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10例分析
目前腹腔镜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和经腹腔腹膜前置补片修补腹股沟疝(TAPP)已成为成熟的术式.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我们为10例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方法的探讨
由于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及引起染色体损伤机制不同,给药途径及时间反应规律也有差异.为选择佳作用时间,本文采用环磷酰胺(cp)40 mg/kg BW,不同时间所诱发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数进行实验比较,获得良好的结果,显示经腹腔一次染毒,30 h制片,微核细胞率为30.3‰.
-
论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对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为经腹腔、后腹腔途径泌尿外科腔镜技术总结出一定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在2006年4月-2010年4月入住我院的122例经过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经腹腔及经后腹腔分别为22例和100例.在上述122例患者中,其中有18例是经肾上腺手术,7例单纯肾切除,4例根治性肾切除,75例肾囊肿去顶手术,5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8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5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经过治疗,其中119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中转开放手术3例,其中肾切除1例,肾上腺手术2例.且上述手术患者术后并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对于治疗疗效较为满意.在经过腹腔镜手术之后,患者住院的平均时间约为一周.结论:对泌尿外科经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手术较为顺利,疗效满意且在术后恢复得较快.
-
人化SCID小鼠对肝癌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为了较真实地反应人体内免疫系统对肝癌抗原的免疫应答,我们选择了SCID小鼠作为模型.实验选择4~12周龄SCID小鼠(免疫缺陷特性稳定),用人胎肝和胸腺细胞悬液(2×107只)经腹腔注途径主用适量(500U/只)IL-2诱导,对其进行了免疫重建.
-
成功救治胃癌新辅助化疗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一例
患者女,73岁,因“上腹部腹胀2月余,伴头晕1月余”,于2011年4月20日收住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经胃镜证实:距门齿40 cm处可见大小约4 cm×5cm,表面菜花样病灶;病理:贲门胃底腺癌.于5月3日经腹腔动脉灌注(奥铂150 mg+表柔比星30 mg+依托泊苷0.lg+血管内皮抑制素30 mg)后,再经腹主动脉灌注(阿扎司琼10 mg+地塞米松5 mg),治疗后拔除插管,腹股沟按压时间lh,并持续加压包扎至次日.
-
重症开腹术后并发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护理
白色念珠菌属条件致病菌,散在于皮肤和粘膜各处,在局部条件改变和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条件下致病[1].因而手术后病人极易并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治疗和细心的护理减少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自1986年至今,我科共收治此类患者14例,经细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小23岁,大82岁,平均50.6岁;其中6例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例为肝破裂,3例为脾破裂,1例为胆囊穿孔.14例病人全部有发热症状,其中2例合并中毒性休克.上述病例均经腹腔引流物细菌培养确诊.
-
1例经腹腔动脉灌注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护理
患者,男性,30岁.2005年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腹痛并腹泻,每日大便3~5次,偶伴有脓血.后经外院治疗大便间断成型,肠镜示回肠末端病变,提示:慢性炎症改变.2005年9月经抗痨治疗半年疗效不佳.此后间断服用柳氮磺胺嘧啶(SASP)、强的松、硫唑嘌呤,疗效不佳自行停药并长期服用中药.2007年9月我院复查肠镜示:回盲部溃疡增生,升结肠以下可见散在溃疡性改变,提示克罗恩病(CD).
-
超声诊断巨大含气肝脓肿1例
患者,女性,52岁,汉族.自2001年7月以来间歇性发热,周身乏力,食欲不振、肝区钝痛.曾给予抗炎治疗.于2001年9月19日因发热,右上腹痛入我院.查体:T40℃,HR 90次/分,Bp:120/80mmHg,肝区叩击痛阳性.实验室检查:Hb:118g/L,WBC:11.2×109/L,分类:N:0.84,L:0.16.超声所见:肝左叶厚6.5cm,右叶大斜径15.2cm,肝右叶内可见大小约12cm×9cm强回声区,显示为弧形强光带,边缘不光滑,后方声影混浊,无法窥其全貌,连续扫查有球形感(图1).取头低足高位时,该病灶底部可见液性暗区,内有光点,坐位该暗区消失,胰、脾及胸腔均未见异常声像图,超声诊断:肝脓肿.X线示:右上腹肝区可见11cm×10cm巨大含气空腔,内可见一小液平面.患者住院手术治疗,经腹腔切开引流,术后诊断:肝脓肿.
-
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肝细胞经腹腔、脾脏、门静脉移植对药物陛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D-氨基半乳糖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后60 h,分6组进行治疗实验.Ⅰ组:腹腔内移植2×1010/L肝细胞悬液1 mL;Ⅱ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Ⅲ组:经门静脉注射2×1010/L肝细胞悬液1 mL;Ⅳ组:经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V组:向脾脏内移植2×1010/L肝细胞悬液1 mL;Ⅵ组:脾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移植同时各组大鼠肌肉注射环孢霉素A(CsA)10 mg/kg,观察大鼠的存活率、肝脏功能和肝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Ⅰ组大鼠存活率比Ⅱ组有明显提高(60%对20%,P<0.01),肝脏功能及肝脏病理明显改善.Ⅲ组大鼠存活率与Ⅳ组无显著差异(20%对13.3%,P>0.05),肝脏功能及肝脏病理未见改善.V组与Ⅵ组比较存活率有提高(47%对20%,P<0.05).结论:经腹腔及脾脏移植同种异体肝细胞可明显改善D-gal诱导的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部分改善肝功能及肝脏病理;经门静脉移植同种异体肝细胞不能改善D-gal诱导的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肝脏功能及肝脏病理.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时有无必要早期结扎肾上腺静脉
目的:评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时,有无必要先行控制肾上腺静脉。
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000年2月至2010年12月间,114名行经腹腔或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1:先结扎肾上腺静脉;组2:后结扎肾上腺静脉)。在以下时间点分别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血浆儿茶酚胺水平:t1:麻醉前;t2:嗜铬细胞瘤切除过程中;t3:切除嗜铬细胞瘤后。记录术中血压波动。 -
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腔途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的解剖入路探讨
目的:探究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腔途径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解剖入路.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精索静脉结扎术,另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手术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早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上与对照相比显著较短(P<0.05).结论:将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应用于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时,能显著缩短各项手术指标,患者康复更快,能尽早出院,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极外侧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出现,是脊柱外科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微创化手术已逐渐成为脊柱外科发展的趋势.椎间融合由于具有稳定脊柱前中柱的生物力学优势而成为腰椎融合的主要术式.目前微创化腰椎融合的主要术式有: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等.近几年出现的极外侧椎间融合术(extreme/direct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DLIF)[1]是一种新的微创技术,它是经腹膜后行前方腰椎椎间融合入路的改良,研究认为,X/DLIF不经腹腔,不需要游离和牵开大血管,也不进入椎管,从而也避免了常规前路及后路手术的风险,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短等优点[1~4].现就极外侧椎间融合术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内窥镜下经腹穿刺切吸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腹穿刺切吸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特制的压腹定位器及椎间盘切吸仪,采用经腹穿刺技术,在C形臂X线透视机及内窥镜监视下行压迫部位直接减压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86例.结果:86例患者有效率98%,无一例出现腹部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内窥镜下经腹穿刺切吸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疗效确实等优点.
-
腹腔镜下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切除术30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膜后和经腹腔镜下治疗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 腹腔镜下切除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30例.B超检查偶然发现19例、血压升高6例、腰腹部酸痛5例.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升高2例.30例均行B超及CT检查,28例行MRI检查.肿瘤位于左侧肾上腺15例、右侧肾上腺13例、左侧腹主动脉旁及右侧下腔静脉后方各1例.结果 30例均获成功.腹膜后途径组24例,肿瘤直径2.5~5.5 cm,平均3.9 cm;手术时间35~110 min,平均55min;出血量20~100 ml,平均55 ml.经腹腔途径组6例,肿瘤均位于左侧,肿瘤直径4.5~6.0 cm,平均5.2 cm;手术时间60~130 min,平均82 min;出血量40~140 ml,平均75 ml.1例经腹膜后途径者因术中胸膜损伤而放置胸腔引流,无后遗症.术后随访2~67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切除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创伤小,恢复快,短期随访效果满意.对于左侧较大或影像学提示有血管包绕推移的节细胞神经瘤,经腹腔途径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
经后腹膜腔途径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性和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对经后腹膜腔途径与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比较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关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国外文献选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transperitoneal,retroperitoneal,laparoscopy,radical nephrectomy为关键词.国内文献选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中文数据库,以经腹腔、经后腹膜腔、根治性肾切除、腹腔镜作为关键词.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统计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有9篇临床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包括7篇国外文献和2篇中文文献,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共纳入患者1 306例,其中经后腹膜腔途径组520例,经腹腔途径组786例.在手术时间(OR=16.23,95%CI 1.62~30.84)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2.44,95%CI 1.35 ~4.41)方面,经后腹膜腔途径显著优于经腹腔途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中转开放率、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总体生存率等方面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后腹膜腔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经腹腔途径,但两种术式的疗效无显著差异,各中心可根据自身习惯选择手术方式.
-
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
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们采用经腹腔和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脏囊性疾患72例,对其中单侧病变59例进行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
经腹腔和后腹腔入路根治性肾切除的前瞻性随机比较
-
后腹腔镜肾蒂阻断肾实质切开治疗鹿角形结石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空间[1],如经后腹腔或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盂切开取石、经腹腔肾实质切开取石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用后腹腔镜下肾蒂阻断肾实质切开取石治疗肾脏鹿角形结石少有文献报道.我院在开展肾蒂阻断肾部分切除的基础上,2007年10月~2009年1月有选择地实施了8例后腹腔镜下肾蒂阻断肾实质切开取石,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麻醉处理(附2例报告)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佳治疗方法.由于尸体供肾的缺乏,活体供肾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腹腔路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手术瘢痕小、符合美观要求,易被供肾者接受.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部分缝合固定网片法165例
2000年9月~2007年7月,我院开展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165例(186侧),网片固定采用缝合为主的方法,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