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表现1例

    作者:霍存生

    患儿男,40 d.近3~4周进食后频繁呕吐,呈喷射状,体质量不增而入院检查.查体:上腹部膨隆,下腹部平坦柔软.超声所见:幽门管长轴切面显示幽门管壁肥厚呈均匀的中等偏低回声,形态似成人子宫颈长轴切面图.幽门肌厚6 mm,幽门直径15 mm,幽门管长22 mm,局部管壁蠕动消失.幽门窦及胃体腔明显扩张,壁蠕动增强,部分呈逆蠕动(图1).超声提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 胃窦癌浸润深度与淋巴转移的经腹超声研究

    作者:周进祝;胡兵;冯亮;桑玉亭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在胃窦癌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例胃窦癌患者口服对比剂后经腹超声观察病灶浸润深度、厚度、范围及淋巴转移,并与病理对照.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经腹超声探测胃窦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与病理对照符合率分别为80.0%及70.0%;浸润深度与淋巴转移有明显相关性(r=0.830, P<0.01). 结论经腹胃超声探测胃窦癌的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与手术病理对照有较高的符合率,有助于胃癌的诊断与分期.

  • B超诊断浸润型胃癌1例报告

    作者:吴波

    女,36岁,因腰背部疼痛不适住院,3日后患者出现腹胀不适.次日呕吐一次,为咖啡色样胃内容物.查体于剑突下可扪及肿物.B超检查,胃饮水充盈后发现大量胃内容物潴留,胃液逆流明显,排空受阻.于近胆囊内下方的胃幽门窦部前壁显示7.2cm×1.6cm低回声区,近胰头侧的胃幽门窦部后壁可见6.8cm×1.8cm低回声区,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缘欠规则,均向胃腔内凸起,以致胃液流经幽门窦部时,胃腔呈线状狭窄暗区,局部蠕动消失.B超诊断:厚壁型胃癌合并胃潴留.

  • 超声引导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在鼻肠管放置中的应用

    作者:孙建华;王小亭;张青;赵明曦;马玉芬;郭海凌;李尊柱;刘大为;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在鼻肠管放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4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需要留置鼻肠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引导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即应用超声在胃窦处观察经鼻肠管渐进式注水后的回声变化,动态引导鼻肠管置入.同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了解重症患者对放置鼻肠管的感受及建议.结果共纳入40例留置鼻肠管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2.5%;置管时间为25(20,38.75)min.结论对重症患者而言,医护配合采用超声引导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有助于动态引导鼻肠管置入,为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保障.

  • 体外胃电起搏反馈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实验与临床研究

    作者:李旭;李心元;荣道健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的病因,体外胃电起搏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免胃排空障碍动物模型及42例胃食管反流患儿进行体外胃电起搏反馈治疗,选择胃电图参数及胃排空率变化为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确定胃食管反流患儿的主要病因是胃排空障碍,蠕动节律紊乱,胃幽门窦十二指肠蠕动不协调;胃电起搏反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排空增快,胃排空率增加(78.8±6.2%,P<0.05),半排时间缩短(54.2±9.3 min,P<0.05),胃生物电节律趋于正常(餐前75.4±18.7次/min,餐后81.5±17.7次/min),治疗后患儿餐前、餐后的主功率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增加(2 197±2 233,2 448±2 136,P<0.05);兔动物模型起搏治疗后胃排空率增加(70.1±6.2%,P<0.05),半排时间缩短(105.2±16.3 min,P<0.05).结论:胃电起搏可使胃节律紊乱正常化,促进胃排空,恢复胃幽门窦十二指肠的协调蠕动,是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的有效方法.

  • 抗酸剂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作者:王吉耀

    胃部(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少食即饱、恶心、胀气、胃灼热等是消化不良的常见症状.患者可以有一种也可以同时有几种上述症状.

  • 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83例

    作者:杨学全

    外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理想术式应该是手术死亡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溃疡复发率低.目前常采用的术式中,毕罗Ⅰ式、Ⅱ式,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切除,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窦切除等均有术后相应的诸多并发症发生,笔者在我院采用了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式,从1987/1998对10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施行了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该术式完整地保留了幽门,有利于防止胆汁反流及倾例现象,切除了全部胃窦粘膜,有效地降低了胃酸分泌,既切除了溃疡,又达到了防止溃疡复发的目的.术后获得随访83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 胃窦幽门腺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研究

    作者:陈敏敏;郑松柏;肖立;俞彰;Dewan Sheilesh Kumar

    目的 探讨人体胃窦幽门腺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特点. 方法 选择拥有相对正常胃组织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中青年组(20~59岁)20例,老年组(≥60岁)40例.老年组包括60~69岁组15例,70~79岁组13例,80~89岁组12例.在光学显微镜下测定各组胃窦固有膜厚度、幽门腺实质比,对比观察各组胃窦固有膜、幽门腺及腺细胞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对比观察各组幽门腺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 胃窦固有膜厚度20~59岁组为(649.8±127.9)μm,60~69岁组为(634.6±121.4)μm,70~79岁组为(615.7±74.6)μm,随增龄呈降低趋势;但80~89岁组为(645.5±99.9)μm,与20~59岁组相当(t=0.080,P=0.937).幽门腺实质比从2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到80~89岁组呈明显随增龄降低趋势,依次为(37.6±6.5)%、(34.7±5.0)%、(31.5±6.4)%和(28.3±4.7)%(F=5.010,P=0.005);老年组幽门腺实质比例明显低于中青年组(t=3.181,P=0.003).光学显微镜下显示,老年各亚组(尤其是80~89岁)与中青年组比较,胃窦固有膜内幽门腺腺体排列较稀疏,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幽门腺细胞核增大、深染、细胞边界模糊.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各组幽门腺细胞及与分泌黏液相关的细胞器形态分布无明显差异;定量测定黏原颗粒面积分数显示呈明显随增龄降低趋势(F=19.831,P=0.000),老年组(25.68±4.62)%明显低于中青年组(34.66±4.34)%(t=-6.456,P=0.000). 结论 随增龄,人体胃窦固有膜厚度有降低趋势,幽门腺腺体密度逐渐降低,腺体间结缔组织增生逐渐增加,幽门腺细胞内与分泌黏液有关的黏原颗粒密度逐渐降低,提示老年人胃窦黏膜及其功能腺体在形态学上存在退化现象.

    关键词: 幽门窦 胃黏膜
  • Dieulafoy病致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作者:李炜;刘茁

    患者男,32岁.因饮酒后突然呕血伴黑便1 d入院.既往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6年.入院后行内镜检查:胃内有少量陈旧凝血块及咖啡样液,幽门窦可见散在点状出血.给予硬化剂注射.6 h后再次大呕血并发生休克,故行急诊手术,切开胃前壁,取出凝血块约500 g.近贲门约5 cm处胃底后壁近小弯侧有一充盈之小动脉裸露呈喷射状出血,确诊为Dieulafoy病,给予缝扎止血.但患者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的变化

    作者:郑炜;周(山仑);林培裘;林若柏;陈椿;康明强;林英

    目的通过监测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消化间期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的变化,探讨胸部胃对固体食物排空延缓的发生机制. 方法食管癌切除术后第7~11天,通过8通道袖套式测压导管监测患者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的运动. 结果幽门、十二指肠检出28个MMC周期;胃窦检出12个MMC周期,其中4次MMC Ⅲ相活动后于十二指肠MMCⅢ活动的发生.MMC周期平均持续时间:胃窦(49.2±10.5) min,幽门(46.5±10.4) min,十二指肠(45.9±10.0) min;MMC Ⅲ相平均持续时间:胃窦(6.7±3.5) min,幽门(10.0±3.5) min,十二指肠(8.0±3.9) min.MMC Ⅲ相收缩波的平均振幅:胃窦(83±30) mm Hg,幽门(60±12) mm Hg,十二指肠(55±4) mm Hg.结论胃窦MMC Ⅲ相活动次数及其收缩波平均振幅的减小,胃窦、幽门、十二指肠MMC Ⅲ时相的不协调运动是胸部胃对固体食物排空延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 贲门癌与胃窦部癌的临床病理指标及免疫组化指标差异性分析

    作者:叶延伟;师英强;王春萌;李百周;祝蕾

    目的 分析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在贲门癌与胃窦部癌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方法 从2005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癌手术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中,随机抽取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标本211例,包括贲门癌标本110例,胃窦部癌标本101例.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以上标本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情况.通过SPSS 12.0软件对临床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结果建立数据库.结果 贲门癌与胃窦部癌相比,临床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2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谷胱甘肽S转肽酶(GST-π)在贲门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8/110)、30.9%(34/110)、92.7%(76/82),而在胃窦部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0%(65/97)、16.7%(16/96)、74.5%(41/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17、0.003).在贲门癌标本中,P21与P27、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呈正相关;P27与EGFR、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之间亦呈正相关;而GST-π与TOPOⅡ亦呈正相关(r=0.255,P=0.021).而在胃窦部癌标本中,GST-π与EGFR、TOPOⅡ、Her-2/Neu均呈正相关,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呈负相关;F27与P53之间亦存在正相关(r=0.275,P=0.042).结论 临床病理多项指标和P21、Her-2/Neu、GST-π等分子标记物在贲门癌和胃窦部癌中存在差异,提示不同部位的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机制.

  • 切除幽门窦的胃转流术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变化及对吻合口溃疡发生的影响

    作者:李洁;孙岩;苏伟;陈坤;孙成哲

    目的 研究切除幽门窦的胃转流术后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PGⅠ/PGⅡ的变化,及该术式对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施行胃转流手术的患者63例,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切除幽门窦组(33例)与保留幽门窦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G17、PGⅠ、PGⅡ、PGⅠ/PGⅡ,统计分析2组数据的变化及不同术式与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切除幽门窦组G17在术后第6个月、12个月时与保留幽门窦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PGⅠ、PGⅡ在术后第12个月时与保留幽门窦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PGⅠ/PGⅡ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与保留幽门窦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除幽门窦的胃转流术可减少术后G17、PGⅠ、PGⅡ的分泌,但不能降低术后吻合口溃疡的发生率.

  • 乌芍合剂治疗胃窦癌围手术期应激反应186例临床观察

    作者:何天良;赵风萍

    胃窦癌主要治疗措施是手术根治及放化疗,但由于围手术期患者机体自稳态失衡,精神压力大,加之手术创伤应激损伤,放化疗毒副作用致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及其生活质量.1998-01-2008-01,我们采用乌芍合剂治疗胃窦癌围手术期应激反应186例,结果如下.

  •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窦黏膜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尚凌;曾耀明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窦黏膜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30例,脾胃气虚证31例,1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于电子胃镜检查时活检取胃窦组织4块,胃窦黏膜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IF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脾虚气滞证组中MIF的阳性率分别为10%、54.8%,而脾胃湿热组中阳性率为7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脾胃湿热证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脾虚气滞组.结论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炎症程度更甚,部分揭示了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本质,并认为应重视对慢性脾胃湿热证的及时治疗与病情监测.

  • 胃异位胰腺1例

    作者:张晓红;赵继先;王颖;王锐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3岁,因上腹痛10年,胃镜发现胃窦息肉2年于2007年8月11日住院.上腹痛多发生于餐后,伴恶心、嗳气、早饱、进食量减少,曾服用"兰索拉唑、铝碳酸镁、吗丁啉"等药,效果不佳.本次住院拟行胃息肉高频电切术.人院后胃镜检查:胃窦大弯侧见0.9×1.0×0.5cm广基隆起性病变,表面粘膜光滑,色正常,顶端呈"V"型凹陷、糜烂,活检钳触之于粘膜下滑动,质地中等,考虑粘膜下肿物,行1:10000肾上腺素盐水粘膜下注射,圈套后高频电切除.切除息肉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报告胃粘膜下见胰腺组织,由胰腺小叶组成,部分导管扩张,未见胰岛组织,诊断为胃胰腺组织异位.术后病人经抑制胃酸、胃粘膜保护剂治疗,上腹部疼痛明显好转.

    关键词: 幽门窦 息肉 胰腺
  • 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后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世拥;于波

    自1881年Billroth首创胃大部切除治疗消化性溃疡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到20世纪40年代,胃大部切除的概念基本形成,定义为切除胃远端的66%~75%,这就意味着切除了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和大部分胃体以及分泌胃泌素的幽门窦部.

  •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及胃切除范围进展期胃下部癌淋巴结清扫及胃切除范围

    作者:张一楚;王舒宝;张岂凡

    张一楚教授:胃下部癌指幽门窦部癌(L),有时涉及胃中部(M)和十二指肠(D)即L,LM,LD区域.进展期胃癌Ⅱ期:其肿癌可侵及浆膜层T3,淋巴结转移达N2,将转移淋巴结个数与转移距离结合考虑,系指3cm外的淋巴结有转移或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数为7~15个,按区域性淋巴结的解剖位置为第二站淋巴结转移,此期包括T1N2Mo,T2N1Mo,T3NoMo.进展期胃癌Ⅲa期,肿瘤可侵及邻近器官或腔内扩展至十二指肠均为T4,淋巴结转移达N2,此期包括T2N2Mo,T3N1Mo,T4NoMo.

  • 胃窦异位胰腺误诊为肝囊肿1例报告

    作者:郝乔;薛建锋;田向永;胡俊龙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以“发现肝脏囊性占位4年”为主诉于2014年5月4日收入本院.患者4年前至当地医院体检腹部彩超示肝左叶囊性回声,大小约10 mm×20 mm,未予处理,2个月前复查腹部彩超提示肝左叶囊性回声(50 mm×60 mm),内透声欠佳,无腹痛、腹胀,无反酸、暖气,无呕血、黑便,无腹泻、便秘及里急后重,无食欲减退等,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本院.

  • 细胞内钙介导一氧化氮增强豚鼠胃窦环行肌钙敏感钾电流

    作者:李贞姬;李林;李香兰;刑德刚;徐慧英;孙嘉斌;禹永春;李英;李在琉

    [目的]阐明细胞内、外钙离子在一氧化氮增强豚鼠胃窦环行肌钙敏感钾电流中的相对重要性.[方法]用胶原酶急性分离豚鼠胃窦环行肌单细胞,用膜片嵌技术穿孔模式记录钙敏感钾电流.[结果]硝普钠可增强豚鼠胃窦环行肌细胞钙的敏感钾电流,此效应在用无钙生理盐水灌流时仍出现,也不受硝吡胺甲酯的影响.硝普钠可明显地抑制豚鼠胃窦环行肌单细胞的钙电流.[结论]由硝普钠引起的胃窦环行肌钙敏感钾电流增强效应是由细胞内钙离子介导的.

  • 胃窦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孙彩龙;吕永平;金国文

    病例:患者男,41岁,因“上腹部胀痛1周”于2013年6月3日就诊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患者1周前饮酒后出现上腹部胀痛,初呈阵发性后转为持续性,无进行性加剧、无背部放射痛,伴嗳气,无反酸、呕吐、腹泻,无胸闷、心悸,无气促、头晕.发病以来胃纳差,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以及外伤手术史.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