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

    作者:杨蜜蜜;周璐;林睿;张洁;王邦茂

    目的 总结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PBC-AIH O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伴发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情况以及腹腔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49例PBC-AIH OS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表现、生物化学指标、免疫学指标、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和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疗效.结果 49例PBC-AIH OS患者中51~60岁年龄段的患者占59.2%(29/49),平均发病年龄为(57.2±8.9)岁,女性占83.7%(41/49).初次就诊的主要症状中黄疸和皮肤瘙痒占42.9%(21/49).49例患者血清ALT、AST、ALP、GGT、TBil水平均升高.31例接受IgA、IgG、IgM水平检测的患者中58.1%(18/31)的患者IgM水平升高,61.3%(19/31)的患者IgG水平升高.98.0%(48/49)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6.1%(3/49)的患者SMA阳性,89.8%(44/49)的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AMA M2阳性.所有患者皆存在界面性肝炎.同时具有AIH病理表现和PBC病理表现者占49.0%(24/49).49例患者经熊去氧胆酸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缓解、不完全应答、治疗失败者分别占65.3%(32/49)、26.5%(13/49)、8.2%(4/49).病情缓解患者中停药6例,其中复发5例.49例患者中合并肝外AID者占40.8%(20/49),其中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间质性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结节病、膜性肾小球肾病分别占16.3%(8/49)、12.2%(6/49)、4.1%(2/49)、2.0%(1/49)、2.0%(1/49)、2.0%(1/49)、2.0%(1/49).49例患者中发生恶性肿瘤者占14.3%(7/49),其中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瘤分别占4.1%(2/49)、4.1%(2/49)、4.1%(2/49)、2.0%(1/49).49例患者中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存在异常者占93.9%(46/49),91.8%(45/49)的患者存在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 评估PBC AIH OS患者时或应筛查可能伴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存在腹腔淋巴结肿大可能对PBC-AIHOS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 腹部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作者:韩少良;张培趁;黄颖鹏;周宏众;程骏;陈笑雷;蓝升红;朱冠保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淋巴组织和小血管肿瘤样增生,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又名巨大淋巴结增生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angiofollicular lymphoid hyperplasia)[1-4].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一般认为与慢性炎症和感染、免疫缺陷、自身免疫、辅助T细胞和抑制T细胞比例倒置、病毒感染等有关[3-7].本病可发生在淋巴结存在的任何部位.以纵隔多见(60%~70%),其次为颈部(10%~14%),腹部较为少见[7-11].本文收集近15年中文文献报道的腹部Castleman病病例.结合作者报道1例进行综合分析.

  • EB病毒相关性皮肤淋巴瘤及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作者:甘璐;陈浩

    EB病毒是人类疱疹病毒之一,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人群中感染率在90%以上,多数人在儿童期感染后呈潜伏状态,终生携带.病毒可感染多种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病毒基因和宿主基因之间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可引起包括多种淋巴组织增殖性病变在内的疾病,且多数有皮肤表现,如老年性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EB病毒相关的淋巴瘤、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种类较多,临床及组织学大多呈谱系改变.目前研究已能大致阐明其分类,但其病因及治疗方面仍有待研究,多数病例疗效欠佳,预后较差,有待研发新型治疗药物.对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组织学表现为淋巴细胞增殖性改变时,应提高警惕,完善相关免疫组化及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 EB病毒感染相关的皮肤淋巴增殖性疾病二例

    作者:瞿镔;沈宏;王平;郑晓晖;王向东;徐田红;许爱娥

    目的 报道EB病毒感染相关的皮肤淋巴增殖性疾病2例及其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分析2例皮肤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结果 2例患者均有间断性发热,淋巴结肿大,反复发作的丘疹、丘疱疹、坏死、痘疮样瘢痕,皮疹分布于曝光和非曝光部位.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淋巴样细胞浸润,细胞形态异形,侵犯血管周围及部分皮下组织.免疫组化显示浸润细胞以CD8+细胞为主;T细胞受体γ基因(TCRγ基因)阴性;EB病毒原位杂交阳性.外周血EB病毒DNA拷贝数高于正常.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结论 2例皮肤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生物学行为呈慢性惰性经过,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 移植后淋巴增殖异常

    作者:汤佳音;罗蒙;吴志勇

    移植后淋巴增殖异常是一种在实质性器官和骨髓移植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本文综述了国外的相关文献,就其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作一简要介绍.

  • 淋巴组织的免疫结构及其病理诊断意义

    作者:郑媛媛;周小鸽;张长淮;黄受方;韦萍

    寻找能够显示淋巴结结构的方法,研究正常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结构,对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免疫结构(immunoarchitecture)"一词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即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有时辅以特殊染色)显示淋巴造血组织的结构,包括肿瘤性和(或)非肿瘤性淋巴细胞、辅助性非淋巴细胞及血管、淋巴窦、网状纤维的数量和分布模式,从整体上显示疾病的结构特征.本文旨在介绍前人在以淋巴结为代表的正常淋巴组织及一些良恶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免疫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

  •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作者:龚祖寅;夏成青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是发生于实质器官和干细胞移植受体的一组疾病,常发生于移植后1年内,但也可发生于移植后的5~10年.PTLD的特点是组织形态多样,常伴坏死,B细胞表型为主,累及淋巴结外及EBV感染.PTLD发病机制明显不同于发生于普通人群的淋巴瘤.PTLD在长期免疫抑制及EBV感染的情况下发生,可继发多种基因变异,基因变异对PTLD向淋巴瘤转化起重要作用.

  • 器官移植受体发生 EBV阳性的皮肤黏膜溃疡:一种局限性惰性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作者:胡舜摘(摘译);余英豪(审校)

    Epstein-Barr 病毒( EBV )阳性的皮肤黏膜溃疡( EBV MCU)是在老人或医源性免疫受损患者中发生的一种B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尚未见发生于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报道。作者在70例EBV阳性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PTLD)患者中发现7例EBV阳性MCU。包括5例肾脏、1例心脏和1例肺脏移植,其中男性5例。患者中位年龄61岁,4例发生于口腔黏膜,3例发生于胃肠道。溃疡病变发生前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0.6~13年。溃疡由炎症细胞和多形性或单形性大细胞增生,破坏皮肤黏膜而形成。5例中可见Reed-Sternberg样细胞。所有病例CD20、CD30阳性,原位杂交EBER结果阳性。3例近期患者被诊断为EBV阳性MCU,4例患者前期被诊断为单形性大细胞PTLD(n=3)和多形性 PTLD ( n =1)。所有患者血液 EBV DNA 均阴性(<1000拷贝数/ml),而在诊断或随访的44例移植患者中有35例发生系统性 PTLD ( P <0.001)。所有 EBV 阳性MCU患者通过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7/7),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2/7),和联用利妥昔单抗(3/7)等使皮损得到治愈。目前5例存活:其中4例身体健康,1例在等待肾移植手术;另2例分别在EBV阳性MCU治愈后的3年和5年死亡。未发现EBV阳性MCU复发或其他PTLD。

  • 种痘样水疱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性质分析

    作者:周小鸽;张燕林;谢建兰;黄雨华;陈浩;刘永霞;郑媛媛;韦萍

    种痘样水疱病(hydroa vacciniforme,HV)是发生在儿童皮肤的类似于接种牛痘疫苗后皮肤变化的一种复现性疾病.有关HV的性质众说纷纭,包括增生性、增殖性和肿瘤性;WHO (2008)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将其称为HV样淋巴瘤,2016年修订版又将其改为HV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该文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实际病例,对HV整体特征作基本的总结,并分析和探讨HV的性质,支持HV属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LPD)的观点,建议将其命名为HV-LPD,并根据临床和病理特征将其分为3个级别:1级为良性增生性、2级为交界性、3级为肿瘤性.同时强调:(1)细胞克隆性绝不是判断HV-LPD良、恶性和分级的唯一指标,它只是多项指标之一,不可过度依赖,也绝非缺此不可.多数情况下,临床信息和形态学特征更为重要.(2)虽然HV-LPD的第3级已经达到肿瘤的阶段,但是否必须采用化疗以及采用何种化疗仍需斟酌.(3)尽管HV-LPD的分级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法,但对于如何识别和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更为重要.

  • 铁蛋白异常增高噬血细胞综合征抢救成功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冶秀鹏;包慎;魏玉萍;白洁;李芳;智峰;宋丽君;丁建华;郭莹

  • 常规方案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单倍体相合HSCT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三例

    作者:薛梅;王志东;刘静;朱玲;韩东梅;郑晓丽;丁丽;闫洪敏;王恒湘

    目的 观察含利妥昔单抗的方案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PTLD)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单倍体相合HSCT后PTLD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分别于移植后57~164 d发生PTLD,临床表现为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经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PTLD,均为B淋巴细胞来源,EB病毒DNA阳性.采用减量或者停用免疫抑制剂,抗病毒治疗,应用利妥昔单抗(1例联合化疗)治疗.利妥昔单抗的剂量为375 mg/m2,每周1次,共用4次.结果 治疗后3例的淋巴结均明显缩小,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病情缓解.结论 PTLD是HSCT尤其是单倍体相合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含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对于PTLD的治疗效果较好.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相关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一例分析

    作者:刘会兰;孙自敏;耿良权;吴振添;汤宝林;王祖贻

    目的 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EBV)相关性淋巴增殖性疾病(EBVPTL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1例16岁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用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甲泼尼龙(CY/ATG/MP)预处理后行HLA 1/6位点不合的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 移植后72d发生EBV-PTLD.经及时停用环孢素A(CsA),同时加用丙种球蛋白、a-干扰素及MP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结论 PTLD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后一种少见但致命的并发症,高危患者应注意监测EBV-DNA变化、早期诊断、及时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尤为重要.

  • Waldeyer环淋巴组织增生及恶性淋巴瘤的MRI和CT研究

    作者:庄奇新;顾一峰;殷善开;朱莉莉;潘玉萍;蒋智铭

    目的:研究Waldeyer环淋巴组织增生及恶性淋巴瘤的MRI和CT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分析172例Waldeyer环淋巴组织增生及21例恶性淋巴瘤的MRI和CT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172例咽部淋巴组织增生可发生于双侧咽扁桃腺、腭扁桃腺或舌根部、软腭等,也可沿咽壁弥漫肥厚、增生,引起口咽腔狭窄,其中55例伴有睡眠时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CT表现为增生组织或咽部弥漫性增厚,边界锐利,平扫为均匀等、高密度,可轻度均匀强化.MRIT1WI表现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颈部无肿大淋巴结.21例恶性淋巴瘤有10例发生在腭扁桃腺,3例在舌根部,均表现为向咽腔突出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5例鼻咽和3例咽侧壁淋巴瘤均表现为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病变范围较大,向四周弥漫生长,但无颅底及周围结构损害.MRI和CT可见肿块的密度和信号均匀,可轻度强化.21例恶性淋巴瘤有13例发现颈部淋巴结受侵.结论:MRI和CT能清楚显示Waldeyer环淋巴组织增生和恶性淋巴瘤的部位、形态、范围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受侵和周围组织的侵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 肾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一例报告暨文献复习

    作者:陈雁扬;陈国栋;王珏;董愉;关伟明;王长希;陈文芳;杨诗聪

    目的 报道1例少见的肾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诊疗思路,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切除的移植肾标本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本例为肾移植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肾功能正常,术后1年半超声和CT检查提示移植肾占位性病变(5.6 cm×5.4 cm),考虑为原发于肾脏的恶性肿瘤并行移植物切除.大体肾脏切面见一个直径约7 cm的鱼肉状、质嫩肿物.镜下可见多种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破坏肾实质,并可见Reed-Sternberg样细胞.免疫组化提示大部分淋巴样细胞CD20及CD79a阳性,原位杂交Epstein-Barr病毒编码RNAs(EBERs)弥漫(+),病变符合PTLD,多形性B细胞增生(多形性PTLD)合并Epstein-Barr病毒感染.结论 移植物内淋巴细胞增生可见于多种情况,如T细胞性排斥反应、病毒感染、肾盂肾炎或者PTLD等,这几种疾病容易相互混淆,及时确诊、早期干预有利于改善预后.

  • 多中心浆细胞型巨淋巴结增生1例报告

    作者:姚桂玲;宋丽洁;丁琪;彭国钧

    1 引言巨淋巴结增生(Castleman病)又名血管滤泡性增生[1],是一种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其特点为巨大淋巴结增大,临床上常诊断困难.我院于1999年10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二例临床分析

    作者:冉昌丽;刘红艳;王海燕;叶松;郭静明

    目的 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的2例单倍体相合HSCT后PTL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2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2~5个月发生PTLD,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外周血EB病毒DNA拷贝数高于正常.经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确诊为PTLD,均为B淋巴细胞来源,EB病毒原位杂交阳性.采用减量免疫抑制剂,抗病毒治疗,其中1例应用利妥昔单抗,另1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OP方案化疗.2例利妥昔单抗的剂量为375 mg/m2,每周1次,共4次.结果 治疗后2例患者无发热,肿大的淋巴结消失,EBV-DNA转为阴性,1例外周血流式检查未见异常克隆B淋巴细胞,病情缓解.结论 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PTLD有效,并且对于利妥昔单抗治疗PTLD控制不佳的患者,联合化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 158例血液病患者外周血EB病毒DNA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慧;张金业;王健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病患者EB病毒(EBV )感染的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5例健康体检者和158例血液病患者的EBV的DNA ,其中血液病患者中淋巴瘤50例,白血病67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2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组1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21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组6例],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LPD)29例,噬血细胞性淋巴细胞组织增多症(HLH)12例。结果EBV感染率:淋巴瘤组24.0%,ALL组19.0%,CLL组15.8%,ANLL组19.0%,CML组16.7%,LPD组13.8%, HLH组为41.7%,健康对照组为4.0%。淋巴瘤组、HLH组与对照组E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组、LPD组与对照组E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瘤及HLH的发病和EBV的感染有关,白血病及LPD的发病与EBV感染无关。

  • Castleman病2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朱朝勇;李志燕;曹淑英

    Castleman病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上容易误诊.作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病历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2例Castleman病患者,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讨论该病的病理、影像及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Castleman病的了解.

  • 分化抑制因子1蛋白和基因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任明强;袁钟;苏俊

    目的:观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1(Id1)蛋白以及骨髓细胞中Id1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Id1在评价DLBCL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初治DLBCL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的初治患者25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Id1在DLBCL组织和RH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Id1 mRNA在两组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DLBCL组织切片I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00%(30/40),而对照组R H组织切片中I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2.00%(8/25)。Id1蛋白在观察组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观察组中的Id1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 P>0.05),与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LDH)高低、结外器官受累情况等影响患者预后的指标有关(P<0.05)。Id1基因在观察组患者的骨髓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骨髓细胞(Id1 mRNA水平2.80±0.87 vs .1.37±0.51,P<0.05),且也与临床分期、LDH高低、结外器官受累情况有关(P<0.05)。结论 Id1蛋白及Id1 mRNA在DLBCL组织以及骨髓中的表达较RH组织均明显增高,与DLBCL病情预后有关,可能作为未来DLBCL治疗的靶点。

  • 表现为腹腔积液及皮肤多发血管瘤样突起的Castleman病1例

    作者:张俊丽

    Castleman 病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angiofollicularlymphoid hyperplasia),病因不明,临床较为少见,1954 年由Castleman等[1]首先报道,1956 年被命名[2],是一种介于良、恶性之间的不典型淋巴结增生症,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分为局限型和多中心型.多中心型症状相对较重,预后较差,患者不经治疗常在3 个月内死亡[3-5].本文报道1 例以腹腔积液及皮肤多发血管瘤样突起为表现的多中心型Castleman 病患者.

73 条记录 3/4 页 « 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