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膳食与癌症关系的新发现
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绝大多数癌症是因吸烟、营养失调和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所引起.癌症流行病学专家认为,在所有癌症中有1/3与膳食因素有关,专家们还发现了膳食与常见癌症的一些特殊关系.
-
孩子行为怪异的根源
科研人员近研究证实,儿童出现的异常情绪或行为,除一些疾病引起的外,还与挑食、偏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密切.他们认为,偏食或挑食,使孩子体内某些营养成分过多或不足,影响了体内酶的激活及损害了大脑,后导致他们生理或心理出现异常.
-
过节就送健康礼
过春节送什么样的礼物能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作为一名健康传媒从业人员,自然把送健康课当成首选.针对每个家庭的人员素养、知识水平、健康状况等的差别送健康.主要有六个步骤:一、找问题,通过询问的方式帮助家庭成员寻找家庭中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譬如,晚饭后立即看电视、沉溺上网聊天、偏食、爱发脾气等.二、讲道理,运用权威医学专家的观点诠释问题的发展趋势,以及有可能成为哪些慢性病的诱因.三、除偏见,因为许多家庭的健康观是建立在不规范健康知识的基础之上,道听途说会对健康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
改改不良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害身体健康.起床先叠被在一夜的睡眠中,人体的皮肤会排出大量的水蒸气,被被褥吸收后,如不让其散发就立即叠被,易使被子受潮.
-
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病
关键词: 不良生活习惯 -
向右走浪费向左走饥饿
如今在日本,"三高人群"这个专有名词非常流行."三高人群"是指腰围在85cm以上的男性,和腰围在90cm以上的女性,以及"血脂异常"、"血压高"、"血糖值高"这三项当中被诊断有两项的人群.如果想督促有啤酒肚、暴饮暴食、不运动的人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只要说"这样下去,会得高血压和糖尿病",往往会被媒体认可,然后立即见效.
-
浅谈口腔疾病的预防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和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临床表明,现代生活质量提高和口腔及牙齿健康并不成正比,由于受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儿童牙病越来越多;人的寿命延长,要想完整、洁白的牙齿陪伴一生难度越来越大;口腔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从而出现心脏功能的一系列变化.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病人增进健康知识,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配合治疗与护理,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为了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能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康复,我们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对心脑血管病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脑血管疾病是病死率很高的疾病之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已获得社会的公认.对于此类疾病只靠单纯治疗,无法解决其根本问题,也无助于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生率.因此,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病人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已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了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病人不良生活习惯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系,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笔者对干部病房住院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人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
临床护士便秘患病率及其与亚健康症状关系的调查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因而也容易被忽视,在女性中较为常见.由于便秘使肠道内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被吸收进入血液,对人体各器官组织造成影响,导致头晕、乏力、心悸、烦躁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口臭、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等各种亚健康状况[1].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研究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2].据统计,中青年便秘发病率为1%~5%,老年人的便秘发生率为15%~30%,而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更显示了便秘的发病率高达20%[3].因此,高度重视便秘的预防及治疗是当务之急.由于临床护士作为女性的生理特点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再加上不良的饮食、不良生活习惯及心理、精神压力大等原因,容易出现便秘现象.为了解临床护士便秘的现状及便秘与亚健康状况的关系,我们于2008年3月-2008年5月对某市三级甲等医院500名临床护士进行了便秘与亚健康状况的调查.现介绍如下.
-
对高血压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尝试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为了使病人充分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并发症、危险因素和康复保健的重要性,以便做到合理用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充分利用"高血压病人之友"联谊会,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求知欲望,增加合理用药的知识.
-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患者数是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1].为了有效控制高血压病蔓延.预防并发症发生,需要医疗工作者,尤其是社区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向社区患者宣教高血压防治知识,干预其不良生活方式,为病人提供适当的能接受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干预,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群的服药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
顽固性失眠治疗体会
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夜生活、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引发失眠.中药调治有很好的疗效.但亦有一些难治性失眠,用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将临床验案四则体会报道如下.
-
浙江省舟山地区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分析
在生活环境的改变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下,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的发生逐年增加。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目前已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药物[1]。它能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中H+-K+-ATP酶的活性,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2]。为了解本地区PPIs的使用现状,收集并统计浙江省舟山医院为首的舟山地区三甲、二甲等4所综合性医院的有关资料信息。通过对该地区4所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间PPIs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以期对该地区此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常见骨肌慢性劳损性病变X线诊断
骨肌慢性劳损性病变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手工业者、办公族和不良生活习惯者,病变常位于肢体活动频繁部位的肌肉(腱)与骨骼附着部,慢性劳损多于年轻时期开始慢慢累积、中老年时期发病.
-
从病理学基础及听力学特点认识老年性聋
老年性聋是因听觉器官的衰老、退变而出现的双耳几乎呈对称的、缓慢进行的听力减退,属于生理范畴.其发生的年龄与发展的速度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取决于衰老的一切影响因素,即遗传、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一般是40岁开始出现症状,60岁~70岁老人听力减退者约占30%~40%,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一大疾患.
-
周围血管病自我保健
周围血管病主要是指四肢血管因不良生活习惯、其他疾病、外伤、感染、寒冷、血管畸形等原因所致血管内膜产生炎症,或血液本身发生病变,从而形成血栓,导致患肢供血不足或血液回流受阻的一组疾病.对在我院治疗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Ⅲ期)患者进行随机抽样,现报告如下.
-
应用中医理论对我院门诊慢性咽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用药分析
在北方地区春秋季节,由于雨水稀少、气候干燥,所以患慢性咽炎的人颇多.中医认为,此病属于“虚火喉痹”的范畴,多由于人体内出现气血郁结和淤滞痹阻而引发的.此病患者在发病之前,往往因脏腑受损或气血阴阳失调而使体内形成内伤,导致其体内的阴气亏虚.到了秋冬两季,干燥、寒冷的环境加重了体内阴气亏虚的症状.这样阴气难以制约,体内虚火上达喉部并熏灼咽喉,就引发了喉痹.而西医认为慢性咽炎是一种难治性咽喉疾病,是由细菌、病毒慢性感染或理化因素刺激引起的咽部粘膜、淋巴及腺体组织弥漫性炎症,临床上极为常见.主要病因是反复发作的急性咽炎、有害气体或颗粒的长期刺激、烟酒过度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鼻炎或鼻窦炎分泌物刺激,因鼻塞而张口呼吸等.(1)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但效果不佳,仍反复发作,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科与临床大夫合作,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方法共治300例并进行三种方法疗效比较.
-
密集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密集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控制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控制效果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化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有较好作用,提高了就医的依从性,有利于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
725例产后访视分析
目的:通过产后访视了解不良生活习惯在常住和流动产妇中发生的情况及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作用,为下一阶段的社区健康教育指明方向。方法:对2012年度出生后,居住在我辖区的725例产妇的产后访视记录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次访视时流动产妇组在室内空气不流通、产妇不注意清洁卫生、不注意新生儿清洁卫生、母乳喂养姿势不正确、捆绑新生儿手脚的不良习惯发生率明显高于本地产妇组。进行第二次访视时,两组产妇的情况明显改善且发生率相近。而纯母乳喂养率在流动产妇与本地产妇间、初次访视与第二次访视无明显差异。结论:产后访视可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1]。孕期通过加强对流动孕产妇保健知识的培训可以减少不良生活习惯的发生,应增强孕妇母乳喂养的信心,重视第一口母乳喂养,这样可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