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普通电极导管经右颈内静脉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50例
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笔者对50例因病情紧急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不宜搬动的患者,采用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导管(以下简称导管)经右颈内静脉行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术.现报道如下.
-
心电图引导定位紧急床旁心脏起搏术的临床应用
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对一些病情危重、需紧急心脏起搏以赢得抢救时机的患者,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以心腔内心电图(IEG)做引导定位,再根据心脏起搏时Ⅱ、Ⅲ、aVF的QRS波群的主波方向来判断电极导管在右心室的心尖部还是在流出道,并应用无球囊普通电极导管行紧急床旁临时心内膜起搏术.笔者用此法成功抢救8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伴循环障碍患者,现报道如下.
-
应用无球囊普通电极导管床旁心脏起搏
临时心脏起搏术是预防和抢救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的主要方法,临床上应用广泛.常规是在X线指导下经静脉(常用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右心室心内膜起搏,但需搬动病人、多科协作、耗时较长.兹报道无球囊普通电极导管床旁临时心内膜起搏的临床效果.
-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
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普及与提高,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可以在X线指引下熟练地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相当多的病人由于病情危重或条件所限,要求必须迅速在床旁进行临时心脏起搏.简单而适用的方法是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在床旁植入(图1).
-
心脏起搏器术后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且住院期间进行DCG检查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4例起搏功能障碍,均为感知功能异常,检出率为4.08%;DCG检查发现起搏功能异常4例,感知功能异常5例,误感知2例,一过性起搏周期改变1例,检出率为12.24%,优于常规检查.结论:DCG更容易发现起搏功能异常,便于及时、及早发现严重心律失常.
-
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起搏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附38例临床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起搏器组38例,为1998年1月~2000年1月住院接受心脏起搏治疗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14~83岁,平均61.9岁,均因有与缓慢型心律失常直接相关的显著临床症状,如乏力、头昏、黑朦、晕厥或阿-斯综合征,药物治疗无效而接受紧急临时性心脏起搏术或永久性心脏起搏术;对照组36例,为1991年12月~1997年12月,住院治疗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6~89岁,平均58.3岁,均具有与恶性心律失常直接相关的临床症状,因当时医疗条件所限仅应用药物治疗.上述两组资料均取自于住院病历.
-
起搏器置入术中惊厥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起搏器置入术中惊厥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和临床处理对策.方法 对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诊断、预防措施、发作时心电表现及抢救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5例因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源性惊厥,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处理,恢复后4例接受紧急临时起搏保护.7例发生惊厥时无严重心律和血压改变,与利多卡因毒副作用相关,自行恢复.结论 加强预防恶性心律失常措施和正确掌握利多卡因的用法,可以有效减少起搏器术中惊厥的发生.
-
临时心脏起搏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附19例报告)
中老年外科患者中并发心血管疾病者甚为常见.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无心脏病患者高出2-3倍.我科于1993年10月-1997年10月对19例患者术前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收效满意.报告如下.
-
人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术是用一定形式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是人工心脏起搏器发生一定形式的微弱脉冲电流,经导线传至电极与心肌接触而使电脉冲刺激心肌,引起心脏兴奋收缩,从而替代了正常心脏起搏点(该点由于某种病因而使起搏功能减低而消失),控制心脏按一定节律收缩.该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亦可用于治疗快速的心律失常.
-
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人的护理体会
人工心脏起搏术是治疗快速型和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由于该治疗方法的护理专业性较强,尤其是病人对自我护理的方法、起搏器的性能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担心出院后发生意外.因此,对此类病人进行针对性专业护理和健康教育,甚为重要,现将1996年以来我院3例患者成功地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床旁盲插球囊漂浮导管紧急心脏起搏病人的护理
心脏临时起搏术是抢救慢性心率失常病人的有效手段,已经普遍得到应用.我们对病情危重、不宜搬动、又需要紧急起搏治疗的57例病人实施了床旁盲插球囊漂浮导管心脏起搏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床边临时人工起搏器安置在心肺复苏中的运用
近年来运用漂浮电极导管开展床边安置临时起搏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本文报告2例用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边安置临时起搏器,使心肺复苏获得成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术是用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
-
紧急右心腔心内膜下心脏起搏25例救治体会
急诊紧急右心腔心内膜下心脏起搏术无论在抢救心源性猝死,还是提升心血管病患者预后生活质量,都越来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科开展医护合作,实施一体化紧急右心腔心内膜下心脏起搏术救治25例急诊患者,总结如下.
-
安装永久型心脏起搏器病人的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术是通过置于心脏的导管起搏电极,向心肌发放脉冲电流刺激心肌,使心肌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收缩.我科自1999年2月份以来成功地为11例病人实施了永久型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
经皮胸壁心脏体外起搏抢救心跳骤停
合理有效的心肺复苏术是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关键.为尽快恢复有效心跳,宜予紧急心脏起搏术[1].我们自2003年1月起至10月止,对发生于本院急诊及住院9例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应用经皮胸壁心脏体外起搏抢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
临时心脏起搏术在心脏骤停、有症状性心动过缓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我科自1999年至2004年,共为80例患者安装临时心脏起搏,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
经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的应用体会
我们自2001年3月~2002年3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心率及心源性休克患者21例,应用静脉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
不间断胸外按压下行床边紧急心内心脏起搏术的医护配合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医护配合模式在不间断胸外按压下行床边紧急心内心脏起搏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到2011年2月我院急救中心在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中断按压的时间控制在10秒内)情况下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70例行紧急心内心脏起搏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并送入导丝的时间在10s内,导丝送入后不间断胸外按压;从开始穿刺到起搏操作成功的平均时间为12.6 min,起搏操作成功率为93%,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熟练而又密切的术中医护配合是不间断胸外按压下行床边紧急心内心脏起搏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
循环系统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其防治
医院内感染的防治是一个不容乐观的问题.由于住院病人病情更复杂,需要更多使用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设备,如:中心静脉导管,swan-ganz导管和心房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除了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外,随着心脏起搏术、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成形术(PBMV),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等心脏介入治疗的不断推广应用,导管相关性感染不容忽视.此外,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增加了医院感染防治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