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哌甲酯治疗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与执行功能改善的关系
目的:探索哌甲酯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核心症状与执行功能改善的关系.方法:选取8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ADHD诊断标准的门诊患儿,用哌甲酯控释剂开放治疗,经1~3周的剂量调整,以适剂量继续治疗4周.采用ADHD评定量表(ADHD-RS-Ⅳ)评估核心症状,操作性测查Stroop色词命名测验、Rey复杂图形记忆任务、数字广度、汉诺塔任务、连线测验、言语流畅性和生态学行为评定量表(BRIEF)评估执行功能,分析ADHD-RS-Ⅳ减分与执行功能改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ADHD-RS-Ⅳ总分和分量表减分与Rey复杂图形记忆任务延迟结构得分改善分呈低度相关(r =0.19 ~0.24,均P<0.05);与BRIEF量表减分呈低至中度相关(r=0.19~0.66,均P<0.05),注意缺陷分量表减分与BRIEF量表的总分、元认知指数(MI)及4个因子减分、BRI及抑制因子减分呈中度相关(r=0.51~0.69,均P<0.05),多动冲动分量表减分与BRIEF量表的BRI及抑制因子和中度相关(r =0.54 ~0.64,均P<0.05).结论:哌甲酯治疗后ADHD核心症状与执行功能的改善存在相关关系.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服用单剂量哌甲酯后脑电α波的变化
目的:通过观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服用单剂量哌甲酯后其脑电α波的变化,及其用药后是否达到正常水平,探讨ADHD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所有ADHD儿童来自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正常儿童来自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附近学校,各110例.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encephaloflutuographtechnology,ET) ,对符合DSM-Ⅳ中ADHD 诊断的患儿在服用哌甲酯前及服药后(10 mg)2 h 及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的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用药后:主频明显变快[(8.97±0.94)Hz vs.(9.40±0.99)Hz ,P=0.000];各导联8 Hz优势几率明显下降[(27.08±13.04)%vs.(23.50±13.66)%,P<0.05];全脑10 Hz平均优势几率呈上升趋势[(28.83±14.90)% vs.(30.64±16.66)%,P=0.06];全脑11 Hz平均优势几率明显上升[(12.35±10.50)% vs.(13.90±12.73),P=0.047];全脑平均熵值(Qm)明显降低 [(0.72±0.11)vs.(0.69±0.12),P<0.001].(2)用药后,主频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 [(9.40±0.99)Hz vs.(9.67±0.92)Hz,P<0.001],8 Hz全脑平均优势几率仍高于健康对照 [(23.50±13.66)% vs.(18.19±12.27)%,P<0.001],10Hz各脑区平均优势几率与健康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64±16.66)% vs.(34.24±17.13),P>0.05],总熵值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 [(0.69±0.12)vs.(0.65±0.11),P<0.05].结论:通过观察ADHD患儿单次服用哌甲酯前后两种状态脑功能的变化,提示单剂量哌甲酯可使ADHD患儿脑电图趋向正常,可使其脑有序度提高、低功效状态改善.
-
单胺氧化酶A基因单体型预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哌甲酯治疗的反应
目的:研究单胺氧化酶A基因(MAOA)变异对哌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9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汉族ADHD男孩为研究对象,经2~4周的哌甲酯开放剂量滴定,至增加剂量没有进一步临床改善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作用时获得佳治疗反应.平均终末剂量(17.5±7.7) mg/d.在基线和获得佳剂量后使用ADHD评定量表(ADHD-RS)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评估行为变化,以ADHD-RS减分作为主要疗效评估指标,Conners多动指数(CIH)减分作为次要疗效评估指标.患者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MAOA 30bp VNTR,T941G和C1460T多态性.结果:本研究未能发现单个多态性与哌甲酯治疗反应的关联(P>0.05).但是单体型分析发现具有3TC单体型的患者ADHD-RS总分下降明显多于携带3GT和4TC单体型[(22.8±11.4) vs.(8.7±9.2) vs.(11.0±10.6),P<0.05)],携带3TC单体型患者对哌甲酯治疗反应优于未携带3TC单体型患者,ADHD-RS和CIH量表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效应值r=0.40 ~ 0.60).两类单体型患者的差异在多变量方差分析中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MAOA基因多态性与哌甲酯治疗ADHD的临床反应存在关联,携带3TC单体型患者更有可能有较好治疗反应.
-
哌甲酯对ADHD患儿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哌甲酯对ADHD患儿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变化特征及其心理学意义.方法:记录28名ADHD患儿执行持续性操作测试的ERP和行为学结果,未服哌甲酯及服哌甲酯后2小时分别检测.根据行为学表现,将ADHD患儿分为哌甲酯治疗有效组和哌甲酯治疗无效组.对两组服哌甲酯前后的ERP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组服哌甲酯后2小时的行为学表现好转,NOGO-P3波幅显著增高(服药前后Fz导联分别为20.3±11.4μv,30.2±10.8μv,t=2.18,P=0.040);治疗无效组服哌甲酯后2小时的行为学无明显变化,NOGO-P3波幅无明显变化(服药前后Fz导联分别为23.5±12.0μv,25.9±14.0μv,P=0.600);两组服哌甲酯前后NOGO-N2波幅均无明显变化(P>0.05).未服哌甲酯时,有效组与无效组的行为学及ERP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甲酯治疗有效组服药后NOGO-P3波幅显著增高,患儿反应抑制能力改善;哌甲酯治疗无效组服药后NOGO-P3波幅无明显变化,不能改善患儿的反应抑制能力.
-
感觉统合训练与哌甲酯治疗ADHD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和哌甲酯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8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感觉统合训练组(SI组)及哌甲酯组(M组),SI组只给予感觉统合训练,M组只给予哌甲酯口服,7周后(20次后)做评估.结果:SI组治疗前conners多动指数为(20.4±4.1)分,治疗后下降为(9.8±2.5)分.M组治疗前conners多动指数为(19.8 4-4.0)分,治疗后下降为(13.5 ±3.4)分.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治疗ADHD疗效较好.
-
哌甲酯控释片治疗Tourette综合征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致精神病症状一例
患儿 男,12岁.2001年(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自主眨眼、努嘴、扭颈、嗓子出声,未予治疗,症状反复波动.2003年上小学后抽动症状无改善,又出现明显的多动、冲动及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与人际交往.
-
奎硫平治疗Tourette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16岁,汉族.自6岁时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不自主快速清嗓子,并以喉咽部疾病曾在多家综合医院就诊而未见效.7岁时动作明显增多,反复且不能自控地甩头、举手、单足跳跃、说脏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下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动症,予哌甲酯治疗(大量10 mg/d)6个月,症状无好转且进一步加重,故停药.
-
发作性睡病合并抑郁症一例
患者男,24岁,因生活懒散,夜眠差,凭空视物4年,于2010年12月8日就诊于我院.2006年1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低落,自卑,生活懒散,不愿出门,入睡困难,睡眠浅,有时半睡半醒间,用力捶床、踢床等,次日晨回忆当时看见有人用刀捅自己,每月出现2~3次.白天常瞌睡,不能工作.偶尔清晨似睡似醒时,感到肢体无法活动.进食增多.当地精神病院诊断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先后予文拉法辛、利培酮、奎硫平、奋乃静、力复君安、奥氮平治疗(具体剂量不详),疗效均不佳.2010年10月,睡眠差加重,每晚用力捶床和踢床,称看见鬼神,白天瞌睡.发病以来,无明显兴奋话多、乱花钱,无疑人害、疑人跟踪等.母亲患精神分裂症.体格检查:体型偏胖,余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入睡前幻觉,诉闭上眼能看见鬼神或被刀捅等恐怖场景;存在关系妄想;情绪低落,觉得生活没意思.外院头颅CT显示正常.入院后,多导睡眠监测示睡眠效率低(57%),Ⅰ期睡眠增加(21.4%),Ⅲ期睡眠减少(8.5%),睡眠相关呼吸事件0次;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5次)示平均睡眠潜伏期10 min,3次快动眼时相睡眠;脑电图正常.诊断:抑郁症;发作性睡病.予帕罗西汀20mg,睡前口服,治疗入睡前幻觉;劳拉西泮2 mg,睡前口服,改善睡眠.2d后,入睡前幻觉明显减少,睡眠改善.予哌甲酯缓释片18 mg/d治疗白天嗜睡,嗜睡减轻,但入睡前幻觉增加.停用哌甲酯缓释片,入睡前幻觉消失,白天稍感困倦.19d后出院,入睡前幻觉消失,白天无明显困倦,抑郁情绪改善,随访中.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进展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其患病率国外报道为0.09%~14.30%,国内报道为2.59%~7.25%[1].ADHD的治疗始于20世纪30年代,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4%~50%可延续至成人期[2],故对该病的治疗还远未完善.对此,我们对ADHD近年的治疗进展加以总结和介绍.一、药物治疗1.中枢神经兴奋剂(以下简称中枢兴奋剂):主要有哌甲酯、右旋苯丙胺和匹莫林.数十年的研究已证实了这类药物的短期疗效,其有效率为65%~75%[3].近年来,应用中枢兴奋剂对ADHD伴有合并症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在这类研究中,该类药物显现以下特征:(1)不能确定焦虑障碍是否降低中枢兴奋剂对ADHD的疗效,但ADHD症状好转后可缓解焦虑症状[4,5];(2)未发现抑郁症状对中枢兴奋剂疗效的干扰,而ADHD症状好转后可缓解抑郁症状[4];(3)对合并抽动障碍者,分别使用大剂量哌甲酯(70~90 mg/d)和右旋苯丙胺(40~45 mg/d)至2~3周时,抽动症状均明显加重,但再继续使用1周后,哌甲酯组的抽动症状减少至与安慰剂组相同水平,右旋苯丙胺组虽也有症状减轻,但仍明显高于安慰剂组[6];(4)对伴品行障碍和攻击行为者,该类药物可减少躯体或言语攻击及反社会行为、改善人际关系,且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相当于哌甲酯0.3~0.6 mg·kg-1d-1)[7].(5)对伴轻至中度精神发育迟滞者,如存在ADHD核心症状而非通常的行为紊乱,该类药物可缓解ADHD症状;但对重度迟滞患者的疗效则不肯定[4].
-
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认知功能影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使用提示性持续操作测试任务,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服哌甲酯前后分别进行检测,评价哌甲酯对ADHD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
-
认知促进药物的研发现状及思考
认知促进药物是一类可以增强和改善认知能力的药物.该类药物目前除应用于改善疾病导致的认知损害(如阿尔茨海默病、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及睡眠障碍性疾病等)之外,部分健康成年人因职业需要(如战争状态的军人、夜班工作者等)对该类药物的需求也日趋增加.本文将就该类药物目前的临床应用资料进行总结,并对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针对不同靶点的新型认知促进药物进行分类介绍.
-
哌甲酯治疗发作性睡病患儿IGFBP-3水平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哌甲酯治疗发作性睡病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方法:选择确诊的发作性睡病患儿30例为观察组,给予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4个月,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治疗前后IGFBP-3水平.另选择同期正常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IGFBP-3水平的差异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IGFBP-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IGFBP-3水平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哌甲酯治疗发作性睡病可使患儿IGFBP-3恢复正常水平,可认为经有效治疗发作性睡病可能不影响患儿的身高及智能发育.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哌甲酯 -
Alza公司的哌甲酯在美国上市
-
盐酸哌甲酯在血浆中的稳定性及其药动学研究
研究哌甲酯(MPH)在人血浆中不稳定性,建立HPLC-MS/MS测定方法并运用于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HPLC及LC-MS/MS法考察哌甲酯在醇、水、血浆中的稳定性及甲酸水溶液处理对哌甲酯降解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于新鲜制备的人血浆样品(200 μL)中立即加入2%甲酸水溶液10 μL,能够抑制血浆中血浆酯酶的活性.以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甲醇(54∶46)为流动相;使用Sapphire C18柱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及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检测离子为m/z 234.2 →84.1 (MPH),m/z 260.3→ 183.1(普萘洛尔,内标).哌甲酯血浆浓度测定线性范围为0.035~40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准确度为± 2%之内.应用此法研究了6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哌甲酯36 mg后药动学特点.所建方法能准确测定人血浆中哌甲酯的血药浓度,可用于哌甲酯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
县医院麻醉镇痛、精神药品的临床应用分析
为更好了解药剂科对精神、麻醉镇痛药品的监督管理及医生的用药习惯,特对门诊处方中含精神药品的布桂嗪(强痛定)、哌甲酯、安定类和麻醉镇痛药品利用进行回顾性调研,以示药师的作用是否到位,同时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精神、麻醉药品提供参考依据.
-
我院麻醉镇痛药、安定类、哌甲酯和强痛定的临床利用调查
药物利用研究的目的是力求实现用药的合理化,防止误用、滥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中毒事件的发生,以获得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为更好了解药剂科对精神、麻醉镇痛药品的监督管理及医生的用药习惯,特对我院门诊处方中含精神药品的布桂嗪(强痛定)、哌甲酯、安定类和麻醉镇痛药品利用进行回顾性调研,以示药师的作用是否到位,同时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精神、麻醉药品提供参考依据.
-
哌甲酯联合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哌甲酯联合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多动症患儿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哌甲酯(1片,q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智力糖浆(15 mL,tid)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视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及Conner行为评定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综合注意力商数(FAQ)、综合反应控制商数(FRC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多动指数、身心、焦虑、行为、冲动及学习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甲酯联合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行为及认知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发作性睡病35例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的睡眠发作综合征,患者在走路、吃饭、工作时不能自控地睡眠,可伴有猝倒症、睡眠瘫痪和催眠期幻觉等.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心理治疗加哌甲酯(利他林)、苯丙胺、麻黄碱、咖啡因等药,但效果欠满意.我院采用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发作性睡病35例,效果满意.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46例
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活动过多,主动注意力涣散,学习和记忆障碍,与人交往易冲突为主要特点.1993~2000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4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46例均参照文献[1]确定诊断,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6~13岁,平均8.8岁;病程2~6年,平均4.22年.2 治疗方法2.1 西药治疗口服哌甲酯片,每次3.5 nmg,于早、中饭前30min各服1次.周休及节假日停服.
-
穴位循经按压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循经按压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 将153例多动症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7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循经按压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哌醋甲酯口服.用ICD-10标准作出诊断,用CCMD-3诊断与评分标准作出病情分级,参考CPT注意测验作为有注意障碍的客观指标,参考CRT标准化自动化智测筛除低智并平衡智力因素对观察的影响.2组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 循经穴位按压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好,患儿易接受,可避免多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