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含量分析
研究表明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NT-proBNP)的检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提供了客观指标.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是脑钠肽前体(proBNP)的降解产物,主要在肺和肾内降解.proBNP主要由心室肌合成,肾上腺髓质和大脑也少量合成.影响proBNP分泌的关键在于心室负荷及室壁张力的改变.脑钠肽通过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利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在心脏功能异常时发挥作用.本研究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的水平,探讨其与肾功能损害等临床指标及心脏结构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
-
内皮抑素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内皮抑素(Endostatin, ES)为胶原ⅩⅧ的-COOH末端片段,是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特异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ES对胎儿肺的发育起着一定的作用,可能参与了出生后慢性肺损伤疾病的发生[1].
-
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在心血管病研究应用中的现状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因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而得名[1],后来发现脑钠肽主要来源于心脏分泌的脑钠肽前体(proBNP).左心室功能不全时,proBNP裂解为BNP和没有生物学活性的N-末端片段(NT-proBNP).以前,更多研究集中于成熟BNP的生物学功能上,忽略了对无生物学活性的NT-proBNP的研究.近来,人们发现NT-proBNP在判断左心室功能不全及其预后,区分心脏性和非心脏性原因导致的临床症状方面很有价值.下面就NT-proBNP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脑钠肽在慢性肾脏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中的新进展
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个由3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类神经激素.心肌细胞分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并通过膜结合丝氨酸蛋白酶被裂解为具有生物活性的BNP及76种含无活性氨基末端片段的氨基酸.BNP通过二硫键形成的环形结构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在水钠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保护心血管系统免受容量负荷的影响,并能拮抗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BNP已经作为优良的生物标记而应用于临床.
-
NT-proBNP对心功能不全早期诊断的意义
脑钠肽前体 N末端片段(NT-proBNP)是脑钠肽前体(BNP)的降解产物.脑钠肽通过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利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在心脏功能异常时发挥作用.近年来,国外大量研究发现,与脑钠肽(BNP)等摩尔分泌的脑钠肽前体N末端(NT2proBNP)不仅半衰期长、稳定性好,且与BNP相关良好,心力衰竭时其变化幅度达BNP的6-20倍,较BNP更敏感,早期诊断的价值更高.
-
胃癌患者血清Endostatin和VEGF水平变化及意义
1997年由哈佛大学O'Reilly等[1]发现的内皮抑素(Endostatin)是胶原ⅩⅧ的COOH2末端片段,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强的内源性血管生长抑制剂之一,可以完全抑制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而且反复使用没有耐药性的产生[2].但内皮抑素与胃癌的临床研究目前尚无报道,我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健康对照组及胃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VEGF的水平,探讨外周血内皮抑素含量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
内皮抑素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抑制血管生成已被证实是遏制肿瘤生长的有效策略,内皮抑素是目前发现的有效抑制血管生成的物质.内皮抑素是一分子量约为20KD的胶原XVIII羧基末端片段,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长因子等抗血管生成作用.内皮抑素对60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但是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了,本文着重对内皮抑素的生物活性机制做一介绍.
-
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目前主要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诸如损伤模型、铝模型、D-半乳糖模型、Aβ模型、叠氮钠模型等.这些模型尽管可以存在部分特征病理改变,但是均不能模拟人类疾病渐进性的退行性改变.日趋成熟的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技术可以在活体上研究某一特定致病基因的作用,是研究AD独特而重要的模型,目前多选用转基因小鼠.现有多种转基因小鼠(transgenic mice,Tg mice)可表达与AD病变有关的基因如App[1]、APP的C末端片段[2]、tau [3]、PS1[4]、ApoE[5]等,但这些基因突变导致的病例数仅占AD总病例数1%左右[6].下面本文就近年来AD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基因类型、病理特征、行为学特点、成功模型的鉴定等研究进展作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