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面部小切口在腮腺混合瘤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腮腺混合瘤是腮腺中发病率高的良性肿瘤,约占腮腺肿瘤的60%~70%,外科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方法。目前的手术切口选择常把手术切口设定在耳垂下颌角、下颌缘,以便隐藏手术切口,但手术切口要求比较长,导致手术区较大,术后面部反应较重,潜在损伤面神经的风险高,术中又要求行面神经解剖,使得整个手术时间较长。而我科采用在腮腺混合瘤皮肤表面直接小切口摘除肿瘤,手术时间短,又无面神经损伤,手术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
几种天然镇痛多肽的研究进展
疼痛是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以往临床治疗以阿片类和非甾体类镇痛药为主,但是对慢性神经源性等疼痛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且阿片类镇痛药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往往还伴随饱和性和依赖性等副作用.
-
一次性吸痰管在新生儿肛门闭锁筛查中的应用
助产士处理刚出生新生儿时,要对新生儿做详细体格检查[1],借助工具检查肛门是否存在先天性闭锁,然后抱示母亲及家属并告知有无畸形.产科临床一直采用玻璃肛表进行新生儿肛门闭锁的筛查,操作中发现存在以下缺点:①肛表易破碎、质地硬,深度不易掌握,过浅漏查肛门闭锁,过深潜在损伤肠壁的危险.
-
7种疾病更偏爱女性
1.红斑狼疮,女性至少是男性的9倍.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向健康组织发起了进攻,导致人体皮肤、关节和各种器官受到潜在损伤.它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是极度疲劳,头疼,关节、双脚、双腿、双手和双眼肿胀以及脱发.据美国红斑狼疮基金会统计,90%以上的红斑狼疮患者为女性,也就是说,女性至少是男性的9倍.患者发病年龄常较低,往往求医很多年得不到确诊,对健康造成长期的、显著的不良影响,当终确诊时,其肾脏可能已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潜在损伤风险防范及干预对策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发生潜在损伤原因及常见的潜在损伤,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包括加强病人家属的防范意识,强化综合素质,提高防范能力,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早期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
慢性疼痛及其与认知的关系
1 关于慢性疼痛的定义
慢性疼痛是涉及感觉、情绪和认知的多维度体验。一方面,它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与生理反应,例如组织或器官受损的病理症状;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生理反应,一种主观意义上的自觉症状[1]。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主观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即痛觉包括“感觉”与“情绪”两种成分;其中“感觉”的成分具备其它感觉的共性:即具有特定的感受器、要求适当的刺激、感受器定位分布、可鉴别刺激强度等;而“情绪”成分和防御反应的驱动力相关,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受经验因素的影响[2]。值得一提的是,很难给疼痛作出完满而明确定义[3]。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疼痛可在躯体受到威胁时提供警报信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保护功能;在病理条件下,疼痛具有普通疾病的共同症状,常与情绪反应、自主神经活动、运动反射等交织在一起,给主体造成痛苦。在临床上,按持续时间不同,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不足一个月称为急性疼痛,例如损伤、外科手术等创伤造成的疼痛。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的称为慢性疼痛。该类疼痛无生物学价值且持续时间长于组织愈合的时长[4]。此外,通常是躯体及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疼痛医学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什么是疼痛?1980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研究显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约80%至少有一种慢性疾病,且较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易诱发疼痛,故老年慢性疼痛发生率在25% ~50%,其中45% ~80%的患者因疼痛症状严重及其所伴随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1],需要接受长期的疼痛治疗和身心护理.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是大多数疾病共有的症状,是人类共有且个体差异很大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疼痛包括感觉和情感两个成分,其确切机制还不明确,多种潜在机制可能介导了这一病理过程,包括异位冲动,神经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的表达及其功能改变等.
-
氨酚曲马多用于疼痛治疗的现状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体验,急性疼痛常伴有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和代谢等系统改变,慢性疼痛可导致心理和精神障碍.镇痛的目的不仅仅是消除患者疼痛,改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样还要求减少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减低费用和缩短住院时间.但由于疼痛产生的机理较为复杂,包含了多个环节、多条调控通路,迄今没有一种镇痛药能治疗所有类型的疼痛而不带来不良反应.因此,多模式和平衡镇痛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将作用机制不同、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发挥镇痛的协同作用,降低单一用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1],还可能提高对药物的耐受性、加快起效时间和延长镇痛时间.氨酚曲马多就是这一概念的体现.
-
MAPK级联通路与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敏感化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病理性疼痛包括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元可塑性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1].外周和中枢的敏感化是疼痛产生的病理基础,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和细胞的可塑性改变是敏感化产生的重要机制.
-
更新观念正确实施疼痛护理
疼痛是各种强烈的刺激(称为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损伤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也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1994 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会.疼痛是临床医学所面临的常见的症状,因而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疼痛应该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一个症状.由于疼痛症状的普遍性及疼痛给患者所造成的多方面损害,国际医学上已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并有将疼痛与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一起作为患者进行评估和记录的趋势.
-
骨科疼痛诊疗分级评分法分析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被世界疼痛学会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1].临床实践中骨科患者的疼痛症状普遍存在,而且强度一般较高,有的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是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正确认识与评估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对于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意义深远.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的疼痛正确认识分析并进行分级评分是临床医师进行疾病诊治及合理治疗的重要条件.本文对骨科临床实践中常用的疼痛检查及分级评分方法做一归纳分析,为迅速有效地诊断疾病和评估患者的疼痛提供参考.
-
细致护理在新生儿毛细血管足跟采血中的综合应用
新生儿毛细血管足跟采血法因具有快速、安全、易操作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产科、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血糖监测、新生儿疾病筛查、血胆红素监测及血气分析中.是新生儿血样采集中常使流用的一项操作.[1]但采血过程中,会给新生儿带来疼痛、紧张、采血部位的破损还可能引起局部水肿、感染.所以,通过细致护理大程度的减少对新生儿的不适和潜在损伤,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