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的12例报告
我院于2005年至2007年收治无神经损伤脊柱骨折患者运用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12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探讨
目的 对胸腰段爆裂骨折治疗中应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行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对术前、术后1年神经功能、AMS评分及术后骨折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年患者Cobb角、AMS评分与椎体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各相应数据间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结论 在胸腰段爆裂骨折治疗中行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使骨折快速恢复,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胸腰段爆裂骨折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AMS评分 -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56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15±16)min,平均透视时间为(15.6±8.3)min,平均出血量为(410±15)mL.治疗后患者AM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obb角、前后椎体高度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出现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7%.结论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胸腰段爆裂骨折 治疗效果 -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胸腰段爆裂骨折常合并有严重的椎体压缩、椎管变形、脊柱畸型和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近1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种损伤首选前路或者后路手术的治疗意见仍未一致.自1999年1月~2003年12月使用后路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1例及23例联合椎管减压复位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嵌击骨块复位结合AF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采用后路单侧椎板椎弓根入路,用嵌击复位器使椎体骨折向后移位的骨折块复位,复位方便、迅捷、有效,解除脊髓的压迫彻底,同时采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62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经椎弓根侧前方减压及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自1996年7月~2001年10月,共收治136例胸腰段爆裂骨折,其中54例行减压内固定术,46例得到随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脊柱后路不同减压方法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
后路减压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传统术式,安全、有效、相对简单.我院1998年3月~2004年2月收治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106例,其中85例应用后路不同减压方法进行了治疗,报告如下.
-
后路三柱重建技术在严重胸腰段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胸腰段爆裂骨折常为高能量损伤,严重者可累及三柱、椎体高度丢失一半以上、椎管占位50%以上、同时有椎板骨折塌陷.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科应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16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13例,女3例,年龄28~55岁,平均38.12±7.35岁.受伤原因:坠落伤9例,重物压伤6例,车祸伤1例.均为单一椎体骨折,其中T112例,T127例,L15例,L22例.合并颅脑损伤1例,肋骨骨折、血气胸2例,股骨干骨折2例,肾挫伤2例,跟骨骨折4例.
-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效果观察及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探讨
目的 探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方法 选取79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比其手术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椎体高度,并评估其术后切口感染原因.结果 治疗前,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椎体高度分别为(40.8±4.2)分和(18.2±1.9)mm,显著低于治疗后的(74.1±4.2)分和(24.8±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手术时间、术前合并症为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结论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效果确切,其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前合并症等因素相关.
关键词: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 胸腰段爆裂骨折 切口感染原因 -
后路椎管前后方同时减压治疗伴脊髓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后路椎管前后方同时减压治疗伴脊髓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伴脊髓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23例,均采用后路椎管前后方同时减压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73.6±32.8) min,术中出血量为(649.5±203.1) mL,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为(297.2±56.3) mL,骨折愈合时间为(16.8±3.4)周.术后患者发生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椎管容积率均明显大于术前,术后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术前.结论 后路椎管前后方同时减压治疗伴脊髓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减压彻底,骨折复位效果好,内固定更为牢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后路椎管前后方同时减压 脊髓损伤 胸腰段爆裂骨折 临床研究 -
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 对胸腰段爆裂骨折采取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的96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来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两组均为48例.植骨组使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不植骨组使用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术前和术后90 d伤椎椎体的前后缘压缩变化率、神经功能、脊柱后凸角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前不植骨组患者的优良率是10.42%;植骨组是8.33%,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χ2=0.123,P=0.500);术后90 d,不植骨组的优良率是43.75%,植骨组的优良率是83.5%,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20.364,P=0.001).经过1年随访,两组的内固定物断裂、松动情况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5.352,P=0.020).结论 对于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能够预防畸形的发展、有利于患者康复活动.
-
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采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45±53)min,术中平均透视时间(14±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30±72)ml.术后所有患者脊神经压迫症状减轻,无一例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手术前后患者AMS评分有明显改善,患者椎体高度及Cobb角术后较术前恢复效果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椎管占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可行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减压植骨Z-plate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前路减压植骨Z-plate内固定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胸腰段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采用国际脊髓神经功能评定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6周及6月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3个月至3年多的随访,28例患者脊髓功能有明显的恢复.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注重心理护理、术后监测及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简易法微创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
[目的]探讨简易的微创方法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52例患者分为两组,简易微创组28例与开放组24例,简易法微创钉棒内固定是利用简单、现有器械进行微创内固定,不需要Sextant系统.根据身高及伤椎部位计算出皮肤切口位置,用克氏针沿皮口找到骨性标志横突乳突,通过“C”型臂确认椎弓根位置,沿Y轴乳突下0.2~0.3cm既为椎弓根进针位置,通过皮肤通道安装连接棒.两组在创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创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等指标上比较简易微创组明显优于开放组(P<0.01),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等指标进行对比简易微创组亦优于开放组(P<0.05).[结论]简易法微创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确实等优点.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损伤,占所有胸腰椎骨折的64%~81%[1].传统的开放手术需要广泛组织切开,进行术中减压、固定和融合,存在创伤大、手术并发症多、术后顽固性胸痛发生率高等问题而引起脊柱外科学界的普遍关注[2].随着内窥镜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我院自2000年6月以来开展了对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该技术具有术后疼痛轻、肺部并发症少和改善切口外观等优点而深受患者欢迎,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27例)和B组(26例),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为A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为B组患者进行治疗,分别于手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l2个月为两组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其固定节段矢状曲度是否存在弯曲、松动或断裂等现象,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和对比,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2±2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78±32.3),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后,A组患者的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为(-2.8±3.1),B组患者的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为(1.8±1.1),B组患者手术后的固定节段矢状曲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为(-3.1±3.9),B组患者的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为(1.9±1.6),B组患者手术后的固定节段矢状曲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A组患者的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为(-8.2±3.5),B组患者的固定节段矢状曲度为(2.0±1.5),B组患者手术后的固定节段矢状曲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A组患者中,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的患者有4例,在B组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及术后感染的情况.结论:应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方法有助于矢状面畸形的矫正,减少术后矢状曲度的丢失,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胸腰段爆裂骨折 临床疗效 -
椎管减压前壁成形结合AF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爆裂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2000年2月~2006年3月,我院对48例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采用直接椎管减压前壁成形结合A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在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固定节段矢状曲度、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固定节段矢状曲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可很好地达到恢复生理弧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同时克服了传统固定法较易出现的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缺点.
-
RF系统对胸腰段爆裂骨折椎管内骨块间接复位作用的评价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脊柱损伤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作者应用RF系统对39例经CT扫描证实有椎管内骨折块占位的病例进行了骨折块间接复位内固定,收到较好疗效,兹报告如下.
-
胸腰段爆裂骨折经后路间接减压的影像学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后路问接减压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对椎管减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胸腰段爆裂骨折应用后路撑开复位间接减压治疗45例,从影像学方面分析疗效.观察指标为手术前后的伤椎前后缘高度,腰椎后凸畸形(Cobb's角),椎管的正中矢状径的变化.并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51%恢复到术后92%;伤椎后缘高度由术前56%恢复到术后93%;Cobb's角由术前28.6恢复到术后5.8.椎管受压程度,删除椎管开放减压4例,余受压的椎管正中矢状径由术前58%恢复到89%.结论 合理选择适应证,后路撑开复位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对椎管减压的疗效满意,术中C臂透视分析影像学椎体后缘骨块形态有助于提高椎管减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