浸润分别为23.9%(21/88)和6.5%(7/108),标本切缘有瘤组织残留分别为10.2%(9/88)和5.6%(6/108),上述各项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79,P=0.00)。 CINⅢ累腺33例做HPV标记,阳性26例(78.9%),CINⅢ未累腺28例做HPV标记,阳性12例(42.9%)。结论 CINⅢLeep术后标本病理组织学诊断全面、准确、可靠,较显著特点是CINⅢ伴腺体累及和间质微小浸润,对合理选择Leep术治疗CINⅢ有实际指导意义。
-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CIN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中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初诊为CINⅢ的患者46例,均行CKC,比较CKC病理检查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结果,观察CKC的术中情况、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CKC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符率为69.6%,升级率4.3%,降级率19.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术后随访13个月,除2例确诊为宫颈浸润癌患者外,其他患者宫颈外形均恢复正常形态.结论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CINⅢ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不能被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所取代.
-
Beclin 1、p53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检测自噬基因Beclin 1以及凋亡抑制基因p53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子宫颈标本20例,各级CIN病变各30例,子宫颈鳞癌90例。结果:(1)从正常宫颈,CINⅠ级、Ⅱ级、Ⅲ级到宫颈癌组织,Beclin 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呈递减趋势,与疾病的进展呈负相关;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与疾病的进展呈正相关。(2)在宫颈癌组织各组别的比较中,Beclin 1、p53表达程度均与年龄、FIGO分期、肿瘤大小无关( 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在宫颈癌组织中,Beclin 1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Beclin 1和p53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以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评估恶性程度和预后提供参考;宫颈癌中细胞自噬受到抑制,这一现象有望为宫颈癌的诊治提供新途径。
-
宫颈冷刀锥切术及冰冻病理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及冰冻病理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Ⅲ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院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Ⅲ的患者60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及将标本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根据冰冻病检结果,决定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或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或宫颈癌根治术。比较术前宫颈活检、术中冰冻病检、术后标本石蜡病理检查之间的符合率。结果术前宫颈活检与术中冰冻病检符合率为65%(39/60),术中冰冻病检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报告符合率为96.67%(58/60)。结论宫颈冷刀锥切联合术中冰冻病检是进一步诊断、指导治疗CINⅢ的快速、准确的方法。
-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积极有效的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将宫颈癌消灭在癌前状态,显得尤为重要.CINⅠ、CINⅡ和CINⅢ发展为癌的危险分别为15%、30%和45%,甚至CINⅠ和CINⅡ可直接发展为浸润癌,而不经过CINⅢ阶段.开展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下可疑病变多点活检术,可使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得以早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