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肺炎患者血浆内脂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浓度变化,探讨Visfatin在重症肺炎中的作用以及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上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住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 ICU、普通病房的70例肺炎患者,其中重症肺炎组(A组)40例、非重症肺炎组(B组)30例,另选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C组).所有入选者均排除严重心、脑、肾疾病,以及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1个月内特殊治疗史者.所有人群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Visfatin、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CRP并测定血常规.肺炎患者再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组间资料比较用采用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结果 A组血浆Visfatin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高于C组(P<0.01).A组血浆中Visfatin水平与CRP、TNF-α、APACHEⅡ评分、PMN%呈正相关(rha=0.653,r=0.554,r=0.558,r=0.484,均P<0.05),与PaO2、PaO2/FiO2呈负相关(rha=-0.422,r=-0.543,均P<0.05).结论 Visfatin可能作为促炎因子参与重症肺炎的全身炎症反应,在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SD雄性大鼠56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干预组。模型组、干预组分别给予内毒素(LPS)尾静脉注射,1h后,干预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尾静脉注射。三组分别选取2,4,6h三个观察点,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IL-1β,IL-8的含量及Wright-Giermsa染色计中性粒细胞的比例(ωPMN),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测湿干质量比值(W/D)。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4,6h三个观察点,模型组BALF中TNF-α,IL-1β,IL-8的含量及ωPMN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肺组织W/D明显增加(P<0.01),且病理损伤程度明显重于空白组。干预组BALF中TNF-α,IL-1β,IL-8的含量及ωPMN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肺组织W/D明显减少(P<0.01)且病理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抑制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肺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急性肺损伤程度。
-
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时血清钙与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患者血清钙浓度与血液中性粒细胞比例(NEU)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7月在江苏南京市高淳区人民医院治疗的继发尿路感染患者的资料,从中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病例121份,其中非糖尿病患者57例,糖尿病患者64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清钙检测结果与血液中NEU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时糖尿病组患者血清钙明显低于、NEU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和正常体检组〔Ca2+(mmol/L):2.28±0.17比2.32±0.31、2.35±0.12;NEU(%):64.28±7.14比61.67±7.22、58.69±6.20,均P>0.05〕;尿路感染时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血清钙明显低于各组入院时〔Ca2+(mmol/L):2.07±0.15比2.28±0.17、2.16±0.25比2.32±0.31,均P<0.05〕,NEU明显高于各组入院时〔NEU(%):78.59±10.51比64.28±7.14、74.15±11.97比61.67±7.22〕,且以糖尿病组变化更显著(均P<0.05);治愈出院时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血清Ca2+和NEU均恢复到各组入院时水平〔Ca2+(mmol/L):2.21±0.11比2.28±0.17,2.28±0.26比2.32±0.31;NEU(%):65.53±7.54比64.28±7.14,62.65±6.77比61.67±7.22;均P>0.05〕,但糖尿病组治愈时血清Ca2+和NEU与正常体检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时的血清钙与NEU呈明显的负相关(r=-0.471,P<0.05);而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时血清钙与NEU无相关性(r=-0.197,P>0.05).结论 尿路感染时患者血清钙水平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时血清钙降低随感染加重越来越明显.
-
尿路感染患者血清磷与中性粒细胞比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UTI)患者血清磷与中性粒细胞比例(NEU)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继发UTI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146例,其中72例非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UTI组),74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UTI组);以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健康体检组).对这些患者的血清磷和NEU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时,非糖尿病UTI组和糖尿病UTI组血清磷与健康体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磷(mmol/L):1.23±0.32、1.20±0.35比1.25±0.23,均P>0.05〕,而NEU较健康体检组明显升高(NEU:0.63±0.05、0.65±0.06比0.59±0.06,均P<0.05).与入院时比较,在UTI时非糖尿病和糖尿病两组血清磷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磷(mmol/L):1.17±0.24比1.23±0.32、0.78±0.15比1.20±0.35,均P<0.05〕,而NEU则明显升高(NEU:0.72±0.11比0.63±0.05、0.77±0.11比0.65±0.06,均P<0.05);治愈出院时,发生UTI的两组血清磷和NEU均恢复到各组入院时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UTI组血清磷与NEU呈明显负相关(r=-0.725,P<0.05),而非糖尿病UTI组血清磷与NEU无相关性(r=-0.136,P>0.05).结论 血清磷在尿路感染时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时的血清磷水平随感染加重而更加降低,监测血清磷的降低程度和NEU的升高程度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感染的控制做出早期判断.
-
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机选择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时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至12月行阑尾切除术并同时检测了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和C反应蛋白的患者101例,并对这些检测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分析并绘制ROC曲线,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C反应蛋白在三种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中的分布特点,并探讨三种检测指标对坏疽性阑尾炎的预测价值,从而指导是否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是坏疽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的惟一独立危险因素,从箱状图中可以看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分布范围在三种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中无明显界限,而在单纯性阑尾炎的C反应蛋白均在50 mg/L以下,约有75%的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的C反应蛋白水平在50 mg/L以下,ROC曲线也提示C反应蛋白对判断坏疽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优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0.688和0.604),其截断值为51.22 mg/L。结论C反应蛋白的水平与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相关,可以作为选择是否手术的一个参考指标。
-
D-二聚体和白细胞计数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收治的76例急性肠系膜动、静脉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根据CT血管造影(CTA)或手术所见分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组(动脉栓塞组,n=30)、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组(动脉血栓形成组,n=24)和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组(静脉血栓形成组,n=22)。比较各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入院后即刻测定的静脉血D-dimer及WBC、N%。结果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和静脉血栓形成三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D-dimer及N%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三组间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肠系膜动脉栓塞组及动脉血栓形成组比较,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显著延长、D-dimer水平显著增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肠系膜动脉栓塞及动脉血栓形成两组在发病至就诊时间、D-dimer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肠系膜动脉栓塞组比较,静脉血栓形成组N%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若以D-dimer 3.0μg/ml为截值,肠系膜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三组>3.0μg/ml患者分别占23.3%、16.7%和77.3%。与肠系膜动脉栓塞组及动脉血栓形成组比较,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组D-dimer>3.0μg/ml患者构成比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肠系膜动脉栓塞组D-dimer>3.0μg/ml患者构成比与动脉血栓形成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患者发病后就诊时间较肠系膜动脉闭塞患者明显滞后, D-dimer>3.0μg/ml可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或静脉闭塞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
小儿手足口病用药分析与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对普通型手足口病例和重症型手足口病例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12月确诊手足口病历150份,对其用药情况及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诊断将病历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患儿入院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治疗疗效.结果 我院治疗手足口病以抗病毒为主,以使用喜炎平,炎琥宁,利巴韦林为主,抗菌素使用率达38.67%,普通组和重症组入院后白细胞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中性粒细胞比例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患儿使用较多,两组终治疗疗效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不能作为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在治疗手足口病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确保儿童用药安全很重要.
-
百合固金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百合固金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5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百合固金颗粒,9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7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9.49%和94.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发热、咳痰、胸痛、气促、肺部啰音、胸片炎症吸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百合固金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SA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并确诊感染的出生三日内的新生儿106人,以及未感染新生儿57人,将其分为未感染组、一般感染组及败血症组,比较其血清PCT、CRP、SAA、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结果:败血症组的N、PCT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败血症组的WBC高于或者低于未感染组(P<0.05);一般感染组的N、PCT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败血症组PCT高于感染组(P<0.05).WBC、N、PCT用于鉴别诊断一般感染和败血症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551、0.580、0.815,当PCT的值设为6.785 ng/mL时,其鉴别诊断一般感染和败血症的灵敏度50.0%,特异度为97.7%.结论:PCT对于诊断败血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有效鉴别一般感染和败血症,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在诊断细菌感染方面是PCT的补充,三者联合诊断可以提高新生儿细菌感染的诊断准确性.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的意义及比较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0例患者治疗前及自觉症状缓解时hs-CRP、WBC、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指标在急性发作期的阳性率以及自觉症状缓解时的阴性率.结果:①hs-CRP、N%、WBC在自觉症状缓解时均明显低于哮喘急性发作期(P<0.05);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hs-CRP、N%阳性率均高于WBC阳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哮喘患者经治疗自觉症状缓解时hs-CRP、WBC阴性率均高于N%阴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hs-CRP既可作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感染的敏感指标,又是反映急性发作期治疗效果的早期评判指标,比WBC、N%更迅速、敏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白细胞升高与延长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诊断的价值及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533例行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感染组31例、非感染组502例),术后第1日、术后第5~9日或诊断为手术部位早期感染当天、术后第30日三个时间段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术后三个时间段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例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并不具有诊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的作用,不能作为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唯一参考指标.
-
血常规参数在重症疟疾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等血常规常见参数在重症疟疾及普通疟疾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重症疟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危重程度分为重症疟疾组与普通疟疾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入院时的血常规参数,比较两组参数的差异。结果:重症疟疾组与普通疟疾组相比,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Ⅱ, APACHEⅡ评分)(17.67±7.63 vs 10.81±2.17,P<0.01)、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8.50±5.92 vs 3.37±1.88, P<0.01)、RDW(42[40.50,50.20] vs 41[38.00,44.00], P<0.05)、PDW (17.95[15.95,19.88]vs14.60[12.80,17.00], 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使用 RDW 与PDW时,曲线下面积略高于APACHEⅡ评分(0.836±0.055 vs 0.819±0.069, P>0.05)及SOFA评分(0.836±0.055 vs 0.829±0.064, P>0.05)。结论:PDW、PDW与疟疾危重度具有相关性,PDW联合RDW可有效鉴别重症疟疾,且在方便性与时效性上优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
-
中性粒细胞比例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27例SLE患者(SLE组)及8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数及其比例,分析中性粒细胞比例与狼疮活动度及狼疮肾炎的关系.结果 SLE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66.29 ± 12.00)% vs.(57.08 ± 8.05)%](P<0.01),而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中,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及其比例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P<0.05或P<0.01).中性粒细胞比例与24-h尿蛋白呈正相关(r=0.382,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预测狼疮肾炎的灵敏度为0.824,特异度为0.800.狼疮重度活动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非重度活动患者(P<0.01),中性粒细胞比例与 SLE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正相关(r= 0.634, P<0.01).中性粒细胞比例预测狼疮重度活动的灵敏度为0.846,特异度为0.643.结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与狼疮肾炎及狼疮活动度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狼疮肾炎和重度活动的发生.
-
开封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区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开封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区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因,对抗菌药物对部分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意义进行研究,探讨抗菌药物科学管理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手足口病历250份,以入院后第1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接受常规治疗者为空白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接受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除接受常规治疗外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为观察组,对三组患儿入院第1天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出院前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后转归情况、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入院第1天三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治疗3 d后三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终转归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不是合并细菌感染的指征,抗菌药物使用无意义,应严格控制.
-
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对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在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鉴别诊断中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的诊断意义,为早期鉴别诊断小儿感染性腹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155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痢疾组35例,轮状病毒肠炎组93例,大肠埃希菌肠炎组27例.另外选取医院同时期40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对照,分别进行血常规及血清SAA、CRP水平检测,并分析其对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意义.[结果]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SAA、CRP水平、外周血WBC、N%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清SAA、CRP水平细菌性痢疾组>大肠埃希菌肠炎组>轮状病毒肠炎组(P<0.05),外周血WBC计数、N%细菌性痢疾组、大肠埃希菌肠炎组明显高于轮状病毒肠炎组(P<0.05),WBC计数、N%细菌性痢疾组与大肠埃希菌肠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性痢疾组SAA、CRP异常率较高,SAA、CRP对细菌性腹泻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及特异度高于WBC计数、N%(P<0.05).[结论]血清SAA、CRP、外周血WBC计数、N%在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早期诊断鉴别方面有重要意义,SAA、CRP对细菌性腹泻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高于WBC计数、N%.
-
外周血白细胞水平预测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及对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价值考察
目的 考察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对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及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7年6月行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27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部位早期感染诊断标准,将所入选的270例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2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5~9天或者诊断为手术部位早期感染当天、术后30 d三个时间段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并分析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时间段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升高例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例数以及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例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249例)有110例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所占百分率高达44.18%.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升高并不能作为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标准,亦不能作为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唯一参考指标.
-
乙肝肝衰竭短期预后预测因子分析及模型构建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衰竭短期(3个月)预后预测因子,为临床提供可靠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131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指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并评估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69例(52.7%),相关因子包括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凝血酶原活动度及国际标准化比值、肌酐、尿素氮、胆红素、甲胎蛋白、血清钠、乳酸脱氢酶、球蛋白、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感染、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及抗病毒治疗停药,其中肝肾综合征、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液中性粒细胞比例为独立预测因子:凝血酶原活动度<17.2%,死亡可能性>93.9%,血清肌酐>125 μmol/L,死亡可能性>95.0%,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71.3%,生存可能>89.7%,三者构成模型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超过60%患者可准确预测预后状态;终末期肝病模型指数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0.892,预测生存准确性低于预测模型.结论 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独立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预后状态,纠正低白蛋白血症、预防感染对改善肝衰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急性腹泻患者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
目的 观察研究急性腹泻患者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脱水严重程度将其均分为轻度脱水组(A组)、中度脱水组(B组)、重度脱水组(C组),各50例,检测三组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常规指标.结果 与A组患者相比,B、C组患者HCT水平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H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反应蛋白水平、体温、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检测可用于明确指导急性腹泻诊断和临床治疗,确保用药合理有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与鼻咽癌口腔黏膜炎及肿瘤消退率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计数(LY)与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程度和肿瘤消退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放疗前后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首诊鼻咽癌患者68例为实验对象(观察组),采集入院时、放疗后第2、3、4、5、6、7周以及放疗结束、放疗后3个月患者血清标本,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 WBC )、NEUT和中性粒细胞比例( NEUTR )、LY和淋巴细胞比例( LYR)、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 NLR);另同期选择40名健康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鼻咽癌患者WBC、NEUT、NEUTR、LY、LYR及NL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治疗后NEUTR和NLR 明显高于治疗前( P均<0.01);治疗后WBC、LY、LYR明显下降( P均<0.01)。放疗后第3、4、5、6、7周、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3个月患者的NEUTR均与同期口腔黏膜炎分级有关( P均<0.05)。治疗前后LYR变化与放疗结束时肿瘤消退率有关( P=0.048)。治疗期间口腔黏膜损伤程度与治疗结束时疗效有关( P=0.012)。结论治疗期间监测中性粒细胞比例有助于判断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治疗期间定期评价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有助于预测肿瘤的近期疗效。
-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指导儿童炎性感染的临床用药价值
目的 探讨儿童炎性感染时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指导临床用药的效果.方法 采集患儿静脉血或末梢血,同时进行WBC与CRP的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956例患儿中 CRP与WBC同时增高的患儿占18.7%,抗菌剂治疗有效;有48.5%的患儿CRP与WBC均在正常范围,不用抗菌剂治疗,仅仅抗病毒或临床观察;有32.7%的患儿CRP与WBC结果不一致,应结合临床合理治疗.结论 联合检测CRP与WBC有助于医生对患儿病情进行初步甄别与判断,指导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抗菌剂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