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储存机采血小板的凋亡对其聚集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机采血小板储存损伤对其凋亡影响及其存储期间聚集功能的变化,明确机采血小板的凋亡与其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O型机采血小板在第2、5、8d时的凋亡情况,同时分析其在第2、5、8d时对ADP、Collagen、TRAP和ASH激活剂诱导下聚集功能的变化.通过相关回顾分析探究血小板凋亡与其聚集功能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储存机采血小板凋亡细胞百分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第2、5、8d凋亡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87±0.31)%、(11.08±1.54)%和(27.99±2.76)%,随时间的延长其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F=14.32,P<0.01).通过聚集功能分析发现,与储存d2机采血小板相比,存储d5的机采血小板对Collagen、TRAP和ASPI聚集功能显著减弱.与储存d2和d5的机采血小板相比,存储第8d的机采血小板对Collagen、TRAP和ASPI诱导的聚集功能减弱更为显著(P<0.01);而其对ADP诱导的聚集功能减弱作用却无差异(P>0.05).进一步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机采血小板的凋亡情况与其聚集功能呈负相关(r =-0.9497,r=-0.9527,r=-0.9707,r=-0.9352),且关联性较强.结论:随着机采血小板储存时间的延长,其凋亡细胞比例逐渐升高,同时其聚集功能亦逐渐减弱,且其聚集功能的降低与其凋亡比例的升高密切相关.
-
血小板内蛋白激酶C活化诱导血小板发生凋亡
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PKC)在血小板信号转导和粘附、聚集、释放等多种生理功能的发挥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报道,PKC通过激活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 10或ADAM17诱导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受体发生酶切,对血小板活化后产生负调控作用.那么PKC活化是否可诱导血小板凋亡进而负调控血小板功能,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血小板内PKC活化对血小板凋亡的影响.取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小板.选择PKC特异性激活剂和抑制剂,并设置不同的时间梯度和浓度梯度,与洗涤血小板共同孵育,应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PKC激活剂和抑制剂对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Ψ)m)、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和磷脂酰丝氨酸(PS)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KC激活剂呈时间依赖性诱导血小板发生△(Ψ)m去极化;PKC激活剂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血小板内caspase-3活化裂解,而PKC抑制剂则不能诱导血小板发生△(Ψ)m去极化和PS暴露的变化.结论:血小板内PKC活化后,可以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和激活Caspase-3而诱导血小板凋亡,提示PKC可能参与调控活化血小板的凋亡过程,本研究结果对探明血小板活化的负调控功能及PKC活化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具有意义.
-
线粒体途径在免疫性骨髓衰竭性血小板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线粒体途径在免疫性骨髓衰竭性血小板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环孢素(CsA)组,每组10只.建立免疫性骨髓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生理盐水灌胃,给予CsA组小鼠CsA灌胃.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常规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ψm)、细胞色素C(Cyt C)、磷脂酰丝氨酸(PS)、Ca2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AK、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骨髓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ψm、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水平明显下降,Cyt C、PS、Ca2+、BAX、BAK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CsA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CsA对照组△ψm、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水平明显升高,CsA对照组Cyt C、PS、Ca2+、BAX、BAK水平明显下降(P<0.05).在电子显微镜下CsA组血小板结构损伤程度均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结论:线粒体途径在免疫性骨髓衰竭性血小板减少中起重要作用.
-
线粒体途径介导血小板凋亡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凋亡是血小板自主有序的死亡,其不是病理状态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采取的一种死亡过程.血小板凋亡是井然有序的过程,大量的分子及途径参与其中.线粒体在调节血小板凋亡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血小板凋亡过程中,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过度开放,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并导致多种线粒体蛋白,其中,线粒体内的Bcl-2家族对血小板凋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研究线粒体在血小板凋亡中的作用机制,对于研究血小板凋亡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植物花色苷对血小板凋亡通路中BCL2家族影响
目的 探讨花色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3-g)对血小板凋亡通路中BCL2家族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制备纯化血小板悬液;纯化后的血小板与终浓度为0.5、5、50μmol/L花色苷Cy-3-g孵育,胶原作为凋亡诱导剂诱导血小板凋亡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凋亡率,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抗凋亡蛋白BCL-XL,促凋亡蛋白BAK、BAX、BID及cleaved BID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花色苷能够明显增加血小板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5、50 μnol/L花色苷组BCL-XL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39±0.047)、(0.884±0.004)]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50 μmol/L花色苷组BAK、BAX、BID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BAK:(1.667±0.063)、(1.531±0.039),BAX:(2.271±0.165)、(1.895±0.018),BID:(1.861±0.231)、(1.311±0.121)]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花色苷能够通过调控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血小板凋亡.
-
脂多糖诱导血小板凋亡及 Toll 样受体4的介导作用
目的:探讨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 LPS)对血小板凋亡的诱导作用及血小板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在LPS诱导的血小板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取健康志愿者的新鲜静脉血,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制备洗涤血小板,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LPS组( L组)、TLR4单克隆抗体( TLR4 monoclonal antibody , TLR4mAb)预处理组( P组)及凝血酶组( T组)4组。各组均加入FcγRⅡ单克隆抗体封闭20 min;P组预先加入TLR4mAb,其余各组加入等量MTB缓冲液,室温孵育30 min;随后,L组及P组均加入LPS,T组加入凝血酶,C组加入等量的MTB,各组于室温下孵育30 min;裂解液裂解血小板,提取血小板蛋白,凋亡因子抗体芯片法检测各组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芯片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人血小板可以表达多种凋亡相关蛋白。与C组比较,L组显示36种血小板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升高( fold change >1畅50),包括促凋亡蛋白16种,抗凋亡蛋白8种,双向调控蛋白12种;与C组比较,T组可以诱导29种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高(fold change>1.50),其中促凋亡蛋白15种,抗凋亡蛋白6种及双向调控蛋白8种;与L组比较,P组凋亡相关蛋白中有29种表达下调(fold change<0.67),但与C组比较,仍有17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增高(fold change>1.50)。结论体外条件下,LPS可以通过内源性及外源性凋亡通路诱导人血小板发生凋亡,拮抗LPS-TLR4通路可能减少LPS诱导的血小板凋亡。
-
犀角地黄汤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免疫性骨髓衰竭血小板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对免疫性骨髓衰竭小鼠模型线粒体途径血小板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环孢素(CSA)对照组和犀角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小鼠建立免疫性骨髓衰竭模型.造模当天开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CSA对照组予CSA灌胃,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分别予犀角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灌胃.治疗后各组小鼠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ΔΨm)、细胞色素C(Cyt C)、磷脂酰丝氨酸(PS)、钙离子(Ca2+),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ak、半胱天冬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骨髓巨核细胞、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SA对照组、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小鼠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CSA对照组、 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ΔΨm、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明显升高(P<0.01),CSA对照组、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Cyt C、PS、Ca2+、Bax、Bak明显下降(P<0.05,P<0.01).电镜下CSA对照组、犀角地黄汤各剂量组巨核细胞、血小板结构损伤均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减轻.结论:犀角地黄汤治疗急性骨髓衰竭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血小板凋亡,且治疗效果与剂量有一定相关性.
-
儿童新诊断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凋亡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目的 研究儿童新诊断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血小板凋亡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 临床诊断明确的ITP患儿60例,其中13C阳性患儿30例,13C阴性患儿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血小板Caspase-3活性、磷脂丝氨酸(PS)外翻情况.结果 13C阳性患儿与13C阴性患儿相比,Caspase-3活性、PS外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诊断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血小板凋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没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儿童 新诊断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凋亡 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