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创个体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60例分析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的静脉疾病,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我科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共收治1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针对每位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的不同程度,采用微创个体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
通道长度对泡沫硬化剂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通道长度对制备泡沫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长度的小直径橡皮管水平连接两个注射器,研究通道长度对制备泡沫稳定性的影响.选用5 ml注射器,液气比1∶4,并在室温环境下进行了5组不同长度橡皮管的实验.实验全程摄像,每组设置重复实验4次,对稳定性指标(析水时间、半衰期、泡沫半衰期体积量和析水率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 cm,4 cm,6 cm,8 cm长橡皮管实验下,泡沫的各个析水率时间从4s逐步变长至27 s,而10 cm长度橡皮管实验下,泡沫的析水率时间较之8 cm变短,为18s左右.结论 实验中8 cm为佳通道长度.改变通道长度能够使制备的泡沫硬化剂稳定性显著提高,临床可以考虑使用佳通道长度的平行连接装置来制备泡沫.
-
规范慢性静脉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CVD)是指由于静脉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导致的静脉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因下肢静脉系统较上肢长,血液需克服重力回流,故CVD常发生于下肢.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沉重、酸胀、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营养不良及静脉性溃疡等.
-
舒洛地特的药理学机制
舒洛地特是硫酸氨基葡萄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凝效果,因此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动静脉疾病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舒洛地特的药理学机制。
-
同种异体静脉移植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血管重建术是血管外科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尤其在我国静脉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特别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病因无理想的静脉替代品多以保守治疗为主.然而,目前布-加氏综合征、上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肢深静脉阻塞和瓣膜功能不全多采用人工血管移植、静脉瓣成形术、自体静脉移植等.人工血管价格昂贵且易形成血栓而致通畅率低,静脉瓣成形效果亦欠佳.自体静脉因有较高的通畅率一直是首选材料.
-
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静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附232例病例报道
目的:通过总结232例常见静脉疾病患者的典型血管成像(CTA),揭示外周静脉疾病的病因及转归.方法:用16排螺旋CT对232例静脉疾病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并进行血管3D重建.结果:诊断符合率达92%,能较清楚的显示静脉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及占位病变的关系.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静脉疾病术前的诊断、术后随访观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诊断具有全面、详细、准确等优点,应积极推行及研究,这将对进一步提高静脉疾病诊疗水平有促进作用.
-
下肢静脉造影在诊断下肢静脉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下肢静脉造影表现,总结下肢静脉造影对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意义.方法 对149位患者196侧下肢进行静脉造影,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 所有下肢静脉疾病均明确诊断,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后遗症31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159例,静脉畸形6例.结论 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重要方法 之一.
-
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有报道其发病率在女性为25%~30%,男性为10%~20%;也有报道男性发病率为1%~40%、女性为1%~73%[1].本病的特点是有家族遗传倾向和后天危险因素,后者通常包括:常时间的站立、肥胖、怀孕、便秘及慢性咳嗽等.女性患者可在怀孕后发生或加重,生产3个或以上孩子的妇女发病率增高[2].1 临床诊断的规范化目前下肢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采用国际CEAP分级,包括临床、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分类.2008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指南增加检查种类的分级,将病史和体格检查、便携式超声归为1级,各种无创性超声(包括彩超)归为2级,而各种有创性检查,包括顺行或逆行静脉造影、曲张静脉造影、静脉压测定、CT/螺旋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静脉腔内超声归为3级.此外,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是随着治疗及时间不断变化的,新的指南中在CEAP分级后增加了诊断疾病的时间,以便追踪疾病的发展过程及规律[3].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不一定相符.
-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腔内激光治疗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一组由静脉逆流引起的下肢静脉系统持续性高压为特征的常见周围血管疾病之一,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进展到后期可引发下肢肿胀、皮肤色素沉着、皮炎、血栓性浅静脉炎和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多种静脉疾病均可导致CVI,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先天性,按解剖范围可分为浅、深和交通静脉3个系统;多见于长期从事站立工作及重体力劳动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许多欧美国家的患病率高达20%~40%,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8.6%,4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6.4%[1].
-
白细胞激活在下肢静脉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慢性静脉性溃疡是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严重的并发症.在欧美国家,住院患者中静脉性溃疡发病率为1%~1.5%,总花费占年度卫生总预算的1%[1].我国的静脉疾病发病率既往要比西方国家低,静脉性溃疡的发病率在人群中约为0.4%~1.3%[2].但近年来有快速上升的趋势,因此静脉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
动静脉疾病的抗栓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在周围血管外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合适的药物治疗,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患者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移植物通畅率和存活率;而抗凝疗法是治疗静脉疾病的基础,这一疗法分两个阶段:早期快速抗凝用于将血栓发展的危险性减至小;进一步的抗凝旨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复发及其它并发症.
-
白细胞激活对曲张静脉管壁的重塑作用
白细胞捕获学说和血管重塑概念的提出,对于静脉疾病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静脉曲张是静脉壁适应各种病理状态所引发的,以血管壁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等有形成分变化为主的代偿性反应,其中血管内皮和白细胞的黏附与激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微创治疗
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各种静脉疾病所导致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终也是严重的并发症,多由慢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性高压所致.2006年5月~2008年6月,我科共收治静脉性溃疡51例,采用半导体激光(英国DIOMED 810nm)处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血管微创外科及其在大血管病变方面的应用
1964年Dotter和Judkins首先采用同轴尼龙扩张导管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拉开PTA的帷幕.1974年Gruntzig研制出聚乙烯双腔单端孔球囊扩张导管并经不断改进后,PTA技术始在血管疾病中得以推广应用.随着导管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适应证逐渐扩大.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经改变了动、静脉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并对血管疾病未来的治疗方法产生巨大影响[1,2].
-
再论"Cockett综合征及对下肢主要静脉疾病的再认识"
近20多年来的研究证明Cockett综合征(Cockett synzome,CS)不仅发病率比较高,而且又是继发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e veins,VV)、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deep veins valvolar incompetence,DVI)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s thrombosis,DVT)的主要原因,因而有对CS及下肢主要静脉疾病再认识的必要[1].
-
重视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研究
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primary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PCVI)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根据调查分析,国人此病的发病率约为8%[1],且具有逐年升高趋势.100年来,人们对PCVI的认识不断加深和更新,各种临床治疗方法不断发展,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由于静脉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许多问题仍处于研究阶段,仍存在较多的争议,有待突破性进展,尤其是静脉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PCVI的临床治疗研究已成为我国血管外科界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
美国下肢静脉曲张及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解读
美国成年人群中约23%患有下肢静脉曲张,6%为严重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CVD)患者,临床表现为静脉性水肿、皮肤改变、活动性或愈合性静脉性溃疡等.静脉曲张、静脉性溃疡以及相关并发症不仅可导致慢性疼痛、残疾、生活质量下降、工作日减少和过早退休,也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40 ~ 80岁人群中有约1100万男性和2200万女性静脉曲张患者,其中200万以上为严重CVD患者,每年CVD的直接医疗费用估计在1.5亿到10亿美元之间,而英国每年有2%国家医疗预算(约10亿美元)被用于下肢溃疡的治疗.
-
重视静脉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
静脉疾病是血管外科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人群中的总体发病率和疾病复杂程度都要超过动脉疾病.统计资料表明,静脉血栓栓塞症在美国的发病率为77.6/1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有275 000例之多.
-
第六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主办、上海医学分会承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协办的第六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于2001年5月18日~20日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400余人,16 位专家向大会作了血管外科临床和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会议共收到论文374篇,内容涉及现代血管外科的各个领域,对血管外科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反映了我国血管外科工作者的新经验和成果,是新世纪全国血管外科同仁的首次盛会.我国的血管外科事业起步比较晚,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可喜的是过去10年是我国血管外科快速发展的10年.如今我国的血管外科医师已具备了处理包括大血管手术在内的几乎所有类型的血管疾病的能力.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血管腔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出现,血管腔内治疗这一概念已被普遍接受,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血管外科的大热点.本次会议的论文有35篇论及血管腔内治疗技术 .我国的血管外科医师已将血管腔内技术应用于治疗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颈动脉疾病、静脉疾病和血管畸形等多种血管外科疾病,而且不少地区也开展了此项工作.
-
共识报告--慢性静脉病变CEAP分级法的修订
一、CEAP分级法的产生以前慢性静脉病变(chronic venous disorder, CVD)的诊断缺乏准确性.这个缺陷使得在评价治疗各种静脉疾病的新方法研究时出现相互矛盾的报道.制定一个类似肿瘤TNM分级的静脉疾病分级系统,是在1993年美国静脉论坛(AVF)第五届年会上提出的.经过1年的激烈争论,在1994年第六届AVF年会上,由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的代表组成的国际特别委员会提出了第一个CEAP分级(Clinical-Etiology-Anatomy-Pathophysiology)的共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