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ASGPR单链抗体-蜂毒肽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溶红细胞效应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是一种异源低聚物的内吞受体,定位于肝脏实质细胞朝向窦状隙一侧的细胞膜表面,在介导肝脏疾病靶向治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我们在获得抗ASGPR单链抗体C1的基础上[1],将C1作为靶向分子,与编码蜂毒肽(melittin)的寡核苷酸基因连接,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并探讨了融合蛋白(C1M)的体外溶红细胞效应.
-
细胞因子作为DNA疫苗基因佐剂的研究进展和探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疫苗--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DNA疫苗就是运用克隆技术把编码某种特异抗原的外源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上,利用重组的质粒DNA免疫机体,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
-
大肠癌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大肠癌的免疫基因治疗作为手术和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手段有重要的意义.选择编码细胞因子或其受体为目的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或免疫效应细胞,在肿瘤局部产生高分泌量的细胞因子,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使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或坏死消退,克服了直接给药的严重毒副作用.将肿瘤特异性转录调控序列(如启动子或增强子)与细胞因子基因连接并转染细胞,驱动的目的基因,增强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做到有的放矢,可达到特异性治疗的目的.常见用于大肠癌基因治疗的细胞因子基因有IFN(干扰素)基因、TNF(肿瘤坏死因子)基因、IL(白介素)基因家族、CSF(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家族、I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等.将多种基因联合应用,或细胞因子基因与其他治疗手段相联合可以提高抗肿瘤效应,减少毒性
-
125I-G3的制备与示踪动力学初探
G3是重组人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生成因子(GM-CSF)与白细胞介素-3(IL-3)融合蛋白的简称.国外报道称PIXY321(Saroj VR, Nicholas E, Papodopoulos MA, et al. J Clin Oncolo, 1994,12:715~724).G3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GM-CSF与IL-3二者基因连接起来并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而获得.
-
癌胚抗原与B-7.1双表达基因疫苗的构建及表达
基因疫苗是把外源基因连接到真核表达质粒载体上,将重组的质粒DNA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DNA疫苗制备简便、安全长效、可组建多价疫苗并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癌胚抗原(CEA)有一定的抗原性,可作为诱导肿瘤免疫的有效靶抗原[1].B7.1分子可促进多种抗原诱导的免疫反应[2].我们选择编码人全长CEA和B7.1的cDNA构建共表达质粒载体,并检测其在体内、外的表达,为增强CEA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研究.
-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以固定的死细胞为来源进行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法已不能满足研究需要,1994年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发现使人们找到了一种操作方便、不用外源底物就能在活细胞中检测的分子探针.GFP与目的基因连接后,转染进细胞,结合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设备就可在活细胞中进行观察和检测.该文就其概况及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1干扰素的生物学基础干扰素(IFN)的发现是基于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出现的相互干扰现象.细胞内发生干扰现象的原因,是病毒诱导一种细胞基因(IFN基因)进行表达,而产生的一种非抗体性纸分子糖蛋白,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IFN基因不同,其表达产物按分子结构和抗原性可分α、β、γ三型,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在同一型内按氨基酸的差异再分亚型.IFNα有20多个亚型:α1、α2、α3…….在同一亚型内又因个别氨基酸的差异而细分,如α2有3种α2a、α2b和α2c.IFN制剂有自然的和重组的.自然的即血源性干扰素,主要是由白细胞产生,因产量有限、活性差、纯度低,对病毒性肝炎疗效差,基本上已被淘汰.应用重组技术,将人类IFN基因连接于载体,然后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IFN,通过大规模生产和纯化,可以得到高纯度(>99%)、高活性(1 mg>108IU)产品,这是目前国际上获得IFN的主要技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