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抵抗素、脂联素、C 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脂联素、C 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入院时的血清抵抗素、脂联素及 CRP 水平;所有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数等;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同期另选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不稳定斑块组收缩压(SDP)、舒张压(SBP)高于另外三组( P ﹤0.05);不稳定斑块组空腹血糖(FPG)高于另外三组( P ﹤0.05),血清抵抗素及 CRP 从对照组到不稳定性斑块组逐渐增高( P ﹤0.05),而血清脂联素则逐渐降低( P ﹤0.05);脑梗死病例组中的颈动脉硬化发生率、平均颈动脉斑块数、IMT 高于对照组( P ﹤0.05);Pearson 线性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抵抗素与 CRP 呈正相关( r =0.476,P ﹤0.05),与 IMT 呈正相关( r =0.398,P ﹤0.05),而与脂联素呈负相关( r =-0.514,P ﹤0.05);脂联素与 CRP( r =-0.367,P ﹤0.05)及 IMT( r =-0.597,P ﹤0.05)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清抵抗素及 CRP 水平与 IMT 呈正相关( P ﹤0.05),而脂联素则与其呈负相关( P ﹤0.05);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SBP、血清抵抗素及 CRP 是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的高危因素,而脂联素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血清抵抗素及 CRP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显著升高,而脂联素降低,血清抵抗素及 CRP 与脑梗死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及 IMT 密切相关,而脂联素则可能具有抗炎功能而抑制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主要发病机制是颈动脉斑块导致管腔狭窄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不稳定斑块脱落形成栓子.研究表明,不稳定性斑块即使不引起血管严重狭窄,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卒中[1,2].因此,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判定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新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血小板聚集、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ACS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等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近些年ACS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2].研究发现,不稳定性斑块相关生物标志物与炎性生物标志物与ACS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3],内皮炎症反应可造成内皮功能障碍,形成不稳定性斑块,继而斑块发生破裂,侵袭血管,导致病变血管完全或不完全性闭塞,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因此,斑块不稳定性及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与ACS的关联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
-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4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4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80例,年龄61~76(69.2±5.4)岁,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硬化组)122例,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非硬化组)42例.硬化组患者中稳定性斑块58例,不稳定性斑块64例;斑块严重程度Ⅰ级37例,Ⅱ级45例,Ⅲ级40例.入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发病时间均<3 d.排除标准:脑出血,心源性脑栓塞,复发性脑梗死,伴有严重的其他脏器疾病,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急性感染病史,采血前曾使用过抗凝及纤溶药物,6个月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2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与新生血管的关系
约75%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和60%新近发生的有症状的颈动脉疾病均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破裂造成的.尽管由无症状的纤维斑块进展为易损斑块的机制并不明确,但近来提出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与出血为不稳定性斑块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了解斑块内血管形成及斑块内出血的机制将有助于我们干预不稳定性斑块发生和发展的进程.
-
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分层与治疗策略
人们熟悉的“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ICS),是由于不稳定性斑块的破裂,引起冠脉内血栓形成所致严重心肌缺血而产生的一组进展性的疾病谱,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Q波心肌梗死(NQMI),Q波心肌梗死(MI)及心脏性猝死。而不稳定性冠脉疾病( UCAD)则包括UA和 NQMI。 UCAD可视为稳定性心绞痛与Q波MI或猝死之间中间状态。文献报告UA有7%~16%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脏性猝死。由于UA、NQMI与 AMI在规范治疗上有原则性区别。故近年来文献上推荐UCAD的分类,目的是通过 UCAD的危险分层,及早评估其危险性,从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防止或减少UCAD发展至AMI或猝死的危险。
-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预测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炎症反应的标志物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与血管不稳定性斑块的破裂及血栓事件有一定关系.本研究则探讨国人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血浆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多普勒超声检测斑块形态不能预测颈动脉再狭窄
德国学者Wasse等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认为,支架内再狭窄(ISR)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影响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CAS治疗过程中,软质、不稳定性斑块更容易受损,这种斑块很可能引起一系列反应,终导致ISR。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彩超探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劝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彩超检测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及进行斑块分型;并检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20倒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劝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04例,检出率86.67%,不稳定性斑块60例,栓出率50%;对照组中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15例,异常检出率25.0%,不稳定性斑块2例,检出率3.3%;二者有明显差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不稳定性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彩超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及分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预测有重要价值.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为基础特征,并引起急性心肌供血不足,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候群.本症具有发病急、可以无先兆、危险性大等特点.但及时诊断,积极治疗是可救治的.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ACS;无ST段抬高的ACS).无ST段抬高的ACS据CK-MB或cTnT、cTnI可分为:(1)无ST段抬高ACS;(2)不稳定性心绞痛(UAP).
-
坎地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炎性改善及促进预后效果分析
有观点表明,炎性及免疫反应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及其临床关联紧密,多种免疫因子参与了本病的致病过程.冠状动脉病变不稳定性斑块的形成可影响Th1和Th2细胞因子的水平,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很好地调节Th1/Th2细胞亚群失衡,遏制T淋巴细胞至Th1的偏移[1].本次研究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坎地沙坦对本病患者其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及白细胞介素4等的改善作用及该药的预后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
不稳定性冠脉疾病175例临床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性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导致的心脏急性严重缺血综合征.本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及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对ACS早期诊断及时危险分层以及合理的临床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按200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发布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l)的治疗指南[1],根据患者近期缺血性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的ST段变化,可将ACS分为ST段持续抬高(持续时间大于30min)的ACS和无ST段抬高的ACS,后者包括NSTEMI和UAP.NSTEMI和UAP又合称为不稳定性冠脉疾病(Unstable coronary arterydisease-UCAD).本文对我院近3年来发生的UCAD 175例进行分析总结.
-
新蝶呤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新蝶呤是单核-巨噬细胞活化时释放的一种炎性标志物,是单核-巨噬细胞活性增强的特异性标志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各个阶段,而新蝶呤能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本文对新蝶呤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进行阐述.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表达量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分别检测我院自2009年4月至 2010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组)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乙组)患者的血清MCP-1表达水平.结果 在治疗前,甲组24例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为(21.5±2.4)ng /L,乙组为(15.4±2.2)ng/L,甲组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患者发病后为(17.2±2.2)ng /L,比发病前(21.5±2.4)ng/L明显下降(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MCP-1 表达水平显著上升,是体现斑块不稳定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性斑块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颈动脉斑块和sCD40L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超声下颈动脉斑块和sCD40L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入选79例ACS患者,包括预后良好组(58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用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特点,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含量,观察预后不良的ACS患者颈动脉斑块和血清sCD40L的变化.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CS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sCD40L水平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研究颈动脉斑块与血清sCD40L是否是ACS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ACS患者颈动脉软斑发生率(76%比50%)、颈动脉复合斑块低回声面积比[(45.98%±10.15)%比(25.64±5.89)%]、血清sCD40L[(16.22±3.15)ng/ml比(11.12±1.91)ng/ml]升高(P<0.05).ACS患者颈动脉复合斑块低回声面积比与血清sCD40L水平呈正相关(r=0.622,P=0.000).颈动脉复合斑块低回声面积比与血清sCD40L上调(OR分别为2.73、2.39,P<0.05)是ACS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超声发现颈动脉复合斑块低回声面积比和血清sCD40L升高对ACS近期预后不良有预测价值.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不稳定性斑块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预后 -
冠心病防治中社区医生应掌握的基本策略
在过去的10年,针对冠心病终末期(有症状或有事件)患者的血管重建技术(经皮介入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推广.但冠心病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疾病过程,在血管壁上存在多处弥漫病变,并且同一患者可有不止一处的不稳定性斑块.而我国目前对冠心病的防治实践中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只重救治,而对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之前不防,救治之后也不管.这种落后的模式忽略了病前预防,导致医疗资源严重浪费.基Y于半数左右的冠心病患者的初期临床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只治不防的策略必然导致大量患者的突发死亡或致残.由于重救治、轻救治后的疾病管理,因此缺血与再梗死的发生率也高,并且很多患者逐渐进入慢性心力衰竭的队伍.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探讨
目的 通过PET-CT明确18F-氟脱氧葡萄糖在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中摄取程度,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60例受检者,包括正常对照者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病例54例.测定主动脉壁粥样硬化部位标准化摄取值(suv)和CT值,并依据CT值将54例主动脉壁局部18F-FDG高摄取的动脉粥样硬化病例分成3组,软斑块组CT值小于60HU,中等斑块组CT值介于60~100HU之间,钙化斑块组CT值大于100HU.第4组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软斑块组42个测量部位的平均SUV为1.553-+0.486;中等斑块组30个测量部位的平均SUV为1.393-+0.296;钙化斑块组36个测量部位的平均SUV为1.354-+0.189;正常对照组33个测量部位的平均SUV为1.102-+0.141.多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78.909,P=0.000);正常组与各斑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在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摄取,其中软斑块对18F-FDG的摄取高,提示18F-FDG PET-CT是诊断不稳定性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价值方法.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临床脑梗死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全身系统性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斑块的小稳定性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因.近期研究发现不稳定性斑块内新生血管较多,易脱落[1].本研究运用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混合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多少,评价斑块的不稳定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的研究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性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而导致的心脏急性严重缺血综合征.按2002年美国ACC/AHA有关ACS的治疗指南[1].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抬高,可将ACS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大多为Q-MI,少数为N-QMI);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大多为N-QMI,少数为Q-MI)及猝死型冠心病.
-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磁共振成像诊断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即斑块破裂危险性高,并且可能造成栓塞事件发生的不稳定性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检查方法很多,超声检查、CT 血管造影(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磁共振成像(M RI )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M RI具有无创伤、软组织分辨率高、无骨伪影、三维断层血管扫描成像、多种扫描技术等特点,对血管壁情况、血管腔狭窄的程度、斑块成分鉴别、斑块炎症反应、血流速度、血流动力学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可指导临床斑块的治疗,对稳定性斑块进行病因治疗,易损性斑块行颈静脉内膜剥脱术(CEA )或介入治疗。现将对疗效的评价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