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侧耳聋配戴助听器的意义
目的:评价单侧耳聋配戴助听器对生活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10例单侧重度耳聋患者配戴助听器前后在工作、学习、社交、生活等方面是否有改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侧重度耳聋患者配戴助听器后在工作、学习、社交、生活等方面有很大改善.结论:单侧耳聋配戴助听器解决了因对声源方向无法判断给在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不便诸多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
单侧耳聋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估:系统综述
目的 评估信号对传系统、骨锚式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对单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9-2015年间,选择不同治疗方法与单侧耳聋(single-sided deafness,SSD)的关键词组合在外文数据库PubMed、Springerlink、Web ofScience中进行检索.共搜索出46篇研究论文.排除研究样本量太小,数据不确定或缺失的论文,终纳入13篇.结果 终纳入的13篇文献,其研究方法包括使用主客观评估某种治疗方法或比较多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不同方法评估SSD干预后显示均有提高,但主观评估相比客观评估优点显著,且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部分信息相互矛盾.临床评估本身缺乏与现实生活相似的环境,因此其定性结果存在争议,且各项评估的结果差异很大,无法直接比较.结论 三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SSD患者症状.为了客观量化干预效果,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
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60例疗效分析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较常见的原因不明的、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表现为单侧耳聋与病毒感染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三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近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好发于冬春季节,近年来呈多发趋势.
-
高压氧结合药物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45例疗效分析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较常见的、原因不明的、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表现为单侧耳聋.自从De Kleyn1944年首次报告此病以来,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发病率约为8/10万~14.6/10万[1].我院自2004年6月~2008年12月,对45例临床确诊的耳聋患者采用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结合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并与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
高压混合氧综合治疗噪声性耳聋 58例
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是声损伤引起的耳科常见病 , 是听神经长期遭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耳聋 , 与职业、工作环境、噪声污染有密切关系 .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 于 1990年 12月~ 2001年 6月对 58例临床确诊为噪声性耳聋的患者采用高压混合氧综合治疗 ,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两组均为临床确诊的噪声性耳聋患者 , 并排除其他耳病史、中毒史及耳聋家族史 , 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 . 观察组 ( 高压氧综合治疗组 ) 58例 , 男 36例 , 女 22例 . 年龄 9~ 54岁 , 平均 38.6岁 . 病程 2 d~ 10个月 , 单侧耳聋 41例 , 双侧耳聋 17例 . 轻度耳聋 ( 26~ 40 dB) 9例 , 中度耳聋 ( 41~ 55 dB) 22例 , 中重度耳聋 ( 56~ 70 dB) 18例 , 重度耳聋 ( >70 dB) 9例 , 4 kHz轻度谷型下降型 36例 , 伴耳鸣者 29例 . 对照组 ( 药物常规治疗组 ) 49例 , 男 29例 , 女 20例 . 年龄 11~ 55岁 , 平均 37.9岁 . 病程 2 d~ 1年 . 单侧耳聋 38例 , 双侧耳聋 11例 . 轻度耳聋 12例 , 中度耳聋 20例 , 中重度耳聋 12例 , 重度耳聋 5例 , 伴耳鸣者 24例 .
-
骨锚式助听器在单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
近年来,骨锚式助听器在单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引起了广大耳科医师的极大关注,本文就骨锚式助听器在单侧耳聋治疗方面的适应证、术后效果及并发症进行了综述.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和展望
1 新生儿及婴幼儿感音神经性聋的流行病学Korres等[1]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对23 574例正常新生儿和1 714例重症监护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发现,正常组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9‰,重症监护组为7‰.Morlet等[2]报道高危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9‰.Ruben[3]报道新生儿双侧耳聋发生率约为1‰,单侧耳聋或者轻度听力障碍发生率为3‰~4‰.低危险因素人群9岁时耳聋发生率增高至2.05‰[4].国内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正常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2.35‰~5.73‰,重症监护新生儿为20.02‰[5-8].
-
有左侧耳聋等新表型的1例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患儿的分子核型研究
目的 对1例有左侧耳聋等新表型的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患儿,进行分子核型研究,并讨论核型一表型的关系.方法 对患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和寡核苷酸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以确定患儿的核型和额外der(9)重复的拷贝数.结果 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核型为47,XX,+mar,经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和多态性检测证实这个标记染色体源自9号染色体.寡核苷酸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显示在9per→q21.11有69.5 Mb的重复,确定患儿核型为47,XX,+mar.ish der(9)(wep 9+).arr cgh 9pterq21.11(DOCK8→LOC138225)×3.在该重复区有148个注释基因.结论 该病例具有临床未报告过的新的表型.详细的分子核型和基因拷贝数重复的资料深化了对该病的了解,提供了可能的核型一表型关系和预后分析.
关键词: 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 单侧耳聋 身体不对称 Dandy-Walker畸形 -
脑生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多表现为突然单侧耳聋、耳鸣,耳闷堵感及眩晕、恶心等症状.本病的发病率较高,虽目前综合治疗的措施也不少,但无满意疗效.
-
突发性聋治疗效果观察
随机选择16~60岁突发性聋患者500例,其中男316例,女184例,16~30岁165例,31~50岁170例,51~60岁165例,单侧耳聋481例,双侧耳聋19例,电测听听力在90dB以上156例,60~90dB187例,40~60dB157例,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50例.分别使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如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低分子右旋糖酐,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弥可宝,口服西比灵,都可喜、维生素E、烟酸酯或脑复康,以增加病变局部血液灌流量,营养神经细胞,恢复功能.必要时应用高压氧舱治疗,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抗病毒类或抗生素类药物及活血化瘀类中药,如复方丹参注射液或川芎嗪注射液.
-
肾移植对尿毒症性耳聋的影响
尿毒症性耳聋临床少见,其治疗有别于一般性耳聋。本文报告4例尿毒症性耳聋肾移植前后的听力变化。 4例尿毒症患者,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18~50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3例,糖尿病肾病1例。尿毒症病程1.5~34个月,平均17.6个月。4例均在确诊尿毒症后发生耳聋,2例发生于透析前,2例发生于透析后。3例表现为突发性单侧耳聋,1例为双耳逐渐听力下降;耳聋后1周内就诊2例,1~7个月内就诊2例。全部病例在耳聋前均无耳毒性药物应用史,无上呼吸道感染,无耳聋家族史,外耳及鼓膜均正常。
-
单侧耳聋病程对声源定位及噪声下言语识别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侧耳聋患者的耳聋时间、发病年龄与声源定位及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相关性.方法30例重度至极重度单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根据病程分为短期耳聋组(病程<5年,14例,患者PTA 91.07±15.17 dB HL)和长期耳聋组(≥5年,16例,患者PTA 109.30±12.30 dB HL),根据发病年龄分为4~18岁组(10例)、19~45岁组(10例)、46~60岁组(8例)以及>60岁组(2例);对各组进行声源定位测试(包括定位正确率和偏差角度均方根值)及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测试(包括言语识别率和言语识别信噪比阈值),比较不同病程及不同发病年龄的单侧耳聋患者的声源定位及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差异.结果短期单侧耳聋患者的声源定位能力及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均低于长期单侧耳聋患者,单侧耳聋患者的耳聋病程与其声源定位能力及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单侧耳聋患者的发病年龄与声源定位能力及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均呈负相关趋势.结论单侧耳聋患者随耳聋时间的延长,其声源定位能力和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能够发生适应性改善,且发病年龄越小,这种听觉能力的改善越显著.
-
单侧耳聋配戴助听器后健侧耳DPOAE幅值增高
目的通过给单侧聋耳配戴助听器后对健侧耳影响的客观观察,探讨单侧耳聋配戴助听器的必要性.方法对27例单侧耳聋对侧耳听阈正常的患者进行患耳配戴助听器前后的耳声发射检测.首诊分别行纯音听阈和健耳DPOAE检测,根据患侧听力损失程度分中、重度两组,之后为其配戴及调试助听器,并在一个月、三个月及六个月后再行耳声发射检测.对照组13例单侧耳聋发病时对侧耳听力正常,首诊行双耳纯音听阈测试和对侧耳耳声发射检测,但未配戴助听器.结果中度耳聋组19耳健侧DPOAE幅值较低,仅有4耳尚在正常范围的低值内,另外15耳低于正常范围.为其配戴助听器后行耳声发射的动态观察,发现DPOAE幅值较配戴助听器前明显提高,其中三个月后幅值提高明显.六个月后的平均幅值为8.4dB SPL/500 Hz、11.2dB SPL/1 kHz、10.4dB SPL/2kHz,t检验与配戴助听器前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O.01),DPOAE I/O示非线性机制较好,重度聋组8耳DPOAE幅值低于正常范围,配戴助听器后5耳DPOAE幅值提高较小,t检验与配戴助听器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3耳未见明显改善.对照组13例分别在首次就诊及半年后行纯音听力测试及耳声发射检查,原健耳纯音听阈逐渐升高,为33~55dB HL,未引出DPOAE及DPOAE I/O函数曲线.结论单侧耳聋配戴助听器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听力损失的对侧耳听阈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单侧耳聋久之如不及时进行康复干预,必将导致健侧耳功能失代偿而使该耳听阈升高.
-
双侧和单侧耳聋患儿应用BAHA的生活质量研究
慢性传导性和混合性听力损失患者应用骨锚式助听器(BAHA)已有30余年历史,自1992年开始,BAHA首次应用于儿童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可以很好地评价BAHA的应用效果,而应用有信度的调查问卷对儿童患者的研究还很少.为了弥补这个空缺,本研究采用4个回顾性调查问卷评估单侧或双侧耳聋儿童应用BAHA对日常生活的影响.4个问卷分别是:(1)日常应用情况问卷:此问卷无效力,是本实验单独设计的;(2)格拉斯格儿童受益列表(GCBI):是适用于儿童的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由24个问题组成,被分成情感、生理状况、学习和生命力四个亚类;(3)助听器效果评估简表(APHAB):包括4个分量表,分别评估在不同听力环境中的听力情况;(4)健康实用指数3(HUI-3):是一种多维的衡量总体健康状况的量表.
-
以单侧耳聋为前驱表现的后循环脑梗死2例
脑梗死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但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前驱表现的后循环脑梗死少见,一旦误诊,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国内仅有刘丽君等[1]报告过双耳聋为首发症状的基底动脉部分闭塞一例,我科自2012年3月收治2例,初诊均诊断为突发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