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狭窄合并始基子宫1例
患者女,22岁.体格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第二性征发育正常、明显.因从未行经,故来我院就诊.膀胱适度充盈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见:膀胱与直肠之间未见明显发育正常子宫声像图,仅于相当子宫位置处探及一大小约为2.5cm×1.0cm等回声区与阴道相通,且阴道回声带极窄,约为0.5cm.横切扫查:于膀胱右后方可探及一大小约为1.5cm×1.5cm等回声卵巢回声.
-
重复肾并重复输尿管入膀胱处大开口超声表现1例
患儿男,4岁.因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来院体检.超声发现:左肾形态失常,大小约8.43 cm×4.20 cm×3.65 cm,中下极实质厚度正常,回声均质,肾窦无分离,上极实质菲薄,肾窦分离,宽处约3.0 cm,与其连续的扩张输尿管上段距肾门2.2 cm处查见长约1.08 cm,内径约0.47 cm相对狭窄段,狭窄段以上内径0.83 cm,以下全程扩张,中下段迂曲,宽处内径1.34 cm,其膀胱入口处动态观察随输尿管蠕动波间隙,膀胱内压力高低变化,呈周期性缩窄(内径0.44 cm)和扩张(内径1.42 cm),见图1,左肾及扩张输尿管内未见强回声团;右肾及输尿管未见异常;膀胱内亦未见异常回声.CDFI:左侧扩张输尿管入膀胱口未见喷尿现象,紧邻其前上方可见红色喷尿束,右输尿管膀胱入口处亦可见红色喷尿束.超声提示:左重复肾并双输尿管,重复扩张输尿管入膀胱处大开口畸形.后经静脉尿路造影和膀胱镜检查证实.
-
超声诊断阑尾炎致膀胱壁局限性增厚1例
患者,男,20岁.持续性下腹部隐痛1天,腹痛加重伴发热、尿频、尿急、尿痛1天.查体:痛苦病容,T37.8℃,麦氏点压痛不明显,其内下方10cm相当于右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局限性压痛.血检:WBC 13.5×109/L,N79%.尿检:WBC(),RBC(+).超声所见:膀胱中等充盈,于膀胱三角区右后壁探及长3.0cm局限性增厚隆起(图1),突向膀胱腔内部分边缘模糊毛糙.右肾集合系统及右输尿管未见扩张.结合临床资料,B超提示:局限性膀胱炎.遂给予输液抗炎治疗.次日腹痛进一步加剧,T38.5℃,原压痛部位范围变广,且出现局限性反跳痛.再次行B超复查:原膀胱壁隆起增厚形态范围无改变,右下腹靠近膀胱外壁处探及直径约3.0cm形态不规则低回声团块,周围见少量液性暗区.B超提示:(1)化脓性阑尾炎;(2)局限性膀胱炎.
-
彩超诊断腺性膀胱炎1例
患者,女,56岁.于1994年9月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尿中带血丝症状,并时有膀胱痉挛性疼痛.膀胱镜检查诊断为:右肾积水,腺性膀胱炎.进行膀胱局部电烧并右输尿管移位术.但术后上述症状多次反复发作.行超声检查示:右肾重度积水,呈花瓣样,皮质厚0.5cm.左肾中度积水,膀胱三角区壁增厚,为0.4cm,三角区附近见1.7cm×1.1cm乳头样低回声隆起,其下方膀胱粘膜完整,未见明显肌层浸润.膀胱镜示:膀胱粘膜充血,粗糙不平,以三角区为主,双侧输尿管口未显示,近颈部两侧明显乳头样隆起.此后患者于1997年及2001年因反复左肾积水,两次行左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001年6月复查超声示:右肾重度积水,肾盂肾盏扩张,呈调色板样,皮质变薄约0.6cm,输尿管上段宽0.9cm;左肾大小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膀胱壁增厚,以三角区处为主,厚0.5cm,其两侧可见直径1.0cm的中低回声乳头样隆起,膀胱壁连续完整;彩超显示移位后的左输尿管口可见排尿.诊断为:①右肾重度积水;②膀胱壁增厚伴乳头样隆起(符合腺性膀胱炎改变);③左输尿管移位术后,可见正常排尿(图1).
-
B超诊断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狭窄1例
患者女,14岁,两年前因腰痛、血尿在当地医院做超声检查,被诊断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结石.两年间反复发作,一直未能治愈.近日又加重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显示:左肾及输尿管正常;右肾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正常,肾盂漏斗部变宽,内径12mm,右输尿管中下段内径15mm,至膀胱壁间段内径变细,管壁略厚,内壁凹凸不平,回声毛糙,至右输尿管出口处并见细小颗粒状低回声(见图).B超提示诊断:右输尿管膀胱壁间段狭窄.该病人后经手术证实.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致膀胱炎一例
患者女,10岁,间断右下腹痛1年,尿频尿痛2 d无发热。既往1年前曾患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查体: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闭孔内肌试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2.2×109/L,N 89.6%,尿常规检查正常,尿培养阴性。超声检查:双肾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输尿管无扩张,膀胱充盈,膀胱壁增厚,厚处约0.8 cm,壁上局部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膀胱右上旁肠周黏连状、分界欠清;右下腹回盲部超声回盲瓣可见呈等短型(图1),回盲瓣旁见阑尾开口,阑尾呈管状低回声,范围约6.9 cm ×1.3 cm,盲端未能确定,根部段无明显扩张,中末段膨大(图2),腔内见透声略差的无回声区,张力不大,阑尾壁增厚,可见点状彩色血流信号,周边网膜集聚黏连,末段局部直接与膀胱壁黏连,探头挤压时两者无明显分离(图3)。超声诊断:阑尾增大(结合病史符合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改变)、阑尾末段与膀胱壁黏连致膀胱炎改变。下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右下腹阑尾周围脓肿伴盆腔炎、盆腔积液,膀胱壁略增厚,膀胱炎需考虑。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阑尾长约7.0 cm,中段粪石嵌顿,远端肿胀,直径约1.2 cm,表面附脓苔,与周围网膜及盆腔腹壁黏连,根部直径约0.6 cm。末段回肠及回盲部结肠未发现明显异常。术中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黏连分解及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7 d超声波复查,未见腹水,膀胱壁厚约0.27 cm (适度充盈),厚度均匀,肾输尿管膀胱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
-
输尿管结核性狭窄的处理
输尿管狭窄是泌尿系结核的常见临床表现.其原因,早期为结核菌所致输尿管粘膜水肿,一般发生于输尿管下段;后期为输尿管及肾盂的纤维化,可导致肾盏颈、输尿管各段甚至全程狭窄.狭窄部位多见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的膀胱壁内段,很少累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发生于输尿管中间三分之一者更为少见.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狭窄长度多在5 cm以下.少数情况下可累及输尿管全程,这种情况见于肾脏广泛钙化,且一般已无功能.狭窄梗阻是加速肾脏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输尿管结核性狭窄,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力争早期、充分解除梗阻,挽救患肾功能.
-
膀胱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81岁.因肉眼血尿伴排尿困难4年,右腰痛1周于2011年7月30日入院.B超检查示膀胱右侧壁低回声团块,大小5.3 cm×5.6 cm×7.5 cm,右肾窦分离4.0 cm,右输尿管扩张.CT检查示膀胱右侧壁约5.3 cm×7.4 cm实质性肿块,病变累及右输尿管下段,右肾积水,右输尿管扩张.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右侧壁直径约7.0 cm隆起性占位,基底宽,表面黏膜完整但明显充血,右输尿管开口未见,膀胱镜下黏膜活检病理结果为正常分化膀胱黏膜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术前诊断为膀胱肿瘤.全麻下行膀胱部分切除及右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病理检查:膀胱右侧壁向膀胱腔内隆起性肿块5.5 cm×5.5 cm×7.5 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质韧.肿瘤累及右输尿管膀胱壁段.
-
膀胱内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五例报告
2005年7月至2006年9月我们对5例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行腹腔镜下膀胱内输尿管膀胱黏膜下隧道法再吻合术,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18~45岁,平均31岁.均有反复发作肾盂肾炎致间断高热史,间断行抗感染治疗4~7年.均经尿道膀胱造影诊断为膀胱输尿管反流.尿动力学检测2例有膀胱逼尿肌不稳定.
-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应用连接式输尿管支架21例报告
我们1997年11月至2000年11月对21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者采用连接式输尿管支架,达到了不用膀胱镜取输尿管内支架管的目的.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7~74岁,平均48岁.其中肿瘤患者16例,输尿管末段梗阻患者5例.支架管口径8~14 F.
-
腹腔镜下与开放式Lich-Gregoir重复肾输尿管再植术的疗效比较
重复肾畸形是儿童较常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对于重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漏尿或梗阻以及重度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常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逐步得到应用,但仍未普及。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开展的腹腔镜下和开放式Lich-Gregoir重复肾输尿管再植术,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
-
脐尿管癌八例报告
1983~1998年收治脐尿管癌8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30~77岁,平均48岁。病程4~16个月,平均7.5个月。临床症状:间断性肉眼血尿8例,尿频、尿急4例,尿中有粘液或尿液混浊4例,尿痛1例,下腹部坠胀5例,耻骨上肿块6例。8例行B超检查,均见膀胱前壁或顶部与腹壁间非均质性肿块,边缘不规整。7例行CT检查,见肿块从膀胱外向膀胱内挤压并向深层浸润,6例肿瘤内钙化,1例盆腔内囊性肿物伴分隔。1例行MRI检查,见膀胱顶部及腹前壁肿物,边缘尚清晰。7例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或前壁向膀胱内突起,4例肿瘤中央不规则钙化,3例可见溃疡坏死,按压耻骨联合上方,肿瘤明显突向膀胱腔。2例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肿瘤细胞。术前活检:脐尿管癌4例,膀胱腺癌2例,膀胱炎症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脐尿管癌,其中粘液腺癌5例,腺癌3例。 7例行肿瘤整块节断性切除,其中6例术后辅以卡铂、阿霉素、5-Fu联合化疗,疗程3~6个月,1例术后放疗;另1例因肿瘤广泛转移,无法切除原发灶,取活检后,肿瘤内注入5-Fu 400 mg,顺铂40 mg。 结果 7例获随访。其中1例因未切除病灶,于半年内死亡,3例因肿瘤广泛转移分别于术后1年、3年7个月和4年2个月死亡。现存活3例,其中1例于术后3年因右肺中叶转移行右肺切除术,又于术后5年因盆腔淋巴结转移左肾积水,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加左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讨论 脐尿管癌往往发生在膀胱顶部的肌层内,向上沿膀胱前间隙生长,向下突入膀胱壁,浸润膀胱顶部和前壁。其恶性程度高,术后易复发、转移,故预后差。
-
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
一、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主要形式PCNL后不放置肾造瘘管,很可能出现出血.不少专家尝试了很多方法以减少出血,包括使用不同种类的止血药封闭经皮肾通道、在通道内烧灼出血点或放置暂时性的造瘘管并于术后拔除等.但也有研究表明,止血剂在减低术后并发症和镇痛药需求量方面没有临床优势,更可能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和手术时间延长.对于无管化PCNL,如何处理通道有以下几种形式:①不留置肾造瘘管,但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双J管);②不留置造瘘管,放输尿管外支架管,贯通皮肤至膀胱或者留置于输尿管从尿道引出1;③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丝线留于皮肤外并固定,以后通过丝线拔除内支架2;④只放置1根导丝,贯穿于皮肤、肾输尿管膀胱;⑤不放置任何管,伤口用止血凝胶固定;⑥什么都不用处理.
-
电切镜下治疗女性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27例报告
输尿管膀胱壁内段是输尿管全程狭窄之处,结石常滞留在该部位,因结石将输尿管堵塞较严密,可导致输尿管黏膜水肿,所以保守治疗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疗效不佳,再者局部没有操作空间,使用输尿管镜处理也较为困难.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对27例女性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采用电切镜下输尿管口切开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输尿管口治疗输尿管壁内段结石梗阻
钬激光与输尿管镜的联合应用已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对18例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梗阻输尿管镜常规方法进镜失败,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输尿管口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输尿管膀胱再植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在我科进行的323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中,对63例患者采用"一针法"(one-stitch)技术吻合膀胱输尿管(B术式),对比同期29例患者采用常规膀胱黏膜下隧道式吻合(内置J型支架管)技术(A术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腹腔镜妇科手术中输尿管的损伤
妇科手术中腹腔镜的引入既是开创性的进步,也是新的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晚期病例的病理通过腹腔镜的取得,其潜在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重视,例如输尿管损伤.1971年,Engel等[1]报道了首例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中输尿管损伤,术后患者出现腰痛,被诊断为右侧输尿管损伤,必须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和Boari皮瓣修复.此后,许多研究致力于预防和处理妇科手术中的输尿管损伤.
-
输尿管非典型类癌一例
患者男,53岁.反复腰痛7年,因右上腹隐痛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积水.无血尿及神经内分泌症状.CT检查示:左输尿管膀胱入口处管腔内软组织肿块,其上端输尿管及肾盂积水扩张(图1,2).MR泌尿系造影(MRU)发现左输尿管下端梗阻,输尿管膀胱开口处膀胱壁僵硬,左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图3).CT及MRU诊断:左输尿管下端癌累及膀胱.
-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膀胱结石的临床价值
引起输尿管梗阻的原因较多,而结石为常见的原因,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膀胱段结石为佳的诊断手段.现报告如下.
-
彩超诊断输尿管囊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因左侧腰部疼痛不适1月余来本院就诊,门诊彩超检查示:于左肾下盏见一大小约0.5×0.4 cm的强回声,后伴声影.右肾实质及集合系统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于右侧输尿管膀胱入口处探及一大小约1.2×1.3 cm的囊肿样回声,壁薄光滑,连续观察2~3 min,囊状结构逐渐增大,而后又较迅速地缩小,呈节律性膨大和缩小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示无回声可见喷尿彩带进入膀胱(见图1).左输尿管入膀胱开口处无明显异常.超声诊断:①右输尿管囊肿声像;②左肾结石声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