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携尿激酶靶向微泡造影剂的体外溶栓实验研究

    作者:李玲;穆玉明;关丽娜;郭朝峰

    目的 制备携尿激酶及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RGDS)的靶向溶栓造影剂,并研究其对体外血栓的溶解作用.方法 通过直接连接法将尿激酶、RGDS连接到造影剂声诺维上.制备血块,分为4组,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声诺维、尿激酶及所制备的造影剂,计算处理前后的血块质量差,算出溶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均显示,声诺维成功携带了尿激酶及RGDS,携带率分别为(72.3±9.4)%、(64.6±10.2)%.加入所制备的携药造影剂组溶栓前后血块质量改变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栓溶解率(18.4±3.2)%.结论 携尿激酶及RGDS的靶向溶栓造影剂成功制备.所制备的造影剂在体外具有血栓溶解作用.

  • 豆豉溶栓酶溶栓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庞庆芳;张炳文;刘晓婷;蔺新英

    豆豉是我国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1987年须见洋行博士[1]首次从日本豆豉中提取纯化出一种具有溶解交联纤维蛋白功能的纳豆激酶(NK),该酶能显著溶解体内外血栓,且无毒副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血栓溶酶.研究人员在我国传统豆豉中也提取出了具有溶栓功能的酶类,但对其溶栓作用的研究鲜见报道.

  • 低频超声联合尿激酶体外溶栓效果观察

    作者:康小宁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与尿激酶联合应用对体外血栓的促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制备全血血栓块按照不同实验方法分组:(1)生理盐水组(NS组);(2)尿激酶组(UK组);(3)超声组(US组);(4)超声联合尿激酶组(UK+US组)进行处理,检测处理后的血块重量丢失比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二聚体含量评价各组处理的溶栓效果.结果:US组与NS组相比血块重量丢失比和D-D二聚体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意义,说明低频超声有明确的促溶作用;UK+US组的血块重量丢失比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二聚体含量相比UK组或US组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低频超声可促进尿激酶的溶栓作用.

  • 磁性纳米介孔材料携载尿激酶的体外溶栓实验研究

    作者:杨文芝;吴强;宋蓓雯;杜新华

    目的 评价携载尿激酶的磁性纳米介孔材料在体外流体环境中的溶栓效果.方法 制备血栓,接入体外流体模型中,分为4组,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尿激酶、磁性尿激酶和磁性尿激酶加外磁场.称量溶栓前后的血栓质量,计算溶栓率,并记录再通的液体量.结果 磁性尿激酶加外磁场组在靶位置可见明显的磁性尿激酶聚集.尿激酶组和磁性尿激酶组溶栓率相近,分别为(76.89±0.048)%和(75.42±0.094)%(P>0.05),磁性尿激酶加外磁场组溶解率达到(90.45±0.076)%,高于尿激酶组和磁性尿激酶组(P<0.05).尿激酶组和磁性尿激酶组收集到再通的液体量分别为(42.47±1.834)mL和(39.70±5.028)mL(P>0.05);磁性尿激酶加外磁场组收集到的液体量达到(60.29±3.216)mL,高于前两组(P<0.05).结论 磁性纳米介孔材料作为溶栓药物的载体可以增强尿激酶溶栓的靶向性,能在流体条件下提高血栓的溶解率,为在体研究静脉阻塞的靶向性溶栓治疗奠定基础.

  • 东亚钳蝎蝎毒溶纤活性蛋白的提取及其体外溶栓特性研究

    作者:黄锦兵;陈雅雄;韩雅莉;谭竹钧

    论文采用硫酸铵分段盐析,DEAE-32纤维素柱层析等方法从东亚钳蝎蝎尾中提取出相对分子质量为37.7 k的单一蛋白,纤溶平板法证明其具有纤溶活性,并研究了温度、时间、pH值、金属离子对其溶纤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蝎毒活性蛋白适作用温度为35℃,适pH值为5.0,Fe2+、Ca2+、Ba2+对其纤溶活性有促进作用,Cu2+、Mn2+对其有抑制作用,同时时间作用对其影响很小.并讨论其体外溶栓作用,表明其有溶栓活性.

  • 梓葛冻干粉针抗血栓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杨盛;张飞燕;何然;薛强;徐晓玉

    基于地黄和葛根在中医临床治疗中风疾病的广泛应用[1]及其现代药理学作用[2-3],课题组前期将其药效成分梓醇和葛根素配伍,研制成治疗脑缺血中风的新药--梓葛冻干粉针(lyophilized powder of catapol and puerarin,C-P)。研究显示,C-P对中风模型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4]。但是, C-P是否也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尚不清楚。本实验研究 C-P的体内外抗血栓作用,为将C-P研制成兼具抗血栓作用的、治疗缺血性中风疾病的神经保护剂提供实验依据。

  • 氢溴酸槟榔碱抗血栓作用的研究

    作者:唐菲;王豪;刘维俊

    目的:研究氢溴酸槟榔碱对体内、外血栓的抗栓和溶栓作用.方法:通过对体外人血凝块和对人血小板血浆凝块的溶解来考察氢溴酸槟榔碱的体外溶栓作用;通过角叉菜胶引起小鼠尾静脉血栓形成的模型来考察氢溴酸槟榔碱体内抗栓的作用.结果:氢溴酸槟榔碱能加速溶解体外人血凝块和血小板血浆凝块,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具有抗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尾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结论:氢溴酸槟榔碱具有体内、外抗血栓作用.

  • 纳豆激酶粗提液的体外溶栓抑菌实验

    作者:饶颖竹;陈蓉;阮倩玲;肖桂元

    目的探讨纳豆激酶粗提液的体外溶栓、抑菌作用.方法以大豆为培养基,米曲霉为菌种,发酵制得成熟纳豆,用不同饱和度(NH4)2SO4对粗提液进行盐析,所得沉淀溶于生理盐水中,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活性,确定提取纳豆激酶的分级沉淀范围.用体外溶栓法测纳豆激酶粗提液的体外溶栓作用.用平板打孔法及纸片扩散法测不同浓度纳豆抑菌物质的体外抑大肠杆菌作用.结果纳豆激酶的(NH4)2SO4分级沉淀范围选择在60%.纳豆激酶粗提液对血块的溶解作用较同样活力大小的尿激酶强.纳豆抑菌物质粗提液对大肠杆菌都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当浓度大于50%,抑菌圈直径随着浓度的增高而增大.结论纳豆激酶粗提液具有较好的体外溶栓作用,并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诊断超声介导自制微泡造影剂联合尿激酶体外溶栓效应及参数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喻琴梅;王红;孟文彤;李艳秋;杨金荣;李军;周翔;牛挺

    目的 研究诊断超声介导自制微泡造影剂对体外血栓的溶解效应及探讨影响溶栓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优溶栓参数组合.方法 制备标准化红色血栓,设计、建立体外溶栓模型.选用L16(4(s))正交表设计不同输出能量(因素A:5%、25%、50%、100%)、不同微泡量(因素B;50、100、200、400 μL)、不同尿激酶浓度(因素C:100、200、400、800 U/mL)、不同溶栓时间(因素D:10、20、30、40 min)的4因素4水平实验组合,在固定诊断超声频率为1.82 MHz条件下,按照组合对制备好的4种栓龄(3、6、12、24 h)标准红色血栓进行体外溶栓实验.采用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溶栓前后血栓结构.采用溶栓前后质量减少计算溶栓率,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 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见各栓龄血栓溶栓后,血栓纤维网架被破坏.超声输出能量、微泡量、尿激酶浓度、溶栓时间4个因素对各栓龄血栓溶栓效果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尿激酶对溶栓率的影响大,优溶栓参数组合为C4-D4-A1-B4,即:尿激酶800 U/mL、溶栓时间40 min、输出能量5%、微泡量400 μL;4种因素各水平对4种栓龄血栓实验结果影响的效应曲线由高到低依次为3h、6h、12h、24 h;不同栓龄血栓溶栓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诊断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具有助溶作用;在超声频率为1.82 MHz、能量输出为5%时,微泡已能被破坏而增强超声空化效应;固定超声频率,在高尿激酶浓度、延长溶栓时间、增大微泡量参数条件下可获得优溶栓效果;随着血栓栓龄的增大,溶栓效果减低.

  • 国产尿激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刘水琴;孟刚琦;陈小环;许豪健

    尿激酶是治疗各种急性血栓性疾病的常用药,临床使用安全,极少发生过敏性反应.本文报道1例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尿激酶体外溶栓后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典型临床经过,供同行借鉴.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合并肝硬化腹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5月余.因每次血液透析后透析器纤维蛋白凝块堵塞明显,经增加肝素量后透析器静脉端仍有较多纤维蛋白凝块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