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院内获得性肺炎,简称院内肺炎(Nosotomial Pneumonia,NP),是院内感染中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感染[1].为有效防治NP的发生,降低我科院内获得性肺炎(NP)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对1999年1~12月我科149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NP 3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
术后肺炎及其防治
术后肺炎属医院感染性肺炎(院内肺炎),是术后常见的肺部并发症.据Senic报道,确诊为院内肺炎的患者中,3/4发生于术后及使用呼吸道器械后,其病死率高达10%~30%[1].可供参考的术后肺炎诊断标准为:(1)起病于住院72 h后及术后24 h后;(2)临床有发热、咳嗽和(或)肺部音、叩浊等症状、体征;胸片示肺部浸润性阴影;(3)至少有以下表现之一:咳脓痰,气管吸出物、支气管刷检标本或血培养检出病原菌,有诊断意义的血清抗体阳性,或有肺炎的病理组织学依据 .痰培养由于可受口咽部多种菌的污染,结果有参考意义[1,2].
-
煤工尘肺患者院内肺炎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院内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 NP)致病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对1998至2001年102例煤工尘肺NP患者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分离出致病菌14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3株,占65.0%;革兰阳性菌34株,占23.8%;真菌16株,占11.2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23.8%,肺炎克雷伯菌为36.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63.6%.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尘肺NP患者主要致病菌,耐药率高,因此加强耐药菌株监测,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
头孢吡肟治疗老年院内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头孢吡肟(马斯平)治疗老年院内肺炎的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用马斯平治疗的老年院内肺炎,分为首选马斯平治疗组(A组)和先应用头孢他定等抗生素无效后换用马斯平治疗组(B组)予以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痰中共培养出细菌151株,以G-杆菌(82.8%)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4.8%)、肺炎克雷伯菌(16.0%)、大肠埃希菌(14.4%)、阴沟肠杆菌(13.6%)和鲍曼不动感菌(12.0%)居前五位;A、B两组分别培养出细菌79株和72株,均以G-杆菌为主,分别为82.3%和83.3%;G+球菌26株(17.2%),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和肺炎球菌(4株).(2)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1%,其中A组为84.4%.B组为83.9%;(3)两组痰菌总细菌清除率为82.1%,其中G-杆菌清除率为88.0%,G+球菌清除率为53.8%;A组痰菌清除率为82.3%,其中G-杆菌清除率为87.7%,G+球菌清除率为57.1%;B组痰菌清除率为81.9%,其中G-杆菌清除率为88.3%,G+球菌清除率为50.0%.(4)不良反应:A、B组各有1例病人出现轻度腹泻、食欲不振和恶心(3.2%),B组1例病人头痛(1.6%),未影响疗程.结论:马斯平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可以作为老年院内肺炎的理想的单一用药的经验治疗.
-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或称院内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 h发生的肺炎,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于出院48 h内发生的肺炎.HAP是我国第1位的院内感染,占各部位院内感染构成比的30%左右,发病率为2.33%.据上海市18家综合性医院横断面调查,HAP导致平均住院日延长31 d,每例增加直接医疗费用1.8万元以上….HAP病死率为20%~50%,重症HAP病死率高达70%[2].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HAP是合理使用与节约医疗卫生资源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也是医疗安全的基本内容.
-
重视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的防治
术后肺部并发症是常见的,也是外科病人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据统计,确诊为院内肺炎的病例中,3/4发生于术后及应用呼吸道器械后,其病死率高达10%~30%.术前已有呼吸道疾病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比其他人群高得多,Wightman报道前者约为26%,而后者只有8.2%.创伤合并休克、胸部及颅脑外伤、严重烧伤尤其是吸入性损伤、严重感染或重症胰腺炎等急诊手术的病人,都应视为已有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人群,更应加强预防和治疗.
-
肺部真菌感染56例分析
肺部真菌感染位于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院内肺炎中其发病率约占6%.由于大量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器官移植的开展,肺部真菌感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将我院2000-2007年住院的肺部真菌感染56例分析如下.
-
颅脑外伤者院内获得性肺炎664例
医院获得性肺炎(院内肺炎)是颅脑外伤者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1].目前国内少见颅脑外伤住院患者获得性肺炎情况分析的相关报道.本文对我院颅脑外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呼吸监护病房嗜麦芽苛养假单胞菌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嗜麦芽苛养假单胞菌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分析收治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40例嗜麦芽苛养假单胞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菌株的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AMS.结果在40例患者中共分离到52株嗜麦芽苛养假单胞菌,所有患者均有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30/40例,75.0%).72.5%的病例为混合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应用广谱抗菌药物(≥3种者占67.5%)、曾使用亚胺培南治疗(52.5%)、全身系统性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70.0%)、侵入性诊治手段和长期住重症监护病房.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无特异性.分离到的菌株耐药率高,尤其对亚胺培南和头孢菌素类,仅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和氯霉素等有一定敏感性.结论嗜麦芽苛养假单胞菌肺炎多发生于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及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细菌耐药现象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
-
肺心病住院患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891例住院患者中的73例院内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计算机上建立FOXBASE数据库,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对院内肺炎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逻辑多因素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感染率为8.19%,死亡率为33.89%,主要病原菌为G-杆菌(73%),其中以铜绿假单孢菌为主,其它依次为肺炎杆菌、大肠埃希菌等.结论: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靠胸部X线检查及深部痰细菌培养.昏迷时间≥3d、类固醇激素使用时间10d、气管插管/机械通道≥5d、广谱抗生素使用≥30d等是造成院内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故提出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
-
老年患者院内肺炎细菌分离及耐药谱调查
医院感染资料表明,获得性肺炎(院内肺炎)感染率呈逐年上升.本文对2001年1月~2002年11月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302株细菌进行了耐药谱分析,报道如下.
-
肺心病合并院内肺炎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细菌耐药性及治疗转归.方法对1285例肺心病患者中的102例院内肺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感染率为7.9%,病死率为28.4%,主要病原菌为G-杆菌(67.9%),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所有病原菌均有较严重的耐药性.结论肺心病患者院内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靠胸部X线检查和深部痰培养,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165例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简称院内肺炎,是我国常见的院内感染类型.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多,是院内肺炎的易感人群.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165例老年人院内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
-
双水瓶正压通气抢救呼吸衰竭(附4例报告)
呼吸衰竭是呼吸科危重症之一,死亡率高.近年资料显示[1,2,3,4]双水瓶正压通气可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呼吸衰竭死亡率.更为重要的是无创通气不需麻醉,可立即进行,并可降低院内肺炎发生率.现将我院近1年采用双水瓶正压(Bipap无创面罩)通气救治的呼吸衰竭4例,报告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院内肺炎32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频繁住院、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致使院内肺炎发病率增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本文分析了我院32例COPD继发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旨在有效预防和指导治疗.
-
重型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气管切开术与医院呼吸道感染及抗菌药物应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神经外科病区的40例气管切开后患者的痰进行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应用比较.结果:发现所有病例均发生医院呼吸道感染,占同期病区内医院呼吸道感染总数的68.18%,而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占多数,改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本组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即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史,治疗中均应用气管插管,给予皮质激素,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结论:以上因素可能是医院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易感因素.因此在治疗中除了应用抗菌药物,还应努力消除易感因素,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
-
健康教育在重型颅脑损伤预防院内获得性肺炎中应用效果观察
院内获得性肺炎,简称院内肺炎(NosocomialPneumonia,NP),是院内感染中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感染[1].为了探讨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我科于1997年3月~2000年12月随机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除接受临床治疗与护理外,还接受责任护士的院内健康教育,通过观察发现,开展健康教育组发生NP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
左氧氟沙星对严重感染的临床应用
左氧氟沙星对许多普通病原菌(主要是呼吸道感染)、非典型病原菌和对其它抗菌药耐药的病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并具有很高的细胞内浓度和组织浓度及卓越的药效学数据,左氧氟沙星可每日给药一次,但对严重感染或由难治病原菌引起感染患者需要更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的杀菌效果是浓度依赖性的,随着剂量增加,峰浓度增加,甚至组织浓度更高(而耐药性的发展有可能降低).高剂量的左氧氟沙星可有效治疗严重感染,临床研究数据已确定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可有效用于治疗院内肺炎、脑膜炎、复杂性皮肤感染和皮肤组织感染,并有良好的耐受性.
-
比较LinezoLid与万古霉素治疗院内肺炎的疗效
-
神经外科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护理对策
目的 对神经外科患者在NP(院内获得性肺炎)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其护理对策.方法 从某院2012年1月~12月神经外科198例患者中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6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结果 老年组发病率超过青少年组(P<0.01);重度昏迷组超过轻中度昏迷组(P<0.01).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病情轻重要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对策,有效降低了NP感染几率提升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