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创伤性脑损伤影响骨折愈合速度机制的研究进展
骨折修复的过程是正常胚胎骨发生过程的重演,是一系列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过程,从细胞、血管和骨基质的损伤开始,然后到进行骨的完全重建.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机体大环境以及局部小环境的多层面、多途径调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生长因子的参与,是骨折愈合的基础,无论何种促进骨折愈合的方式都以促进生长因子的变化为基础.创伤性脑损伤时通过何种机制影响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改变从而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值得深入研究.
-
聚乳酸-脱钙冻干胚胎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胚胎骨移植免疫原性低,爬行替代快,兼备骨诱导活性;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膜可体内降解,骨引导活性可靠,但单独应用均存在一定不足。我们将PLA膜和脱钙冻干胚胎骨(demineralized freeze-dried fetal bone,DFDFB)复合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探讨PLA-DFDFB的骨修复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PLA膜:分子量19 000,厚200 μm,孔径<5 μm。 (2)DFDFB制备:取孕28 d胎兔四肢骨,剪成1~2 mm骨粒。25 ℃下1∶1氯仿-甲醇脱脂,浸入2 ℃ 2 mol/L CaCl2、0.05 mol/L EDTA各1 h,0.6 mol/L HCl彻底脱钙,漂洗,冻干,环氧乙烷消毒。 (3)实验方法:在16只成年大耳白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1.0 cm×0.6 cm方形骨缺损。右侧植入DFDFB,左侧植DFDFB后表面覆盖PLA膜。术后4、8、12 周分批处死动物,取下颌骨标本行大体观察和X线观察。10%中性甲醛固定后常规制取6 μm厚脱钙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2.结果:术后4周两侧缺损内见新骨充填。8周新骨外观似皮质骨,PLA-DFDFB侧外形较好。12周新骨与宿主骨无异。X线检查术后4 周两侧缺损区呈均匀骨痂影,8周骨密度增高,此二期DFDFB侧骨密度稍高。12周缺损区骨密度与宿主骨相近,PLA-DFDFB侧稍高。 组织学观察4周时少见DFDFB残片。PLA-DFDFB侧骨小梁平行骨长轴排列,DFDFB侧骨小梁呈网状。8周时PLA-DFDFB侧骨小梁粗大,骨髓丰富,DFDFB侧骨小梁细小,骨髓组织少。8周前DFDFB侧见骨膜成骨与胚胎骨替代和诱导成骨间有蓝染的生长结合线,部分切片骨膜成骨达新骨全厚1/4。12周时缺损区新骨与自体骨融合,PLA-DFDFB侧皮质骨连贯致密,DFDFB侧皮质骨有较多骨腔。 3.讨论:DFDFB植入后各观察期内均未见炎性细胞浸润,说明DFDFB免疫原性极低。DFDFB结构疏松,易于吸收改建,植入4周即可基本吸收。DFDFB的疏松结构还对骨诱导因子释放有利。但DFDFB机械强度低、赋形困难、容易造成颗粒外泄。本实验用PLA膜将DFDFB固定在缺损内,并以DFDFB支持PLA膜下骨再生空间,可避免因膜塌陷而影响骨再生。 早期X线检查发现DFDFB侧骨密度较高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DFDFB植入后不仅在缺损内发挥引导和诱导成骨作用,还释放骨诱导因子刺激骨膜成骨,其厚度可达新骨全厚的1/4。PLA-DFDFB侧因PLA阻隔,骨膜成骨不明显,因此早期DFDFB侧骨密度较高。但这并不反映新骨的结构,组织学证据表明PLA/DFDFB侧新骨结构更有利于颌骨功能的早期恢复。而且PLA膜可延缓DFDFB的改建后吸收,12周时PLA/DFDFB侧骨密度即高于DFDFB侧,且外形恢复佳,说明PLA/DFDFB骨修复效果更理想。
-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学基础
我院从1983年开始在临床上采用同种异体胚胎骨充填较大颌骨囊性术后骨腔[1],十几年来均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骨移植的基础学科发展迅速,我们现在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讨论一下同种异体骨移植,并对我院临床应用的成功性作进一步的探讨.
-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修饰的B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骨再生过程.其修复的过程就是正常胚胎骨发生过程的重演,是一系列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过程.骨折愈合机制受到机体及局部环境的多层面、多途径的调节,在不同的愈合阶段有不同的细胞参与,且有许多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改变,从而影响骨折愈合速度[1-3].
-
胚胎骨移植关节重建治疗颞下颌关节习惯性脱位
目的:通过胚胎骨移植增高关节结节,同时缩小囊腔,为治疗颞下颌关节习惯性脱位,寻找新的材料.方法:无菌条件下取5~7月胚胎股骨,密封后置入液氮罐内深冷(-196℃)1周以上;耳前切口暴露关节,用骨凿在关节结节基底处自前下斜向后上凿入1 cm,并用骨凿使关节结节向后下折裂形成楔形裂隙,裂隙内插入修整好的胚胎骨.结果:胚胎骨移植重建增高了关节结节,缩小了关节腔,术后随访3~5年无复发.结论:采用同种深冷冻胚胎骨材料植入重建颞下颌关节临床上效果确切.
-
用荧光法观察胚胎骨植入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实验用荧光法观察胚胎骨植入兔下颌骨的生长情况.方法通过对6只家兔下颌骨体部缺损区植入胚胎骨,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动物实验显示胚胎骨颗粒周围有明显荧光带形成.结论提示胚胎骨有诱导新骨形成作用.
-
胞内信号分子LIM矿化蛋白1的研究进展
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是LIM结构域蛋白家族成员, 由Boden首先发现[1].相关体内外研究表明, LMP-1是一种胞内非分泌蛋白, 不仅影响骨基质的矿化,而且还是胚胎骨的发育和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正调节因子[1~4].近期研究表明[5~7],LMP-1在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及牙周膜细胞也有表达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LMP-1的结构特点、分布、作用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聚乳酸膜和脱钙冻干胚胎骨促进骨修复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聚乳酸(PLA)膜和脱钙冻干胚胎骨(Fetal Bone,FB)促进骨修复的能力.方法在12只日本大耳白兔双侧下颌骨下缘中份作方块切除形成骨缺损,一侧缺损植入FB,另一侧缺损表面覆盖PLA膜.术后4、8、12周分期处死动物,下颌骨标本行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两种材料均能有效修复骨缺损.FB植入4W后术区内有大量新骨形成,术后8W缺损内骨形成活跃程度和骨形成量均高于PLA膜侧.结论 FB植入后骨缺损内骨修复启动早,成骨活跃,用于颌骨缺损修复较PLA膜理想.
-
HA/FDFB修复兔胫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Hydroxylapatite,HA)和冻干胚胎骨粉(Freeze-Dried Fetal Bone,FDFB)混合材料骨内植入后的成骨潜能。方法:在16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双侧胫骨缺损内分别植入HA和HA/FDFB,术后1,4,12,24周分期处死动物,标本行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HA侧术后各期均无明显新骨形成,24周时仅有植入材料-宿主骨界面见少量新骨,其余大部分为纤维结缔组织充填。HA/FDFB侧术后4周新骨开始形成,12周时HA隙大部为新生骨组织充填,纤维成份减少,无FDFB残余。24周时植入材料内完全为成熟板层骨。结论:HA/FDFB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成骨活性,能促进骨愈合进程,是较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
脱矿人胚骨植入拔牙创预防干槽症的初步观察
1 材料与方法1.1 胚胎骨制备方法将引产娩出的6~9月正常胎儿,在6~10小时内取骨,用0.6N盐酸脱矿1~2天,流水冲洗24小时,以75%无水酒精、乙醚消毒、脱脂各1小时,无菌条件下粉碎,密封于消毒、干燥瓶,置r射线场行消毒和抗原性处理,储存于0℃~4℃普通冰箱.
-
腭骨成形术——复合骨植入对延长硬腭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腭裂,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软腭和硬腭骨质的缺损畸形。腭裂术后语言的功能活动,既需要有足够长度的软腭,形态完整、正常的硬腭使软腭是否处于功能位置也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并设计了部分脱蛋白猪骨和脱钙异体胚胎骨复合(以下简称复合骨)移植修复腭骨,使腭骨的形态接近正常,从而使软腭上抬处于正常的功能位置,以利于恢复正常的腭咽闭合功能。1 材料与方法1.1 复合骨的制备 部分脱蛋白猪骨的制备方法同实验研究之制备(中华实验外科学杂志1993,10(1):4);同种异体胚胎骨系采用母体健康、6~9 月胚龄的胎儿四肢长骨骨干,去净周围软组织剖开洗净,按实验研究制备脱钙骨方法处理和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