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主呼吸试验在程序化拔除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 初步研究自主呼吸试验在程序化拔除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在治疗过程中病情稳定准备进行撤离呼吸机(撤机)的患者共66例,随机分成30 min组(31例)和120 min组(35例),分别应用30min与120min自主呼吸试验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结果 30min组患者撤机成功27例(87.1%),120 min组患者撤机成功30例(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拔除气管插管后24 h内再次插管,两组再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患者达到撤机标准后进行30min自主呼吸试验基本可以判断能否撤机拔除气管插管.
-
氯丙嗪、异丙嗪致颅脑损伤猝死四例分析
我科2001年4月至2010年9月对86例颅脑损伤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氯丙嗪、异丙嗪肌肉注射,4例发生猝死,其中1例经抢救好转,3例死亡.现报道如下.例1男,71岁,2003年7月18日16:50人院,入院诊断:开放性粉碎性颅骨凹陷性骨折,脑挫裂伤,颅内积气,外伤性癫痫.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电图无异常,浅昏迷,当日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清创、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术.次日8:15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意识清醒,问答正确.
-
应用长托宁致小儿术后48小时视物不清及排尿困难1例
患儿男,13岁,41kg,因右背部血管瘤行右背部血管瘤切除,麻醉选择静脉快速诱导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长托宁1mg入壶,力月西2mg,芬太尼0.1mg,维库溴胺4mg,异丙酚50mg,诱导插管.插管过程顺利.术中以异氟醚、笑气维持麻醉.手术历时2小时,术中患儿血压心率平稳.手术结束后患儿清醒,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插管.送.返病房后1小时患儿完全清醒,诉双眼视物模糊,排尿困难.查体发现双侧瞳孔散大,余未见阳性体征.继续观察,至术后48小时患儿以上症状完全消失.
-
2例真菌感染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治疗体会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性,80岁,因腹痛、腹胀伴呕吐、发热3 d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积极予以喹诺酮类抗生素抗感染,泮托拉唑制酸减少胰液分泌,奥曲肽抑制胰液分泌及补液、能量支持对症处理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遂转ICU进一步诊治,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转入后立即予以床边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细菌学检查显示:表皮葡萄球菌、热带念珠菌、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菌,根据痰细菌培养结果选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抗细菌感染、注射用伏立康唑(威凡)抗真菌等治疗14 d后,患者呼吸衰竭及酸碱、电解质紊乱渐纠正,自主呼吸有力,先后停止使用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撤机成功,遂转呼吸内科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住院61 d后病情好转出院.
-
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支气管哮喘伴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序贯性机械通气是指在使用机械正压通气抢救各种呼吸衰竭过程中,先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机械通气,在患者达到传统撤机拔除气管插管标准之前,即撤离有创通气装备,代之以通气鼻罩、口鼻罩等连接的无创方式机械通气(NIPPV),逐渐过渡到停用呼吸机的过程.
-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2年元月~2004年元月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410例,通过采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及早发现了病人病情变化,减少了后期并发症ARDS的发生;适时掌握吸痰时间,并为拔除气管插管提供依据.且为医务人员随时了解病人的肺功能,提供客观依据,为抢救和治疗赢得了时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探讨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一种机械通气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疾病.2002年10月全国重症肺炎论坛期间,呼吸病学会感染组起草的关于.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处理和预防控制初步建议"将其定义为:机械通气(MV)≥24小时后,停用MV和拔除气管插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新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不包括非创伤性MV).
-
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
对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拔除气管插管,代之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选择同样病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呼吸衰竭患者15例作为对照,按常规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方式辅助撤机.结果两组患者出现感染控制窗的时间及当时病情相近(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
1例气管插管后引发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护理
患者女性,年龄15岁.因化脓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末端回肠坏死,行阑尾切除及部分回肠切除肠吻合术.全麻插管带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5 h拔除气管插管.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现口腔不能闭合,右侧颞下颌关节略有肿胀,触之疼痛,急请口腔科会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为单侧脱位,下颌运动失常,不能闭口,呈开口状,唾液外流,言语不清,下颌前伸,脸形变长,右侧耳屏前方有凹陷,颧下可触及脱位的髁状突,颌部M线偏左侧.
-
1例重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炎的监护
患者男性,47岁。4 d前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自服“百服宁”、“可乐必妥”后体温有所下降,但仍感四肢无力、心慌、憋气,于8月15日入院治疗。入院后,憋气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有濒死感,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于次晨转入ICU治疗。诊断:重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炎。入ICU时,胸式呼吸消失,双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Ⅱ级~Ⅲ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Ⅱ级~Ⅲ级,双下肢远端Ⅳ级。感觉平面在胸8、9水平,双下肢Babinski征阳性。诊断病变部位累及脑干、颅神经、脊髓及神经根。急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入室后2 d内四肢肌力进行性加重,渐至0级。先后4次行血浆置换,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 000 mg/d)冲击疗法。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四肢肌力渐恢复。胸式呼吸出现,呼吸有力,于d9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22 d后可扶持行走。
-
超大剂量普罗帕酮中毒后抢救成功1例
服用超大剂量普罗帕酮,国内抢救成功并能早期出院的病例较少见。晚近,作者遇及服用超大剂量普罗帕酮引起心搏骤停1例,经积极抢救成功,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31岁。因“顿服普罗帕酮100粒(5.0g)2小时”入院,入院时无明显胸闷、心悸、无晕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率50次/min。入院后立即给予洗胃及心电血压监护。1小时后患者突发心搏骤停,继而呼吸停止,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行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持续按压40分钟后患者自主心律恢复,为室性逸博心律,约30次/m i n。遂行床旁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心脏起搏,并静脉滴注多巴胺维持血压、5%碳酸氢钠纠酸等治疗。3小时后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后予以床边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血液灌注(HP)术。1天后患者自主心率升至80次/min窦性心律,自主呼吸平稳,神志渐渐恢复,遂拔除气管插管及临时起搏电极导线。病程中患者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支持治疗4天后恢复正常,7天后痊愈出院。 -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预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喉头水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因先心病患儿复杂程度不同,需要气管插管时间长,拔除气管插管后易出现喉头水肿.在拔除气管插管前应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静脉滴注预防术后喉头水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应用T型管和压力支持进行程序化拔除气管插管比较
目的在程序化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的过程中,分别采用T型管和压力支持(PSV)进行30 min的自主呼吸试验(SBT),比较两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5例患者随机分为T型管组(n=27)和PSV组(n=28).程序化拔除气管插管分两个步骤进行,即检测阶段和SBT阶段.当患者完成SBT阶段,而且呼吸频率≤35次/min,PaO2≥9.33kPa(70mmHg),即可拔出气管插管.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了SBT、拔出气管插管.T型管组在30 min时完成SBT者为85.2%(23/27),PSV组为85.7%(24/28),两组各有1例患者在拔管后48 h内重复进行气管插管.两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38.11±51.20)h(T型管组)、(34.58±35.04)h(PSV组);拔除气管插管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没有差别,但均低于正常值.结论应用T型管和PSV进行30 min的SBT,临床结果相似.在该研究中,血中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未对拔除气管插管产生负面影响.
-
一例脑出血开颅术后昏迷伴多种并发症的监护
1病例介绍患者男,67岁.因头痛,左侧肢体活动不便,意识不清,瞳孔大小不等,1 h入院.脑部CT检查示:右基底节区出血,量约75 ml.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诊断:高血压脑出血并脑疝.即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气管切开术.术后给予脱水止血,抗菌素等治疗,瞳孔恢复,意识清.次日病情加重,T 39.5℃,P 120次/min,BP 28/16 kPa,R 30次/min,意识障碍加深,相继出现高血糖,高渗透压,颅高压,氧饱和度低.经抢救,术后20天各项监测指标趋于正常,神志恢复.术后32天拔除气管插管、尿管等,依靠鼻饲营养,可进行床上基本功能训练.
-
老年患者术后短期应用机械通气对预后影响的观察
报告20例老年术后患者短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体会。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1998年7月~2001年3月,我院外科因急腹症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20例经口插管行机械通气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7.8±7.5)岁;2例有肺感染史;另20例不进行机械通气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5.9±6.5)岁。1.2 方法:观察组机械通气模式采用容量控制呼吸,潮气量(Vt)5~10 ml/kg,呼吸频率18~20次/min,吸呼比(I/E)1∶1.5~2.0,吸氧浓度0.40~0.60,呼气末正压(PEEP)初选为0,6~24小时后改为同步间歇性强制换气(SIMV)+压力支持(PS)或PS模式,以做脱机前准备。对照组在患者清醒、恢复自主呼吸后拔除气管插管,予以面罩或经鼻导管吸氧。2组均观察生命指征及血气变化(2~4小时查血气1次)。
-
积极血管内降温治疗可成功控制中暑相关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中暑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状态,需要立即开始快速有效的降温治疗。日本学者报道了一个通过初始血管内降温成功治疗严重中暑患者的案例。患者男性,39岁,在炎热潮湿环境中1 d后出现意识障碍。初步检查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6分,体温40.7℃,随即进行了气管插管和液体复苏。医生将一个冷却导管插入患者血管内,并在到达医院32 min内通过血管内球囊导管系统积极降温。患者核心温度在17 min后降至38.8℃,平均降温速度为0.10℃/min。进一步检查显示,患者出现肝功能受损和肾功能衰竭。在住院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入院2 d后拔除冷却导管,未出现导管相关的出血、感染或血栓形成,血、尿细菌培养均呈阴性。患者3 d后拔除气管插管,5 d后出院,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该报道提示,在治疗中暑时要尽可能迅速给予降温处理,且应提供心血管支持。在严重中暑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初始积极的血管内降温是必要的。
-
气管插管后呼吸道梗阻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外科手术常规在气管插管和全麻下进行,术后根据患者意识、呼吸等恢复情况,适时拔除气管插管.我科自1998年6月-2000年6月出现术后气管插管阻塞呼吸道患者6例,病情十分危险,因发现及时,抢救措施正确,均康复出院.
-
成功抢救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护理体会
1病例介绍患者,女,21岁,因重症肌无力史1年,伴咳痰无力入院,8小时后突然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不能言语,唇绀明显,吞咽无力,立即请麻醉科气管插管,接900C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加用大剂量激素.机械通气后,上述症状有所好转,呼吸趋平稳,两天后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当天下午,又一次出现窒息、烦躁、口唇和四肢末端紫绀现象,经吸痰、拍背等应急处理后,在局麻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天后,呼吸平稳,全身无紫绀,停用呼吸机,保留气管切开,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护理,1个月后治愈出院,至今情况良好.
-
自主呼吸试验在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自主呼吸试验(SBT)作为程序化拔管步骤在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程序化拔管患者行前瞻性研究,非程序化拔管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复插管率、住ICU天数及ICU病死率.对于程序化拔管组患者,比较SBT成功与SBT失败、拔管成功与拔管失败组SBT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程序化拔管组较非程序化拔管组机械通气小时数(经Ln数据转换后)缩短(4.01±0.71 vs 4.51±0.85,P<0.05).住ICU天数(经Ln数据转换后)缩短(1.86±0.82 vs 2±48±0.92±P<0.05),VAP发生率及48 h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程序化拔管组SBT成功与SBT失败患者SBT前后心率、呼吸频率、浅快呼吸指数(f/Vt)、PaC_2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拔管成功与拔管失败患者SBT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拔管失败患者中3例由于痰液引流障碍导致48 h内复插管.结论 程序化拔管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ICU天数,不增加48 h复插管率.SBT前后心率、呼吸频率、f/Vt、PaCO_2变化对于判断SBT是否成功较其他指标更为重要.对于拔管后可能存在痰液引流障碍的患者需谨慎拔除气管插管.
-
血液透析成功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1例报道
1病例简介患者男48岁,因饮高度烈性酒约1000mL,2h后出现昏睡、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呼吸困难,急诊入院.入院时T35.5℃,P98次/min,BP17/11kPa,呈深昏迷状态,呼吸缓慢,不规则,约14次/min.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重度).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心电监护、持续吸氧、静脉给予纳洛酮、甘露醇、尼可刹米等药物治疗,呼吸仍不规则,立即行血液透析.透析100min后,患者呼吸规则,18次/min,神志恢复,伴躁动不安.拔除气管插管,停止透析.回病房后继续配合药物治疗,8d后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