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脏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及肝脏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刘冲;李霄;李海;贡其星;李扬;王震;张智弘

    目的 探讨肝脏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MALT)淋巴瘤和肝脏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例肝脏原发MALT淋巴瘤和2例肝脏假性淋巴瘤患者资料,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编码小RNA,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MALT1基因,采用免疫球蛋白(Ig)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分析克隆性基因重排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MALT淋巴瘤,肿瘤结节状浸润汇管区,浸润及包绕周围肝组织并融合成结节或片状,多量小胆管陷入、散布其间伴淋巴上皮病变.瘤细胞围绕增生的淋巴滤泡,主要为中心细胞样和单核样B细胞,其中1例可见簇状上皮样组织细胞.瘤细胞CD20和PAX5阳性,不表达CD5、CD23、CD10、bcl-6及cyclin D1.2例肝脏假性淋巴瘤,病灶呈境界清楚的孤立性结节,其中1例可见部分纤维包膜.小胆管仅见于病灶周边,且缺乏淋巴上皮病变.淋巴组织增生以淋巴滤泡增生为主,缺乏明显异型性和单核样B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增生的淋巴组织由B细胞和T细胞混合.Ig基因重排检测发现,3例肝脏原发MALT淋巴瘤呈单克隆性B细胞增生,而在2例假性淋巴瘤示多克隆性增生.FISH检测发现2例MALT淋巴瘤存在MALT1基因断裂.所有病例EBER原位杂交均为阴性.结论 肝脏原发MALT淋巴瘤和假性淋巴瘤均属肝脏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两者具有重叠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互为首要鉴别诊断.综合分析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有助于区分两者.

  • 回盲部假性淋巴瘤一例报告

    作者:张崇广;明菊梅;张印军

    患者女,37岁,主因阑尾切除术后2年右下腹疼痛2个月于2009年6月9日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下腹部一包块伴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烧,在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考虑为"腹腔异物",即来我院就诊以"右下腹包块"收住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查体未见异常.

  • 肺结节性淋巴组织增生一例

    作者:牛小伟;贺生亮;陈德;马敏杰;韩彪;张瑜

    患者男,61岁,2011年12月12日主因行胸部CT平扫检查时发现右肺下叶阴影入院,体查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IgG 30.00 g/L,余正常.风湿全套检查示nRNP抗体、抗Sm抗体呈弱阳性,余未见异常.头颅+胸部+上腹部CT平扫检查示右肺下叶肿块影,密度均匀,轮廓不规则,边缘毛刺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头颅、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双侧支气管各段通畅,未见新生物;(2)支气管慢性炎症改变.遂于2011年12月14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见右肺下叶内有一直径约5 cm的黄褐色病灶,质较韧,边界清楚,未累及脏层胸膜.

  • 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陈蕊;漆学良;雷浪;张明;丁卫江;涂江龙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s,PCNSL)是指发生于脑、脊髓、脑脊膜等处的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组织肿瘤,无系统性淋巴瘤的表现,约占颅内恶性肿瘤的3%[1],多为B细胞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多见于面部中线结构附近,而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者较少见.现报道1例误诊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NK/T细胞淋巴瘤.

  • 肺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宋伟;李丽萍;严洪珍

    目的研究肺淋巴增生性疾病(LPD)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5例肺淋巴增生性疾病(25例行X线胸片、腹部B超或CT检查,12例行胸部CT检查,13例行气管分叉和肺内病灶体层检查,1例行胸部MR检查)的影像、临床与病理所见.结果 2例肺假性淋巴瘤表现为进展缓慢的含支气管气像的双肺多发大片浸润实变,无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肺淋巴瘤样肉芽肿(LYG)的胸部影像表现为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和肿块,2例病变内可见低密度,1例可见支气管气像,3例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初期未见,而在晚期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大量胸腔积液.16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D)均有肺门、纵隔多组淋巴结肿大,伴有双肺小结节网状改变10例,少、中量胸腔积液5例,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2例,肺内单发或多发斑片或实变8例,其中4例证实有明确的继发感染. 3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病的胸部表现为边界光滑的前纵隔肿块,1例表现为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15例AILD患者有肝脾肿大,8例AILD患者有明确的腹腔淋巴结肿大,1例 LYG有肝脾肿大,1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病有肝脾及腹腔淋巴结肿大,其余患者腹部B超或CT正常.结论虽然肺淋巴增生性疾病各类型的临床与影像表现各有特点,终仍需依靠活检病理确诊.

  • 肺内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作者:宋伟;严洪珍;王立

    目的 研究肺淋巴瘤和肺假性淋巴瘤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8例肺淋巴瘤均行X线胸片、腹部B超或CT检查,其中6例行胸部CT、2例行气管分叉体层和肺内病灶体层检查;2例肺假性淋巴瘤均行X线胸片、气管分叉体层及肺内病灶体层检查。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8例肺淋巴瘤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肺结节、肿块,7例病灶边缘呈棉絮状或周围呈磨玻璃样,2例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1例可见空洞。2例合并有双肺多发斑片,2例合并双肺细网状结构或磨玻璃样变,1例合并双肺多发粟粒结节。2例肺假性淋巴瘤表现为含支气管气像的双肺多发大片浸润实变,无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肺淋巴瘤影像表现多样,结节或肿块型的病灶边缘棉絮状或其周围呈磨玻璃样,多合并肺内斑片、肺间质变。但终诊断依靠病理。

  • 皮肤假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与基因重排的检测

    作者:王玲;张理涛;吴景良

    目的:探讨皮肤假件淋巴瘤(CPL)的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特点.方法:对28例皮肤假性淋巴瘤(CPL组)和10例扁平苔藓(对照组)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皮损中CD3、CD20及CD45RO的表达情况,并应用PCR检测T细胞受体(TCR)-γ和IgH基因重排情况.结果:CPL组真皮浅层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其中以CD3及CD45RO阳性表达为主的共13例,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膜,为T细胞CPL;以CD20阳性表达为主的共15例,阳性染色丰要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为B细胞CPL.TCR-γ基因重排时,CPL组与对照组中出现smear带的分别为8例和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IgH基因重排时,CPL组和对照组出现smear带者均为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结论:CPL组织真皮浅层内主要表达CD3、CIM5RO的T细胞和表达CD20的B细胞;TCR-γ和IgH基凶重排检测在鉴别CPL良恶性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 CT诊断鼻咽部假性淋巴瘤1例

    作者:康厚艺;张伟国;高洋

    病例 男,14岁.因“打鼾、鼻阻2年”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打鼾,鼾声较小,无夜间憋醒.白天无倦怠.患者一直未正规诊疗,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黄褐色脓痰,痰中带少量血丝,睡眠较差.专科检查:双侧后鼻孔见粉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新生物悬于咽后壁,咽后壁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MRI示:鼻咽顶后壁见条状等T1长T2信号影,表面见多发不规则突起,增强后病变明显均匀强化,鼻咽腔及口咽腔明显变窄.

  • 肺炎性假瘤24例误诊分析

    作者:张峻

    收集本院1990~1997年收住、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24例的误诊情况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 24例术前误诊为肺癌20例,结核2例,良性肿瘤1例,误诊率95.8%。误诊时间5天~20年。男20例,女4例,年龄18~69岁。临床表现:咳嗽18例,胸痛8例,低热7例,咯血或痰中带血5例,体检发现4例。胸片(包括断层)所见:24例中以圆形、椭圆形块表现20例,炎症或支气管狭窄表现4例。块影伴分叶、飞刺4例,密度增高6例,肺门肿块4例,边缘光整6例,未见空洞、钙化。块影直径2~12cm。无纵膈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肿大。CT检查的15例中提示肺癌8例,结核、良性肿瘤及炎症分别为2、3、2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6例中提示肺癌可能3例。病变部位:左下叶10例,右下叶9例,右上叶5例。病理分型:根据张氏[1]的分型标准,本组17例病理分型是:①假乳头状瘤型2例;②纤维组织细胞瘤型9例;③浆细胞肉芽肿型2例;④假淋巴瘤型4例。

  • 肺假性淋巴瘤一例

    作者:徐勋华;王夏武

    病例资料 患者,女,64 岁,2 个月前体检透视发现右上肺阴影,无咳嗽、咳痰,无咯血、胸痛、胸闷,无畏寒、发热等症状.患者近2 个月未行特殊处理,到上级医院会诊,建议手术.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均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正常.

  • 双能量CT对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性质判定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雪君;赵卫;郑凌琳;张帆;杨亚英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扫描后碘图中碘浓度及碘图CT值(Overlay值)在结直肠癌转移淋巴结与炎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双源双能量CT扫描,分别将双能量动、静脉期增强扫描图像调入双能后处理软件“Liver VNC”,测量局域淋巴结实性部分的动、静脉两期的CT强化值、碘浓度及Overlay值.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共检出105枚局域淋巴结,结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56枚,反应性增生49枚.结直肠癌转移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动、静脉期强化CT值分别为(32.67±11.99)、(38.30±14.65)、(35.48±13.55)和(37.08±15.57)HU;碘浓度分别为(1.58±0.81)、(3.17±1.07)、(1.85±0.90)和(3.56±1.38) mg/mL;Overlay值分别为(35.41±14.66)、(59.58±21.20)、(41.19±14.74)和(65.52±21.46) HU.结直肠癌转移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之间动静脉期碘含量及Overlay值及动脉期强化CT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强化CT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动静脉碘浓度诊断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高(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73.2%,AUC为0.895).结论:动脉期碘浓度结直肠癌转移淋巴及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影像鉴别诊断价值优于动、静脉期的于Overlay值及强化CT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