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心输出量监测技术(USCOM)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多年历史,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的肺动脉漂浮导管(flow directed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PAC ),即Swan-Ganz导管。随后,利用相同原理但操作相对更为简便的脉搏指示持续心排量监测技术(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临床上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然而,随着应用的逐渐推广,这些侵入性(有创性)操作技术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如操作复杂、设备要求高、费用昂贵、各种穿刺并发症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等,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关注非侵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代表之一就是“超声心输出量监测(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然而,尽管无创监测法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及并发症发生的危险,但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仍受质疑,因此针对USCOM与其他测量方法(如热稀释法、超声心动图法及Fick法)结果准确性的比较正在引起关注。本文综述了USCOM目前的应用状况及前景,与其他临床常用监测手段结果准确性的比较;同时本文也讨论了USCOM结果的稳定性。
-
热稀释法右室容量监测
近年研究认为提高危重病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氧供量,而氧供量的提高有赖于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故对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十分重要.在血流动力学各参数中,右室容量参数得到日益重视.以往为达到佳前负荷,多以压力参数作为评估指标,来反映容量状态.目前,学者们对压力参数反映容量状态的可靠性提出了疑问[1],认为压力参数可能产生误导,宜以更特异性、又切合患者实际的右室容量参数来代替[2].
-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现状
漂浮导管又称SWAN-GANZ导管,自1970年由SWAN等发明后,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初的两腔导管只能测压,后来发展到常用的四腔导管可通过热稀释法测定CO浓度,目前还有五腔导管,带起搏器电极的导管,能连续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或CO浓度的导管[1].
-
呼气末正压对健康犬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近年来强调保护性机械通气,主张平台压(Pplat)不超过压力-容积(P-V)曲线的高位拐点(UIP)。呼气末正压(PEEP)常通过Pplat间接影响肺损伤和循环功能。本组资料探讨PEEP对健康犬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规律。 材料与方法健康杂种犬13只,体重9~12 kg。按常规方法麻醉和气管插管后,用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1]。在呼吸稳定的状态下,测定气道峰压(Ppeak)、Pplat、平均气道压(Pmean)、胸肺总顺应性(C)和气道阻力(R)。将动脉穿刺套管针插入右侧股动脉监测动脉压力(BP)和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将7F Swan-Ganz导管插入右侧股静脉监测肺动脉压力(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中心静脉压(CVP);采用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CO)[1]。然后随机先后选择10 cm H2O和20 cm H2O的PEEP,间隔30~60 min后重复测定上述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和t检验。
-
PiCCO和FloTrac系统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是危重患者组织灌注的有效监测指标之一,也是评定心功能动态变化的客观指标.目前,肺动脉导管热稀释法仍是监测患者CO的常用方法.肺动脉导管监测技术虽然是CO监测的"金标准",但却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如患者体位的改变,手术方式等.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心输出量变化的研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用热稀释法连续测量心输出量[1](CO),观察心功能的变化,可及时、准确、直接、方便地掌握病人的状况[2].我们观察冠心病病人围术期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CO在围术期的变化规律,了解围术期心脏泵血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围术期心输出量变化与麻醉、手术、体外循环、临床用药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治疗.临床资料 1999年8月至2000年2月,我们行CABG手术治疗冠心病病人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45~74岁.所有病人均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其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室壁瘤形成4例.
-
唯捷流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围麻醉手术期应用进展
血流动力学监测无论是在外科手术患者还是在危重患者的监护中都十分重要.经肺动脉置管(PAC)的单次温度稀释法(TD)是一种经典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方法[1],但因其创伤大目前已不是首选.其他创伤较小的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方法包括无创心阻抗血流图(ICG)、经股动脉脉搏波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 PiCCO)、锂稀释心输出量测定(LiDCO)和经食管超声多普勒心输出量测定(EDCO)等已得到认可[2].但这些技术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准确性并不一致[3],如ICG并不适用于开胸手术,EDCO很难对清醒患者进行检测.PiCCO和LiDCO虽已被多项与PAC对比的研究证实了它们的有效性[4-6],但PiCCO因穿刺针较粗,需经股动脉穿刺置管,还需由经肺热稀释法进行校正,故必须同时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且所得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LiDCO需行锂稀释校正.
-
连续心输出量监护系统
[英]/Tjin SC…//Med Biol Eng Comp.2001,39(1).-101~104.心输出量(CO)是反映心脏每分钟射血容积及心脏整体状态的参数,对临床诊断各种心脏病有重要价值.当前测量心输量常用的方法是热稀释法(thermodilution).但该法的精度有限且测量过程需时6min以上.故不能实现心输出量的连续测量.作者开发了一种连续心输量监护系统的实验装置.可以实时测量心输出量.
-
胸腔阻抗法测量心排血量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心排血量(CO)值是不断波动的,其水平变化预示患者预后.能快速有效地获得准确CO值对整个抢救工作很有价值.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重症患者 经肺热稀释法测量心排血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时对经肺热稀释法监测心排血量(CO)值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62例重症患者。所有患者经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进行CVVH,分别在CVVH运行前、运行后即刻(动脉端泵出血后立即注射8℃生理盐水)、运行后5min、突然中断即刻(运行10min按暂停键),以及重新恢复运行后即刻、15min、30min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仪监测CO值,同时观察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中心血温的变化。结果从CVVH运行前至运行后5min,患者的CO值均未出现明显变化,波动在6.96(7.33,8.67)~6.98(6.43,7.45)L/min;直至CVVH突然中断即刻,CO值突然升高并达峰值8.04(7.36,8.77)L/min,且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VVH重新恢复运行后即刻,CO值骤降至4.71(4.14,7.26)L/min,且明显低于其他时间点(均P<0.01);随着CVVH恢复运行,患者CO值逐渐恢复到中断前的稳定运行水平〔4.71(4.14,7.26)~6.85(6.08,7.26)L/min〕。CO监测期间,患者HR、MAP、CVP等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中心血温均处于稳定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CVVH中断即刻PiCCO监测的CO值明显升高,CVVH恢复运行后即刻CO值明显降低,而CVVH正常运行时不影响CO值的监测;CVVH正常运行对HR、MAP、CVP等其他血流动力学及中心血温均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热稀释法 心排血量 -
生物阻抗法与热稀释法测心排血量的比较
目的 探讨生物阻抗法与热稀释法测心排血量(CO)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 对11例危重病患者经颈内静脉置入右心漂浮导管,利用GE MARQUE SORLAR 8000M心电系统计算CO,并按标准方法连接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比较2种方法测定CO的相关性和准确性.结果 11例共进行39次配对测量CO,热稀释法测得CO为(5.52±2.60)L/min,阻抗法测得CO为(4.59±1.32)L/min.2种测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r=0.69,P<0.001;配对资料t检验,t=3.95,P<0.001,说明2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阻抗法和热稀释法测CO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但是前者准确性尚不够,临床中尚不足以替代热稀释法测量CO.
-
血管外肺水的临床应用
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即肺血管外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间质液和肺泡液.后两者是导致临床上EVLW增多的主要成分.肺血管内静水压、肺间质静水压、肺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肺间质胶体渗透压、肺淋巴引流和肺血管通透性等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维持EVLW的动态平衡L1].任何破坏这种平衡的因素,都会引起EVLW增加.过多的EVLW对肺容量、呼吸力学和气体交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EVLW与疾病种类,病情程度及患者预后相关[2].因此,监测EVLW在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心动图技术测定心输出量观察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疗效的价值
目的与心导管测量结果对比,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患者疗效观察中心输出量测定的应用价值和可靠性.方法临床诊断为PPH并同时有热稀释法和超声心动图法心输出量资料的患者43例,平均年龄(43.2±12.5)岁.在右心插管 15 min内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左室长轴观测量主动脉瓣环处直径(D),计算其面积[A=π×(D/2)2];于心尖五腔观主动脉瓣环水平记录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计算心输出量(CO=VTI×A×心率),并与热稀释法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长期用前列环素治疗患者CO的变化情况.结果热稀释法测定CO为(3.83±0.88)L/min,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法为(3.62±0.94)L/min.两组测量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00 1).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法可无创、准确地测量PPH患者的CO,与心导管测量结果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超声法显示长期前列环素治疗可使PPH患者CO升高.
-
肝移植术中连续温度稀释法监测心排血量的准确性
目的 评价肝移植术中连续温度稀释法监测心排血量(CO)的准确性.方法 13例非静脉-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术病人,术中采用Abbott Opti-Q CCO/SvO2连续心排血量仪监测CO(CCO);并于麻醉诱导后20、40、60、90、120 min、下腔静脉阻断5、15、25、35、45 min和下腔静脉开放5、15、25、60、90、120min时采用单次温度稀释法监测CO(BCO),连续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于BCO测定前后取两次CCO的平均值为该时点的CCO.计算各时点CCO与BCO间的相关系数,采用Bland-Altman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共收集196对CO数据,CCO范围为1.9~17.9 L/min,BCO范围为2.1~18.3L/min.与其余时点比较.下腔静脉阻断5 min和下腔静脉开放5 min时CCO和BCO间的相关系数较低,偏离度较大,CCO监测存在明显的响应时间延迟现象;其他时点CCO和BCO间的偏离度为-0.18L/min,95%可信区间为-0.32~-0.03 L/min,一致性界限为-2.09~1.73 L/min,其下限的95%可信区间为-2.34~-1.84 L/min,其上限的95%可信区间为1.48~1.99 L/min.CCO和BCO的重复系数分别为0.36和0.86 L/min.CCO与BCO的平均值与CCO的差值为(0.09±0.49)L/min,CCO的相对误差为4.6%±1.7%.结论 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改变显著时,CCO存在明显的响应时间延迟现象;而在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时,CCO和BCO之间缺乏良好的一致性,但CCO监测在临床上是可接受的.
-
经肺热稀释法与肺动脉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的一致性
目的 评价经肺热稀释法与肺动脉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CO)的一致性.方法对13只未成年猪,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过设定的方法依次进行血液动力学干预,于每次干预前及干预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稳定至少10 min时,同时采用经肺热稀释法和肺动脉热稀释法测定CO(COTP,COPA).采用Bland-Altman法进行一致性分析,设定两种测定方法可以互换的界限为COTP 的相对误差<20%.结果 共收集205对CO数据,COTP范围为1.4~7.06 L/min,COPA范围为1.25~6.55 L/min,COTP值比COPA值高约2%;COTP的偏离度为0.07 L/min,95%可信区间(CI)为0.03~0.11 L/min;一致性范围为-0.46~0.60 L/min,其下限的95%CI为-0.53~-0.40 L/min,其上限的95%CI为0.54~0.66 L/min;COTP的相对误差为15.3%.结论 经肺热稀释法和肺动脉热稀释法测定猪CO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FloTrac/Vigileo系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进展
心排血量和每搏输出量对于较大的心血管手术患者及重症监护的危重患者有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重大意义.传统肺动脉置管(PCA)热稀释法作为临床测定心输出量(CO)的金标准已被广泛应用,然而经肺动脉置管操作复杂,导管相关性感染较多,留置时间短[1],同时又是非连续性、每天只能测量数次,对于病情变化快,需要连续性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危重患者的应用受到限制.FloTrac/Vigileo心排血量监测系统又称为动脉波形分析心排血量(arterial pressure-based cardiac output,APCO),是通过分析外周动脉压力波形信息连续计算CO、心排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操作简便,创伤性小,并发症少[2],使用安全并且不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来校准,深受临床医生青睐.本文将FloTrac/Vigileo系统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作如下综述.
-
胆碱酯酶抑制剂对感染性休克兔模型治疗的研究
目的 探讨药物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对感染性休克兔早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脂多糖(LPS)静脉注射复制兔感染性休克模型,3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组(脂多糖组)、B组(烟碱治疗组)、C组(新斯的明治疗组),每组10只.通过血气分析、动脉压监测及心输出量测定观测基础及给内毒素后实验动物的血液动力学和肺气体交换参数变化.动态检测兔血清中TNF-α、IL-18的变化并行心、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LPS组比较,B、C组MAP显著升高(P<0.05);其中C组4 h时基本恢复到造模前水平(P<0.01).B、C组CO也明显增加(P<0.05).与A组比较,B、C组pH有升高趋势,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C组TNF-α明显下降(P<0.05),TNF-α的表达与心、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相关.结论 在兔模型中胆碱酯酶抑制剂能有效治疗感染性休克,这将有可能应用于临床.
-
Flotrac/Vigileo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 ICU应用中的护理安全问题探讨
心输血量( cardiac output,CO)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重症监护的患者而言,监测CO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一直是大家探讨的重点[1]。传统肺动脉置管( PCA)热稀释法作为临床测定CO的金标准已被广泛应用,然而经肺动脉置管存在操作复杂,导管相关性感染较多,留置之间短等[2]问题。 Flotrac/Vigileo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又称动脉波形分析心排量( arterial pressure-based cardiac output,APCO),是通过分析外周动脉压力波形信息连续计算CO,心排指数( CI),每搏输出量( S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操作简易,创伤小,并发症少等[3]优势,在ICU中应用越来越多。在Flotrac/Vigileo系统应用护理过程中如何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本文进行探讨的重点。
-
热稀释法的心排量监测系统的研制
心排量监测是血液动力学监测中重要的监测项目之一,热稀释法是临床上被公认为监测心排量的标准方法,到目前为止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该文主要介绍采用热稀释法搭建的测定心排量的监测平台,包括硬件平台,软件设计和计算处理的介绍。在实验室用心排模拟器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在医院进行了初步的临床测试,证明本系统具有非常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整体阻抗法与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的比较
目的研究整体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7例多发性外伤患者,经床边应用热稀释法和整体阻抗法同步测定心输出量,每次每种方法均测定3次后取均值,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t检验.结果热稀释法与整体阻抗法测定心输出量的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线性相关,相关性良好;热稀释法与整体阻抗法所测心输出量数值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整体阻抗法检测心输出量稳定、可靠且无创伤性,可作为临床重危病人长期连续监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