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农村校外青少年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贾喜平

    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性格、心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1].校外青少年作为青少年人群中特殊部分,是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他们生活水平较低,生活质量差,就业层次不高,缺少社会网络的支持和社会资源共享,因被社会严重边缘化而形成并依赖自己较封闭的"小圈子",在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时,较早地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缺乏对不良行为和诱惑的鉴别与抵抗力.相比在校学生,校外青少年在经济、文化、生理和心理等方面较脆弱.由于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因此,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尤为重要.

  • 医学高职院校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心理家庭环境评定结果分析

    作者:宋岩松;李春英;张颖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日趋增大.从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看,研究者的眼光主要放在普通高等学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而对医学高职院校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研究却很少.我们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以中国医科大学高职学院一、二、三年级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一次家庭环境的调查研究.本研究调查医学高职院校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现状, 为我们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使其顺利就业, 对他们的成才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家庭环境对中等职业学校高中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罗丁三

    目的 探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高中毕业生家庭环境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55名高中毕业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学生家庭环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说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家长应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相关分析

    作者:谭承红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方法 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卡特尔人格问卷(16PF)对655名中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研究.结果 家庭的组织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亲密度和独立性好,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人格因素得分较高.结论 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学业成就有重要影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家庭环境对护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作者:邹利霞

    目的了解家庭环境对护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找出对护生学习不利的一些行为因素,为进一步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洛阳市卫生学校 2002级 13个班级 84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来自农村的护生学习成绩高于来自城市的护生;父母文化程度高尤其是母亲文化程度高的护生,学习成绩高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护生;核心家庭的护生其学习成绩稳定,单亲家庭的护生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现象明显;有上网、玩手机、恋爱等不良因素的护生,学习成绩低于没有这些因素的护生.结论家庭贫富并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不良的行为因素、父母的素养对护生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 儿科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

    作者:曾丽娟

    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护士(生)不仅具备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分析儿科护生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原因,探讨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的方法,从而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

  • 西宁地区中学生情绪障碍者的人格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胡晋辉;刘桂兰;韩国玲;马林山;马永霞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中学生情绪障碍者的人格特征及相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收集情绪障碍组62例及正常对照59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评估.结果:情绪障碍组在精神质(t=-7.281,P<0.01)、内外向(t=2.025,P<0.05)和神经质(t=3.096,P<0.01)三个人格维度上与正常对照组均有差异.躯体化(t =3.161,P<0.01)、强迫症状(=2.632,P<0.01)、人际关系敏感(t=3.185,P<0.01)、抑郁(t=5.241,P<0.01)、焦虑(t=4.053,P<0.01)、敌对(t=4.144,P<0.01)、偏执(t =2.567,P<0.01)、精神病性(=5.366,P<0.01)等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西宁地区中学生情绪障碍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成长教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值得关注.

  • 首发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环境状况及人格调查分析

    作者:廖东升;阿怀红;郝枝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环境状况及人格特征,为患者家庭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首发精神障碍患者1 077例,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艾森克人格(EPQ)问卷进行调查,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首发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在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及控制性方面与常模比较有差异性,在EPQ的四个维度上都有明显差异.结论:首发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矛盾、缺乏信任与支持,影响家庭成员心身健康,形成不同的人格基础,易发生精神障碍.

  • 学龄前儿童的个性与家庭环境对其行为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雪莉;王艳萍;陈虹;向卉;李淑芬

    目的:探讨个性及家庭环境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 Achenbach的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筛查行为问题儿童,应用艾森克儿童个性问卷(EPQ)和家庭环境量表对128名行为问题儿童(行为问题组)和100名正常对照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行为问题组儿童内外倾向(E)量表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情绪稳定性(N)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 均<0.01)。行为问题组儿童精神质(P)和掩饰倾向(L)量表得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行为问题组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在成功性、组织性、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亲密度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控制性因子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情绪稳定性(N)与儿童行为问题呈正相关,精神质(P)与儿童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内外倾向(E)和掩饰倾向(L)与儿童行为问题无相关性。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道德性、组织性、文化性呈负相关,与矛盾性、独立性正相关,与娱乐性、成功性和控制性未见明显相关。结论学龄前儿童个性、家庭环境与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家庭养育环境使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降低。

  • 西方家庭影响进食障碍的研究述评

    作者:曹思聪;缪绍疆;童俊

    家庭是进食障碍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已有众多西方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对进食障碍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时间发展脉络来看,Minuchin等学者首先对此进行了经典临床研究;随后有众多量化研究出现,对此可以依据不同的测量水平、研究变量和被试视角进行梳理;近些年,有学者采用质化研究方法重新对此进行探讨.进食障碍家庭研究的发展趋势表现出:重视本土化研究、对家庭做多水平的探讨、兼顾家庭结构和家庭变化过程.

  • 多巴胺、5-羟色胺通路相关基因及家庭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张景焕;张木子;张舜;任菲菲

    创造力的遗传基础是近年来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但仍尚处于起步阶段,也未有研究系统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课题拟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考察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神经递质通路上的32个基因约700个多态性位点与创造力的关系,并首次探讨家庭环境在遗传多态性与创造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单基因、基于通路以及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的关联分析,考察遗传多态性对创造力的影响,揭示创造力的遗传基础;(2)通过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关联分析,考察家庭环境在遗传与创造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3)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比较分析,揭示遗传与家庭环境在创造力两个方面(创造思维与创造人格)共享的与特异的作用机制。该项目成果能够从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阐明创造力个体差异的原因,有助于构建基于创造力个体差异分析的理论模型,对创造人才的鉴别和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浅析高中生的焦虑、抑郁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作者:潘彦玙;张小红

    目的 探讨高中生的焦虑、抑郁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 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中文版家庭环境量表(FES-GV)对87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8.76%,焦虑症状检出率为38.89%;父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孩子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概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抑郁、焦虑情绪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亲密性、娱乐性、组织性和父亲文化程度高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亲密性、组织性和父亲文化程度高是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矛盾性、控制性和成功性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矛盾性、控制性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家庭环境与高中生抑郁和焦虑情绪关系紧密.

  • ADHD儿童及父母个性和家庭环境特征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屈利娟;沈贵荣;刘翠萍;匡桂芳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家庭环境特征、病儿和父母的个性特征,以及三者与ADHD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家庭环境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和成人版分别对60例ADHD病儿和60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进行测试.结果 ADHD病儿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z=2.31~3.68,P<0.05);ADHD病儿家庭矛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及母亲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z=2.77~4.24,P<0.05).回归分析显示,ADHD病儿家庭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儿童神经质和母亲神经质得分与ADHD的发病有关(OR=0.630~1.376,P<0.05).结论 ADHD病儿家庭环境特征、病儿和母亲个性特征与对照组不同,且与ADHD的发病有关.

  •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和护理

    作者:姚金敏;张瑞兰

    随着生活条件的飞猛发展,冠心病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大为增长.老年人除了脏器功能减退造成心绞痛发作外,家庭环境,生活条件和社会因素等的改变所引起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主要指不良刺激的作用,均可导致心绞痛的发作.因此,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时,除了要注重药物治疗外,尤其要加强心理治疗和护理.笔者仅对老年冠心病人的心理治疗提出几点看法:1 主动培养与患者的感情,创造良好的心理治疗环境冠心病患者大多表现思想负担大,疑惑感强,孤独感重,患病后,悲观失望、急躁、好挑剔、不予配合,给心理治疗造成很大障碍.因此,与患者建立深厚的感情,取得患者的信任,创造良好的心理治疗环境,仍是实施心理治疗不可缺少的先提条件.怎样与患者建立感情,创造良好的心理治疗环境:一是对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要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端庄的举止和朴实的作风,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接触,加强交流,尤其要注意第一次接触,要打下良好的印象;二是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三是要处处理解和关心,休贴和照顾好患者;四是要把患者当成亲人,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这样就会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好接近,关系融洽、亲切、彼此产生感情,觉得住院如同在家一样,心情舒畅,信心倍增,顾虑全消.因而,他们对医务人员完全信赖,积极主动地予以密切配合.

  • 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治疗对策

    作者:姜连玉;包晓娜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工作不再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而是从社会、家庭环境及病人的精神和疾病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治疗,分析每个病人的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措施,大限度地调动病人的积极心理,更好的配合治疗,是病人康复的保证。对内科住院病人采用问卷法进行心理反应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心理反应阳性率为34.33%;与病人关系密切的相关因素是关心自己的治疗、亲属探视、对病情担心、对环境感到陌生、睡眠以及陪住等,通过分析提出转变护理模式、建立心理护理登记制度、入院介绍规范化、健康教育制度化、加强护理质量监控、改进护理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等护理管理对策。

  •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海莲;冉启美;雷素姣;蔡晨;王鲁宁;王金;章春燕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和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 (CBCL) 和家庭环境量表 (FES), 分别对194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检测、分析.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行为异常儿童检出率为12.86%;通过分析儿童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 比较儿童之间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家庭收入情况、孕期有无高危等因素与行为问题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家庭环境因素中亲密、情感、矛盾、知识、娱乐、组织在儿童有无行为问题发生之间存在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与家庭环境因素有一定相关性, 改善家庭环境因素可以降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 浅谈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作者:王喜九

    在学习英语的诸多因素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为了奠定坚实的英语基础,就要打破现有常规,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足够的英语基本功训练和人文环境的熏陶,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英语环境必不可少.

  • 好动≠活泼,慎防小儿多动症

    作者:马红

    发病因素小儿多动症的发病因素较多,大致可分为:遗传因素、中毒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四类,其中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生中占有比重较大.本病可能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性疾病,此外还与妊娠、分娩期脑轻微损伤、精神发育损害或延迟、神经递质及有关酶改变、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感染,营养不良、不良社会和家庭环境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关,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 小时候,我曾经失去过精神港湾

    作者:郭涛

    “有时候我想,所谓一个家族的传承,就是父亲的父亲传给父亲,父亲传给我的,现在都变成了我打算传给自己孩子的.”人在青春期、在年少困惑阶段,都在寻找一个精神上可以指引我们的人,而有可能成为这个角色的就是父亲.然而爸爸从小没能在他父亲身边生活,这种家庭环境在他身上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烙印,例如性情比较暴躁和带有女性化的处事方式,但这种时代原因造就的家庭缺失,谁有能力改变呢?解放以后,走散的这家人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寻找家人,我们整个家的主心骨都围绕着:爷爷跑到哪里去了?还活着没有?

  • 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发育的影响

    作者:陈佩丽;张芳蓉;李光辉

    目的探讨复杂的家庭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发育的影响.方法把96名儿童配对分组,分为单语组和复语组,对全部儿童进行了智力测试,比较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其它智能情况.并对两组幼儿患语言发育迟缓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单语组语言领域平均发育商(DQ)明显高于复语组.复语组患语言发育迟缓高于单语组.结论复杂的家庭语言环境不利于儿童语言发育,必须引起重视,早期防患.

736 条记录 36/37 页 « 12...29303132333435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