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主因闭经42天、下腹痛伴肛门下坠感1天入院.查体:T 36.5℃,P 90次/min,R18次/min,BP110/70mmHg,下腹压痛、反跳痛.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居中,子宫颈举痛、摆痛明显,子宫略大如孕40天、质中,左侧附件区略增厚.B超:宫内可见(0.8×0.6)cm妊娠囊,子宫内侧(3×2)cm低回声团块,盆腔可见(3.5×2.7)cm液体暗区.尿妊娠试验阳性,行后穹窿穿刺术抽出不凝血5ml,结合临床表现及B超、化验、诊断性穿刺确诊为宫内孕并发宫外孕收住院.
-
异位妊娠手术96例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更趋复杂而不典型,常常影响正确诊治,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为探讨延误诊治的相关因素,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超声引导下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输卵管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未破裂输卵管妊娠100 例,根据甲氨蝶呤不同给药途径随机分为2 组: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后穹窿穿刺输卵管孕囊内单次注射甲氨蝶呤50 mg/m2,对照组单次甲氨蝶呤肌肉注射50 mg/m2.第2 天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片50 mg,1次/12 h,连续口服3 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监测治疗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孕酮和输卵管孕囊大小变化.结果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血孕酮、血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输卵管孕囊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阴道超声引导下输卵管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优于肌肉注射甲氨蝶呤,起效迅速,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
-
自制穿刺盒在阴道后穹窿穿刺术中的应用
异位妊娠是本院妇科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之一,易导致大出血和休克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危险度高,常常被漏诊和误诊,增加了此病潜在的危险性,对女性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所以尽早确诊并处理可以降低疾病危险。阴道后穹窿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确诊方法之一,穿刺前用物手套、中单、碘伏棉球、长棉签、弯盘、5ml 或10ml 注射器,标本瓶等一次性用物常放在一起,所需器械如窥阴器、宫颈钳、穿刺针等常单独存放在各自的容器里,紧急情况下用物不全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科自制阴道后穹隆穿刺专用盒将穿刺所需用物集中放在一起,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藏红花致宫外孕流产1例
患者兰某,女,37岁,学校职工.于2005年4月就诊.自诉前一天夜间腹泻,伴有小腹坠痛、排便感,阴道少量出血,以为单纯腹泻,口服止泻药,而后腹泻好转,腹痛减轻.患者停经35d,发病前一天上午曾开水泡服藏红花,约1.5g左右.妇产科医师嘱其立即B超检查,结果显示:探查子宫略大,内膜厚1.8cm,未见孕囊,双附件未见明显包块,子宫直肠陷窝液性暗区3.6cm,即刻做后穹窿穿刺术,抽出5mL不凝血.
-
输卵管残端妊娠1例
患者女,30岁。因“停经39d ,右下腹痛3d”于2012-03-01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5/23~28d ,末次月经2012-01-21。2009年因“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3d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下腹痛,以右下腹为著,呈间断性隐痛。查体:体温36.6℃,脉搏84次/min ,呼吸18次/min ,血压110/70mmHg ;腹平坦,下腹中部可见一长约8cm 横行手术愈合瘢痕,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呈蓝紫色,有接触性出血,后穹窿略饱满,宫颈举痛、摇摆痛明显;右侧附件区可扪及一大小约25mm ×20mm包块,类圆形,质中,活动度好,界限清楚,压痛明显。辅助检查:妇科B超:右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考虑右侧宫外孕;盆腔积液;子宫及左侧附件未见异常。尿妊娠试验:阳性。后穹窿穿刺术:抽出10ml暗红色不凝血。入院诊断:右侧宫外孕。入院后急诊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残端病灶切除术。术中镜检:腹腔内有暗红色不凝血及血凝块,约1000ml。子宫前位,略大,形状规则、饱满,质软,色泽红润,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右侧输卵管残端长约1cm ,末端充血、水肿、膨粗,可见一大小约25mm ×20mm ×25mm紫兰色组织样物,小部分堵塞于管腔口,大部分裸露于盆腔内,质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残端可见缓慢渗血;双侧卵巢及左侧输卵管外观未见异常。术中诊断:右侧输卵管残端妊娠。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右侧输卵管残端)异位妊娠、出血、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