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附睾结核合并睾丸结核声像图表现1例
患者,男性,22岁.因左阴囊内肿块1年就诊.专科检查:左睾丸增大,质硬,无压痛;附睾头、尾部均触及25mm×15m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透光试验阴性.彩超检查:左睾丸增大,边界不规整,睾丸结构紊乱,见以低回声为主均杂乱回声,部分呈网格状,内见少量不规则中等回声;左附睾头、尾均探及25mm×15mm低回声光团,边界不规整,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左附睾、睾丸内未见明确血流(图1).超声提示:左附睾、睾丸结核.术中所见:左睾丸增大;左附睾头、尾均见25mm×15mm表面光滑质硬肿物,切开睾丸、附睾,内为干酪样物.术后病理诊断:睾丸、附睾干酪样结核.讨论附睾结核是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结核,超声表现为附睾区的低回声结节,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结节内可见强回声光斑.而睾丸结核则少见,常由附睾结核直接蔓延或由淋巴途径感染而来.
-
术前联合奥曲肽行淋巴化疗对大肠癌的治疗研究
结直肠癌的转移途径主要的是淋巴途径,根治手术仍可能遗留一些微小转移淋巴结病灶或跳跃性转移的淋巴病灶,术前已发生的、而根治手术又无法清除掉的淋巴转移,是术后腹腔转移复发的主要因素,与结直肠癌的预后有很大关系.淋巴化疗,也称淋巴靶向化疗,是指通过皮下、黏膜、浆膜或腹膜下注射改变了剂型的化疗药物,使药物在淋巴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的聚集,来达到有效的抗癌效应,是预防淋巴转移及术后癌复发的有价值的手段[1-3].淋巴化疗对减少术后腹腔转移复发极为重要.
-
卵巢癌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肿瘤血管形成是指新生血管在肿瘤内或向肿瘤内生长的过程。肿瘤生长离不开血管形成,肿瘤血管形成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已有多种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药物进入Ⅰ~Ⅲ期临床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卵巢癌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卵巢癌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概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道肿瘤中死亡率高的疾病,其转移多以种植及淋巴途径为主,少见血行转移,但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试图了解肿瘤血管形成在卵巢癌中的确切价值。 Weidner等[1]提出,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能较好地反映血管形成活性。Ishiwata等[2]在研究中发现,HTOA、HUOA、HTBOA等10种卵巢癌细胞株均有程度不等的促血管形成活性,其培养上清液能刺激内皮细胞增殖。Hollingsworth等[3]以CD34作血管形成标记物研究了43例卵巢癌患者后认为,MVD与卵巢癌预后密切相关,高MVD患者的疾病缓解率及生存率均低于低MVD者。
-
40例胆囊炎临床诊治体会
胆囊炎的细菌感染多为继发感染,致病菌可通过胆道逆行入胆囊或经血循环或淋巴途径入胆囊,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常见,其他有肠球菌、绿脓杆菌等,厌氧菌感染等也比较常见.
-
乳腺癌的保乳手术
近20年来欧美各国已将保乳手术作为Ⅰ、Ⅱ期乳腺癌的首选手术,根治术几乎已被摒弃.对可切除性乳腺癌出现这种手术方式大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对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乳腺癌可能一开始就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一定完全经淋巴途径有序播散,可能早期即有骨髓的微小转移灶并出现与局部治疗无关的远处转移[1].
-
98例前列腺炎病原学的检查与分析
前列腺炎为青壮年常见疾病,按病理发展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多种,过去曾认为因过度饮酒、恣情纵欲、感冒风寒、会阴部损伤等原因引起,临床上应用八正散、五淋散等中药及针灸治疗[1],对其病原学的检查甚少.如今随着医学检测水平的提高,细菌学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对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从中发现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前列腺炎占相当部分,有些患者存在2种或3种细菌混合感染,前列腺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尿道逆行感染,其次是血液和淋巴途径.本文对98例门疹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细菌学培养分析及药敏试验,现报道如下.
-
大鼠淋巴瘘动物模型的制作
腹膜炎、严重烧(创)伤时,细菌移位(bacteria translocation)是造成脓毒症、MODS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淋巴途径,细菌、内毒素以及炎症因子可以经肠系膜淋巴管、胸导管直接进入体循环,早在1948年Bollman就报道了大鼠肝、小肠、胸导管淋巴液的收集方法,但是该方法技术要求高,重复性差,收集淋巴量少,此后实验方法不断改进,其中Girardet 1975年利用分流术和侧瘘术来测量胸导管流量和淋巴内细胞[1],但是重复性也不是很好.到现在为止尚未见到实用的淋巴瘘模型报道.因此建立理想的淋巴瘘直接对淋巴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利用显微外科手段,对40只大鼠进行了胸导管、肠系膜淋巴管的解剖、插管等探索.
-
炭纤维细粉植入小鼠颅内迁移及清除途径的研讨
目的:探讨炭纤维细粉在动物颅内的移动规律及被清除的途径.方法:将炭纤维细粉注入小鼠左侧硬脑膜(或蛛网膜)下隙(硬脑膜下隙组,SG,n-65)及左侧大脑颗叶皮质(大脑皮质组,CG,n=65),阶段处死小鼠,取小鼠头部,采用组织学方法动态观察.结果:(1)注入后1~32周,硬脑膜或蛛网膜内面和软脑膜表面,可见炭纤维沉积,注入后42~78周,沉积的炭纤维逐渐减少,甚至见不到炭纤维.(2)CG术后2周,炭纤维移动到脑组织的正常间隙(细胞外液腔隙),注入后4~8周,炭纤维沉积到左侧背侧海马周围间隙和左侧侧脑室腔面;注入后12~78周,仅1例标本可见极少量炭纤维沉积于左侧大脑颢叶的细胞外液间隙;注入后62~78周,所有标本左侧大脑颞叶皮质均未见炭纤维沉积.(3)炭纤维与脑组织接触的界面细胞生长良好.结论:(1)注入颅内的炭纤维可能主要经淋巴途径即神经周围淋巴管(血管周隙和细胞外液间隙)及淋巴管前淋巴系统清除,不会污染脑组织.(2)炭纤维注入颅内显示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
肠系膜淋巴在激活重症中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目前认为重症中暑是一种在热应激状态下继发于肠源性毒血症启动的全身炎症反应过程,肠道和血管内皮为这种病理损害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肠门脉经典途径引起肠源性毒血症不能解释重症中暑早期存在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多脏器损害过程.新近观点认为:由于不经过肝脏第二水平防御系统,肠系膜淋巴途径早期即可快速转运肠源性毒性物质而直接诱导全身炎症反应.大量研究认为,多种重症疾病状态下肠系膜淋巴中存在着启动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损伤的生物毒性物质.
-
脾结核的诊治体会
1 引 言发生在脾脏的结核病称脾结核.脾结核大多数由血行播散引起,少数可由淋巴途径或邻近器官的结核直接波及引起.因脾结核较少见,临床上常出现误诊、漏诊.为提高对脾结核的认识及诊治水平,现就我院近30年来收治的脾结核的诊治资料,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谈谈脾结核的诊治体会,以供同道参考.
-
肠淋巴途径与细菌移位
在严重应激状态下,肠道通透性增高,肠屏障功能发生障碍,可引起细菌及内毒素透过肠黏膜发生移位,导致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MODS甚至死亡.因此,阻断肠淋巴途径能够减轻由细菌移位引起的一系列组织损伤.本文对肠淋巴途径与肠道细菌移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和预防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并发症[1],死亡率20%.SBP病原菌多为单株细菌,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肠杆菌为主,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菌很少,如肺炎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感染途径包括:血行感染;肠道细菌直接外移渗入腹水;淋巴途径感染.起病有急有缓,症状轻重不一,可有发热、腹痛、腹水、腹膜炎等表现.起病隐匿者仅有轻微腹痛、腹胀.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肺功能损害、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休克、肾衰竭、消化道出血等,甚至危及生命.部分可无临床症状,特别是门诊患者.
-
烫伤大鼠肠系膜淋巴结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变化
严重烧(创)伤后肠道细菌、内毒素可经淋巴、血液途径移位,肠集合淋巴结生发中心大量淋巴细胞凋亡[1],提示肠道免疫屏障受损.笔者拟观察细菌经淋巴途径移位后一个环节--肠系膜淋巴结(MLN)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情况,以了解肠源性感染时淋巴途径免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