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常规护理的方法 ,即术前教会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运动,讲解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配合要点,术后定时叩背吸痰等.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1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术后采取针对性叩背吸痰等全程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再插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2011年加拿大无创正压通气和无创持续正压通气在急诊中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在过去的20年中,无创正压通气( 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和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急诊患者中的使用大量增加,主要用于救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以避免气管插管,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患者群中具有不同的成功率;另一方面,NPPV还用以协助传统机械通气的撤机拔管并减少再插管的发生.
-
全麻拔管后再插管的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全麻拔管后再插管的风险因素。方法:全麻手术患者600例,根据是否发生拔管后再插管,回顾性分为插管组(150例)和对照组(450例),使用单、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ASA评分等及手术指标如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结果:与拔管后再插管发生的有关因素有高龄、男性、ASA评分、肥胖、并存神经系统、心肺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腹水或SIRS、肌松药的选择、体温过低、麻醉医师经验不足、神经系统手术和气道手术有关,ASA三级(OR=3.989,95CI:1.26,12.55)、低体温(OR=2.444,95%CI:1.25,4.78)、罗库溴铵(OR=1.897,95%CI:1.06,3.46)、气道手术(OR=4.340,95%CI:1.44,7.62)、并存意识障碍(OR=3.506,95%CI:1.01,12.25)、COPD (OR=4.301,95%CI:1.66,10.89)、肺炎(OR=6.611,95%CI:2.24,18.45)、腹水(OR=4.812,95%CI:0.98,23.98)、SIRS(OR=7.509,95%CI:2.66,21.70)及麻醉医师经验不足(OR=3.341,95%CI:1.90,6.10)是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全麻拔管后再插管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ASA评分、低体温、使用罗库溴铵、气道手术、并存意识障碍、COPD、肺炎、腹水或SIRS以及麻醉医师经验不足。
-
鼻胃肠减压管巧固定
在临床工作中,经鼻胃肠减压管意外脱出较常见,患者因不能耐受胃管刺激、汗液分泌过多、胃肠减压器内胃液储存较多等导致胃管脱出,增加患者再插管的痛苦.自2011年3月起,我科通过临床实践,采用胶布绷带联合固定,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固定方法1.1材料准备一条绷带(45.0 cm×1.5 cm)和一条胶布(5.0 cm ×1.0 cm)备用.
-
机械性吸呼气技术预防机械通气病人拔管后呼吸衰竭再插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机械性吸呼气技术(MI-E)对预防ICU机械通气再插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ICU行机械通气≥48 h、通过自主呼吸实验(SBT)的病人64例,拔管前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机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脱机治疗的基础上予以MI-E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拔管后48 h使用无创通气、再插管率、ICU留置时间情况.[结果]脱机后48 h内对照组与治疗组使用无创通气病人分别为16例、20例,无创通气失败率为25.00%和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再插管率(42.86%)高于治疗组(19.44%),对照组ICU停留时间为(9.8±6.7)d,治疗组为(3.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拔管后使用MI-E,可减少机械通气病人拔管后再插管率和ICU留置时间.
-
ICU机械通气再插管患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再插管率及再插管原因。方法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住院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经历一次及以上气管拔管患者。结果本研究再插管发生率22.33%,再插管同患者的基础疾病分类及拔管前的营养状况相关。结论再插管患者预后明显不佳,有较高的死亡率和气管切开率。应尽量避免意外拔管,对高龄患者拔管前应行计划性呼吸肌功能锻炼。
-
前列腺摘除术后脱管再插管患者的护理
前列腺摘除术后腺窝出血是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及术后foley氏尿管脱出所致.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4年9月治疗护理术后因foley氏尿管脱出所致术后大出血病人15例,报告如下:
-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分析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后拔出气管插管绝大多数都能顺利康复,少数因种种原因需再次气管插管(以下简称再插管).我院自1987年12月至1997年12月,共行12岁以下小儿心内直视手术221例,其中再插管8例.现就再插管原因、指征和预防作初步分析.
-
加强护理措施在AECOPD患者序贯性机械通气过程中的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呼吸科临床常见的急症.王辰等[1]根据AE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理生理特点,提出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概念,并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治疗切点,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应用的方法,有助于患者早期脱机.作者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措施,使再插管率下降至4.48%.现报道如下.
-
提高三腔二囊管止血效果的护理及对策
在抢救来势凶猛、出血量大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时 , 三腔二囊管以其迅速、及时、简便的特点 , 一直在临床使用 , 但亦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意外情况 , 影响了止血效果 , 为此 , 作者总结了多年临床工作经验 , 谈谈提高三腔二囊管止血效果的护理及对策 . 1 临床资料 1993年 1月~ 1999年 12月 , 使用三腔二囊管 261例 , 发生不良反应和意外情况 27例 , 其中插管后呼吸困难 2例、牵引过程中气囊破裂 11例、气囊漏气 6例、拔管困难 3例、管子自行滑出 5例 . 27例患者均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26例经及时有效处理后 , 出血得到控制 , 康复出院 . 1例因三腔二囊管破裂滑出 , 再插管未成功 , 大出血导致窒息死亡 .
-
全麻复苏期气管再插管8例处理体会
近1年来,本院有8例病人在全麻复苏期,因病情变化而重新气管插管.现将具体情况和处理体会汇报如下.
-
糖皮质激素预防成人气管插管拔管后喉喘鸣和再插管发生率的荟萃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预防成人气管插管拔管后喉喘鸣和再插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文献报道成人气管插管拔管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预防气管拔管后喉喘鸣和再插管发生率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并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患者共1717例,其中糖皮质激素预防组884例,0.9%氯化钠溶液安慰对照组833例。3篇文献应用气囊放气漏气量预测喉喘鸣高风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篇未进行喉喘鸣高风险患者筛选。拔管前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能降低患者拔管后喉喘鸣发生率(RR 0.37,95%CI 0.21~0.64);减少拔管后再插管发生率(RR 0.40,95%CI 0.25~0.63),但不能降低未进行喉喘鸣高风险评估亚组患者拔管后喉喘鸣发生率(RR 0.39,95%CI 0.13~1.21)。结论对成人喉喘鸣高风险患者建议在拔管前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拔管后喉喘鸣和再插管发生率,其作用与糖皮质激素预防使用的开始时间和使用剂量有关。
-
PICCO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撤机中的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 PICCO)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撤机中的指导价值。方法5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 n=27例)和撤机失败组(n=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撤机前15 min,撤机后15 min,撤机后30 min,撤机后2d或呼吸机撤除失败再插管时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 ITBV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等PICCO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白细胞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撤机成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而血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患者撤机后30 min、撤机后48 h时GEDVI、ITB-VI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后48h时EVLWI、PVPI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结论PICCO在ARDS患者撤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自主呼吸试验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 SBT)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8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n=40例)采用 SBT指导撤机,对照组( n =38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指导撤机,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48 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SBT在及时脱机、减低VAP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SIMV撤机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院内常见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学分析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对致病菌的种类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对相关危险因素及致病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的发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再插管、开放式的吸痰等为VAP的危险因素,抗生素的应用和多次及时吸痰为VAP的预防保护因素,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发生VAP的风险;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57株,2种及以上混合感染11例(31.43%),所有菌株以G-菌为主,共36株(63.16%),G+菌16例(28.07%),真菌5株(8.77%).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涉及多种危险因素,致病菌以G-菌为主,针对VAP高危因素及病原菌特点进行合理的预防,才能减少VAP发生率,大限度发挥呼吸机的功效.
-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序贯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患者确诊即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病情稳定达到"CHE呼吸窗"间,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拔除气管插管,予口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有创通气、总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也少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患者,效果满意,是一种新策略.
-
BIPAP呼吸机辅助呼衰机械通气撤机的研究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辅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价值.方法把85例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合并呼吸呼吸衰竭患者中,首次撤机失败的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iPAP呼吸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比较两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医疗费用及病死率等.结果机械通气时间:A组(7±3)天,B组(14±3)天;住ICU时间:A组(9±3),B组(27±6天.医疗费:A组(13980±2000)元,B组(25000±3213)元;病死率:A组14.3%,B组64.3%.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于符合撤除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而不能成功撤机的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可以避免再插管,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再次气管插管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需有岔道治疗后顺利撤机的绝大多数都能顺利康复,少数因种种原因需再次气管插管(以下简称再插管).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气管插管患者186例,其中再插管15例.现就再插管原因、指征等作初步分析.
-
粘膜表面麻醉在清醒病人胃管置管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中因病情及手术需要,病人需留置胃管.给清醒病人插胃管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工作中我们遇到特别不能耐受的病人,用粘膜表面麻醉后再插管,病人痛苦小,效果好.现报告如下.方法:用0.5%地卡因喷雾咽喉部,嘱其缓慢咽下,1min后再喷1次,粘膜表面麻醉起效后,按常规方法将胃管插入,病人恶心等不适症状减轻甚至消失,能够配合插管,效果好.
-
机械通气的撤离及其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机械通气支持业已成为危重症者抢救的重要手段,但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方面至今仍存在很多争议,机械通气的应用与脱机仍带有经验性.当导致呼衰的病因好转后,应尽快开始撤机.延迟撤机将增加医疗费用和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过早撤机又可导致撤机失败,增加再插管率和病死率.机械通气是把双刃剑,它既是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之一,同时其治疗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因此,机械通气做到合理撤机及减少甚至避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