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是一种发生在结内或结外异质性明显的成熟T细胞肿瘤.非特殊型PTCL属于一类排除性诊断,即除去包括NK/T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鼻型、肠病型、肝脾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蕈样霉菌病等特指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以外的诊断类型,目前尚不能进一步分型.
-
不同呼吸控制方法对冠状动脉CTA成像质量的研究
在中国冠心病人群中,据文献报道[1]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极高特异度,可用来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排除性诊断.但是研究显示仍有高达12%的冠状动脉节段不能满足影像学评价[2].主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壁的严重钙化以及运动伪影,在影响其图像质量的主要原因中,呼吸运动伪影高居第一[3],由于冠状动脉管径较小,即使很小的呼吸运动伪影也可以造成检查的失败[4].目前国内外文献集中在心率对冠状动脉CTA的成像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而关于呼吸控制对冠状动脉CTA成像质量影响的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对比观察三种不同方式的呼吸控制训练方法,探讨不同呼吸控制训练方法对提高冠状动脉CTA检查成功率及图像质量的影响,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
妊娠合并成人斯蒂尔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的罕见临床综合征,可于妊娠期首次发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高热、皮疹、关节痛等,无特异性辅助检查可确诊本病。该病的诊断为排除性诊断,需鉴别由感染性疾病、肿瘤及风湿类疾病引起的相似的临床表现。目前,妊娠和AOSD的关系尚不明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近期收治1例妊娠合并AOSD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5月—2012年5月间消化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2例,经过心理、药物及一般治疗。结果42例得到基本治愈;16例症状缓解;4例无效。治愈率67%,有效率93%。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常见病,诊断系排除性诊断,治疗上主要是经验性、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
-
欧美国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意见介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结合,导致血小板被网状内皮系统(主要是脾脏)破坏,出现持续性血小板减少.目前ITP的诊断仍只是排除性诊断,尚无临床或实验室明确的诊断指标.近欧美制定了有关成人慢性ITP的诊治指南[1,2],为促进交流,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
巨细胞病毒(Cytomeglovirus,CMV)属疱疹病毒,是一种遍布世界的感染因子.巨细胞病毒在肝炎中的地位国外资料早已有报道[1],并且已应用其抗体的检测做为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排除性诊断.长期以来,随着各种血清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原发性感染,再发性感染以及与其它病毒性肝炎病毒合并感染模式及与慢性肝炎、肝癌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
可疑药物性肝损伤肝组织学改变的系统评估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药物性肝损伤被认为是一个排除性诊断。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药物性肝损伤的肝组织学特征及其与生化指标和预后的关系尚未明确。由药物性肝损伤协作网发起的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的入组患者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Kleiner等获取了249名怀疑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肝组织,将其病理学特征进行分类,并系统地评估其组织学改变。分析组织学特征在不同临床类型肝损伤中的发生率,并确定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与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常见的组织学特征是急性和慢性肝炎,发生率分别为21%、14%,急慢性胆汁淤积发生率分别为9%和10%,胆汁淤积型肝炎为29%。相对于胆汁淤积型的患者,128名表现为肝细胞受损者其肝组织中表现出更严重的炎症、坏死、凋亡,以及更常见的肝小叶紊乱、玫瑰花状形成及出血。相反地,73例淤胆性损伤患者的组织学表现为更常见的胆栓及胆管缺乏。46例严重或致死性肝损伤患者与更高程度的坏死、纤维化分期、微泡脂肪变性及胆管反应相关。而嗜酸粒细胞和肉芽肿在轻度损伤中更为常见。该研究介绍了一种在药物性肝损伤中评估肝组织学的方法,并且证实了病理学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这为今后研究药物性肝损伤的病理与预后奠定了基础。
-
点评
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诊断是临床极具挑战性的难题,由于无法预测,特异质性 DILI 尤为如此。基于详细病史、血液生化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组织学检查等合理应用的排除性诊断,是目前 DILI 诊断的基本策略。因此,系统性地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肝损伤的病因,是建立 DILI 诊断的基础。指南中提出的根据 R 值(DILI 可分为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或混合型)进行分类排查,有助于更高效率地系统排查可能的病因,进行鉴别诊断。由于 DILI 可表现为目前已知的所有肝损伤类型,肝组织学检查在 DILI 的诊断中并非强制性要求,其价值通常可作为证实其他诊断或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如需鉴别自身免疫性肝炎。
-
消化道动力状态超声观察的价值探讨
在目前日益增多的胃病患者,包括大量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现多采用排除性诊断和经验性治疗.本院1998年2月~2002年1月,通过大量胃充盈超声检查着重对胃张力状态的观察,尝试从超声角度给临床提供有意义的FD诊断依据.现将该类疾病超声表现及临床疗效观察和部分胃镜对照分析,旨在阐明FD超声表现及超声对FD的诊断价值.
-
胃黏膜血清检测技术及Hp-IgG抗体在萎缩性胃炎、胃癌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诊断价值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状态,且萎缩的程度和部位与胃癌的风险密切相关。由于普查不系统以及缺乏敏感度高、特异度强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大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因此胃癌仍然是与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胃癌高危人群的预测及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1]。消化不良占胃肠病门诊患者的30%,而其中40%~60%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FD的诊断是一排除性诊断,需要行胃镜活检等其他诊断,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患者遭受一定的痛苦。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可应用于胃癌早期筛查或反映胃功能状态的简单、可靠、无创或微创的检查方法。近年来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 pepsinogen, PG )Ⅰ、PGⅡ、胃泌素?17( G?17)和H.pylori?IgG(Hp?IgG)抗体筛查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了解肿瘤发生前胃黏膜的状态,使早期发现和诊断胃癌成为可能。本试验通过比较分析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癌患者、FD患者及正常人群的血清PGⅠ、PGⅠ/Ⅱ比值( PGR)、G?17水平及Hp?IgG抗体阳性率,全面判定胃功能状态,了解上述检查可否作为胃癌筛查或高危的预测指标,以及与FD间的关系。
-
一种较p63特异性更高的鉴别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和其他皮肤恶性梭形细胞肿瘤的标志物--p40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 AFX)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皮肤肿瘤,常累及老年人受日光照射的头颈部皮肤。典型的AFX由增生的恶性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构成膨胀性或浸润性的结节状结构,位于紧靠表皮的真皮层中,累及皮下组织罕见,瘤细胞怪异,多形性显著,核分裂丰富。鉴别诊断包括低分化梭形细胞鳞癌( SpSCC)、梭形细胞黑色素瘤、平滑肌肉瘤和血管肉瘤等。目前对于 AFX的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仍存在争议,该病是一种排除性诊断(需广谱CK、S-100、肌源性标志物和血管标志物均阴性),若误诊造成的后果将非常严重。AFX罕有复发或转移,属惰性生物学行为,外科切除即可,而其他需要鉴别的恶性梭形细胞肿瘤的复发/转移率高于AFX。其他病变通过S-100、desmin、CD31等免疫标记较易鉴别,在少见情况下SpSCC中CK可阴性,且p63的阳性率高只有83%,特异性不足,在AFX中可有9%的阳性率。近年来,有关食管、头颈部、肺等部位的鳞状细胞癌的研究显示p40较p63有更高的特异性,因此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104例皮肤恶性肿瘤(包括中分化鳞状细胞癌27例、SpSCC 26例、AFX 27例、梭形细胞黑色素瘤24例)中p40的表达,并比较p40与p63在鉴别AFX和SpSCC的准确性差异,结果显示 p40与 p63在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均为100%,在 SpSCC 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1%和92.3%,在AFX中的阴性率分别为100%和70.4%,在梭形细胞黑色素瘤中二者均有少数病例呈局灶弱阳性表达。统计学分析显示:p40和p63在诊断皮肤SpSCC方面具有相同的敏感性,但p40的特异性高于p63(P=0.01),其阳性染色更支持Sp-SCC,而非AFX。
-
CD163在皮肤梭形细胞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皮肤恶性梭形细胞肿瘤种类较多,如非典型纤维黄色瘤(AFX)、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SCC)、梭形细胞/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DFSP)和平滑肌肉瘤等,这些恶性梭形细胞肿瘤的形态学诊断有时比较困难.一般来说,AFX是一个排除性诊断,是根据免疫标记CK和S-100蛋白表达阴性,而组织细胞标记物CD68表达阳性而做出的诊断.
-
抗肿瘤药物的肺毒性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肺毒性,是引起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方案不断产生,由于更多的病人使用这些药物,与之有关的急性呼吸衰竭也逐步被认识到。医生掌握了一些抗肿瘤药物肺毒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但是抗肿瘤药肺毒性的诊断是复杂的,抗肿瘤药物肺毒性是排除性诊断,还有其它呼吸衰竭的原因应当排除。这些情况根据临床表现和放射学表现不容易鉴别,还有些病人要接受多种抗肿瘤药物,要识别哪种药物引起的肺毒性还是比较困难的,有的病人需要开胸肺活检才能排除其它疾病。尽管遇到这些困难,接受过化疗药物的病人,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肺炎和呼吸衰竭,还是应该考虑的,停用疑似肺毒性药物加用激素治疗可使病人病情迅速改善[1]。
-
母乳性黄疸患儿γ-GT与AKP的变化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而母乳性黄疸又是新生儿黄疸较常见的病因,尤其是延迟高胆以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占第一位[1].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尚无特异指标 ,主要靠排除性诊断.本研究对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酶(AKP )活性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培菲康联合茵桅黄颗粒口服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新生儿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在临床较为常见,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比例较高,但临床工作中,很多家属不愿意暂停母乳,医从性相对差,同时母乳性黄疸为一排除性诊断,有一部分初诊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后来被诊断为其他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以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
-
肌萎缩侧索硬化并脑组织活检1例报道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运动神经元病中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均有损害,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通常不影响感觉系统,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皮质-脑干-脊髓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常见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的手指活动笨拙、无力,随后出现肌肉萎缩,逐渐波及四肢肌肉,受累部位可出现锥体束征,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后期可出现延髓麻痹,舌肌萎缩,吞咽困难,咀嚼无力,构音不清,患者意识始终清醒,多在3~5年因呼吸肌受累死于呼吸肌麻痹所致的肺部感染。该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方法确诊,多以临床表现加影像学诊断为主要依据,进行排除性诊断。本病例通过观察脑组织活检观察其病理结构的改变,有可能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提供新的途径。
-
克罗恩病1例
患者,女,43岁.因腹痛、腹泻半月,加重5天入院.半月前因进食皮蛋和隔夜稀饭后出现脐周隐痛,伴腹泻,为褐色水样便,4~5次/日,伴里急后重,元恶心、呕吐、发热等.
-
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注意的问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皮肤、粘膜或其它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的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欧美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病年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人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和成年人各半,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我国尚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自身抗体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失耐受等发病机制的新见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方面尽管临床排除性诊断和非特异性治疗的现状尚未改变,但诊断理念已有重大更新.应引起学者的重视,许多疾病也有血小板减少,应当注意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