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CST)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的影响.方法:将44例PFP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膝周肌群力量训练和超短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每周3次,持续6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评估疼痛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以及等速肌力测定膝关节屈、伸向心收缩峰力矩(PT)进行记录.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估指标差异无明显的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膝关节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膝关节屈伸肌PT值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膝周力量训练以及超短波治疗基础上辅以CST,有助于减轻PFPS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强屈伸膝肌群的力量.
-
髌股关节疼痛及其临床治疗的研究
概述过去十年作者在实验室进行有关髌股关节及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的研究,研究了正常人髌股关节的几个指标及PFPS患者的康复成效.研究结果反映股内侧肌(VMO)对于控制髌股关节的压力分布所发挥的力学作用、下肢方位对促进VMO募集的影响,以及髌骨叩压、股四头肌的疲劳恢复与生物反馈辅助对PFPS康复治疗的作用.
-
关节镜下射频气化在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应用射频汽化仪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 年 9月至2008 年 9月,收治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 56 例 72 膝,其中男 22 例 28 膝,女 34 例 44 膝; 年龄 19.5 ~ 62.6 岁,平均年龄 38.6 岁;病程 2 个月~ 7 年,平均 36.2 个月.术中在关节镜下对病变软骨按 Outerbridge 分级,术中应用射汽化仪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或辅以内侧支持带紧缩术,同时行双极射频软骨成形术.术前及术后 6 个月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按 HSS 进行评分.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 ~ 26 个月,平均 17.6 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关节内积血关节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髌股关节面软骨病变:Ⅰ级 11 膝,Ⅱ级 22 膝,Ⅲ级 23 膝,Ⅳ级 8 膝.髌股关节面软骨病变Ⅰ、Ⅱ、Ⅲ级患膝术后 6 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Ⅳ级患膝后 6 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射频汽仪行软组织平衡术和软骨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有方法,但对于严重髌股关节病变应谨慎选用.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针对股内侧斜肌训练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人,应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进行选择性膝关节股内侧斜肌肌力训练;对照组19人,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疼痛量表(VAS)评分(上下楼梯)、表面肌电图VMO/VL活动比率评价.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表面肌电图VMO/VL活动比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针对股内侧斜肌进行肌力训练可有效缓解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
-
女性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髋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髋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肌群的等速离心收缩力量.方法:20例女性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为实验组,另外20例与之匹配的正常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病史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CybexⅢ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髋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肌群等速离心收缩的峰力矩.结果:PFPS组内收、外展肌群收缩峰力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内、外旋肌群收缩峰力矩无显著性差异(P>0.05).PFPS组内收、外展肌群收缩峰力矩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外旋肌群收缩峰力矩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髋关节肌群的运动力学失衡可能是髌股关节综合征的病因之一.
-
髋关节力量训练结合康复治疗对运动员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髋关节力量训练结合康复治疗对运动员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西安运动创伤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运动员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髋关节力量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髌股关节功能和膝伸屈肌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上下楼梯及跳跃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下楼梯及跳跃时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楼梯及跳跃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Kujal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ujala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ujal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角速度60°/s和120°/s的股四头肌峰力矩、腘绳肌峰力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角速度60°/s和120°/s的股四头肌峰力矩、腘绳肌峰力矩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角速度60°/s和120°/s的股四头肌峰力矩、腘绳肌峰力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力量训练结合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运动员的疼痛症状,同时能够促进患者髌股关节功能和膝伸屈肌力得到显著改善,对恢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针刺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股内侧斜肌和股外侧肌肌电比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疼痛的直接效应,以及对股内侧斜肌和股外侧肌肌电比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针刺治疗25例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进行阶梯任务实验,利用表面肌电仪对股内侧斜肌和股外侧肌的神经肌肉电活动进行评定,同时对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P<0.01),向心性收缩与离心性收缩时股内侧斜肌和股外侧肌的神经肌电比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针灸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改变股内斜、外侧肌的募集.
-
篮球运动员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原因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的作用
目的:分析篮球运动员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原因,以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的作用。方法:选择上海市体育局有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篮球运动员20名为研究组,无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健康运动员28名为对照组,分析2组Q角及髌骨运动轨迹的差异。研究组采用股四头肌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的训练方式;对照组采用股四头肌等张收缩的训练方式,比较训练过程中2组髌股关节疼痛的发生率及2种训练方式对股四头肌的训练作用。结果:2组Q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髌骨运动轨迹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过程中2组髌股关节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训练前后股四头肌肌力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肌肉耐力改变较对照组下降(P<0.01)。结论:篮球运动员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发生与Q角没有明显的关系,但与髌骨运动轨迹异常有关。与等张收缩训练方式相比,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的训练方式对股四头肌肌力改变的作用相同,但在提升肌肉耐力方面有所不足。
-
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物理疗法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物理疗法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2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超短波、电脑调制中频电等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配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LKS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LKS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扎技术联合物理疗法能有效改善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针刺后艾灸联合射频臭氧介入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时采用针刺后艾灸联合射频臭氧介入的临床疗效,分析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83例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住院患者均分为温针组、臭氧组和综合组各61例.各组均采用关节腔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及肌力训练等基础治疗.温针组加针刺后艾灸膝眼和梁丘穴;臭氧组于膝眼和梁丘穴注射臭氧介入治疗;综合组在基础治疗后综合温针组和臭氧组的治疗方法,各组均治疗1个疗程21d.采用多关节等速训练测试系统(角速度为60°/s和120°/s)测试治疗前后腘绳肌(H)和股四头肌(N/M)峰力矩;用表面肌电图仪录股内/外侧肌肌电信号(vM/vL),计算达峰时限差值(ATBP),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透明质酸(HA)含量,比较各组膝关节Kujal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结合总有效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综合组治疗后vM和vL 、N/M和H峰力矩及Kujala评分提高明显,△TBP及VA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同组、温针组和臭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IL-1β降低幅度与温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臭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治疗第21日时HA与治疗前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有效率为91.80%,与温针组(78.69%)和臭氧组(81.9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后艾灸联合射频臭氧介入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疗效显著.
-
选择性运动训练技术配合超声波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选择性运动训练技术配合超声波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8月采用随机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接受选择性运动训练和超声波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肌力训练和超声波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d后膝关节数字疼痛评分(NPRS)及功能障碍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NPRS评分分别为(4.7±0.8)、(4.8±0.9)分,膝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11.2±2.2)、(12.2±2.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膝关节NPRS评分分别为(2.1±0.5)、(4.2±1.o)分,膝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6.4±1.9)、(11.1±2.6)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运动训练配合超声波疗法可以有效缓解髌股关节疼痛.
-
宽筋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35例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口服联合针刺在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 的疗效.方法 将105例PF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单纯的口服宽筋汤加减;对照组2(35例),采用针刺治疗特定针灸穴位;联合以上两种治疗方法设为治疗组(35例).7d一疗程,三组均治疗4个疗程.参照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陈氏各项目(疼痛或不适、日常活动、体征)评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4个疗程后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AS 评分指标: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P > 0.05);治疗2个疗程后及4个疗程后对照组1及对照组2没有显著差异(P > 0.05),而对照组1与治疗组、对照组2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陈氏各项目(疼痛或不适、日常活动、体征)评分指标: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P > 0.05);治疗2个疗程后及4个疗程后对照组1及对照组2没有显著差异(P > 0.05),而对照组1与治疗组、对照组2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 单纯汤药或者针刺均可以有效治疗PFPS,当二者联合针药并用时治疗PFPS临床疗效则大大提高,可收获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治疗研究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主要是由髌股周围肌力不均、髌股关节的异常排列或过度使用而导致的,PFPS患者一个重要特征是慢性疼痛,本文从PFPS患者的疼痛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疼痛治疗方法,并着重讨论了保守治疗中的运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