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急救应用体会(附207例报告)
中心静脉(或称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基本临床操作技术;近年来新型配套穿刺置管器械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我科1997年2月~2000年4月实施的207例作一分析总结。一、资料和方法1.材料和方法:配套穿刺置管器械为Arrow(美国)和Ohmeda牌(英国),分别有单腔、双腔及12、14、16号等多种型号。穿刺操作方法为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1],穿刺置管路径为左右锁骨下静脉、左右颈内静脉、左右股静脉。2.临床资料及结果:全组均在急诊情况下实施,患者除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外,均不同程度配有外周浅静脉套管留置针或普遍针头输液通道。本组男116例,女91例;其中儿童8例,成人199例;年龄范围9~89岁,平均39.5岁。
-
微侵袭治疗脑出血置管路径及血肿腔内引流管长度的确定
在用普通立体定向仪进行微创脑出血手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确定入颅点和引流管前端侧孔长度,一直是个难点.我院自1998年11月至2004年4月实施立体定向血肿腔置管抽吸引流术,成功治疗脑出血137例.通过这些手术,总结出确定颅外空间点、靶点的双点置管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报道如下.
-
PICC临床置管路径的比较及探析
目的 对比分析PICC临床置管路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6例需要PICC置管的住院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右侧上肢周围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左侧上肢周围静脉穿刺.结果 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52.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右侧上肢周围静脉置入导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左侧路径,患者的适应性较好,右侧路径优于左侧路径.
-
CT在立体定向治疗脑出血中确定置管路径上的应用
立体定向血肿腔置管抽吸引流法在近几年已成为治疗脑出血的首选方法,但在基层医院无导航系统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CT机计算定位置管路径还是一个操作难点.我院自1998年11月至2004年4月实施立体定向血肿腔置管抽吸引流手术137例,全部经过CT扫描计算定位置管路径,再由神经科医师实施手术.
-
不同路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不同路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3所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30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穿刺路径的不同,将其分为上肢静脉组(n=236)、下肢静脉组(n=48)、头部静脉组(n=22),比较三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和头部静脉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分别为(19.82±10.86)、(20.57±12.58)和(17.95±10.64)d,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1.6%、72.9%、7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和头部静脉组患儿PICC置管导管异位发生率分别为3.4%、16.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72,P<0.05).在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断裂、导管置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三组患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药物外渗、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三组患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三种置管路径各有优点,在为早产儿行PICC操作时,应常规使用经上肢静脉置管路径,在经上肢静脉、下肢静脉置管路径均受阻时,再考虑经头部静脉置管路径.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早产儿 置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