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好读书
好读书就得受穷.心用在书上,便不投机将广东的服装贩到本市来赚个大价,也不取巧在市东买下肉鸡针注了盐水卖到市西;车架后不会带单位几根铁条几块木板回来做做沙发,饭盒里也不捎工地上的水泥来家修个浴池.钱就是那几张没奖金的工资,还得抠着买涨了价的新书,那就只好穿不悦人目的衣衫,吸让别人发呛的劣烟,吃大路菜,骑没铃的车.但小屋里有四架五架书,色彩之斑斓远胜过所有电器,读书读得了一点新知,几日不吃肉满口中仍有余香.
-
微访谈之反式脂肪酸
看过由罗伯特·肯纳导演的美国纪录片《食品公司》(英文名称《Food,Inc》)之后,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食品安全问题.以往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在技术层面,即如何避免生物、物理、化学等3种危害,在生产过程中污染食品,并导致不安全食品的产生.致病菌、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这些常见的食品安全性问题,在电影《食品公司》中算是小巫见大巫.食品产业巨头为了商业利益,进行食品新技术开发,才是造成人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大隐患.前一段时间,国内关于速生鸡的讨论,究其根源则是当人类进入汽车时代,大大加快了生活节奏,快餐业随即产生.快餐业对肉鸡标准化要求很高.而肉鸡标准化,则导致了速生鸡的技术开发.让传统70多天出栏的肉鸡,变成43天就可以进入加工厂而体重却比传统70天才能出栏的肉鸡,多出三分之一.速生鸡满足了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但如果没有药物维持,按照传统的生长规律,速生鸡是很难存活的.药物进入养殖产业,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孪生兄弟.进入工业化的人类社会,将面临人口持续增长与资源有限之间的冲突,是人类社会发展躲不开的一道坎.
-
喹赛多对肉鸡的安全性评价/喹喔啉类药物对V79细胞hgprt基因位点的突变效应/喹烯酮遗传毒性的研究
-
2012年山东省肉鸡生产加工环节沙门菌污染水平及耐药分析
目的 调查山东省肉鸡孵化、养殖、屠宰、流通等环节沙门菌的污染程度及抗生素耐药谱的分布情况.方法 2012年在济南和淄博选择种鸡场、孵化厂、养殖场、屠宰场、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共采集2496份样品,按照GB 4789.4-2010进行沙门菌鉴定和血清学分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抗生素的耐药分布情况.结果 肉鸡孵化环节阳性率为2.39%,养殖环节为12.67%,屠宰环节为27.00%,配送分销环节为22.72%.分离菌株共包含32种血清型,其中印第安纳沙门菌占42.25%,肠炎沙门菌占34.21%.95.51%的分离菌株至少对一种抗生素耐药,71.37%的分离菌株对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28.21%的分离菌株对10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7株对14种抗生素全部耐药,均为印第安纳沙门菌.结论 济南和淄博市肉鸡生产加工各环节沙门菌污染严重,其中屠宰环节和分销配送环节沙门菌污染率高于孵化环节和养殖环节;肉鸡中沙门菌耐药形势严峻.
-
以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表达评价肉鸡对不同形态锰源的生物学利用率
目的 通过两个试验研究确定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的基因表达指标是否能更快、更敏感、更恒定地监测出肉仔鸡对不同形态锰源间生物学利用性的差异.方法试验(一)将546只商品代1日龄AA肉公鸡按4×4两因子安排的完全随机设计分为1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笼,分别饲喂不添加锰的食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或以无机硫酸锰、弱络合强度的蛋氨酸锰E、中等络合强度的复合氨基酸锰B及强络合强度的复合氨基酸锰C形式添加0、60、120、180mg/kg锰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天.21日龄每个重复笼选取3只与平均体重相近的鸡屠宰,立即取出心脏、左侧腿跖骨,分析组织锰浓度、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试验(二)将270只商品代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笼,分别饲喂不添加锰的食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及分别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120mg/kg锰的4种锰源试验饲粮.分别于第7、14、21日龄用与试验一相同的方法进行屠宰、组织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及分析.结果试验(一)中21日龄肉鸡的跖骨灰锰含量、心肌锰含量和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活性均受到饲粮添加锰水平的显著影响(P=0.0001),根据这三项指标与饲粮添加锰进食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斜率比法进行计算,不同络合强度有机锰源间及有机锰源与无机锰源间均无显著差异,而21日龄肉鸡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 mRNA水平受到添加锰源(P<0.10)和锰水平(P=0.0001)的显著影响,以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 mRNA水平为评价指标,弱、中等和强络合强度有机锰源相对于硫酸锰(如设为100%)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99%、133%和113%.其中中等络合强度Mn-AA B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明显高于硫酸锰和弱、强络合强度有机锰源(P<0.05).试验(二)中饲粮添加中等络合强度Mn-AA B组鸡7日龄时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 mRNA水平就明显高于添加硫酸锰组和弱络合强度的Mn-Met E组(P<0.02),且在14日及21日龄恒定高于其它添加锰源组(P<0.05),而跖骨灰锰含量和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活性等指标则明显不如MnSOD基因表达指标敏感.结论饲粮锰在转录水平上显著影响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的基因表达;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 mRNA水平早在雏鸡出壳后7天即可比其酶活性等所有其它指标更快、更敏感、更恒定地监测出肉鸡对不同形态锰源间生物学利用性的差异;有机锰源的络合强度与其对肉鸡的生物学利用率间有密切相关,中等络合强度有机锰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明显高;采用基因表达这一功能性指标,可以大大缩短试验期,减少试验动物数量,因而是未来研究锰源对鸡生物学活性的新方法.
-
肉鸡屠宰场沙门菌定量评估模型的构建
目的 构建肉鸡屠宰场中沙门菌的定量评估模型,评估影响肉鸡胴体携带沙门菌变化的因素,优选减少沙门菌污染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2012年济南市肉鸡沙门菌专项监测的数据和调查所得的工艺参数,在Excel表格中构建以褪毛后为评估起点,除内脏和清洗预冷为过程的模块化的过程风险模型,并通过@risk软件模拟运行.结果 模型计算出预冷池后肉鸡胴体上沙门菌的浓度为1.96 MPN/g,相对于初始值褪毛后沙门菌的浓度18 MPN/g,降低程度大.通过敏感性分析,褪毛后沙门菌的浓度和预冷池水中沙门菌的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34,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本研究为肉鸡屠宰场沙门菌的定量评估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模型框架,风险管理者依据本模型提出的控制措施为降低褪毛后沙门菌的浓度和预冷池水中沙门菌的浓度.
关键词: 沙门菌 肉鸡 定量风险评估 模块化的过程风险模型 -
肉鸡中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研究
目的 评估从零售到餐桌肉鸡中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利用黑龙江省肉鸡中沙门菌的监测数据及相关数据资料,结合剂量-反应模型和Combase数据库,应用@RISK软件对厨房内交叉污染造成鸡源性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根据本次生鸡肉的定量风险评估结果,提示由于中国居民发生厨房内交叉污染,导致鸡源性沙门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情景分析显示,生鸡肉在零售阶段采用冷冻或者冷藏保存,可以将中国居民发生鸡源性沙门菌疾病的平均风险降至1/5.结论 零售阶段生鸡肉采用冷链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我国居民罹患鸡源性沙门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
青岛市屠宰场整鸡中沙门菌污染水平定量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青岛市规模化肉鸡屠宰场屠宰后整鸡样品中沙门菌的污染及抗生素耐药谱分布状况.方法 2014年10 ~ 12月在青岛市选择2家规模化肉鸡屠宰场,采用胴体漂洗法定量检测3次共采集的141份屠宰后整鸡样品中沙门菌,根据Kauffmann-White表对沙门菌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整鸡样品沙门菌总体污染率为74.5%(105/141),污染水平3.6 ~>1 100 MPN/100 g,中位数为43 MPN/100 g;共分离355株沙门菌,血清型分布为肠炎沙门菌220株,印第安纳沙门菌88株和阿贡纳沙门菌19株,以及其他型28株.355株沙门菌分离株的总体耐药率为90.4%(321/355),茶啶酸(NAL)耐药率高(88.7%,315/355).220株肠炎沙门菌中219株(99.5%)耐药,6株(2.7%)为多重耐药株,优势耐药谱为奈啶酸(156株).88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均耐药,85株为多重耐药株,优势耐药谱为庆大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萘啶酸-氨苄西林-青霉烷砜/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19株阿贡纳沙门菌除1株对奈啶酸耐药外,其余18株对所测试11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青岛市肉鸡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率较高,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印第安纳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为主.沙门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并呈现多重耐药性趋势.
-
肉鸡养殖场中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双重耐药沙门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目的 阐明养殖场肉鸡及其环境中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耐药沙门菌的分布和耐药机制特点.方法 对河南省4个不同地区肉鸡养殖场及环境中分离的沙门菌进行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双重耐药菌株的筛选和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喹诺酮类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研究.结果 从52株养殖场肉鸡肛拭子及环境中筛选出5株耐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沙门菌,均为印第安纳沙门菌,有AMP-CAZ-CHL-CIP-CTX-GEN(n=1)和AMP-CAZ-CHL-CIP-CTX-GEN-SXT-TET(n=4)两种耐药谱.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显示,5株菌的拓扑异构酶编码基因gyrA和parC均有点突变出现,均携带了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包括oqxAB、aac(6')-Ib-cr基因,而qnrA、qnrB、qnrS、qnrC、qnrD和qepA基因则未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显示,5株菌均为blaCTX-M-65型.结论 耐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菌株存在于肉鸡养殖环节及其环境中,并具有复杂的喹诺酮耐药机制和可传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为阐明农场-餐桌-感染者传递链条中耐药关联性,为社区感染防控、临床抗生素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应该加强肉鸡等养殖业沙门菌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
-
抗菌肽对热应激肉鸡血液学及血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 了解猪小肠抗菌肽在热应激条件下对肉鸡血液学及血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选用30只两周龄健康华都AA+肉鸡,称重后随机分为3组:常温对照组、单纯热应激组和抗菌肽+热应激组,每组10只,热应激10天.结果 抗菌肽+热应激组与单纯热应激组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1);抗菌肽+热应激组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O)、葡萄糖(GLU)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与单纯热应激组比较均升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UREA)、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与单纯热应激组比较明显降低;抗菌肽+热应激组SOD、GSH-Px活性与单纯热应激组比较明显升高(P <0.01);MDA含量与单纯热应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热应激条件下口服抗菌肽可以调节肉鸡血液成份及流变状态、增强体液免疫、平衡氧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使机体有效抵抗热应激.
-
2010年江苏省肉鸡沙门菌污染专项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肉鸡养殖和屠宰过程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为确定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沙门菌分布和疾病可能传染源、制定公共卫生措施并评价其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专项监测的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要求,2010年共采集活体肉鸡肛拭样本210份,胴体样本204份,监测沙门菌污染情况.结果 肛拭样本检出沙门菌23份,检出率10.95%;胴体样本检出沙门菌71份,检出率34.80%.两类样本的血清学分型构成比不同(x2=15.7,P<0.001),肛拭样本检出的23株沙门菌中有22株印第安纳沙门菌,胴体样本中检出的71株沙门菌中有35株为印第安纳沙门菌,22株为奥尔巴尼沙门菌.结论 肉鸡活体肛拭和胴体样本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P<0.001),胴体高于活体检出率,活体和胴体的沙门菌来源不同,胴体可能存在交叉污染.
-
黑龙江省肉鸡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中沙门菌调查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肉鸡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中沙门菌污染状况.方法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项《肉鸡养殖及屠宰加工环节沙门氏菌专项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操作程序,并参考国家标准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黑龙江省4个地市3 766份肉鸡样品进行检验.结果 4大环节共检测样品3 766份,检出阳性样品339份,检出率为9.00%,孵化、养殖、屠宰到配送分销4个环节均检出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82% (22/781)、2.14%(11/515)、13.84%(220/1 590)、9.77%(86/880).其中,屠宰环节的8种样品中预冷池水样品沙门菌检出率高,为35.42%(34/96).检出的沙门菌分属于9个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印地安纳沙门菌的比例高.结论 黑龙江省肉鸡屠宰和配送分销环节中沙门菌污染较严重.屠宰环节阳性率高,是重要的污染环节,其中预冷池水中沙门菌检出率高,是屠宰过程中肉鸡污染沙门菌的主要环节.
-
肉鸡饲养加工过程中沙门菌污染环节的探讨与分析
目的 探讨开封市肉鸡从孵化、养殖,到屠宰、加工、运输和销售各环节样品沙门菌污染状况.方法 采集2012年4个季度开封地区种鸡养殖场、肉鸡孵化场、养殖场、屠宰场和大型超市中土壤、饲料、鸡粪、鸡肉、屠宰工具、工人手等18个环节共802份样品.按照GB 4789.4-2010进行沙门菌鉴定和血清学分型,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脱毛池水中沙门菌检出率高为75%,其次成鸡粪便、鸡肉、刀具案板、肛拭子中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58.3%、49.4%、33.3%、5.6%,鸡胚和运输车辆中未检出沙门菌.本研究共检出6个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印第安纳沙门菌检出率高;第二季度沙门菌菌型数多.结论 鸡肉屠宰加工过程使沙门菌污染扩大,脱毛机及脱毛池水是沙门菌交叉污染的关键点,不同季节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淄博市肉鸡生产过程中沙门菌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沙门菌在肉鸡生产各个环节中的污染状况,对其污染程度及危害进行系统评价,为开展“从农场到餐桌”的风险评估以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集肉鸡孵化、养殖、屠宰、销售环节的不同样品,按照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沙门菌检测.结果 肉鸡生产的不同环节共采集样品1 267份,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298份,总检出率为23.5%,孵化、养殖、屠宰、配送分销环节的检出率分别为4.6%(10/217)、8.4%(18/215)、32.8%(187/570)、31.3%(83/265).印第安纳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结论 沙门菌在肉鸡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检出.各季节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屠宰及销售环节的检出率较高,提示加工屠宰过程存在沙门菌交叉污染的可能,这些环节对减少鸡肉及其制品的沙门菌污染尤为重要.
-
聚苯乙烯纳米材料影响铁吸收
随着人造纳米材料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应用的日益增长,其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备受关注.然而,目前仍缺乏关于人造纳米材料的慢性经口毒性研究,尤其该材料对肠道吸收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美国科学家Mahler等通过建立体外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Caco-2、HT29-MTX、Raji B细胞共培养)和肉鸡十二指肠肠襻模型,比较了急性和慢性暴露聚苯乙烯纳米材料对肠道吸收和转运铁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剂量接触羧基化聚苯乙烯纳米材料(PS-COOH,2×1011 50 nm颗粒/ml或1.25×1010 200nm颗粒/ml),可破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使其通透性增强,从而导致肠上皮细胞对铁的吸收和转运能力上升,且小尺寸PS-COOH的作用更明显.但在中、低剂量暴露水平下,未观察到明显变化.体内实验亦发现,PS-COOH(50nm,2mg/kg)急性暴露可明显降低肉鸡十二指肠对铁的吸收率,而慢性暴露却可明显增加铁吸收率,其诱导的十二指肠绒毛重建、绒毛表面积增大是导致铁吸收率增加的重要原因.此外,与表面未作任何处理的聚苯乙烯纳米材料相比,氨基修饰的聚苯乙烯纳米材料( PS-NH2)可明显增加铁吸收和转运量.综上所述,聚苯乙烯纳米材料可明显影响肠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且受颗粒尺寸、暴露浓度、表面电荷的影响.
-
中国四省份规模化肉鸡生产全过程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和耐药特征研究
目的 分析我国4省份肉鸡规模化生产过程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2年在河南、江苏、黑龙江和山东进行肉鸡生产链沙门菌污染的基线调查,共设置238个采样点,共采集有效样品11592份,其中孵化环节为2090份,肉鸡养殖环节为1421份,屠宰环节为5610份,配送分销环节为2471份.根据Kauffmann-White表对选择性增菌后分离培养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根据菌株信息和PFGE谱型,抽取其中部分沙门菌,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0类1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孵化环节样品包括种鸡粪便、种蛋和鸡苗粪便3类样品,共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114份(5.5%),共分离123株沙门菌.养殖环节样品包括养殖场环境粪便、外环境土壤、饲料和工人标本4类样品,共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114份(8.0%),共分离114株沙门菌.屠宰环节共采集宰杀前活体、褪毛后整禽、预冷后整禽、预冷池水样、分割刀具案板、分割后冷冻鸡肉样品和工人标本7类样品,共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1395份(24.9%),共分离1438株沙门菌.配送分销环节样品包括运输车、配送后肉鸡产品、市售肉鸡产品和工人标本4类样品,共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517份(20.9%),共分离551株沙门菌.肉鸡生产全过程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均为肠炎沙门菌(1229株)和印第安纳沙门菌(621株).1231株沙门菌中,耐受至少1种抗生素的菌株为1197株(97.2%),耐受3类及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为860株(69.9%).结论 规模化肉鸡生产全过程沙门菌污染严重;养殖场环境是污染的重要来源,屠宰过程存在交叉污染;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多重耐药普遍.
-
复方杜仲水煎液对肉鸡小肠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复方杜仲水煎液对肉鸡小肠发育的影响.方法:1日龄AA肉鸡224只,随机分成4组.Ⅰ~Ⅳ组以0,1.25,2.5,5.0 g·L-1浓度的复方杜仲水煎液饮用,连续6周.(1~6)周末每组随机抽样6只称重、宰杀,测量小肠各段的长度并称重.结果:复方杜仲组1,2周龄十二指肠,1周龄空肠、回肠相对肠重及单位肠重均较对照组高,(3~5)周龄各肠管的相对肠重及单位肠重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杜仲能够促进肉鸡小肠的早期发育,并能有效防止肉鸡生长中期的肠壁增厚,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
鸡的J亚群白血病病毒的分离及部分序列比较
通过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及特异性单抗的间接荧光抗体反应(IFA),从某大型肉用型种鸡场的疑似J亚群白血病的病鸡中,以及25个临床健康的商品代肉鸡群的2群中,分离鉴定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在用抗ALV-J gp85单克隆抗体JE9的IFA中,来自病鸡群的两株病毒SD9901和SD9902呈强阳性反应,来自临床健康肉鸡群的YZ9901和YZ9902株呈弱阳性反应.对YZ9901株和SD9902株的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表明,这二个中国株的囊膜蛋白gp85的氨基酸组成与原型株HPRS-103及美国分离株ADOL-Hcl有89%~93%的同源性,它们相互间的同源性是92%.其3′端LTR区与原型株HPRS-103则有95%~97%的同源性,但中国的两株病毒在紧靠3′端LTR的"E"成分中,出现了一个139个碱基的缺失性突变,而代之以一个11个碱基的插入序列.
-
不同品系养殖鸡弯曲菌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规模化养殖鸡弯曲菌感染现状. 方法 随机采集北京市某规模化养殖场蛋鸡(养殖时间大于120d)和肉鸡(养殖时间小于42d)肛拭子标本,采用两种分离培养方案(80份蛋鸡和200份肉鸡标本直接经选择性培养基划线培养,150份肉鸡标本经24 h增菌后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划线培养)进行弯曲菌的微需氧(5% O2、10% CO2和85%N2)培养.从肉鸡标本中随机选取50份,提取病原菌DNA,进行弯曲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对相同培养条件下生长菌落进行质谱鉴定. 结果 80份蛋鸡标本中分离到24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30%;350份肉鸡标本未检测到弯曲菌.通过质谱菌落鉴定,205份标本检测到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为58.6%;145份标本检测到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1.4%.50份肉鸡粪便标本弯曲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与分离培养结果一致. 结论 北京市规模化养殖蛋鸡弯曲菌感染率较高,饲养时间较短的肉鸡未发现弯曲菌感染.
-
合肥市肉鸡沙门菌携带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合肥市养殖屠宰环节中肉鸡沙门菌的带菌率、血清型分布、抗生素耐药谱分布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情况,为合肥市食品安全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为进一步加强合肥市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7-9月对合肥市10家肉鸡养殖场和14家屠宰户分别采用肛拭法和胴体漂洗法采集45份肉鸡活体和45份肉鸡胴体标本,根据GB/T 4789.4-2010对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及血清学分析;并采用PCR方法进行复核鉴定;对终确定的阳性菌株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采用PFGE方法确定其分子分型.结果 在45份肉鸡活体样本中未检出沙门菌;45份肉鸡胴体样本中检出12株沙门菌,检出率为26.7%,经PCR复核检测,所分离的12株沙门菌对invA和hilA基因的携带率均为100%; 12株沙门菌分为3种血清型,其中9株为印第安纳沙门菌,2株为鼠伤寒沙门菌,1株为肠炎沙门菌;12株沙门菌对实验中所采用的15种抗生素总耐药以及多重耐药菌株数均为10株;12株沙门菌共分出7种PFGE带型,9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共分离出5种不同的PFGE带型;同一血清型的沙门菌分子分型结果,基本位于同一大簇中;相同PFGE带型的菌株,耐药谱非常接近.结论 合肥市肉鸡胴体沙门菌检出率高,沙门菌的血清型、药敏性以及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特征,耐药现象严重,相同PFGE带型的菌株,耐药谱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