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组织学指标观察及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作为动物模型,观察造模后股骨头组织学相关指标及进行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股骨头坏死模型组。本研究采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手术采用切断股骨头圆韧带及结扎股骨颈的方法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造模5周后进行取材和相关指标的检测。骨密度和组织学评估骨损伤的程度,墨汁灌注评估血管灌注情况。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股骨头表面缺损塌陷,骨密度和骨小梁体积分数显著减少(均P<0.001),血管灌注显示血管密度和血管面积显著降低(均P<0.001)。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密度与骨矿密度、骨矿含量和骨小梁体积分数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均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891,0.898和0.920);血管面积与骨矿密度、骨矿含量和骨小梁体积分数也呈明显的正相关(均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1,0.918和0.924)。本研究通过手术创伤的方法成功建立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大鼠模型,造模后股骨头组织的骨密度、骨容积以及血管灌注指标均明显下降,说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造模成功。同时血管灌注与骨组织学指标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根本病因是血管灌注障碍引起的骨损伤。本研究得出的组织学相关指标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也为寻求股骨头坏死的新治疗提供线索。
-
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TGFβ1及其受体mRNA与Smad3,7的表达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pl(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TGFR)、Smad3、Smad7的定位及表达.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予以40%四氯化碳皮下注射8 wk后处死.RT-PCR检测肝组织TGFβ1,TGFR Ⅰ与TGFRⅡ;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Smad3,Smad7在肝脏的表达及细胞内的定位;放射免疫方法检测透明质酸,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RT-PCR显示模型组大鼠肝内TGFβ1、TGFR Ⅰ与TGFRⅡmRNA表达明显增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与Smad3表达增加,而Smad7的表达降低,TGFβ1与Smad3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质,Smad7主要在肝细胞质表达(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TGFβ1、Smad、Smad7平均光度分别0.61±0.33与1.57±0.53,0.248±0.042与0.785±0.904,4.674±1.143与0.470±0.097,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明显增高(正常组大鼠78.4±19.2 μg/L,模型组263.2±107.0 μg/L,P<0.01),肝组织HE染色支持肝纤维化改变.结论:肝内TGFβ1,TGFR Ⅰ,TGFRⅡ,Smad3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提示TGFβ1及其受体与Smad信号通道蛋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作为防治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新途径之一.
-
采用数字控温烫伤仪制备大鼠小面积烫伤模型
动物烫伤模型的制备方法有不少报道[1,2],但普遍存在重复性差、深度不易控制、面积不易恒定等问题.我们采用数字控温烫伤仪制备不同深度烫伤模型,方法简单、方便,组织学检查显示模型稳定,重复性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数字控温烫伤仪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研制.由数字控温系统、烫伤头、面积不等的圆形或方形的紫铜烫伤模块、温度校准系统4部分组成.温度误差±1.0℃.
-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ostoporosis 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本病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资料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OP发病率约为59.87%,OP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9.6%〔1〕,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已不断深入,但尚缺乏一种理想的方药。中医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本病辨证论治,整体调整,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OP的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机理的研究1.1 提高机体性激素水平雌激素能够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加速骨生长,促进钙盐沉积;雄激素具有促进骨形成与钙磷沉积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还可通过转化为雌激素间接起作用。邵敏等〔2〕研究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大鼠性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组雌性大鼠血雌二醇(E2)和雄性大鼠血睾酮(T)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中药防治组血E2和血T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认为中药防治OP的机理很可能与提高性激素水平有关。
-
人参茎叶皂苷、三七总皂苷和天麻素配伍防治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茎叶皂苷、三七总皂苷和天麻素配伍防治L02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方法:L02细胞中加50%小牛血清100 mmol/L乙醇体外培养36 h,生化分析仪测血清TG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内ROS和线粒体膜电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肝细胞ATP含量;RT-PCR方法及Westren blot检测肝细胞CYP2E1及PPARα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模型组细胞内有大小不等的红色脂滴聚集,证实建模成功;人参茎叶皂苷、三七总皂苷和天麻素配伍能明显减少细胞内红色脂滴,显著降低细胞TG含量及细胞内ROS水平;增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ATP 水平;并抑制细胞 CYP2 E1 mRNA 及蛋白表达,增加PPARα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3种中药成分配伍具有明显改善肝细胞脂肪沉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增加肝细胞PPARα表达,减少肝细胞TG产生;同时降低CYP2E1表达,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增加能量合成,从而发挥防治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
-
珠香散对阿霉素攻击大鼠伤口愈合过程中局部细胞因子的调节
目的和方法:细胞因子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观察中药珠香散对阿霉素攻击后大鼠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1)对照组;(2)模型组;(3)模型+珠香散组;(4)模型+bFGF组.除对照组外其它3组于实验前4 d尾静脉注射8 mg/kg体重阿霉素,在第5 d时背部做一直径为1.5 cm的全厚皮切口,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珠香散和bFGF.观察各组大鼠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抗断裂强度、创面组织学观察、伤口TNFα、PGF2水平和局部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7.18±1.72) d、组织抗断裂强度(TBS)为(8.68±1.56)kg/cm2,阿霉素攻击后愈合时间延长为(19.80±3.19) d、TBS为(6.36±1.36)kg/cm2,与对照组相比分别P<0.05;珠香散和bFGF治疗后愈合时间则分别为(17.36±2.29) d和(18.60±2.31) d,接近对照组;TBS分别为(8.22±1.82) kg/cm2,和(7.56±1.72) kg/cm2,有较大的提高,珠香散治疗后TBS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这些结果证实珠香散可促进伤口的愈合.局部TNFα水平表明创面第3 d时模型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95±2.16) ng/g和(4.62±1.86) ng/g,P<0.05;在第7 d时,对照组TNFα升高为(11.09±3.87) ng/g,而模型组为(7.17±1.92) ng/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珠香散治疗后TNFα水平明显升高(11.23±3.23) ng/g,明显高于创面第3 d时(5.53±2.50) ng/g和同期模型组的水平,分别P<0.05.各组创面的PGE2在第3 d、7 d时无明显差异.伤口TGFβ1mRNA表达结果显示珠香散治疗后3 d TGFβ1mRNA表达为(+ +),高于模型组(+),在创面第7 d成纤维细胞表达增强至(+ + +);bFGF组在伤口3 d TGFβ1表达也明显增加为(+ +);伤口7 d创面表达(+ + +),持续到伤口第15 d,肉芽组织仍有表达至(+ +).组织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在伤口的第3 d时,创面内嗜中性粒细胞(PMN)数量少,而模型+珠香散组在伤口的第3 d创面有大量的嗜中性白细胞,创面细胞数量增多,主要为单核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向伤口区延伸较多;模型+bFGF组在伤口3 d创面也有大量的PMN,创面成纤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提示珠香散可能通过吸引白细胞,激活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并通过增加内源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伤口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