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编码基因pac的DNA疫苗经胃肠粘膜免疫SD鼠的研究
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 S.mutans)是主要的致龋菌,细菌表面蛋白PAc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抗PAc抗体能有效阻止S.mutans在牙面的非蔗糖依赖性粘附,从而可以预防龋病的发生.DNA防龋疫苗的成功研制[1,2],给免疫防龋的粘膜免疫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核酸疫苗经粘膜免疫可以通过共同粘膜免疫系统(common mucosal immune system, CMIS)诱导循环及粘膜特异性抗体的反应,更重要的是粘膜IgA的应答,这无疑是免疫防龋的关键所在.本实验用bupivacaine(布比卡因)作为编码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pac基因的表达质粒pCIA-P的载体,经由胃、直肠粘膜免疫SD鼠,评价DNA复合体疫苗的免疫效能,探索合适的防龋途径.
-
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从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征的异同角度看,这类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迄今IBD的确切病因依然不明,研究认为遗传、免疫、感染等多种因素参与了致病、病理过程,已有一些发病学说用以阐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理,如"特殊感染源学说"、"粘膜抗原暴露学说"、"宿主粘膜免疫系统对肠腔抗原反应学说"等.目前倾向于本病的发生是机体受环境中致病原作用,在特定遗传易感性存在条件下,宿主免疫应答、免疫调节等发生异常,出现对粘膜上皮等靶细胞异常免疫效应,从而产生肠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性病变.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是主要累及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发生于粘膜和粘膜下层,少数累及回肠末段,病变呈连续性分布,克罗恩病是一种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呈节段性分布,以远段回肠及回盲部受累多见.
-
涎腺粘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特点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特点是病变主要发生在结外粘膜免疫系统,多属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涎腺区MALT淋巴瘤是比较少见的肿瘤,目前国内外对其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已有不少研究,但对其临床特点的分析较少。为此,我们对9例涎腺区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进行了临床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1994~1998年收治的9例涎腺MALT淋巴瘤患者,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20~68岁,中位年龄56岁。肿瘤发生于单侧腮腺6例,双侧腮腺1例,颌下腺1例,腮腺并舌下腺1例。按Ann Arbor-Cotswald分期,本组中有7例患者病变仅局限于一侧腺体,属Ⅰ期;1例患者在腮腺及舌下腺均发病,属Ⅱ期;1例患者为双侧腮腺发病并转移到腹腔器官,属Ⅲ期。
-
儿童营养不良与感染和免疫的关系
营养不良可以从各方面影响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细胞介导免疫、巨噬细胞、补体系统、粘膜免疫系统和某些特异性抗体数量和质量的改变。营养不良与感染互为因果,有时会产生恶性循环。营养不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各种营养素缺乏,即使是亚临床的边缘型缺乏,也可损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降低身体屏障保护功能及补体、溶菌酶等非特异免疫功能,增加了对感染的易感性。……
-
细胞因子与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隆病(Crohn'sDisease)同属炎症性肠病(IBD),UC在我国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然而,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其免疫学机制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肠道粘膜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结肠粘膜的炎症反应,并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相互作用[1]。 一般认为,异常的免疫反应或正常免疫调节的破坏是UC发病的重要环节。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可在UC的结肠粘膜中查到,而上述免疫细胞的功能是受细胞因子的调节。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是在过去的几年中被公认的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能介导UC发病的细胞因子,它们均可以产生对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的趋化作用,吸引其进入肠道病变部位,而引起一系列的肠道病变,如结肠上皮的损伤、小血管炎、隐窝脓肿等,终造成UC的发病。
-
双歧杆菌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下)
粘膜表面代表宿主与环境之间的界面,是普遍的抗原进入门户.粘膜表面与环境接触,不断暴露于来自微生物的抗原.肠粘膜暴露于来自食物的抗原,呼吸道粘膜暴露于吸入的抗原.因此,粘膜淋巴组织承担着免疫保护所必需的几种功能.粘膜表面的总面积远大于皮肤,其潮湿、营养丰富的分泌物为众多潜在的病原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介质.成人胃肠道总粘膜表面达200~300 m2,是机体与环境接触大的面积.粘膜免疫系统在高等哺乳类动物是由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样的粘膜相关细胞及保护宿主的效应分子组成的整合网络.主要的效应分子包括以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为主的抗体分子、细胞因子、趋势因子及其受体与天然宿主因子如防御诱导的免疫功能协同.在解剖上粘膜免疫系统分为与外来抗原相遇、选择性摄取、激发免疫应答的部位和更弥散的B和T淋巴细胞聚集、分化的浆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抗原提呈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分布的效应部位.
-
浅谈粘膜免疫机制
粘膜的防御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定义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机体的淋巴组织50%以上存在于粘膜系统.其中主要存在于肠道淋巴组织,如果将肠管纵向剖开,用无水乙醇脱水几日后,再放入甘油中,肠管就会变得透明,透过光线就可看到肠壁中的孤立淋巴结如同满天星斗那样多.集合淋巴结如同姆指甲大,也彼彼皆是.粘膜免疫系统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被认为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
-
关于肠道免疫耐受与经口诱导耐受DNA疫苗的研究
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重要防线.粘膜经常暴露于病原体并与之接触.因此,在病原体侵入部位产生免疫应答,对于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是必需的.
-
粘膜免疫向免疫学提出了新问题
粘膜免疫日益受到重视,首先是因为机体95%以上的感染发生在粘膜或由粘膜入侵机体.当前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危害极大的,和难以防治的重要传染病,如AIDS病、流感、结核、腹泻、肝炎等都属于由粘膜入侵或粘膜相关的疾病,且由此引起的粘膜损伤及粘膜免疫功能的紊乱,常常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机会性感染甚至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其次,注意到粘膜免疫系统存在局部免疫的特点,即在一个粘膜部位致敏的免疫细胞,经胸导管进入血循环,逐步分化成熟,在特异的homing receptor介导下,多数免疫细胞(约80%)归巢到致敏部位的粘膜固有层(lamina propria)或上皮内(intraepithelial),发挥免疫效应功能.
-
三焦理论在男性免疫性不育治疗中的应用
男性免疫性不育是常见病,发病率约10%.本文对多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研究进行分析,以冀从中发现病因病机层次的突破性线索.总结发现虽然在诊断、病因病机上取得部分共识,但仍局限于局部的、孤立的认识之上.同时,通过对徐福松团队的3个研究进行分析,以三焦理论作为切入点,从疾病定位、疾病传变、三焦辨证3方面论述了男性免疫性不育的起因、发展、结局.三焦理论能动态地、全面地把握疾病的变化,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的思想.作为中医认识该病的基础,粘膜免疫系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也为运用三焦理论研究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医研究男性免疫性不育将有质的变化.
-
粘膜免疫相关佐剂研究进展
覆盖在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一些外分泌腺的粘膜具有丰富的免疫细胞,这些细胞被归入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ALT包括集合淋巴小结和弥散免疫细胞,是粘膜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唾液S-IgA抗体防龋功能的研究
在过去的20年中,众多学者通过动物模型实验或临床试验充分证明:由共同粘膜免疫系统产生的唾液S-IgA抗体是对致龋性变形链球菌的一种特异性的免疫防御反应[1~5].尽管不少学者通过粘膜免疫途径,诱导出了S-IgA抗体的产生,但S-IgA抗体产生的机理、防龋机制的研究仍倍受关注.
-
分泌型抗体对致龋变形链球菌的防御作用
共同粘膜免疫系统(The common mucosal immune system,CMIS)是抵御有害病原通过粘膜侵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屏障,它所产生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口腔健康 .本文就近年来粘膜分泌免疫在龋病预防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抗体介导的抗变形链球菌的保护机制口腔中的抗体来源于两种途径:①循环系统的各种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从龈沟渗出到达口腔;②唾液腺产生的分泌型IgA(SIgA).后者在比例上占绝对优势.一般认为, 抵御致龋菌的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依赖于唾液中的SIgA.SIgA有2种亚型:SIgA1和SIgA2, 口腔中以SIgA1占优势[1].在对不同患龋水平和不同变形链球菌(下简称变链菌)水平儿童的全唾液进行免疫印迹研究发现,低龋儿童比高龋儿童有更明显的抗变链菌抗原的条带[2].许多体外研究也揭示了抗体的保护机制,即①识别和封闭作为细菌粘附器的抗原决定簇;②改变细菌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如改变疏水性和表面电荷等,以减少潜在的非特异性粘附.多克隆抗体的作用比单克隆抗体更加明显,这是由于多克隆抗体可与多个抗原决定簇发生反应,包被在细菌的表面,使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所致;③使细菌产生凝集,利于体内防御机制对其清除.
-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诊治浅述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已知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重者可侵犯肌层和浆膜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
粘膜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粘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MIS)是指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粘膜下及一些外分泌腺体处的淋巴组织,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粘膜免疫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均有别于传统的系统免疫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MIS是大量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弥散在粘膜上皮内或粘膜下固有层(弥散淋巴组织),或由单个或多个淋巴滤泡聚集成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MALT),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ALT)和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等.机体50%以上的淋巴组织和80%以上的免疫细胞集中于粘膜免疫系统.(2)MIS分泌的是一类粘膜相关的免疫球蛋白,即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和sIgM.
-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在胃肠粘膜免疫中的作用及意义
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1]营养物质的场所,而且是体内大的免疫器官[2].胃肠道除简单的屏障作用外,而且还有一套完善的粘膜免疫系统,发挥着重要的免疫防护作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